特殊教育教师招聘考试范围详解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872722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教育教师招聘考试范围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特殊教育教师招聘考试范围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特殊教育教师招聘考试范围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特殊教育教师招聘考试范围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特殊教育教师招聘考试范围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教育教师招聘考试范围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教育教师招聘考试范围详解(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殊教育考试范围详解特殊教育考试范围详解 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一、特殊儿童一、特殊儿童 广义: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差异表现在智力、感官能力、情绪和行为发展、身体或语言等方面,既包括发展上低于正常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发展的儿童以及有轻微犯罪的儿童。狭义: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二、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二、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指因个体差异而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要求的儿童。三、个别差异三、个别差异:包括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个体间差异指不同个体之间智力、能力、个性、兴趣等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表现在质的差异和量的差异两方面个体内差异指同一个体内部在能力发展

2、的不平衡,是人的个性化。四、特殊教育四、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或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内容上主要包括: 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场所 瀑布式安置体系 P6从事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的人员五、我国特殊教育体系五、我国特殊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安置方式: 1普通幼儿教育机构2残疾儿童福利机构3残疾儿童康复机构4普通小学的学前班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义务教育1.教育体系我国大陆已基本形成以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班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2.安置方式 特殊教育学校 盲校、聋校和培智学校(

3、辅读学校)特殊教育班随班就读六、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六、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 P17(一)重视生态学模式(一)重视生态学模式(二)重视早期干预(二)重视早期干预早期干预是指对学龄前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等一系列服务的措施。(三)重视个别化教育与转衔服务(三)重视个别化教育与转衔服务(四)特殊儿童教育安置以融合教育为主(四)特殊儿童教育安置以融合教育为主(五)多学科团队合作(五)多学科团队合作(六)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六)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一是立法和政策保障, 二是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作七、回归主流问题七、回归主流问题回归主

4、流,就是尽量将残疾儿童放回到普通学校、普通班级接受教育,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正常的生活八、全纳教育八、全纳教育我国学者认为是这样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即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其核心是,忠实地把教育看作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九、全纳教育的支持模式九、全纳教育的支持模式(一)巡回指导(一)巡回指导 指组织专家队伍,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开展评估、提供咨询、提供材料,甚至做一些直接教学的活动(二)资源中心(二)资源中心 每个行政区专家团队的基地。教师、家庭和学生可以进入团队中心。建立资源中心,可以促进学校和教师加速向全纳教育转变,可以提供资源和专家支持

5、,使得集中的、多学科的干预成为可能。(三)资源教室方案(三)资源教室方案 它是一种教育措施,接受辅导的特殊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普通班学习一般课程,其余时间到资源教室接受资源教师或特殊教育人员的指导。资源教室方案是由资源教师利用资源教室的设备和其他资源,为学生及教师提供教学协助的计划,其核心在于如何发挥“资源”的功效。资源教室方案的特点:1是一种暂时性的支援教学2强调个别化教学 3具有预防功能4具有统5可以缓解隔离与标记的不良影响(四)合作学习模式(四)合作学习模式班级内的指导是一种无需学生离开教室即可进行个别化教学的方法,它往往通过班级内的同伴指导融合班级中的合作学习来完成,使整个班级在社交方面融

6、为一体,能减少特殊儿童心理压力。特征特征:1明确界定学习任务2个别化教学 前测后测、当前所需要的学习同伴3来自学生高比率的积极反馈每个学生既以被指导者的身份(对指导者的提示作出最初的回答) ,又以指导者的身份(对回答作出提示) ,对学业任务作出回答。4直接的反馈和对正确回答的称赞5系统性的错误纠正6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十、随班就读十、随班就读:是一种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形式。随班就读的原则原则:1就近入学。就近入学。2区(县)教育部门负责规划。区(县)教育部门负责规划。3学校接收服务区的儿童入学学校接收服务区的儿童入学4改选合适的安置如改选合适的安置如十一、个别化教育计划十一、

7、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指一份由学校与家长共同制定的针对学生个别需要的书面教育协定,它应记载学生的评定结果,该年度需要提供的教育安置、相关服务及教育目标等。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意义: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意义:(一)教育平等)教育平等 (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三)教育绩效责任(三)教育绩效责任 (四)家长参与四)家长参与 (五)融合教育(五)融合教育(六)多学科参与(六)多学科参与 十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施行应注意哪些问题?十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施行应注意哪些问题?P63-80P63-80各类别障碍儿童:各类别障碍儿童:一、智力障碍儿童一、智力障碍儿童(一)定义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

8、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二)分类(二)分类1、按智力受损程度的分类、按智力受损程度的分类(1)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 轻度智力障碍轻度智力障碍 IQ 范围为5069(对成人而言,9岁智龄12岁)有一些学习方面的困难,许多成人能够参加工作并对社会有所贡献。 中度智力障碍中度智力障碍 IQ 范围为3549(对成人而言,6岁智龄9岁)儿童期表现出显著的发展落后,多数人能够通过学习在自我照料方面有所发展,成人需要在生活与工作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支持。 重度智力障碍重度智力障碍 IQ 范围为2034(对成人而言,3岁智龄6岁)需要持续不断的支持服务。 极重度智力障碍极重度智力障碍 IQ

9、在20以下(对成人而言,智龄3岁)在自我照料、自制、沟通和移动方面有严重的局限。 其他智力障碍其他智力障碍因伴有其他缺陷造成使用正常手段来评定迟滞水平极为困难或根本不可能。 非特异性的智力障碍非特异性的智力障碍因资料不足无法归入任何类别。(2)我国的分类智力障碍的分级标准智力障碍的分级标准分级标准 级别 发展商06岁智商7岁以上适应行为WHO-DAS 分值一级2520极重度116分二级26-3920-34重度106-115分三级40-5435-49中度96-105分四级55-7550-69轻度52-95分2、按支持程度的分类AAMRAAMR 按支持程度的分类按支持程度的分类类别支持程度间歇的所

10、需要的支持服务是零星的、视需要而定的(如失业或生病时)有限的所需要的支持服务是经常性的、短时间的(如短期的就业训练或从学校到就业的衔接支持)广泛的至少在某种环境中有持续性的、经常性的需要,并且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如需要在工作中或居家生活中得到长期的支持服务)全面的所需要的支持服务是持久的且需求度高,在各种环境中都需要提供,并且可能为终身需要(三)特征1 1、认知特征、认知特征(1 1)感知)感知 感觉特征感觉特征绝对感受较低。视觉明锐度下降;听觉、触觉反应迟缓;嗅觉和味觉可能缺失;木体感觉和内脏感觉也表现出一定的障碍。 知觉特征知觉特征知觉速度缓慢;知觉的理解不全面、不深刻,不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

11、关系;知觉范围狭窄,知觉信息容量小;知觉分化功能显著偏低;知觉恒常性也不及非智障儿童。(2 2)注意)注意注意的发展水平普遍较低,难以完成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转变;难以区别相关刺激与无关刺激;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学习任务上。(3 3)记忆)记忆记忆缺乏目的性;识记速度缓慢;对信息的保持效果差,容易遗忘,再现和再认困难。(4)思维思维直观具体,缺乏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能力;思维刻板,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思维还缺乏独立性和批判性。2、社会适应特征(1)日常生活自理轻度智障儿童通过训练能学会一般的生活自理能力;中度和重度智障儿童则需要长时间的专门指导。(2)社会交往社会交往能力较差;对正常交

12、往手段的掌握显得力不从心。二、听觉障碍儿童二、听觉障碍儿童(一)定义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二)分类(二)分类1、听觉障碍的程度 听力残疾一级 听力残疾二级 听力残疾三级 听听力残疾四级 2、听觉障碍的类别 传音性听觉障碍(传导性听觉障碍) 听力损失主要发生在外耳和中耳部分。 感音性听觉障碍(感觉神经性听觉障碍) 是由于耳蜗内及耳蜗后听神经通路病变导致的听力损失。 混合性听觉障碍 既发生在内耳,也发生在中耳或内耳;既有传音性听觉障碍,又有感音性听觉障碍。3、听觉障碍发生的年龄 学语前听觉障碍儿童

13、在学会说话前丧失听力(通常由遗传或怀孕时所造成的) 。 学语后听觉障碍儿童在学会说话后丧失听力。(三)特征(三)特征1 1、认知特征、认知特征(1)感知觉特点 知觉信息加工不完整听觉障碍儿童对复杂的事物和环境感知不完整,不易形成视听结合的综合信息。 视觉的优势地位视觉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感知活动中的优势地位。 缺陷补偿(2 2)注意特征)注意特征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形成和发展都比较缓慢;有意注意的稳定性较差;注意的分配困难。(3)记忆特点头脑中留下的视觉、触觉和动觉表象比听觉表象要多;无意记忆占优势。(4)思维特点 思维具体形象; 掌握概念有困难:概念扩大与缩小; 对事物分类有困难:不是按照事物的

14、本质,而是依据感知的特点、生活的情境或物体的功用。2、语言发展特点(1)发音不清 (2)发音不好(3)音节受限制 (4)语言发展落后(5)智力发展与语言发展不同步3、情绪与个性发展特点(1)情绪特点不一定会导致社会和人格方面的困难,但它能造成一种容易产生这类困难的环境。(2)个性特点美国梅多总结:固执、自我中心、缺乏内部控制力、易冲动、易受暗示。三、视觉障碍儿童三、视觉障碍儿童(一)定义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二)分类我国视觉障碍分类表我国视觉障碍分类表类别级别最佳矫正视力一级无光感0.02;或视野

15、半径5度 盲 二级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三级0.050.1 低视力 四级0.10.3注:视野半径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三)特征(三)特征1、感知活动特点(1)感知活动主要依靠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功能,听觉和触觉灵敏;(2)无法对事物的色彩、形状、大小及三维空间等形成明确的概念;(3)在形状知觉、空间知觉以及知觉与动作的统合方面比正常儿童困难得多。2 2、语言和思维特点、语言和思维特点使用的词汇缺乏感性的基础,缺少视觉形象,不能准确把握一些视觉性词汇的内涵;3、个性特点(1)表现出被动和依赖的状态;(2)独立意向较差,自制力较好;(3)显得比较孤独。四、沟通障碍儿童四、沟通障碍儿童(一)定义1、沟通障碍沟通障碍是指接收、发送、处理以及概念理解、口头及书面信息、图形符号系统等方面的能力出现障碍。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听觉障碍、言语障碍及语言障碍。2、言语障碍言语障碍是指说话时的反常现象,包括发声、构音以及语流的异常。3、语言障碍语言障碍是指个体所掌握的语言学知识系统与其年龄不相符,落后于同龄的正常人,属于在语言符号系统的理解和使用上的异常。4、言语残疾言语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