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探讨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6872019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探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探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程,关键标准参考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关于建立实用共享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之论述 卫生部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标准(征求意见稿) 国内外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标准及参考架构 国际标准:HL7 v3, HL7 CDA;美国:IHE, IHE XDS;加拿大 InfoWay区域卫生标准化蓝图;英国及澳大利亚等国eHealth标准化蓝图等,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总体目标: 构建功能完善、标准统一、资源共享、系统安全可靠、适应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南京市居民健康信息与区域医疗协作平台预期效果: 通过建立南京市统一的、标准化的电子健

2、康档案数据中心,实现居民健康信息的区域化共享服务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病人主索引及多卡合一的电子就诊卡、医疗服务资源目录、临床信息共享平台等建立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协作平台,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网上预约挂号、双向转诊、医检结果互认、慢性病管理、远程医疗等进而建立面向医疗监管、公共卫生服务的数据仓库和辅助决策支持平台,构建 “社区医院卫生主管部门”的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资源规划决策支持、医疗机构运营分析、疾病谱分析及趋势预测构建面向以南京七百万人口的健康信息管理及综合应用平台,并具备向江苏省内其它地区提供服务的区域化辐射能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程建设目标,分阶段实施路线 项目一期

3、:至2009年底,完成项目规划、关键技术架构和框架制定、信息标准研究及互操作性技术原型 项目二期:至2010年底,完成构建至少涵盖两个区的电子健康档案平台及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区域化双向转诊平台、网上预约中心等区域协同应用。 项目三期:至2011年底,完成面向全市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及具备完整功能的区域医疗协作平台。,项目规划、 技术验证期,2009,电子健康档案平台建设 市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建设 区域化协同试点应用,电子健康档案扩展 区域化协同应用建设 综合区域协作平台功能强化,2010,2011,新医改下医疗信息化建设挑战与解决思路,系统:系统分割、相互独立、连续性和协调性差 流程:业务流程不统

4、一、不规范 需求:需求分析缺少理论方法,项目和IT驱动 现状:纵向信息系统,“烟囱”、“孤岛” 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信息标准研究起步较晚 资源: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短缺,需求分析: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协同与优化 信息标准:信息标准与共享架构 健康档案:内容规范与标准化 电子病历:基础架构与标准化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区域化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医疗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当前工作重点目标,标准化,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区域医疗协同网络,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及区域医疗平台有助于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三级医院”看病难“与社区

5、医疗机构资源闲置之矛盾,当前医疗体系中的主要矛盾:,”看病贵“与重复检验、不合理用药、医疗过程监督难之矛盾,进入老龄化社会与慢性病晚期治疗成本急剧上升之矛盾,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与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建设之矛盾,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系统割立、协调性差之矛盾,区域协同与各地区社区卫生资源及系统缺乏统一规划之矛盾,新环境下居民疾病谱变化与缺乏预测预警和决策支持之矛盾,双向转诊平台、检验结果同城互认、网上预约挂号平台,统一信息标准、标准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接口与服务,病人主索引及多卡合一的电子就诊卡,医疗资源规划决策支持、疾病谱分析及趋势预测,医疗服务资源目录、临床信息共享平台,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

6、综合信息网络及协作平台,慢性病管理、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居民家庭监护网络,解决思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平台与信息服务,区域医疗协同平台与应用,保障,资源,本项目将定位于电子健康档案的管理与支持区域化卫生服务的应用,规制,医疗,公卫,省、市,实体服务机构,药品目录,市、区,卫生监督,国家,卫生行政管理,卫生业务管理,药品集采,药品配送,医疗实体服务机构内的信息系统,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补充和商业医疗保险,健康档案管理,区域医疗卫生应用,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省级综合管理平台,国家级综合管理平台,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定位,医学研究网格,慢病管理,医学知识管理,移动医疗

7、,临床路径与 循证医学,统一医疗协作平台,远程医疗,个人健康门户,医疗解决方案远景,全民电子健康档案平台 为相关管理决策机构提供决策依据 为医疗机构提供信息共享交换服务 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数据进行疾病研究,基于EHR的 区域医疗 信息网络,临床科研 信息整合平台,支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统一视图 支持标准化语义化的电子病历共享 支持中西医临床科研活动 支持临床质量管理,云计算网络环境,高效的 医疗管理,互连互通,高质量的 医疗服务,利用先进科技,在医疗服务机构之间,实现高效的医疗管理、无缝的集成和医疗信息的共享,构建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 将医疗服务机构和医学专家、研究机构、相关政府部门和保险公司连接

8、起来,实现端到端的现代医疗生态系统。,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体系,使得患者在任何地域,任何医疗机构,都可以得到连续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提供友好、高度可控的信息提取的同时,也将保证全面的信息安全。 利用远程诊断的技术,实现医疗服务的延伸,使得偏远地区的患者也可以方便地得到专家提供的医疗服务。,利用先进科技,支持临床监控和诊断,方便临床记录,辅助医疗培训,并为所有的医疗从业者提供持续可及的医疗资讯。,利用从新旧医疗系统中提取的信息,包括电子病历等,构建全面的医疗信息数据中心,支持先进的医疗科研,以促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医疗科研 的支持,医疗解决方案的目标是 改善管理,实现互连互通,提

9、供高质量服务,以及支持医疗科研,南京市电子健康档案及区域医疗平坦建设推进构想,构建南京市区域医疗建设蓝图 (阶段1),贯彻卫生部区域医疗指导意见,结合南京区域医疗特点,针对目前的重点难点问题,完成业务和技术架构的总体规划,并提出未来2-3内的信息化实施规划。,在IT建设上如何实现区域医疗建设的功能性框架,并逐步解决南京区域医疗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2个月,将以PoC的形式提供对关键技术点的验证,建设数据中心 (健康档案中心),统一的市民卡工程,Phase 0的输出结果将指导,建设统一交换平台,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在线预约,阶段2,阶段 3,示例,在项目规哈阶段(阶段1)中,将通关三方面设计工作

10、确立整体项目的实施路线图,业务规划: 通过对卫生部指导框架的裁剪与细化,制定南京市区域医疗的业务功能及蓝图。总体架构设计: 建立可实施的信息系统架构IT实施计划:制定在变化的环境中,管理针对已确定的信息战略下的技术架构的实施和投资,1业务规划及需求分析,区域医疗功能优先级分析,卫生部指南裁剪,2总体架构设计,3实施计划,项目 组合,投入 分析,IT总体 架构,南京市EHR数据规范,IT现状,区域医疗诉求,南京市区域医疗建设目标,业务规划及优先级,卫生部区域医疗建设指南,社区EHR建设现状,项目规划,目标架构和数据规范,差距分析与评估,业务框架及流程梳理,实施规划,IBM HIE最佳实践,卫生部区域医疗信息化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