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调查概述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6871568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关系调查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公共关系调查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公共关系调查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公共关系调查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公共关系调查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关系调查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关系调查概述(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 公共关系调查概述,在公共关系实务活动中,调查是了解情况,找准目标,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评估效果的基础。 是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专门性操作活动。 调查的实质就是一种获取信息的工作。,一、确定问题、进行调研,无论是一个组织在某一个阶段的公关工作,还是某项专题的公关活动,都为了解决自身存在的公关关系问题,但是其前提是首先要准确发现、找出组织继续解决的公关问题究竟是什么,为此,必须要进行调查和研究工作。,一、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包括组织形象调查、社会环境调查、公共关系活动效果调查等。 (一)组织形象调查:是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的认识和评价。包括组织自我形象的调查、组织实际形象调

2、查等。,1组织自我期望形象调查。是指对一个组织自己所期望达到的形象目标而开展的调查活动 第一、了解组织决策层的目标和期望第二、凋查组织员工的要求和评价 第三、分析组织的现状和基本条件,2组织实际形象调查: 第一、公众网络分析。 第二、形象地位测量: 第三、形象因素分析。,3寻找组织形象差距, 就是通过调查,将织的自我形象和公众对组织实际评价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两者的“形象差距”,是制定公共关系的目标的前提。,一、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二)社会环境调查: 组织社会环境是指与组织有关系的各类公众和各类社会条件的总和。 1.调查分析与本组织有关的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方面的发展文化 2.调查与组织

3、有关的政府机构、法律部门的方针、政策及制定和实施的情况 3.了解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等情况 4.调查与组织有关的各类公众信息。,(三)公共关系活动效果调查,(1)调查组织知名度和美誉度变化情况,了解组织自我期望形象和实际形象差距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2)从新闻媒介搜集涉及到对本组织各方面报道的情况,尤其对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报道情况,如版面位置,篇幅大小,报导时机。 (3)通过直接和间接方法,了解公众对本次公关活动的评价。,二、公共关系调查的科学性,(1)客观世界中纷乱复杂的随机性事件或偶然现象的背后,无不存在着一种必然性趋势或规律。 (2)概率只有在进行大量观察的条件下才能认识和把握。 (3)

4、观察随机性事件或偶然现象的次数不必“无穷多”而只需“充分多”。,三、公共关系调查的指导原则,1全面性原则。 2代表性原则。 3客观性原则。 4定量化原则。,四、公共关系调查的过程,(一)调查课题的确定 (二)调查方案的制定 (三)调查资料的搜集和分析 (四)调查结果的评价和应用,(一)调查课题的确定,第一种类型可称为描述性课题。这类课题之确定,通常是因调查者对对象情况知之甚少,需要通过调查来详尽地描述对象轮廓和细节。第二种课题类型是解释性课题。这种类型课题的确定目的是力图通过详细阐述既成事实为何或如何发生,来解释某些急需了解的现象的因果关系,并采取对策。,在调查的课题确定中,特别要注意的是,无

5、论是描述性课题或解释性课题,我们都不能受传统的思维方法和观念束缚,力戒主观因素在验证假设中的影响。调查中的假设应不带偏见,在未经证实之前,它们都不是结论。调查课题一旦确定,就没有“理所当然”的推测结论立足之地了。,(二)调查方案的制定,调查课题确定之后,接下来的工作步骤就是制定调查方案。通常,一个调查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各个要素:调查对象、选择范围、测量的方式和问卷的设计。,关于调查对象。仍以洗衣粉的市场消费情况调查为例。在这个调查中,我们的调查对象就可以是某一城市、某一乡村地区或其他社区中居民,但真正要了解的,则是家庭中在洗衣服的家务劳动中负担最多或较多的人。由于我们事实上不可能对每个家庭都作同

6、样的调查,根据统计学中的“大数定律”,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在要调查的所有家庭中抽取部分人来调查,而调查结论又可以推及到所有的家庭,这就是“抽样”。它是前期调查方案制定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只有抽取出的部分人“样本”本身具有全面性、客观性、代表性,由此产生的定量化的调查结论在推及所有家庭时才是可靠的。因此,假如我们确定从难以计数的所有家庭中选取2000个家庭作为样本,那么这个样本在反映各种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各种行业、阶层、兴趣爱好的家庭类型比例上应该是大致相当的。,选择的范围,选择的范围是跟“抽取”联系在一起的概念。在总体中抽样,以获取样本有不少方法。常用的有,在总体中抽样,以获取样本有不少方法

7、。常用的有:(1)随机抽样。即将所有列为调查对象的家庭编上号码,在 这些号码中,随机地抽取2000个号码,以这些号码对应的家庭作 为样本。这里有个概念要澄清的是:“随机”不等于“随意”,按这两 种方式行动,其产生结果是不一样的。在“随意”抽取中,不能保证 抽样者对某些数字不会有所偏好,1:255样本的代表性降低。而“随 机”抽样的号码数字一般是由电子计算机按特定程序产生的,也就 是说,“随机”本身是严格的,这就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例如,我 们要在一家3000人工厂里抽取150人的样本,我们可以用他们工 作证件上的号码以20为间隔(3000二150)来抽出一个样本,也可 以用计算机在13000中

8、产生出150个随机号码,以此为样本。 但后者的代表性要高于前者,因为工作证件的号码排列可能是有 规律的。,(2)系统抽样。,这是按某种规律顺序来抽取样本的方法。即在一个整体数中,确定一个“始抽点”,再按一定的顺序间隔来抽出样本:这种力法的可靠性在于整体数的排列必须处于无序状态。 曾经有两位美国社会学家对美军在越南战争中的士气问题进行调查,他们使用了系统抽样方法,选择逢10的号码作为样本。然而调查结果完全出乎意料,官兵的士气远比假设的要高。经过对抽 样方法的检定,他们悟出了其中道理,原来军队的花名册排列是由 “三等兵、二等兵、少尉、中尉、上尉”的顺序排列的,每10个人 恰好构成一个循环,这样,他

9、们逢10抽取的样本都是清一色的某 个军阶的军官,而军官的士气相对来说要高一些,这样的调查结论 在推及军队官兵整体时就失去了意义。两位美国社会学家后来对此作了改进:将每一军阶的士兵或军官放在一组,将第1100号列为三等兵组,第101号一200号列为二等兵组等等,然后重新系统抽样,最后得出的结论推及整体时就较全面、客观,富有代表性。,(3)分层抽样。在调查中将调查对象在不同层次上进行分 类,然后在各个层次上依序抽样,这就是分层抽样,也就是类似上 述的两个美国社会学家的改进方法。分层抽样不仅使一个有等距 循环周期的抽样总体避免了应用系统抽样得到的样本出现偏向的 情况,而且也省时省钱。在了解各种特征在

10、总体上的反映方面,分 层抽样的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分层抽样并不局限于对一个变数分层,还可以对两个或更多 的变数分层。如在工厂中分层抽样,除了可以按工种分层外,还可 以同时对性别分层。从中可分出男一线工人,女一线工人,男后勤 人员,女后勤人员,男科室干部,女科室干部等抽样层次。这样的 样本代表性更大,可靠性更高,但所费时耗力也更多。,(4)聚类抽样。,这是先把总体按某种分布顺序进行分组,然后用随机抽样方法取出若干个组,这些组的全体成员即构成样本。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这个道理。例如,要调查2000个家庭,可以先选5个地区。每个地区又选出各有40户的10个区段,这个区段的40户就作为“

11、类”单位,最后列入2000户的样本中。这个方法的明显优点是它不像纯随机抽样的样本分散在各个角落,而是相对集中,这就显然要省力省时多了。运用聚类抽样方法,必须在划分“类”别时有一定的根据,要经过精心选择,否则,则会出现“类”别大致相同无代表性的偏向。,测量的方式。,所谓测量,就是将某一概念或某一组概念在调查中向调查者 表示,将取得的反应结果予以评判。所谓测量的方式就是将概念 向调查者显示的方式。测量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类:定性测量和定量测量。,定性测量是用两个对立概念将某个问题区别开来,如对洗衣 粉的态度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定性测量必须注意包容性和 排他性。包容性是指所列的各种概念必须能包含

12、所有可能出现的答案。定量测量是用数字表示的数量关系来表示概念之间的区别,不同的数字用来表示不同的区别程度。它有三种方式:定序、定距 和定比率测量。,问卷的设计。,问卷,是载有各类表明调查者意向的问题的工具,其基本形式是纸面材料。问卷的设计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调查的简要说明。通常列在问卷的最开头,用以向受试者解释调查的性质、目的、以及向受试者做出的承诺,如保密、不公布受试者个人的选择情况等。第二部分,是对受试者如何回答问题进行方法上的指导。问卷一般流行选择题,在指导中,应列出一至二个例题,子以示范。并对受试者的选择符号做出统一规定。如“”符号是表示同意,“X”是表示不同意。如不统一规

13、定,又无事前指导,便有可能在选择中引起混乱,最后无法汇总。,第三部分,是问题的陈述与排列。在前面部分,我们已经在客观性原则的阐述中提出了问题陈述的语言要求,这就是具体、明确,不产生歧义。除问题的陈述之外,问题的排列也应当注意下列问题:(1)不能让前面的问题影响受试者对后面问题的准确回答。,(2)问题的排列必须有逻辑性,不能让受试者的思想陷于混乱。如:问题1l 您经常睡前刷牙吗?( )是( )否,(3)假如问题比较复杂,则尽可能将其简化,一个陈述只包含一个问题。像“您喜欢哪一种牌号,哪一种性能的洗衣粉?”这类问题, (4)对一些较为敏感的或可能令人难堪的问题,应避免正面提问。(5)应尽量使问题陈

14、述呈封闭性,即限定受试者在给出的答案中选择。封闭性问题的优点在于指导性强,易于汇总统计结果,(三)调查资料的搜集和分析,调查方案确定后,主要的工作就是问卷资料的搜集,最普通的方法是由受试者自行答卷和调查人员访谈两种,问卷发放的总数与回收上来的数目之比称为回收率。对于回收率,调查人员应有足够的估计,100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美国 社会学家肯尼迪贝利认为:50的回收率是可以令人满意的,60是相当成功的,而70以上则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了。这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个参考系数。,访谈,就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调查人员走防受试者,由调查人员根据问卷向受试者口头提问,再记下答案。相对受试者自行答案,访谈要求调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定,如不得以任何形式暗示,以受试者为主,保持气氛融洽等等。国外的访谈很多是运用电话进行的。随着电话在我国的普及,这种方式也可适当采用。,就是调查资料的分析:统汁学进入社会调查领域,使资料分析的手段日益多元化,由于运用数理统计范畴类的手段需要较专门的基础知识,此外不赘述。这里介绍的重点仍是使用最多和最方便的统计分析手段百分比。,(四)调查结果的评价和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