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可能模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86922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可能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可能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可能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西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可能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西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可能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可能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可能模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可能模式4.1要素注入式:直接投资(1) 直接投资是产业转移的有效方式产业转移发生的主要形式是跨区域直接投资(包括对外直接投资) 。跨区域直接投资是指企业跨越区域界限到其他区域去投资设厂,进行生产和销售。在运行上表现为发达区域企业对发展中区域的投资行为。(2) 江西省选择和推动直接投资模式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实施方法第一,“以项目吸引投资”。政府规划项目,申请项目,吸引珠三角商人前来投资。由于项目己经规划,节省了企业主搜寻项目的相关成本;政府申请的项目一般经过了严格的论证,可行性比较强,降低了企业主投资的盲目性和风险。因此,这种引资的方式比较容易被对方采纳。第二,政府

2、认真组织有关部门,组织有关企业,积极参与珠三角的各种招商、展销活动,寻找合资伙伴。目前,全国各地都已经意识到外资对本地经济发展的意义,所以,江西省吸引珠三角直接投资会面临各方面的竞争压力。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必须主动去寻找资金,而珠三角的招商、展销活动可以作为江西省与珠三角资金拥有者正面接触的平台或者桥梁。由于江西省企业主的素质等各方面的局限,政府有必要组织企业, 组织各部门参与招商,架起两地资金流动的桥梁。第三,设立招商点。在珠三角诸大城市、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和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办事处,强化宣传,积极引进。一个地区吸引外资除了依靠资本利润差额以外,靠的是地区的良好形象。一个地区良好

3、形象的塑造除了脚踏实地的营造之外,与恰当的宣传是分不开的。因此,在珠三角设立办事处,强化宣传区域形象是必要的。第四,通过中介代理。按照有偿服务的原则,聘请大中城市的中介机构或利用政府及本地大集团驻外机构牵线搭桥,拓宽引进产业转移的渠道。为了保证信誉,通过中介代理引进外资也是一条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途径。第五,以商引商。通过率先投资至本地的客商,现身说法,引进更多的企业进入。外商的亲身体会是对于一个地区最有说服力的宣传,可以直接打消外商的犹豫念头。第六,实施优惠政策,净化投资环境。根据区位论成本学派的理论,生产成本最低或者预期利润最高的国别或者地区易于成为跨国或者跨地区的投资地。政策优惠往往成

4、为外商投资的原因之一。投资的软硬环境是吸引外资的基本前提,因此,必须优化投资环境,否则就会出现年年引资,年年来了又走的局面。4.2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1) 企业内部一体化的模式目前仍然不失为江西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一种好的范式。企业一体化是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配置各种要素资源,精确地管理着各国的协作企业,形成一体化的产销网络体系。内部化是企业一体化形式的一种,是将各个生产协作企业并入跨国公司之内,再加以整合,通过使各子公司形成更为专门的内部分工来提高整体效率的模式。该模式有利于江西省企业克服技术、资金等要素缺乏、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参与了珠三角的生产分工,发挥江西省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

5、江西省许多设备落后的国有企业,通过引进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参与改制、改造,输入先进技术,可以直接促进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江西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 江西省与珠三角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的实现途径江西省与珠三角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的设想是通过要素嫁接实现存量激活。存量激活是指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参与江西省的一些己经停产倒闭、频临倒闭或者缺乏活力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 的挽救、改制,将这些资产激活,使其获得重新组织生产经营的能力。要素嫁接是指将外地的高级生产要素(特别是技术、资金和高级管理者或企业家) 与本地的企业结合,救活、做大本地的企业,起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江西省可以引进珠三角能够跨区

6、域投资的大企业集团、甚至跨国公司来达到承接产业转移的根本目的。存量激活的对象主要是国有企业。2008 年江西省工业增加值 2766.9亿元,比上年增长 19.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42.7%,提高 1.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工业增加值为 680.3亿元,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1345.2亿元,增长 20.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 54.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12.0个百分点。36通过存量激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江西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的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更加集中。(3) 江西省选择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建议第一,杜绝政府部门的“拉郎配

7、”。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中,一个企业因吸收了其他企业而成为存续企业的合并形式,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是当事方自主选择的行为。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的实现靠的是市场力量的驱动,政府刻意的“拉郎配”不顾原企业之间的协调性及其组合后企业的结局如何,可能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第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该模式的实现前提是企业产权的可转让性和产权转让的便利性、灵活性。现代企业制度的两项基本制度是产权制度和委托代理制度。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不仅是清晰的、分散的,而且是灵活转让的。因为现代企业实行的是股份制,股票是所有权证书,可以在市场上流通。股票的发行和流通就为企业的产权交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克服

8、了企业产权交易中的各种障碍和限制。4.3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是跨国公司一体化战略的第二种形式。它是指跨国公司仅保留最关键的功能,如研发和销售,其它功能通过外包或合作借助外部企业完成。江西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主要是指:珠三角具备一定竞争力的企业在与江西省企业合作时采取类似于跨国公司企业虚拟化的一种模式。实现形式包括: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转包等。即珠三角地区的企业以向江西省企业提供原材料、辅助材料与包装物料等,并提出成品的质量、规格、式样等要求,由江西企业按要求生产,成品交给对方,收取加工费;或者珠三角企业提供样品款式和规格等要求,江西省企业按要求生产,

9、成品交给对方,收取原材料费及加工费;或者珠三角企业提供装配所需零部件、元器件,必要时提供技术或设备,江西省企业按要求进行装配,成品交给对方,收取加工费。推进江西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6.1江西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应坚持的原则按照梯度推进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江西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这种产业转移不是简单地把珠三角的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江西,而是要在认真分析江西与珠三角区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以优势互补为前提,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把珠三角的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与江西丰富的资源、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特殊的区域优势结

10、合起来,以促进江西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规模经济、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的经济发展新格局。6.1.1坚持立足中部优势,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任何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都不能不与地缘经济战略联系在一起。从地缘经济战略看,江西要利用立足中部的优势,积极参与地区合理分工,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吸收珠三角地区资金和技术。目前,江西应该先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为主,通过与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的经济技术合作,逐步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并实施产品差别化战略,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通过多层次、多方向参与区域分工,不断推进江西产业结构的升级。6.1.2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增强江西

11、产业整体竞争力根据一些发达国家培育优势产业的经验,只有超前发展未来国际需求增长最快、技术进步效率最高的产业,才能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如果我们认为江西还没有完成工业化,从而把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放在较低层产业上,那么江西将永远跟在后面,不可能实现超越。当今社会开始步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达地区技术进步呈加速趋势。对此,江西要增强紧迫感,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推广运用信息技术,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实现江西在一些关键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并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努力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6.1.3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地区产业政策指导相结合经过改革开

12、放 30多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通过市场机制有效调整产业结构的条件也开始形成。随着我国加入 WTO,国内市场已成为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竞争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同时进行,结构调整引发的产业转移越来越具有市场竞争的性质。因此,江西承接产业转移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使生产要素按比较利益原则自由流动,以企业为主体,由企业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是按照地区计划来进行。只有这样,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等才能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才能真正实现珠三角地区对江西经济的带动和支持。6.2江西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政

13、策建议6.2.1要合理、有针对性地选择承接产业首先,江西对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承接应着眼于构建能源、重工、化工等基础工业和能吸引大量劳动力就业的服装和加工制造工业,以及能发挥江西优势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其次,应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承载能力,而对不利于江西产业结构升级的低水平和高能耗的工业,应坚持科学发展观而予以限制。最后,通过列出“四张单子”, 38增强产业对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列出珠三角地区重点城市、重点产业分布情况的单子;二是列出中央大型企业和国内知名民营企业单子;三是列出对应我省优势资源加工的产业项目单子;四是列出需要向内地转移的珠三角传统加工产业单子。在充

14、分分析“四张单子”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产业定位、招商区域和工作对象,有目的、有对象、有重点开展面向重点城市、重点园区、重点产业以及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占据行业制高点的重点企业的对接招商活动。6.2.2优化劳动力资源,提高人口素质,建立良好的就业机制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人才是企业选择产业转移目的地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社会应该通力合作,建立对劳动力的长效培训机制,大量引入社会资本,建立规范的职业培训机构,并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其发展,对于大量的农民工和城市的困难下岗失业人员政府应该提供免费职业培训机会。同时,大力支持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比例。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劳

15、动力市场,建立多层次的畅通就业渠道。6.2.3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开放市场严厉打击地方保护主义,消除地方无形贸易壁垒,废除和修改不合理的地方规定,构建全省统一的市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构建通畅、高效的物流和信息流。另外,进一步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全省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6.2.4完善三个承接平台一是优化工业园区平台。全省 99个工业园区(3 个国家开发区和 96个省级开发和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基本平台,分布在县里的工业园区开发空间还较大,应注重培育支柱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形成各具特色的板块经济。39比如,南昌高新区主导产业定位是电子信息、应用软件、生物医药、资源深

16、加工、机电一体化五大产业,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现代家电、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三大产业,小蓝经济开发区是医药医疗器械、汽车汽配、机电信息、轻纺服装、食品加工五大产业。二是完善产业基地平台。根据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继续认定和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重点建设以鹰潭、南昌、上饶等为重点的铜加工业基地,以新余为重点的光伏产业基地,以九江为重点的第三钢铁生产基地,以九江、赣江为重点的造船基地,以赣州、南昌、九江等为重点的纺织服装鞋帽玩具加工基地,以景德镇、九江、南昌等为重点的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基地,以袁州、樟树、南昌为重点的生物医药基地,以樟树、新干、会昌为重点的盐化工基地,以高安、丰城、湘东、芦溪、浮梁、黎川为重点的陶瓷产业基地,以赣州为重点的稀土深加工基地,以赣州、南昌、宜春为重点的钨深加工基地,以九江永修为重点的有机硅深加工基地等。三是创建产业对接工业园平台。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建设产业对接工业园,实行合作发展、利益共享。政府负责园区内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外方负责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引导沿海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