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3-04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867772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6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触网--3-04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接触网--3-04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接触网--3-04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接触网--3-04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接触网--3-04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接触网--3-04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触网--3-04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接触网负载计算及设计概述,第一节 气象条件及计算负载的确定 第二节 简单悬挂负载计算及安装曲线 第三节 链形悬挂负载计算及安装曲线 第四节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 第五节 腕臂支柱负载计算 第六节 软横跨负载计算 第七节 接触网平面设计 第八节 接触网机辅设计,四标题,习题,第四节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学习内容:概述 一、简单接触悬挂受风偏移 二、链形悬挂接触线受风偏移及最大跨距,学习目标: 1掌握直线和曲线上跨距长度的计算方法; 2掌握直线和曲线接触线受风偏移的计算; 3能正确分析导线风偏移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第四节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跨距是指两相邻支柱中心线间的距

2、离,是接触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其长度的确定涉及到一系列的经济、技术问题。跨距的确定有经济跨距和技术跨距两个概念。只从经济方面考虑投资所确定的跨距为经济跨距,从技术角度考虑受电弓取流要求确定的跨距,称技术跨距。一般情况下,经济跨距总是大于技术跨距,尤其在高速铁路运行区段,对接触网技术状态要求高。因此接触网以技术跨距来确定实际跨距值。技术跨距是根据接触线在风力作用下,相对受电弓中心线所产生的允许偏移值确定;对于简单悬挂,弛度也是决定跨距的重要因素。通过计算接触线弛度,来校验跨距长度是否满足弛度要求。对接触线的弛度要求是,在链形悬挂中,接触线的正弛度一般不大于150mm,负弛度一般不大于100mm。

3、简单悬挂时,接触线的正弛度可以适当增大些,各种类型悬挂形式下,接触线弛度不得大于250mm 。根据电力机车受电弓的最大工作宽度(250mm ),考虑到线路轨面高差、接触线调整误差、机车横向摆动等因素影响,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TB 1009-2005规定,在最大计算风速条件下,接触线距受电弓中心的最大水平偏移值,一般地区不得大于450mm (提速线路不得大于400mm)。当接触线偏移值过大超过受电弓半宽时,会造成严重的钻弓事故。,第四节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一、简单接触悬挂受风偏移,1.接触线水平偏移的分析 2.直线区段接触线水平偏移及最大跨距 3.曲线区段接触线水平偏移及最大跨距,

4、第四节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一、简单接触悬挂受风偏移,1.接触线水平偏移的分析,当风作用在接触线上时,接触线产生顺风方向偏移,如图3-9所示。图中表示的是接触线在跨距内任一点的横断面,接触线在垂直负载 和水平风负载 作用下,由 点移至 点,根据相似形的关系,水平偏移 的计算如下:,则:,图3-9 接触线受风偏移分析,式中:水平偏移值;接触线水平风负载;接触线的合成风负载。,第四节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一、简单接触悬挂受风偏移,1.接触线水平偏移的分析,图3-9 接触线受风偏移分析,接触线在跨距内任意点的弛度可由式(3-9)得出:,将上式代入式(3-38),在 时,具有最大水平偏移值

5、,得:,第四节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一、简单接触悬挂受风偏移,2.直线区段接触线水平偏移及最大跨距,在直线区段上,接触线布置成之字值,根据相邻定位点之字值的大小,分别按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计算。(1)等之字值布置接触线(直线区段)等之字值布置风偏分析图3-10。,图3-10 接触线(直线区段)等之字值布置风偏分析,图3-10 接触线(直线区段)等之字值布置风偏分析,跨中任意点接触线相对受电弓中心的偏移值有 、 组成:,其中,根据相似关系:,式中:接触线“之”字值接触单位长度上的风负载 接触线张力;跨距长度。,由此可得,接触线在跨距长度内任意点(距左侧支柱距离为 )对线路中心的偏移值 为:,令

6、,解得,(3-40),(3-41),将 值再代入式(3-40)整理得:,(3-42),根据设计规定 ,当 时,用(3-42)解得的 即为接触线在直线上的最大跨距 。,(3-43),第四节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一、简单接触悬挂受风偏移,2.直线区段接触线水平偏移及最大跨距,(2)不等之字值布置 当相邻两定位点“之”字值不相等时,如图3-11所示。,图3-11 接触线(直线区段)不等之字值布置风偏分析,图3-11 接触线(直线区段)不等之字值布置风偏分析,可按等之字值的方法计算,令 为两定位点之字值的平均值,此时:,于是,所以,如果将 代入公式(3-44),即可求得不等之字值时的 。,(3-

7、44),返回,第四节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一、简单接触悬挂受风偏移,3.曲线区段接触线水平偏移及最大跨距,根据 ,整理得:,因为 ,所以:,第四节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一、简单接触悬挂受风偏移,3.曲线区段接触线水平偏移及最大跨距,无风时,接触线距受电弓中心的最大偏移值为:,有风时,接触线相对受电弓中心的最大偏移值为:,当风向曲线内侧吹时取“”号,向曲线外侧吹时取“一”号。,第四节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一、简单接触悬挂受风偏移,3.曲线区段接触线水平偏移及最大跨距,风向曲线内侧吹时会出现最不利的情况,接触线对受电弓中心轨迹的最大偏移值为:,将 代入上式后得:,根据上式,求解出

8、曲线区段上的最大跨距值为:,(3-46),第四节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一、简单接触悬挂受风偏移,3.曲线区段接触线水平偏移及最大跨距,当考虑支柱挠度 时,风偏移及最大跨距计算式如下:,直线区段等之字值布置时,曲线区段,缓和曲线区段,第四节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二、链形悬挂接触线受风偏移及最大跨距,链形悬挂接触线受风偏移当量理论计算公式用途:在链形悬挂中,风同时作用在承力索和接触线上,由于接触线和承力索通过吊弦相互作用,接触线风偏移的状态比较复杂,要精确地计算动态下的相互作用力非常困难。意义:把链形悬挂接触线和承力索,通过吊弦的联结看成是一个整体,当量地认为是一个简单悬挂。在计算公式

9、中,仅在简单悬挂风偏移计算公式中的 旁,乘上一个小于的当量系数,即链形悬挂导线的风偏移比简单悬挂风偏移要小,这主要是考虑了吊弦对导线的偏移,施加了一个与风向相反的作用力。当量系数取值:采用钢铝接触线时: 采用铜接触线时: 时,则公式变为简单悬挂的计算式。,第四节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二、链形悬挂接触线受风偏移及最大跨距,链形悬挂接触线受风偏移当量理论计算公式为 直线区段等“之”字值,曲线区段,缓和曲线区段,第四节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二、链形悬挂接触线受风偏移及最大跨距,接触网跨距除根据风偏移计算确定外,还应考虑接触线弛度,接触悬挂弹性等因素。我国接触网跨距规定为:直线区段最大允许跨距一般情况不应超过65m;谷口、山口、高路堤和桥梁等风口范围内的跨距应缩小510m,最大跨距不大于50m;锚段关节转换柱和分相装置所在跨距应较正常跨距缩小510m。允许施工误差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