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极化趋势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6867452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多极化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世界多极化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世界多极化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世界多极化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世界多极化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多极化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多极化趋势(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课程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 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争霸双方受损; 生活在美国的羽翼下的欧洲和日本,在经 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开始了联合自强和崛 起,逐渐走出了美国的阴影;不结盟运动 兴起和发展;中国开始振兴,都极大地改 变了“冷战”背景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背景,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丘吉尔。,德黑

2、兰会议上的三巨头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战后的德国,1945年,一位难民正伏在 她房舍的瓦砾上哭泣。,“二战”后苏联势力的扩展,左图为遭到轰炸后的英国著名大教堂考文垂大教堂,它只留下了建筑物的框架。英国人民在清理战争废墟。,以上图片反映了“二战”后初期,西欧国家面临的什么困境?,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以恢复经济和对抗苏联。,到20世纪50年代,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当时的国际形势如何?阿登纳的话反映了 西欧国家面临的困境是什么?,经济状况:经济恢复并得到很快发展; 国际形势:美苏争霸; 困境:任何国家的力量都不足以和美国抗衡,只有走联合之路。,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

3、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2.欧洲共同体形成的经过,形成进展,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合作从什么领域开始?欧共体成立后内部各国进行的合作反映了什么问题?,从经济领域开始,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 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两个法国人的功劳较大:法国前总理罗贝尔舒曼与让莫内。他们一起倡导欧洲建设,并于1950年5月9日提出舒曼计划,奠定了欧洲煤钢联营和防务共同体的基础。,

4、罗贝尔舒曼,“欧洲之父”让莫内 参观一家钢铁厂。,阿登纳:西德第一任总理,先后7次访美,与美国建立了很好的战略伙伴关系。并促成法德和解和欧洲统一。2003年11月,在德国电视二台举办的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的节目中,阿登纳名列第一。其他二人是倡导宗教改革的新教领袖马丁-路德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卡尔-马克思。,将战败德国带出 困境的阿登纳,1962年11月,阿登纳访美与肯尼迪总统见面时,抱起了小肯尼。,3.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说“欧洲必须以一个声音说话”,“西欧决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独立的实体”。,怎样理解蓬皮杜总统

5、所说的美欧关系?这时候的美欧关系和“二战”后初期相比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关系:战略伙伴。 变化:由不平等的战略伙伴到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 原因:是西欧政治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美苏争霸造成了美国地位的削弱。,3.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影响,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经济上与美国竞争和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使美国的霸权地位严重削弱。 冲击了“二战”后的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15个欧洲联盟成员 国(到2003年),不断扩大的欧洲联盟,2004年5月1日后的欧盟,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战后初期日本劳动者的生活,原子弹袭击后的广岛,

6、幸存者徘徊在废墟上 。,1.背景,“二战”后初期,日本面临的国内状况和国际环境如何?,国内:国土荒芜,经济衰退,民不聊生。 国际:美国占领制裁。,战后初期美国援助日本的物资,美国由削弱日本转变为扶持日本。,麦克阿瑟与日本天皇裕仁,“冷战”结束后,美国对日本的政策有什么变化?,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示意图,日本新干线列车,日本的汽车工业,日本为什么能够创造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社会改革; 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 高度重视教育和科技; 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 美国的扶持; 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等。,2.日本经济的崛起,原因:表现:,1.经过恢复和调整,日本经济逐渐达到和 超过了战前水平。 2.195

7、61972年间高速发展,国民生产 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一,仅次于美国。,3 .大国之梦,材料一: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材料二: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72年9月,日本和中国恢复邦交。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日本成为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势力的增长,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材料三: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第一位的,甚至没有人向

8、我们挑战,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但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尼克松的讲话说明了什么现象?你怎样恰当地形容这时的美日关系?,现象:世界多极化趋势; 关系:平等的伙伴关系。,4.影响,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 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形成,冲击了两极格局。,结合

9、当时的世界格局,你认为不结盟运动的背景有哪些?,亚非国家的纷纷独立;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铁托,尼赫鲁,纳赛尔,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2.不结盟运动的概况创始人成立宗旨原则影响,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 会议在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 际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 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铁托、尼赫鲁、纳赛尔,四、中国的振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71年,在第26届联大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恢复了合法席位,中国代表团笑逐颜开。,中国的振兴,冲击了两极格局。,思考:在20世

10、纪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受到 了来自哪些方面的冲击,使世界出现了多极 化的趋势?,1.日本的崛起 2.欧共体的联合自强 3.中国的振兴 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小结,1.欧共体成立的时间:A. 1951年 B. 1957年 C. 1958年 D. 1967年 2.欧共体成立时的主要出发点是:A. 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B. 争取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C. 密切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D. 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D,A,3.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的标志是: A. 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 B. 1956年南斯拉夫、埃及、印度三国首脑会议 C. 1961年

11、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 D. 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4.西欧一体化,首先是在哪个领域里开始的: A. 经济领域 B. 政治领域 C. 文化领域 D. 经济和政治领域,C,A,5.欧共体成立后,在哪些领域进行了密切的合作? 建立了关税同盟 实现了共同的农业政策 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了科技合作 实行了共同的外交政策 A. B. C. D. 6.20世纪5070年代,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客观有利条件是: A. 扫除了封建落后的因素 B. 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 C. 重视教育 D. 在朝鲜战争中得到了美国的大量订单,A,D,课 中思考题,1、想一想,这段话说明了什么?,提示:这段

12、话表明,联合起来的欧洲成为独立于两个超级大国之外的第三种力量的愿望已经基本实现,欧共体由于经济实力的增长,政治外交方面的独立倾向已日趋明显,摆脱美国控制的决心也更加强烈,在国际政治领域已慢慢与美国鼎足相处。,课 中思考题,2、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中国得以冲破美国设置的种种障碍,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件事情说明了什么?,提示:“二战”后初期的联合国实际上为美国所把持,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但随着亚非拉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的诞生,这种局面逐渐被打破。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方面表明第三世界力量的强大,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

13、面也表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阅读思考,思考:这些言论体现出美国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材料一声称美国领导资本主义世界(自由世界),表明了美国当时的霸主地位。材料二强调的是美国拒绝与中国交往。材料三中,尼克奉劝明确表达了使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目标。材料四表明美国要与欧洲建立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四段材料表明了美国对外政策的两个变化:一是从领导西方世界到与西欧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一是从拒不与中国交往到力求中美关系正常化。 原因是美国霸主地位的衰落,西欧的联合和实力的增强,长期以来封锁中国政策的失败,当时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的形势。,自我测评,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世界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等“五极”。尼克松的话反映了“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趋势?,提示:“二战”刚结束时,是典型的两极格局,美苏两国的抗衡决定着世界的形势。70年代以后,多极化的趋势日渐显露,形成了一些新的力量中心,冲击着旧的两极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