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规范标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867394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7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筋规范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植筋规范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筋规范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筋规范标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筋规范标准(2009-03-14 11:38:33) 植筋规范植筋规范植筋规范植筋规范植筋规范植 筋规范植筋施工方案植筋施工方案植筋施工方案 植筋是指在混凝土.墙体岩石等基材上钻孔,然后注入高强植筋胶, 再插入钢筋或型材,胶固后将钢筋与基材粘接为一体,是加固补强行业较常用的一种建筑技术. 工艺流程:定位 钻孔 清孔 钢材除锈 锚固胶配制 植筋 固化、保护 检验 1.定位 1.1.按设计要求标示钻孔位置、型号,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钢筋,钻孔位置可 适当调整,但均宜植在箍筋内侧(对梁、柱)或分布筋内侧(对板、剪力墙)。 2.钻孔 2.1.钻孔宜用电锤或风钻成孔,如遇钢筋宜调整孔位避开。如采用钻石钻孔

2、机成孔,钻孔内 碎屑应用洁净水冲洗干净,并晾晒至干燥。 2.2.钻孔孔径 d+48mm(小直径钢筋取低值, 大直径钢筋取高值,d 为钢筋、螺栓直径)。 2.3.当基材强度等级不低于 C20,对 HRB335(级)、HRB400、RRB400(级)级螺纹钢筋,Q235、Q345 级螺栓和 5.6 级螺 杆,钻孔孔深 15d,锚固力一般即可大于钢材屈服值。对无螺纹(即光圆)钢筋或螺杆, 钻孔深度宜再增加 5d。 经过深固加固技术系统试验证明:小直径圆钢植筋,端头推荐采 用带弯钩样式,锚固综合性能最好。此时钻孔孔径宜比端头尺寸大 12mm。2.4.实际钻孔深度可参考 15d 的基准,根据实际所需锚固

3、力大小,并考虑构造要求,现 场拉拔试验或按照有关规范计算确定。 2.5. 当基材强度等级低于 C20,或在素混凝土(或 岩石)上植筋,应适当增加锚固深度。 2.6. 当实际所需锚固力较小时(如用螺栓固定器 具、管线、支架等),可按螺栓长度确定钻孔深度,但深度不宜小于 5d。 2.7.钻孔有效深 度自构件表面坚实的混凝土算起。 2.8.钻孔不应设置于构件的保护层或装饰层内。 2.9.所 用主要器具:电锤或风镐。 3.清孔 3.1.钻孔完毕,检查孔深、孔径合格后将孔内粉尘用压 缩空气吹出,然后用毛刷将孔壁刷净,再次压缩空气吹孔,应反复进行 35 次,直至孔内 无灰尘碎屑,最后用棉布蘸丙酮拭净孔壁,

4、将孔口临时封闭。若有废孔,清净后用植筋胶 填实。 3.2.钻孔孔内应保持干燥。 3.3.所用主要器具:空压机、毛刷。 4.钢材除锈 4.1.钢 材锚固长度范围的铁锈、油污应清除干净(新钢筋、螺栓的青色氧化外皮也应除去),并 打磨出金属光泽,采用角磨机和钢丝轮片速度较快。 4.2.所用主要器具:角磨机、钢丝轮 片。 5.锚固胶配制 5.1. 植筋胶为 A、B 两组份,配胶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器可由电锤 和搅拌齿组成,搅拌齿可采用电锤钻头端部焊接十字形 14 钢筋制成。少量可用细钢筋棍 人工搅拌。 5.2.取洁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配合比混合,并用 搅拌器搅拌 1

5、0 分钟左右至 A、B 组份混合均匀为止。搅拌时最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 混入空气形成气泡。 5.3.胶应现配现用,每次配胶量不宜大于 5 公斤。 5.3.所用主要器具: 搅拌器、容器、衡器、腻刀、手套。 6.植筋 6.1 垂直孔植筋将胶直接流、捣进孔中即可 6.2.水平孔植筋可用 6 细钢筋配合托胶板(干净木板)往孔内捣胶,也可让施工人员戴好 皮手套,将配好的胶成团塞、捣进孔内。 6.3.倒垂孔植筋请选用高触变型植筋胶,该胶不 流淌,可成团塞、捣入孔。 6.4.钢筋、螺栓可采用旋转或手锤击打方式入孔,手锤击打时, 一手应扶住钢筋或螺栓,以保证对中并避免回弹。若先将一较短电锤钻头端部焊接

6、6mm 厚小铁板,然后将电锤功能调为冲击状态,利用电锤的持续冲击力,可克服植筋胶的阻力, 快速无回弹地将钢筋送至孔底。大量或大直径植筋推荐采用此方式。 6.5.锚固胶填充量应 保证插入钢筋后周边有少许胶料溢出。 6.6.所用主要器具:手套、细钢筋、托胶板、手锤。 7.固化、保护 7.1.植筋胶有一个固化过程,曰平均气温 25以上 12 小时内不得扰动钢筋, 曰平均气温 25以下 24 小时内不得扰动钢筋,若有较大扰动宜重新植。 7.2.植筋胶在常 温、低温下均可良好固化,若固化温度 25左右,2 天即可承受设计荷载;若固化温度5左右,4 天即可承受设计荷载,且锚固力随时间延长继续增长。 8.检

7、验 植筋后 34 天可随机抽检,检验可用千斤顶、锚具、反力架组成的系统作拉拔试验。一般加载至钢材的设计力值,检测结果直观、可靠。 9.注意事项 9.1.锚固构造措施要满足混凝土结构 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2006的有关规定。 9.2.孔内尘屑是否清净、钢筋、螺栓是否除 锈、胶配比是否准确、是否搅拌均匀、孔内胶是否密实决定了锚固效果的优劣。 9.3.结构 胶添加了纳米防沉材料,但每次使用前检查包装桶内胶有无沉淀是良好的习惯,若有沉淀, 用细棍重新搅拌均匀即可。 9.4.冬季气温低时,A 组分偶有结晶变稠现象,只需对 A 胶水 浴加热至 50左右,待结晶消除搅匀即可,对胶性能无影响。 9.

8、5.推荐的搅拌时间应予以 保证,冬季施工并应再延长 3 分钟左右。A、B 胶配胶工具不得混用。 9.6.施工场所平均 温度低于 0,可采用碘钨灯、电炉或水浴等增温方式对胶使用前预热至 3050左右使 用,应注意不得让水混入桶内。施工场所平均温度低于-5,建议对锚固部位也加温 0 以上,并维持 24 小时以上。 9.7.结构胶完全固化后为无毒级材料,但未固化前个别组分 对皮肤、眼睛有刺激性,而且胶固化后也不易清除,所以施工人员应注意适当的劳动保护, 如配备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等。人体直接接触后应用清水冲洗干净。 9.8.周围环境温度 越高,每次配胶量越大,可操作时间越短。预估适用期内的每次配胶量,以避免不必要的 浪费。 9.9.结构胶宜在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保质期 18 个月。 9.10 结构胶的性能在不 断改进中,使用说明也可能随之变更,请以随货配备的为准。植筋工程的施工应由具过硬 施工工艺技术的专业施工队伍完成,并应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