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电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及解答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866154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7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电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及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杭电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及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杭电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及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杭电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及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杭电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及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电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及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电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及解答(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复习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关于反馈正确的说法是:(D) 。 A反馈实质上就是信号的并联 B正反馈就是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相加 C反馈都是人为加入的 D反馈是输出以不同的方式对系统作用 2.对于控制系统,反馈一定存在于(B)中。 A开环系统B闭环系统 C线性定常系统D线性时变系统 3.闭环自动控制的工作过程是(C) 。 A测量系统输出的过程 B检测系统偏差的过程 C检测偏差并消除偏差的过程 D使系统输出不变的过程 4.某典型环节的5.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是(B) 。TssG1)(A惯性环节B积分环节 C微分环节D比例环节 6.关于叠加原理说法正确的是(C) 。 A对于作用于系统同一点

2、的几个作用才能用叠加原理求系统的总输出 B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C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系统 D叠加原理适用于任何系统7.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则其时间常数和增益是(C) 。523 sA2,3B2,C,D,32 52 53 25 238.设一个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可看作是由( A)串联而成。es s121A惯性环节和延时环节 B比例环节、惯性环节和延时环节 C惯性环节和导前环节 D比例环节、惯性环节和导前环节 9.以下传递函数属于振荡环节的是(C) 。AB23122 sss 2312 ssCD112 ss1122 sss10. 以下关于线性系统时间响应正确的说法是(C) 。 A时

3、间响应就是系统输出的稳态值B由单位脉冲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组成 C由强迫响应和自由响应组成 D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11. 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若允许误差为 2%,则其调整时间为(B) 。27 s A8B2C7D3.5 12. 二阶欠阻尼系统的上升时间为(C) 。 A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态值的 98%的时间 B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态值的时间 C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态值的时间 D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态值的 98的时间 13. 以下二阶欠阻尼系统性能指标只与其阻尼比有关的是(D) 。 A上升时间B峰值时间 C调整时间D最大超调量14.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在单位

4、斜坡输入下的稳态)5)(1(500)(ssssG误差是(D) 。 A500B0.02C100D0.0115. 已知典型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则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呈现为(C) 。5 . 0A等幅的振荡B发散的振荡 C收敛的振荡D恒定值 16. 要想减少二阶欠阻尼系统的上升时间,可以采取的方法是(D) 。A不变,增大B不变,减小nnC减小,增大D减小,增大nn17. 要想减少二阶欠阻尼系统的最大超调量,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 。A不变,增大B不变,减小nnC不变,增大D不变,减小nn18.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系统的增益和型次分别是(C) 。)2(7 ssA7,I 型B7,II 型 C3.5,

5、I 型D3.5,II 型 19. 线性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间响应(C) 。 A只与输入信号有关 B只与系统本身的固有特性有关 C反映系统本身的固有特性及在输入作用下的行为 D会随干扰信号所引起的输出而变化 20.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时间响应只能分析系统瞬态响应 B频率特性只能分析系统稳态响应 C时间响应分析和频率特性分析都能揭示系统动态特性 D频率特性没有量纲21.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则其频率特性为(D) 。2 . 0 3 sAB2 . 0 3 s2 . 03 CD 04. 032j2 . 004. 03222. 二阶振荡系统的阻尼比,则无阻尼固有频率,有阻尼固有频率和707. 00n

6、d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是(C) 。rABndrnrdCDrdndnr23. 以下系统中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B) 。ABs01. 011 s01. 011 CD101. 01 s)1 . 01 (1 ss24. 已知某环节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则该环节为(D) 。A比例环节 B微分环节 C积分环节 D惯性环节25. 系统的 Nyqu ist 图为(B) 。ssG01. 011)(ABBD25. 一个系统稳定与否取决于(A) 。 A系统的结构和参数B系统输入C系统干扰D系统的初始状态 26. 一个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B) 。 A系统的全部极点都在S平面的右半平面 B系统的全部极点都在S平面的

7、左半平面 C系统的全部零点都在S平面的右半平面 D系统的全部零点都在S平面的左半平面27. 已知系统的特征方程是,则该系统包含正实部特征根的025103234ssss个数是(B) 。 A0B1C2D328.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则使系统稳定的 K 值范围是( C) 。KssssssG2322332)(AK0BK0 C0K2D0K2029.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使该系统稳定的 K 值)3)(1()(sssKsGK范围是(D) 。 AK0BK0 C0K2D0K12 30. 已知系统的相位裕度是 45,则( C) 。 A系统稳定 B系统不稳定 C当其幅值裕度大于 0 分贝时,系统稳定 D

8、当其幅值裕度小于或等于 0 分贝时,系统稳定 31. 对于二阶系统,阻尼比越大,则系统(B) 。 A相对稳定性越小B相对稳定性越大 C稳态误差越小D稳态误差越大 32. 一个系统开环增益越大,则(A) 。 A相对稳定性越小,稳态误差越小 B相对稳定性越大,稳态误差越大 C相对稳定性越小,稳态误差越大 D相对稳定性越大,稳态误差越小33. 已知系统特征方程是,则系统(B) 。0964234ssssA稳定B不稳定 C临界稳定D无法判断 34. 延时环节串联在闭环系统的前向通道中,则系统的稳定性(B) 。 A变好B变坏 C不会改变D时好时坏 35.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C) 。 A幅值裕度大于 0

9、 分贝 B相位裕度大于 0C幅值裕度大于 0 分贝,且相位裕度大于 0 D幅值裕度大于 0 分贝,或相位裕度大于 0 36. 以下方法可以增大系统相对稳定性的是(B) 。 A增加系统的开环增益 B减小系统的开环增益 C增加系统的型次 D减小系统的输入 37. 增大系统开环增益可以(B) 。 A提高系统的相对稳定性B降低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C降低系统的稳态精度D加大系统的带宽,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 38. 以下环节中可以作为相位超前校正环节的是(A) 。AB112)(sssGC13123)(sssGCCD121)(sssGC1213)(sssGC39. 下图所示网络可以作为(C)装置。 APID 校

10、正 B相位超前校正 C相位滞后校正 D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40. 下图所示网络可以作为(D)装置。AP 校正 BPI 校正 CPD 校正 DPID 校正 41. 下图所示网络可以作为(D)装置。 APID 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 C相位滞后校正 D相位滞后超前校正42. 关于顺馈校正说法正确的是(C) 。 A提高系统稳定性 B降低系统稳定性 C对系统稳定性无影响 D系统稳定性取决于是否引入干扰 43. 以下关于系统性能指标的说法错误的是(C) 。 A系统性能指标可分为时域性能指标、频域性能指标和综合性能指标 B时域性能指标可分为瞬态性能指标和稳态性能指标 C瞬态性能指标和稳态性能指标可以相互转化

11、D时域性能指标和频域性能指标之间存在一定关系44. 对于传递函数为和两个系统, (A) 。110)(1ssG131)(2ssGA系统 1 的带宽宽,响应速度快 B系统 1 的带宽宽,响应速度慢 C系统 2 的带宽宽,响应速度快 D系统 2 的带宽宽,响应速度慢45. 串联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为,则它属于(B) 。21)(sssGCA增益调整B相位超前校正 C相位滞后校正D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46. 关于相位滞后校正作用和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 A增加系统稳定性B加大了带宽 C降低系统稳态精度D加快系统响应速度 47. 设模拟信号的取值范围是 010V,若采用 10 位 A/D 转换器,其量化

12、单位和最大量化 误差分别是(A) 。 A9.77mV,4.89mVB4.89mV,9.77mV C0.833V,0.416VD0.416V,0.833V 48. 闭环控制系统中(B)反馈作用。 A.依输入信号的大小而存在B.必然存在 C.不一定存在D.一定不存在 49. 开环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取决于(D) 。 A.系统的实际输出B.系统的理想输出与实际输出之差 C.输入与输出之差D.输入 50. 系统和输入已知,求系统的输出,并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称之为(B) 。 A.系统综合B.系统分析 C.系统辨识D.系统设计 51. 对控制系统的首要要求是(C) 。 A.快速性B.准确性 C.稳定性D.

13、经济性52. 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是,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B) 。ttw1 . 0)(A.B.s1 . 021 . 0sC.D.s121 s 53. 对于一个线性系统, ( C) 。 A.不能在时域中判别其稳定性。 B.不能在频域中判别其稳定性。 C.若有多个输入,则系统输出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 D.每个输入所引起的输出不能单独计算。54. 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是,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A) 。tetw2 . 03)(A.B.2 . 0 3 s2 . 06 . 0sC.D.32 . 0s36 . 0s55. 线性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是,则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是( D) 。TtoTeTttx)(

14、A.B.Tt e 1Tt Te 1C.D.Tt e Tt eT156.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C)的单位反馈系统,在输入为作用下的ttxi41)(稳态误差为 0。A.B.)5(7 ss)2(7 ssC.D.)5(72ss)5)(2(7 ss57. 二阶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为,则其谐振频率为(C) 。16416)(2sssGA.4B.C.D.不存在223258. 以下关于频率特性、传递函数和单位脉冲响应函数的说法错误的是(B) 。A.B.jssGjG| )()()()(twFsGC.D.)()(twLsG)()(twFjG59. 对于一阶系统,时间常数越大,则系统(A) 。 A.瞬态过程越长B.瞬态

15、过程越短 C.稳态误差越大D.稳态误差越小60.的最大相位超前角处的频率为(D) 。125. 01)(sssGcA.0.25B.0.5C.1D.2第二部分一、若某线性定常系统在单位阶越输入作用下,其输出为,试求系统tteety21)(2的传递函数。 二、求图示系统的传递函数。iuouLCR三、分别用梅逊公式和等效变换法求如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 )(sXsXioG1H4G2H1H3)(sXi)(sXo +_+ +H2+四、分别用梅逊公式和等效变换法求如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 )(sXsXioG1G2G3H1H3)(sXi)(sXo +_+ H2五、通过方框图的等效变换求取图示系统的传递函数。G1H2G2H1)(sXi)(sXo +_+ _H3+_ G3六、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求该系统的上升时间,) 1(1)(sssGKrt峰值时间,最大超调量,调整时间。ptpMst七、系统的开环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