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的流行病学及流行概况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6864920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7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霍乱的流行病学及流行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霍乱的流行病学及流行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霍乱的流行病学及流行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霍乱的流行病学及流行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霍乱的流行病学及流行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霍乱的流行病学及流行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霍乱的流行病学及流行概况(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霍乱的流行病学及流行概况,流行病学定义及其历史起源,1854年,伦敦爆发霍乱,10天内夺去了500多人的生命。根据当时流行的观点,霍乱是经空气传播的。但是约翰斯诺(John Snow)内科医师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认为霍乱是经水传播的。斯诺用标点地图的方法研究了当地水井分布和霍乱患者分布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宽街(Broad Street,或译作布劳德大街)的一口水井供水范围内霍乱罹患率明显较高,最终凭此线索找到该次霍乱爆发的原因:一个被污染的水泵。人们把水泵的把手卸掉后不久,霍乱的发病明显下降。约翰斯诺在这次事件中的工作被认为是流行病学的开端。,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预防医学的一个

2、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的基础。 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制订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1)从群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的状况。(2)研究各种疾病,不限于传染病,包括了疾病、伤害和健康三个层次。(3)从疾病的频率和分布出发,揭示影响和决定频率、分布的因素以及流行的原因。4)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如何预防和控制疾病,增进人群健康。,霍乱霍乱弧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一、霍乱的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所研究的内容归纳为: 一、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原因 二、研究疾病的流行因素和病因 三、疾病的自然史(natura

3、l history) 四、患病概率的预测 五、研究制订预防对策和措施,发病急、传播快、 波及面广、危害严重 国际检疫 甲类传染病,1、病原学分类,O1 群霍乱弧菌: 古典生物型 埃儿托生物型 非O1群霍乱弧菌: O139霍乱弧菌其它血清型不典型O1群霍乱弧菌,致病,不致病,霍乱的传染源:霍乱病人或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 霍乱传播途径:霍乱可通过饮用或食用被霍乱弧菌传染而又未经消毒处理的水或食物和接触霍乱病人、带菌者排泄物污染的手和物品以及食用经苍蝇污染过的食物等途经传播。 霍乱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胃酸缺乏者尤其易感。,2、流行病特征,霍乱的潜伏期和传染期: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通常23 天。

4、粪便阳性期间有传染性,通常至恢复后几天。偶有携带者传染期持续数月。对霍乱弧菌有效的抗菌药物可缩短传染期。 霍乱高发季节:我国的流行时间为311月份,69月份 是流行高峰。,3、临床表现,感染霍乱的症状:大多数情况下,感染只造成轻度腹泻或根本没有症状,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严重的一天腹泻十几次。感染霍乱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会引起严重脱水导致死亡。,4、治疗措施,霍乱传染性很强,一旦发现感染霍乱,无论是轻型还是带菌者,均应隔离治疗。霍乱症状消失,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才可解除隔离。感染霍乱后,不接受隔离治疗,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

5、,另外病人和带菌者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采样、家里疫点的消毒等工作,(1)对霍乱病人接触者的处置与霍乱病人共同进餐或密切接触的人必须接受医学观察1周,如接触者是食物加工人员必须暂离工作岗位,直至两次粪便培养阴性。医学观察期间如有腹泻症状必须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触者采便检查后,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服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2)霍乱治疗:只要及早发现,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溶液,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霍乱并不困难。 首先霍乱病人要按甲类传染病隔离治疗。危重病人应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在医护人员陪同下送往指定的隔离病房。确诊与疑似病例应分开隔离。 不同临

6、床分型的病人治疗的方法不同:轻度脱水病人,以口服补液为主;中、重型脱水病人,须立即进行静脉输液抢救,待病情稳定、脱水程度减轻、呕吐停止后改为口服补液。在液体治疗的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减少腹泻量和缩短排菌期。可根据药品来源及引起流行的霍乱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选定一种常用抗菌药物,常用的抗生素为氟哌酸、环丙沙星等。,5、预防,5.1公众预防措施:预防霍乱的方法比较简单。主要是“把好一张口”,预防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接种霍乱疫苗也是公众预防霍乱的有力措施,新型口服rBS/WC 霍乱疫苗现已问世,其安全性较好,与旧的注射用霍乱疫苗相比,新型疫苗可以提供较好、较持久的保护作用。

7、目前,使用霍乱疫苗已成为可供选择的霍乱预防措施之一。我国研发的新型rBS/WC口服霍乱疫苗(胶囊型)也获批准上市,主要对01群霍乱有预防作用,同时对产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感染性腹泻有70%的保护作用。疫苗适用于儿童、到高危地区的旅游者、野外、水上作业及流动人口等。,5.2餐饮业预防措施做好原材料选购加工处理食物储存食物每个环节的食品卫生。,原材料选购:选购新鲜的食物原材料,不要购买变质、变色、变味的食物;不要从流动熟食小贩或无牌食肆购买食物。 加工处理食物: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清洁,处理食物前、处理生的食物后及如厕后,都应用消毒水或清水洗净双手;要分不同的人处理熟制品(卤味、烧味)和处

8、理海产、家禽;任何人如有腹泻或呕吐,不要处理食物;不要过早准备食物,尤其是海产品,最好即煮即用;生熟食物要用不同用具处理;食物要彻底煮熟,尤其是海水产品。,储存食物:生的肉食、海产和其他容易变坏的食物,应放在雪柜内储存,雪柜在4以下;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如要放在一起,把熟食放在雪柜上格;已煮熟的食物,如不是即时食用,应储存在4以下且保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养殖海产品的水要经常更换,鱼缸要定期消毒。,5.3对霍乱疫点的消毒对疫点的消毒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措施之一。可能被病人排泄物污染的厕所、餐具、地面、地拖、门拉手、衣物等要进行消毒。霍乱弧菌对一般的消毒剂均较敏感。漂白粉、漂白精、过氧

9、乙酸、戊二醛等均有效,二、霍乱的流行概况,1、世界霍乱流行情况19 世纪初至今已引起7 次世界性大流行。1817年至1923年的百余年间,在亚、非、欧、美、澳等发生的六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古典生物型引起的,主要存在于印度,因此欧洲人称之为“亚洲霍乱”或“印度霍乱”,也称真性霍乱或古典霍乱,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印度霍乱、亚洲霍乱,1992年10月印度和孟加拉相继发生一种由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乱暴发和较大流行,这型霍乱随后在亚洲传播,至今已有印度、孟加拉、中国、巴基斯坦、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新加坡、斯里兰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O139霍乱病例。2003年,WHO报告

10、45个国家111575例病例。,(1)古典霍乱流行情况:有历史可考察的前六次霍乱世界大流行分别为:1820-23、1826-37、1846-62、1864-75、1883-96、1920年,都是由印度传播出来,因此人们认为都是由古典型霍乱弧菌引起的。,(2)埃尔托霍乱流行情况 1961年开始的第七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至今已波及五大洲14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报告病例数在400万以上,目前尚无停息的迹象。 第一阶段:1961年从印尼传出,至1969年先后侵犯西太区和东南亚地区26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报告病例2.48万。 第二阶段:1970年,流行到非洲。其后20年间

11、每年约有3040个亚、非、欧、美和大洋洲国家报告316.5万病例。 第三阶段:1991年开始,从1月份侵入秘鲁发生大流行,并迅速波及几乎全部中南美洲国家,年底已有14个拉美国家报告约39.1万病例。仅91年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约60万病例,超过过去11年(80-90)全球报告病例数的总和。此后世界范围内霍乱流行情况虽有所下降,但近年来疫情仍十分严峻。,(3)O139霍乱流行情况,1992年10月19日开始,沿孟加拉湾的沿岸城市包括印度的马德拉斯和加尔各达以及孟加拉国南部发生了典型霍乱样的腹泻病流行,分离的124株霍乱弧菌在O1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中不凝集,用日本国立预防卫生研究所生产的非O1

12、群VC(O2-O138)诊断血清也不能分群,因而认为这种细菌属于尚未记载的的新型VC,后被Shimada等命名为VC O139血清群或医院检查的霍乱样病人中非O1菌的比例高达95%以上。1993年1月1Bengal。1992年11月到12月底,印度加尔各达传染病日至4月16日入加尔各达传染病医院的13 275例腹泻病人中434(3.2%)人死亡。1993年1月中旬到2月中旬,孟加拉国南部发生成年人腹泻爆发/流行,大约万人发病,500人死亡。到3月底已报告107 297例病人,1473例死亡。当时有学者认为这些流行可能标志着第八次霍乱世界大流行的开始。1993年以来报告O139霍乱流行和发病的国

13、家除印度、孟加拉国外,还有泰国、中国、巴基斯坦、缅甸等国家。我国新疆坷坪县1993年发生O139霍乱暴发,由于处理及时妥当,未造成较大的流行和播散。近年来,O139霍乱在全球的发病和流行情况呈下降趋势,没有像初发时期预想的那样严重,但O139菌所具有造成流行和大流行的潜力,应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2、我国霍乱流行情况我国从1820年第一次霍乱世界大流行传入以来,每次世界大流行都受到波及。1961年第七次霍乱世界大流行波及中国,此后霍乱疫情时有发生,并且有时非常严重,并且1993年首次发生了O139霍乱的局部爆发流行。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霍乱疫情仍然非常严峻,尤其是O139霍乱。据2001

14、年疫情统计,全国共发生霍乱病例2805例,其中O13霍乱258例,约占10%,遍及16个省市区;而2002全国霍乱病例670例,其中O139霍乱161例,占24%,仍遍及12个省市区;因此对霍乱防制必须认真对待。,Fig 1.我国卫生部2004年以来公布的霍乱疫情,3、我省霍乱流行情况湖北省19802011年的32年间,除1990、1991、1992、2003、2004、2009、2011年等7年外,其余25年均有霍乱疫情报告。19802005年,全省累计报告霍乱2766( +33)例,死亡31例。年发病率波动在0.002/10万2.67/10万之间,流行年份发病率最高为2.67/10万(19

15、88年),最低为0.0016/10万(2002年)。,(1)地区分布19802011年,全省共有60个县级单位报告了霍乱疫情,占县级单位的58.82%;在霍乱流行年份,平均每年有28.42%(81/285)的市级、9.52%(176/1848)的县级单位、0.79%(445/56249)的乡级单位报告霍乱病例。流行年份流行波及市级单位最多为1994年,占75.00%(9/12),波及县级单位最多为1988年,占36.62(26/71);波及乡级单位最多的是1988年,占5.20%(128/2075)。报告病例数居前十位的县级单位为:咸宁市咸安区338例、大冶市330例、监利县166例、武汉市江

16、岸区140例、武汉市硚口区139例、黄梅县134例、赤壁市118例、武汉市江汉区97例、阳新县96例、云梦县94例,10个单位占我省历年报告病例总数的55.44%。湖北省霍乱高发地区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原,沿长江和汉水流域分布。,(2)时间分布湖北省19802011年霍乱发病时间分析显示,最早5月开始出现发病,最晚持续到12月; 病例主要集中在8、9、10月,占病例总数的85.67%(2398/2799);其中发病最多的为9月份,占病例总数的35.94%(1006/2799),,(3)人群分布各年龄组均有发病,最小发病年龄3个月,最大年龄90岁。发病主要集中在2039岁的青壮年,该年

17、龄组共发病1 242例,占总病例数的44.74%,见表3。2799例病例中,男性1564例,占55.88%,女性1235例,占44.12%;男女性别比为1.27:1。,(4) 暴发流行特征19802005年间,湖北省共发生了26起霍乱暴发疫情,其中水源性暴发18起,食源性暴发8起。,水源性暴发:1983年1998年的18起霍乱水源性暴发,总暴露人群462551人,发病612例,罹患率1.32。地表水(塘水、河水、江水)引起的暴发11起,累计暴露人群411361人,发病306例,罹患率0.74;地下水(井水)引起暴发5起,累计暴露人群15430人,发病216例,罹患率14.00;同时由地表水和地下水引起暴发2起,累计暴露人群35 760人,发病90例,罹患率2.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