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工作汇报材料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860487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困村工作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贫困村工作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贫困村工作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贫困村工作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贫困村工作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贫困村工作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困村工作汇报材料(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贫困村工作汇报材料贫困村工作汇报材料*脱贫帮扶工作汇报一、基本情况1、自然情况:*位于*县 西北部,辖区耕地面积 8665 亩,共有 9 个自然屯 ,12 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 1680 人,450 户,其中现有低保户 29 户,低保边缘户30 户,五保户 7 户,占全村总户数的 15%。2、经济发展现状:农业种植主要以玉米主,养殖业发展势态良好,全村肉牛年存栏 650 头,年存栏百头以上有2 户,蛋鸡年存栏千只以上有 15 户,肉鸡年出栏 35 万只以上的有 25 户,全村生猪年存栏 1500 头,年存栏百头以上的有 3 户;有 4 家民营企业,可安排 50 名富余劳动力就业. XX 年,

2、全村社会总产值 153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950元,社会生产总值和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属于贫困村。二、具体包扶措施县包扶单位和*镇党委主要领导及驻村干部深入到*进行调查研究,并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查看实际情况,查找了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并针对该村的具体实际情况研究制订了初步帮扶计划,提出了“五个一”工程。一是建一个棚菜示范基地。通过政策宣传、技术培训等方式,积极帮助*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争 XX 年完成设施农业小区 2 个,扣标准蔬菜大棚 50 栋,占地 150亩,现已完成 16 栋,预计总投资 175 万元,其中镇村补助 1 万元/栋,可协调贷款万元/栋,群众自筹 1

3、 万元/栋,镇村需投入资金共 50 万元。目前急需解决补助资金 50万元和棚菜生产技术指导。二是建一个养殖小区。2101 年底将完成一个占地 3500平方米的标准户外养殖小区,建肉蛋鸡禽舍 10 栋,饲养量可达 4 万只,预计总投资 60 万元,其中镇村补助 3 万元/栋,群众自筹 3 万元/栋.三是建一支以修路、建房及手工针织为主的劳务输出队。目前已有 120 人,计划明年发展到 200 人,预计年人均可增收 2 万元。四是建一批苹果生产示范区。现已落实地块 650 亩、落实寒富苹果苗木 5 万株,计划 XX 年建设 15 个果园,占地达 1000 亩,预计总投资 80 万元,其中群众可自筹

4、资金20 万元,每亩地镇补助 280 元,村补助 200 元,需帮扶解决缺口资金 12 万元。五是修一条环村砂石路。全长 5 公里,预计总投资 35万元,群众可自筹 15 万元,需帮扶解决资金 20 万元。三、下步工作安排一是落实责任,各包扶单位要落实具体人员定期到*走访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协调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帮扶工作扎实开展;二是继续协调县级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扶贫项目方案,上报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或物资帮助。三是采取有效形式推进各项工作,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确保 XX 年底完成脱贫转

5、化目标。XX 村整村脱贫工作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XX 是 XX 年我县启动的贫困村之一,近年来,XX 村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按照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要求,在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倾力支持下,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认真按照上级要求,严格对照整村脱贫 “七有四通三解决”的建设标准,针对项目,整合资金,切实发挥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现将该村扶贫整村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村情XX 村地处板溪镇与楠木乡交界处,由原 XX 村、XX 村和 XX 村 3 个村合并而成。该村共有 7 个组,现有总人口 XX人,幅员面积 XX 平方公里,有耕地 XXX 亩,人均占有耕地XX 亩。境内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因受自然条

6、件的影响,基础设施较差。多年来,该村广大人民群众一直依靠传统农业养家糊口,没有稳定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村民们在传统农业上的投入较大,抵抗各类灾害的能力弱,导致该村贫困状况十分突出。近年来,我镇努力改善生产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参与式扶贫开发相结合的路子,大力推进项目的实施。迄今累计投入资金 225 万元,其中扶贫资金投入140 万元,发改委资金 20 万元,社会扶贫资金,65 万元。用于村道路建设、堰渠整治、人畜饮水等方面的资金 19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 140 万元,单位、群众投资投劳55 万元。XX 年,XX 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7、到了 5038 元。基本实现了“七有四通三解决”的整村脱贫建设目标。二、主要成效“七有”目标基本实现1、农民有稳定收入、有基本保障。是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与烟草公司合作发展烤烟产业,在 XX 村发展了 XX亩烤烟种植基地。2、农民有一定技能。围绕 XX 村的主导产业,我镇先后在该村成功举办了 4 次、600 多人次的烤烟专业技术培训会,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技能技术,增强了他们发展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全村青壮年劳动力 300 多人接受过实用技术、经营管理或非农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掌握了 12 项适用生产技术;每年选送 20 多名贫困青年参加“雨露计划”和其他扶贫产业培训,提高了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有劳

8、动能力的劳动力实现了充分就业。4、有基本知识。村委三公里地方有完小一所,所有适龄儿童全部入学。5、农民有稳固住房。全村农民都有稳固的住房,其中50%以上的农户还是宽敞明亮的砖混结构楼房,并且投资 3万元解决了 XX 村 3 户危房户的改造问题。在市政府办公厅的大力支持下,高速公路两旁可视范围内巴渝新居风貌改造已完工,涉及农户 77 户。不久的将来,XX 村将是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的巴渝新村。6、有村级公共服务中心。XX 村村公共服务中心建筑面积 250 平方米,共计投入资金 33 万元。村公共服务中心有会议室、村干部办公室、图书室等。其中图书室建筑面积15 平方米,藏书 3000 多册。同时,村上

9、设有卫生服务站。目前,卫生站配有听诊器、血压计等辅助治疗设备,已开通刷卡购药业务,极大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7、配齐配强了村支两委领导班子,并配备了一名大学生村官。村领导班子团结,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较强。同时,村民主管理机制健全,村规民约完善。6、有基本保障。全村参加新农合户数达 96以上,符合低保救济条件的农户已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四通”问题无一不通一是通公路。全村基本通路,板楠公路经过 2、6、7、小组,山羊通村公路经过 1、3、4 组,交通较为方便。二是通电。全村 X 个组、542 户都用上了电。由于通了电,加之实行家电下乡优惠政策, 7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等

10、家电。三是通电话。光缆途经扎营村,移动信号覆盖全村。据统计,全村 7 个组有固定电话 2 座,手机 722 多部。四是通电视。全村 7 个组、绝大多数农户都通了电视。电视入户率达到 90%。“三解决”问题全部解决一是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XX 年通过调查摸底,全村共有绝对贫困户 36 户、125 人,低收入户 62 户、254人,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 19%。经过两年的努力,特别是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全村基本消除了绝对贫困户。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贫困家庭,人均拥有亩以上的高产稳产基本农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了稳定解决。二是基本解决人畜饮水问题。XX 村大部分村的人畜饮水已得

11、到解决,全村建成水池 9 口 1800 个立方,管道 9000米,投入 44 万元,解决 XX 多人的饮水困难。三、具体措施强化领导,明确职责。一是镇上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挂村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办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整村脱贫工作的规划、实施、督查。分管副镇长和挂村领导专抓该项工作,做到职责明确,任务落实。二是村上相应成立了以总支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文书、总支副书记、计生助理员、妇代会主任、调解员为副组长,各村民小组组长为成员的扎营村整村脱贫工作组,严格按照整村脱贫工作要求,对照“七有四通三解决”的标准,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各项任务。调整思路,强力实施。在扶贫目标

12、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调整为解决生存问题和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努力构建和谐农村;在扶贫范围上,由着重特困户脱贫调整为全村人民致富奔小康;在扶贫内容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吃穿问题调整为既解决吃穿又解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问题;在扶贫投入上,由分散使用资金调整为捆绑资金集中解决具体突出问题。同时制定了整村脱贫工作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举全村、全镇之力,强力实施整村脱贫工作。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整村脱贫工作的重点、难点是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为此,我们突出修路、治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个重点,采取“三个一点”的方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解决通组公路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改善群众的

13、生产、生活问题和生存环境。因地制宜,连片开发。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与企业合作,集中发展烤烟产业。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注重示范引导,帮助农民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加强培训,转移劳力。实践证明,劳务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为此,我镇把劳务开发与产业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先后成功举办了 4 次、600 多人次的烤烟专业技术培训会,请县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授课。同时,积极参加“雨露计划”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转移脱贫。结对帮扶,走访慰问。对家庭特别困难的村民,我镇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14、让其渡过难关,摆脱困境。并且走村窜户,慰问“穷亲” ,结合万元增收,通过召开院坝会等形式帮助“穷亲”制定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发展项目。镇、村干部也与贫困户结上对子,开展帮扶和定期走访慰问活动。四、今后的努力方向着力培育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坚持以生产为基础、以龙头为关键、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动力、以政策为保障,强力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促进农户快速增收致富。优化扶贫资金投入,着力发挥贫困村比较优势,大力实施林业产业、林下经济、旅游富民、现代畜牧业、高效农业、财产性增收致富、非农经济发展、劳务经济、城镇带动、政策惠农等“十大工程” ,积极推广林下种植、养殖模式,加快培育扶贫特色产业。大力

15、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引导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参与贫困村产业发展。加快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公路硬化。进一步推进乡村公路建设向村民小组和居民点延伸,大力建设石板路、水泥路等人行便道和田间耕作便道。逐步完善乡村道路管理和养护机制,促进农村道路持续发挥效益。抓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大力发展沼气,推广秸秆气化技术,促进清洁能源广泛使用,带动全村农民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善贫困农村人居环境。整合易地扶贫、退耕还林、 “巴渝新居”建设等方面资金,加快新集镇建设,实施生态和扶贫移民,进一步改善贫困农村地区生态环境

16、。切实抓好社会民生保障事业。在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扎实抓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妥善解决特殊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问题;全面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奖励扶助资金不计入农户的家庭收入。全面提升贫困人口基本素质。充分利用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困难救济等扶助政策,资助贫困家庭未能升学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提高贫困农民受教育程度和劳动技能。依托“阳光工程” 、 “雨露计划”等项目,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全面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务工技能、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培训,确保每个农村家庭至少有1 人实现转移就业,同时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级干部队伍。对“两委”班子成员集中开展轮训,提高村级班子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认真实施“以城带乡干部驻村”行动、 “专业技术干部支农支教支医”行动和“大学生村官”计划,并优先覆盖全村。完善村级班子工作制度,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加强民主监督,维护好农民群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