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古诗文必修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857980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古诗文必修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古诗文必修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古诗文必修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古诗文必修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古诗文必修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古诗文必修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古诗文必修一(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编 教材梳理巩固 古诗文回眸,必修1 第二单元 (史传古文),9距关,毋内诸侯“_”通“_”,_ “_”通“_”,_ 10张良出,要项伯“_”通“_”,_ 1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通“_”, _ 1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通“_” 13令将军与臣有郤“_”通“_”,_ 14燕王拜送于庭“_”通“_”,_ 1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_”通“_”, _ 16因击沛公于坐“_”通“_”,_,【自我校对】 1.已 矣 了 2.共 供 供给 3.说 悦 高兴 4.知 智 明智 5.反 返 返回 6.振 震 震颤,惧怕 7.还 环 绕 8.卒 猝 突然 9.距 拒 把守;内 纳 接纳

2、10.要 邀 邀请 11.倍 背 违反,忘记 12.蚤 早 尽早 13.郤 隙 隔阂,嫌怨 14.庭 廷 朝堂 15.不 否 否则 16.坐 座 座,【自我校对】 1.办事的官员,此处是对对方的敬称 2.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3.出使的人 4.那人,指秦穆公 5.不得志,走投无路 6.声调激愤 7.袒露一只臂膀 8.可以用来 9德行很高的人 10.宽容、原谅 11.不回头 12.宫廷的侍卫 13.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14.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15.的原因 16.意外的变故 17.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18.小人的谗,三、一词多义 (一)实词,【自我校对】 1.如果 好

3、像 比得上 第二人称代词,你 好像 第二人称代词,你 相似 2.动词,推辞 动词,告辞 动词,离开 名词,言辞 名词,命令 名词,文体名称 3.约数 答应,听从 赞同 表处所 答应,允许 这样 4.连词,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形容词,贫贱,地位不高 副词,暗暗地 副词,稍微,略微 偷偷地,悄悄地 微弱 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5.说法 通“悦”,高兴 说服,劝说 讲明 动词,陈述 名词,杂说,一种文体,6.边界地方庸俗,鄙陋 看不起,轻视 以为边境 粗陋 见识短浅,粗陋 7.名词,疆界 名词意动用法,以为疆界 动词,封闭,封合 量词 动词,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8.动词,举起 形容词,尽 攻占、占

4、领 拿 全,皆 成功 推荐,推举 9.武器 士兵、武士 军队 兵器,军械 士兵,军队 10.动词,穷尽 困厄,走投无路 探究 尽头 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11.回头看 反而,难道 拜访 只是,不过 照顾,顾及 四处看 12.介词,被 动词,显露 动词,接见 拜见,会见 表被动 见到的景象 同“现”,出现 看见 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 13.动词,亲近,接近 形容词,亲生的 副词,亲自 名词,父母 14.刻毒 深刻 (时间)久 深度 副词,很,(二)虚词,【自我校对】 1.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转折 表示并列关系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表示转折关系,

5、可译为“但是”“却” 表示目的关系 代词,你的 表示假设关系 2.竟然 于是,就 是,就是 你的 才,这才 竟然,却 表转折,竟然,却 3.因为,连词 拿,用,介词 表顺承,连词 依据,按照 把,介词 介词,因为 介词,为了 介词,用 4.语气词,表陈述 疑问副词,为什么作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疑问代词,哪里 代词,之 兼词,于此 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自我校对】 1.(1)驻军 取道 登记 走上前 穿上朝服 称王 使眼色 处罚 小结:名词活用作动词 (2)在夜里 在早上;在晚上 向东;向西 向上 像对待兄长一样 早晚 像鸟的翅膀一样 用匣子 向北 像簸箕

6、一样 从小路 小结:名词活作状语 (3)使为王 小结:名词的使动用法 (4)把当做边境 以为疆界 小结:名词的意动用法,2.(1)恩惠 小结:动词活用作名词 (2)使撤兵 使削减 使灭亡 使听到 使存活 使跟从,带领 小结:动词的使动用法 3(1)远方 老交情 紧急情况 小结: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2)变雄厚 ;变薄弱 友善,交好 接触,沾染 亲近 小结: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3)使 破,撞破 小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以为迟 以为怪 小结:形容词的意动用 法,五、文言句式 写出句式特点及标志。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_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_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_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_

7、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_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_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_ 小结:以上7句是_,2敢以烦执事_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_ 辞曰:“臣之壮也”_ 秦王购之金千斤_ 取之百金_ 欲与俱_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_ 毋从俱死也_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_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_ 则与一生彘肩_ 小结:以上12句是_,3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_ 若属皆且为所虏_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_ 吾属今为之虏矣_ 小结:以上4句是_ 4夫晋,何厌之有_ 不然,籍何以至此_ 客何为者_ 大王来何操_ 小结:以上4句是_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_ 群臣侍殿上者_ 小结:以上2句是_,6以其

8、无礼于晋_ 且贰于楚也_ 燕王拜送于庭_ 使毕使于前_ 贪于财货_ 具告以事_ 长于臣_ 小结:以上7句是_,7仆所以留者_ 事所以不成者_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_ 孰与君少长_ 军中无以为乐_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_ 小结:以上6句是_,【自我校对】 1.根据句意表判断 “也”字表判断 “者,也”表判断 根据句意表判断 “者也”表判断 “者也”表判断 “为”字表判断 小结:判断句 2.以(之)烦 以(之)为 (于)函陵, (于)汜南 (烛之武)辞 (以)金千斤 (以)百金 与(之)俱(往) 为(之) 从(之) 战(于) 止(之) 与(之) 小结:省略句 3.“见”字表被动 “为所”表被动 “为

9、”字表被动 “为”字表被动 小结:被动句 4.“有何厌” “以何” “为何” “操何” 小结:宾语前置句 5.“知其事者宾客” “侍殿上者群臣” 小结:定语后置句,6.“(于晋)无礼” “(于楚)贰” “(于庭)拜送” “(于前)毕使” “(于财货)贪” “(以事)告” “(于臣)长” 小结:状语后置句 7.“所以者”:的原因是 “无以”:没有用来的,无法 “孰与”:跟比,谁更 “无所”:没有的 小结:固定句 式,六、名句默写 (1)夫晋,_?既东封郑,_,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_;_,_;_,_。吾其还也。 (3)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

10、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4)今者项庄拔剑舞,_。 (5)_,刑人如恐不胜。,【自我校对】 (1)何厌之有 又欲肆其西封 (2)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 失所其与 不知 以乱易整 不武 (3)为变徵之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 复为慷慨羽声 (4)其意常在沛公也 (5)杀人如不,七、常识填空 (1)左传原名_,是解释_的著作,又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备的_体史书,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作者是鲁国史官_。 (2)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包括策士的著作

11、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属于_体例史书,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_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辞采华丽、铺排夸张。,(3)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_12篇,_30篇,_70篇,_8篇,_1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表和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鲁迅称赞为“_,_”。,【自我校对】 (1)左氏春秋 春秋 编年 左丘明 (2)国别 刘向 (3)纪传体通史 本纪 世家 列传 书 表 史家之绝唱 无韵

12、之离,八、素材化用 1烛之武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他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像的。但烛之武并没有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诗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化用角度】 这则材料可用于与“磨 砺”“逆境中奋起”“人生储备”等有关命运的话题和材料作文中。运用时我们可以这样论述: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不论你经历了哪些挫折,不论你是否怀才不 遇,只要是金子,你总会发光的。,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送别,荆轲刺秦,慷慨悲歌,大义凛然,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志士仁人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化用角度】 这则素材可用于“生命的价值” “正义”“勇气”“人生”“顺应潮流”等相关的作文中,由于材料感情强烈,慷慨悲壮,运用时既可正面赞颂荆轲的“义”“勇”,也可以论证人应该顺应历史的潮流,以一人之力难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等,注意论述的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