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区域中心公共服务体系工作计划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6843836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鲁木齐区域中心公共服务体系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乌鲁木齐区域中心公共服务体系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乌鲁木齐区域中心公共服务体系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乌鲁木齐区域中心公共服务体系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乌鲁木齐区域中心公共服务体系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乌鲁木齐区域中心公共服务体系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鲁木齐区域中心公共服务体系工作计划(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气象局科技发展处 新疆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新疆气象台,乌鲁木齐区域中心 公共服务体系工作计划,一、前期工作回顾 公共服务体系布局初现 公共服务效益显著 集约化的科技服务体制 二、主要问题 如何满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如何适应业务体制改革的要求 三、07年工作计划 以业务系统建设为切入点,深化业务体制改革 拓展领域和提升效益 规范流程和丰富产品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本文提纲,业务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公共服务体系布局初现 公共服务效益显著 决策气象服务发展 公众气象服务发展 专业气象服务发展 集约化的科技服务体制,一、前期工作回顾,2006年的工作局面,贯彻落实 国务院3号文件,全面展开 业

2、务体制改革,相互促进,十一五开局之年,公共气象服务 效益显著,自治区政府 意见出台,公共服务体系 布局初现,1、业务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公共服务体系布局初现,改革启动,宣传动员,设计部署,深化调整,机构设置,沟通交流,决策服务 区地县 三级体制 和相应的 应急服务体系 基本建立,公众气象服务 区地县 三级体制 和相应的 承担单位 基本确立,专业气象服务 区地两级体制 和相应的 业务部署 逐步展开,气象科技服务 按照 “市场主导、行政指导” 新机制 “二级实体,三级服务” 的气象科技服务体制 初露端倪,化 约 集,梳理业务服务流程,通过区局组织以及各单位互相交流,各地州市局和区直属单位的领导、专家

3、、业务骨干开展了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交流。为建立起长效的沟通、协作机制,在新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形势下,衔接各业务轨道监测预测预报产品、综合评价分析产品,形成一个流程规范、相辅相承、努力工作、共同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决策气象服务发展,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系统逐步完善 新疆决策气象服务指导手册出版 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系列化,公众气象服务发展,以建成集约化、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多种媒体为一体的全新公众气象服务系统为目标,基本形成了衔接多轨道服务产品、针对性强、各具特色并满足公众服务业务运行机制和业务流程规范。区局初步形成了各轨道承担单位的基本业务产品通过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由科技

4、服务中心产品制作平台分发到电视、短信、声讯、电台、报纸、网络等等的服务流程。,一、产品发布流程,信息中心,电视 本着为广大农牧民朋友提供农情服务为出发点,立足于气象与农业相结合,创办了新疆电视媒体目前唯一一个面向全疆电视观众的农业气象服务栏目农场四季栏目(兵团台播出)。 开展气象事件视频信息收集工作,积极参与中国气象频道、青海卫视建设,至9月底共选送气象新闻达151条,名列全国各省、市、区之首。 2006年5月12日反映中国气候变化研究成果大型纪实性科普专题基于电视的公众教育(新疆区)系列电视节目开拍。,产品发布媒体,基本业务产品,气象信息存取数据库,电台专业气象产品制作平台,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5、信息产品数据库,专用网站,新闻台, 天气形势预报, 重要天气警报, 主要城市预报,城市台, 生活气象指数, 周遍城市预报, 上下班天气预报, 主要景点预报, 交通沿线天气警报, 交通沿线预报,交通台,民语台,为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城市台、交通台、民语言台提供气象服务产品,电台, 天气形势预报, 重要天气警报, 主要城市预报,报纸,新疆经济报,新疆日报 (蒙文版),新疆都市报,消费晨报,新疆广电报,短 信 产 品,其它产品,预警信息,常规信息,气象通,农事通,县级信息,旅游天气,交通通,气象通类:旅游气象站、交通气象、气象全球通 农事通类:农时气象、牧业气象、县级气象短信 联通短信:常规天气

6、预报、县级气象短信 小灵通短信:常规天气预报 VIP短信:重要天气和预警服务,预警服务卓有成效,短信平台加强预警服务,全年发送预警近90次,受众超过600万人次。 开通了重要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在广播电台上随时插播的通道,在遇到重大突发性天气情况时,由区广播电台通过五个覆盖率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频率向全区广播。,专业气象服务发展,以提高专业气象预报产品的准确率和精细化为核心,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在铁路、公路、电力、国防等高气象敏感行业气象服务 在做好原有重大工程项目服务挖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工程服务领域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旋律,不断改革创新,拓展气象科技服务的领域,科技服务发展,集约化的科技

7、服务体制有所发展全疆12121系统(新疆网通、新疆联通、新疆移动)的建设,结合各地原已开通的电信、铁通的12121电话,使得12121首次实现了全疆全电信商的无缝隙覆盖。探索集约化的营销方式,和移动、联通联合下发了统一的营销方案,促进了业务的发展。,如何满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加强能力建设 拓展服务领域 提升服务效益 如何适应业务体制改革的要求 体系建设 合理布局 理顺流程 完善机制,二 主要问题,自治区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若干意见的意见指出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是应对突发灾害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 按照意见新疆气象

8、事业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新疆气象整体实力达到国内中上水平。”,1、满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a)加强能力建设,决策服务需要加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气象问题的研究 公众气象服务加强紧跟新技术和适应新需求的能力 专业气象服务加强行业服务拓展能力 科技服务加强自身造血能力,b)拓展服务领域,决策气象服务要将各轨道产品纳入,直接参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的防灾减灾活动 公众气象服务要扩大服务覆盖面。尤其要协调和拓宽预警信号的发布渠道。努

9、力解决边远农牧区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气象信息服务的公众覆盖面达到95%以上。必须统一公众气象服务出口,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专业气象服务要求加强行业资源共享、强化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业务考核和效益评估,在农业、城市、交通、环境、能源、水文、医疗等领域拓展,c)提升服务效益,构建公共服务体系要注意延伸服务链条,拓展服务领域,切实解决现实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当前需求问题,在服务的针对性、多样性、覆盖面等方面下功夫。各级气象部门要以需求为导向,以多轨道业务和现代化媒体为依托,坚持趋利避害并举,大力发展气象信息服务,努力提高气象服务科技含量,着力提高气象服务针对性,扩大覆盖面。通过拓展不断提升服务

10、效益。,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气象局长会议上秦大河局长强调,“2007年是着力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之年。各级气象部门要把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作为主线。”需要重点做好的工作有“要大力突出多轨道业务优势,全力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增强多轨道业务的综合服务能力,以服务效益检验多轨道业务建设的成效”;“要扎实推进业务体系建设,实现集约化发展。加快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2、适应业务体制改革的要求,中国局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任务,中国局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任务,中国局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任务,体系建设按照中国气象局的要求,重点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平台(MSP)建设、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水平、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气象灾害收集上报评估、开展

11、精细化气象服务、建设气象志愿者队伍。 合理布局 结合系统建设,进一步调整业务布局,确保各轨道、各体系建设切实为公共服务提供业务支撑;比如决策服务中应急体制还不完善,特别是需要加强灾害视频信息采集工作,预警发布单位的规范也需要加强; 理顺流程 结合业务改革,各轨道产品公共服务流程需要进一步清晰,推倒围墙,明确责任,确保无缝隙衔接;避免恢复到各自为阵,各行其事的状况; 完善机制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在维持省、地、县三级结构基础上加强互动、协作;气象科技服务完善“二级实体,三级服务 ”,促进集约化发展,适应体改要求 07年主要解决问题,2007年是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之年,各项工作

12、重心要放到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上来;按照自治区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若干意见的意见中相关要求,2007年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将以开展研究型业务为切入点,以满足业务技术体制改革需求为着眼点,以提升效益和拓展领域为目标,以业务系统建设、规范流程、丰富产品为手段,全面推进体系构建。主要任务是深化业务体制改革、拓展领域和提升效益、规范流程和丰富产品,这些工作必须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来完成。,三、2007年工作计划 之指导思想,1. 以业务系统建设为切入点,深化业务体制改革 1) 学习领会自治区政府意见及局长会议精神 2) 公共气象服务平台的具体建设任务 3) 具体措施 2. 拓展领

13、域和提升效益 3. 规范流程和丰富产品 1) 规范流程和相关业务管理规定 2) 结合轨道建设丰富公共气象服务产品 3) 加强新农村建设服务 4.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1) 科技创新 2) 人才支撑,2007年工作计划 之工作要点,1、以业务系统建设为切入点,深化业务体制改革 1)学习领会自治区政府意见及局长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中国气象局及全疆气象局长会议精神,深刻理解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贯彻落实业务技术改革方案,切实按照自治区政府意见精神开展公共服务工作。只有正确认识大政方针,才能建立科学的发展方向。,2)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设任务之一,按照中国气象局公共服务体系任务分解,积极参与平台设

14、计、建设;根据本地设计开发和实现集成,组织各系统的业务试运行和情况反馈。并通过建设切实解决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预警公众覆盖面存在明显空隙,服务自动化水平不高,气象灾情收集和灾害分析能力不强等问题。 区域级公共气象服务平台(MSP)建设内容主要是参与国家级系统功能设计和公共气象服务数据库、气象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决策气象服务平台开发,结合新疆特点补充功能并实施业务试运行;地区级主要参与新疆本地模块的开发并实施业务试运行;,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设任务之二,区域级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水平主要是参与国家级决策气象服务规范的制定和按照新规范开展决策气象服务;地区级主要是按照新规范开展决策气象服务; 区域级提

15、高应急管理水平主要是建立和完善气象应急响应机制,完善联动机制,着重加强预警公共服务流程和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插播、短信和信息电话传播、互联网传播以及视频信息采集传播等手段;地区级主要建立和完善气象应急响应机制,完善联动机制;,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设任务之三,区域级气象灾害收集上报评估主要是参与国家级气象灾害收集上报评估规定修订,并按照修订规定,使用新系统开展灾情上报评估工作,做到灾情不漏报;地区级主要是使用新系统开展灾情上报评估工作,做到灾情不漏报; 区域级精细化气象服务主要是参与国家级精细化气象服务指南编写; 区域级建设气象志愿者队伍主要是参与志愿者队伍建设指南编制。,3)公共气象服务平

16、台建设措施之一 经费筹措和提升能力,按照自治区政府意见,积极多方筹措资金,为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防灾减灾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灾害预警应急体系、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经费保障。 重点结合体系建设提高业务服务能力,通过体系建设提高管理能力;具体是要从多轨道产品的角度出发,按照国家级系统平台设计和新疆特点加以集成,以直接提供政策建议为目标提升决策服务能力;加强电视广播插播、短信和信息电话传播、互联网传播以及视频信息采集传播等手段的应急公众服务能力;加强符合新疆特点的交通、能源、旅游、农牧业、城市等等的专业服务能力。,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设措施之二 完善体系框架和内容,利用现有服务平台,结合MSP建设,建立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提高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服务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建立突发性灾害及相关公共事件气象应急服务系统;加强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确保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在第一时间得到灾害预警信息。将突发性灾害及相关公共事件气象应急服务系统建设成为区级灾害预警信息和抗灾救灾信息平台。短信系统要利用政府意见中要求通信运行企业积极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气象信息的播发工作的机遇开展各级政府决策短信服务工作,从而促进用户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