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文科专用)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6843773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6.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文科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文科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文科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文科专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文科专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文科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文科专用)(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西北地区为例,世界防治荒漠化干旱日:6月17日,世界主要的荒漠分布区?,我国的荒漠主要分 布在什么地区?,荒漠化的分布,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副热带地区,温带的内陆地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植被变化?,中国荒漠化土地的分布,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涉及陕、甘、宁、青、新等省区。其中三江源、甘肃中部等地荒漠化现象尤其严重。,1.概念: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一. 荒漠化的含义,土地退化:指土地生产力下降或完全丧失。,荒漠化=沙漠化?,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地人为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

2、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造成了土地退化过程。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不仅包括沙漠化,还包括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冻融荒漠等。,全球: 40%的陆地表面已经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每年: 成为荒漠的耕地1000万公顷 成为沙化土壤的陆地5万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420亿美元 我国: 荒漠化土地面积267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28% 荒漠化已涉及18个省区的471个县市 因荒漠化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40亿元,荒漠化的现状,2.类型: 沙质荒漠化:西北地区 石质荒漠化:云贵高原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 土壤次生盐渍化:华北平原,荒漠

3、和沙漠是两个含义相似,实质不同的概念。凡是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巨大、植被稀疏贫乏的地区都称为荒漠,意为荒凉之地。根据地面组成物质的不同,荒漠可分为岩漠(石漠)、砾漠、沙漠(沙质荒漠)、泥漠和盐漠和寒漠。前两者即岩漠(石漠)和砾漠,在我国习惯称为戈壁。而沙漠即沙质荒漠,是荒漠中面积最广的一种类型。沙漠地面覆盖大片流沙,广布各种沙丘。它既包括移动沙丘,也包括固定、半固定的草原沙地。荒漠化主要是指由于不利的人类影响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它引起生物能力的下降,使植物生物量、土地载畜量、作物产量和人类健康状况下降。土地沙化是细粒砂子的流失的过程,是荒漠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土壤盐

4、碱化是:土壤中可溶性盐分不断向土壤表层积聚形成盐碱土的过程。土壤中积聚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及钙、镁等)的现象。当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另一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我国盐碱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地区及滨海地区,次生盐渍化

5、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径流不畅、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因受人为不合理措施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防治的关键在于控制地下水位,故应健全灌排系统,采取合理灌溉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止地下水位抬升和土壤返盐。,简单的理解: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或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分集聚所形成的现象。,水土流失,土壤次生盐碱化,土地石漠化,沙 漠 化

6、,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土壤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流水侵蚀。 降水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植被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 地形位于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坡度较大。,自然因素,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帮凶”的角色,且起主要作用。,人为因素,人类破坏了植被(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轮荒、开矿等),加速了水土流失。,2、有人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其结果是土地荒漠化”。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说出你的理由。,正确。因为由于植被的破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大大降低,因雨水和流水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土地变薄甚至缺

7、失,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流失,使土壤贫瘠,不能生长植物,结果就是土地荒漠化。,荒漠化的成因,阅读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A、自然原因,B、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 的生产活动,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动力条件:大风频繁 物质基础:地表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内蒙古高原,地形:位于第二级阶梯,海拔高,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河流:,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河流水量少,植被:,植被稀疏,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

8、原和荒漠,2、议一议,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有什么关系?,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地形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文多为内流河,水量小;植被稀疏,对地表保护作用差。各方面都促成了干旱的特征。,十分密切,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关系十分密切:,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地形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气候干旱,降水少,风大;,水文多为内流河,水量小;,植被稀疏,对地表保护作用差。,土壤荒漠土,1、塔里木盆

9、地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什么会扩大?,活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2、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红色荒漠”(指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查阅资料,找出“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省区)。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红壤性状:红壤是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呈酸性,较贫瘠。,两者相同之处:都是植被破坏后导致的土地退化。 不同之处:“红色荒漠”是在湿润环境下,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而新疆荒漠化是在干旱环境下,主要为风力侵蚀形成。 前者人为原因主要是开山取石、毁林开荒,后者主要为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3、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从哪些方

10、面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植被;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等等。,“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省。,三、荒漠化的危害,西南地区的石漠化危害和北方沙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一起,被并称为中国的三大生态灾害。,(1)影响农业生产:土地退化、沙化,使土地生产能力持续下降甚至丧失,影响播种面积和生产产量,可能导致食物短缺。,(2)破坏基础设施:流动沙丘埋没村镇、交通线路、水库、灌渠、良田。,(4)影响人们的生活:荒漠化地区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恶化人们生存环境。,(3)影响交通:流动沙丘埋没公路、铁路,威胁交通安全;沙尘暴降低大气能见度,迫使机场关闭,公路停运

11、。,2010年3月20日的北京街头照片,沙尘暴推毁村庄,古楼兰的消亡,楼兰古国复原图,兴:(1)塔里木河带来丰沛的水源(上游有大量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2)大片胡杨树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衰:楼兰的消失和罗布泊的干涸(1)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温带荒漠广布,容易引起沙漠扩张。(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水源减少;盲目垦荒,农业用水量加大,导致塔里木河流量锐减,大片胡杨树枯死;乱砍滥伐,砍伐胡杨树,毁林开荒。,思考:分析楼兰古城兴衰的原因?,四. 荒漠化防治,(一)荒漠化防治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二)防治的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

12、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三)防治的原则,1.两个 “相结合”: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2.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四)、治理措施(核心是要协调人地关系),(1)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防护林,(2)封沙禁牧,禁樵禁采,(3)实行栏养,建设人工草场,要优化能源结构,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西气东输),(4)合理用水,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5)生态移民,遏制土地荒漠化,(6)应该全面推广和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沙枣,胡杨,锦鸡,木麻黄,主要治沙植物,怪柳,狼尾草,建防护林带,治沙措施,生物治沙,

13、西北、华北、东北的“三北”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带。从1978年起,国家开展了“三北”防护林网体系的建设,它横跨13个省级行政区,绵延4480千米,总面积达406.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0以上,整个工程计划在2050年全部完成,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三北”防护林,乳化沥青固沙,治沙措施,工程治沙,P40活动,课本P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科尔沁草原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2、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有哪些启示?,我们现在治沙,首先要减少或禁止垦埴,要退耕还牧,退耕还林,还草,无论是耕地还是林地,草地,都要做到用养结合,不要再

14、犯古人的错误。,3、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应当怎样处理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的关系?,防治荒漠化既是科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森林被砍伐、草地被破坏、农田被侵占,既有工业化进程中的原因,更有贫困导致的破坏。贫困迫使旱地居民无可选择的以牺牲长远利益来争取短期的生存,尽可能的开发现有的极少资源。因此,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解决当前居民脱贫致富的问题。,由于居住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无法在当地生存或在当地生存会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而自发的或国家政府有组织的人口迁移叫生态移民。,“生态移民”不是“迁移农业”,不是逃避自然,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

15、,更好的改造自然、利用自然。,4、什么是“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逃避自然,还是对自然的尊重?,D,C,3、中国是世界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冬春季节沙尘暴频发。下列受沙尘暴危害严重的一组城市( ) A.郑州、济南、石家庄 B.武汉、南京、上海 C.昆明、贵阳、重庆 D.呼和浩特、银川、包头,D,4、防治荒漠化的最高目标是( ) A.预防潜在的土地荒漠化 B.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C.恢复已荒漠化的土地 D.扭转正在荒漠化的土地,B,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 危害 治理关系图,深居大陆内部的地理位置,晴天多、日 照时间长,大风频繁,干旱自 然景观,地表植被呈东西差异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二大盆地一大高原 风蚀地貌、沙漠广布,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土地沙化,土地退化,生物生产 力下降,粮食、牧 草减产,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成因,封沙禁牧 禁樵禁采,合理用水 生态移民,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措施,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