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九劳动力市场,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a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6842850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九劳动力市场,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a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单元九劳动力市场,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a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单元九劳动力市场,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a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单元九劳动力市场,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a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单元九劳动力市场,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a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九劳动力市场,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九劳动力市场,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a(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九 劳动力市场、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劳动市场与总供需均衡 劳动市场 总生产函数:是所有个别厂商的生产函数的总合。 一、生产和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 二、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从技术和功能角度看,企业通过生产过程将投入品(生产要素)转变为产出(产品),生产过程实现的投入品与最终产出之间对应的数量关系是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 随着知识技术不断进步,生产函数会发生变化。 生产函数:假定有两种投入品:劳动L和资本K,产出为Q,则生产函数可以表达为: Q = F (K,L) 说明: 在既定技术水平下,某一时间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Q的某种产品,取决于

2、所使用的资本要素K和劳动要素L的比例关系。,1、 瞬时:指一个极为短暂时期,厂商根本无法变动投入数量和技术水平 2、 短期:指一个相当短的时期,厂商只能变动一部分要素的投入 资本:指用于生产的一切资本品,如设备、厂房等,而不是投入的货币 3、 长期:指一个足够长的时期,厂商能够变动所有要素的投入 注:通过判断是否所有生产要素可变,可判断是短期还是长期生产,劳动市场与工资决定 企业的劳动需求 边际劳动产量:增加一单位劳动引起的产量的增加。 边际劳动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价格,VMPL=P*MPL。 假设产品市场与劳动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劳动雇用量由下式决定:W= P*MPL W代表工资

3、率,即厂商使用最后一单位劳动的边际成本, MPL 代表边际产量,而P则为产品的市场价格。 企业对劳动的需求曲线就是劳动的边际产值曲线。,市场工资决定及变动 市场工资的决定:劳动市场的供求均衡决定市场工资。 市场工资的变动 劳动供给的变动:给定劳动需求不变,劳动供给增加,工资下降,反之工资上升。 引起劳动供给变动的因素:劳动人口的变动,劳动成本(食品价格、教育投资等)变动等。 劳动需求的变动:给定劳动供给不变,劳动需求增加,工资上升,反之工资下降。 引起劳动需求变动的因素:边际劳动生产率变动,产品价格变动,需要工人的厂商数变动等。,竞争企业的要素使用决策 企业雇佣劳动的原则仍然是利润最大化。如果

4、多雇佣一个劳动创造的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值VMPL)大于成本(雇佣要素的边际成本,MFC),企业继续雇佣劳动。反之,则应减少雇佣的劳动。 劳动的边际产值等于劳动的边际成本时的劳动人(时)数是企业的最优雇佣量。 要素价格(W) = 要素的边际产值(VMPL)。,工资僵性与总供给线 工资僵性:凯恩斯模型假设,当劳动市场出现劳动短缺时,货币工资率会即时上升,使得劳动供给达到平衡;但当劳动市场供过于求时,货币工资率无法即时向下调整,故无法取得劳动供给的均衡,这假设称为工资僵性。 凯恩斯模型与古典模型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总供给线的不同,古典模型的总供给线是条垂直线,而凯恩斯模型的总供给线则由垂直钱和正

5、斜率曲线组成。,古典模型,需求面的变动只会影响物价水平,总供线是一条垂线。凯恩斯模型中,总供给线有段正斜率的曲线,需求面的变动会影会响物价水平,而且会引起总产出变化。,P3P2P1P0,物价水平(P),AS,Y0 Y1 Ys,dcb a,AD3AD2AD1 AD0,通货膨胀与失业,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失业,失业是劳动力市场的失衡 如:劳动需求减少,工资如还在W1,失业量LeLf,SL,DL,W,L,Le,Lf,失业量,D,W1,W2,失业的含义,劳动力 有劳动能力的人,称成为劳动力。 一般以年龄来确定:多为16岁以上60岁以下。,就业,正在工作,并以此谋生称为就业。 在城市中,这个定义是比较清楚

6、的。 在农村中这个定义就不是很清楚 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与社会化生产劳动;,失业,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在寻找工作的人就称为失业。 各个国家的失业保障法规,对失业都有明确的具体规定。,失业的分类。,自愿失业:认为工资不够满意而没有就业的人,称为自愿失业。此外都是非自愿失业。 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寻找工作的再工作岗位是需要时间的。在这段时间内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它的特点是职业空缺和失业者的并存。 以上二项合称为自然失业,续前页,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这也是一种磨擦

7、性失业。不同的是:这是非自愿的。当空出的职位和失业人员的劳动技能不相同时,就称为结构性失业。 循环性失业(Cyclicalunemployment)是指由于经济周期性的波动而引起的失业。,古典失业:由于实际工资过高而产生的失业。,L,W,SL,DL,失业劳动者,就业者,?,DL,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时的均衡国民收入而产生的。 凯恩斯主义充分就业的定义:充分就业是指不存在需求不足的失业情况下的就业水平。,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100% 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只有摩擦性失业,而没有结构性失业与循环性失业的状态。 自然失业率:如果劳动力市场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

8、业,而不存在循环性失业的状态。,失业的损失,经济的影响:产出的减少。 失业的损失潜在的实际的 奥肯定理:超出自然失业率1%的失业率将产生2%的缺口 失业的社会影响 产出损失 失业者及其家庭的不稳定。 社会的不安定。 工作经验的损失,失业的治理,扩大就业者和职业信息以减少摩擦性失业。 对失业职工进行再就业劳动技能培训,以减少结构性失业。 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减少季节性失业。 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减少需求不足的事业 减少不正确的政府干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概念: 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体水平的显著的、持续的上升。,不是物价总体水平的轻微上升。 是指物价总体水平的持续上升。 通货膨胀是物价总体水平的上

9、升,而不一定是每一种商品有同一水平上升。 这也不一定是生活水平的下降,因为收入水平有可能有或可能没有同一水平上升。, 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t年的名义GDPt=PtQt实际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t年的实际GDPt=PoQt , Po 是基期的价格GDP平减指数: 用名义GDP与实际GDP比例比率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它衡量相对于基年物价水平的现期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A消费物价指数(CPI):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总费用的衡量指标。t期的CPI: 其中P0 和Q0是基期的价格和数量,Pt是t期的价格。,B.生产物价指数

10、(PPI):生产企业购买的篮子物品与劳务费用的衡量指标。计算方法和CPI相同,只是所选的物品篮子不同。 C.通货膨胀率: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通货膨胀的分类,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进行分类 a)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 b)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 c)超级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瓶颈式的通货膨胀,真正的通货膨胀,Y,Y,P,P,AS,AS,AD1,AD2,

11、AD1,AD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工资推动和利润推动,当工资率的提高,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时,工资的提高就导致成本提高,就会发生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 当厂商为垄断和寡头时,以超过成本上升的幅度提高产品价格时,就会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发生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混合通货膨胀,Y,P,AD1,AD2,AS1,AS2,结构性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是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而出现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

12、: 从生产效率提高的速度看,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快,另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慢 从经济发展的过程看,一些部门正在迅速发展,另一些部门渐趋衰落 从同世界市场的关系看,一些部门同世界市场的联系十分密切,另一些部门同世界市场没有密切联系。,由于工资的刚性,只要有一部分行业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工资上升,其它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的行业工资会有相应提高时,就会导致结构性通货膨胀。 如:一个社会中有A、B两部门,其中A部门生产增长率为3.5%,工资增长率也为3.5%;而B部门生产增长率为0.5%,但工资增长率也要达到3.5%,则全社会的生产增长率为2%,工资增长率为3.5%,通货膨胀率为1.5%。,预期性

13、通货膨胀,当居民对通货膨胀已经形成预期,并采取自我保护时,由这类保护行为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预期的通货膨胀。,Y,P,AD1,AD2,AD3,AS1,AS2,AS3,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 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说明:1、许多居民因通货膨胀的得益和损失会互相抵消;2、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是自发的,它本身并未存心从谁手中拿点收入给其他人。,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产出增加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引致失业 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反通货膨胀的经济政策,紧缩政策

14、(解决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财政的紧缩政策 紧缩通货 收入政策(解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结构政策(解决结构性通货膨胀) 促进竞争政策,菲利浦斯曲线,讨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菲利浦斯曲线,从货币工资变动率与物价水平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拓展为物价变动率和失业率变动之间关系的研究。 菲利浦斯曲线的斜率为负,当通货膨胀水平提高时,失业率减少。 滞胀:经济出现衰退,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高企不下,即所谓的停滞性膨胀。,失业率,通货膨胀率,菲利浦斯曲线作用,提供了一份“政策选择的菜单” 含义:反映了失业率上升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而通货膨胀上升则是降低失业率的代价。,思考题: 下图所示为某一经济体系

15、的菲利普曲线,预期通货膨胀率为0%,自然失业率5%,试回答下列问题。 i.为了减低失业率(即从A点移向B点),政府应采用怎样的宏观经济政策?ii.假设该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农业受到严重影响,物价水平和失业率将有何变化?(原来的位置为点) iii.如果政府增加开支,物价水平和失业率将有何变化?(原来的位置为点),% 通货膨胀率4,失业率%,3 5,D,B,A,C,i.政府可透过扩充式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制造就业机会,以减低失业率。此外,也可透过需求拉动,提高物价水平,使通膨率上升。 ii.由于总供给向左移动,物价水平会上升,产出会减少,失业率会上升,结果从B点移向C点。此时的变动

16、并不是如菲利普曲线所描述的负相关变动,因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同时都上升了。 农产品供应减少,导致物价水平因农产品价格上涨而上升,社会总供给下跌引致失业率上升。物价和失业率同时上升,显示经济出现滞胀。 iii.由于总需求增加,物价水平会上升,产出会增加,而失业率将减少。这时的变动为B D,即沿菲利普曲线移动,与菲利普曲线所描述的负相关变动一致。 政府增加开支,社会的总需求便增加,当求大于供时,物价水平便上升,就业机会增加从而提高产出水平,失业率亦随之而下降。物价水平与失业率的负关系,正符合菲利普曲线的说明。,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与比较 生产力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的意义与衡量 经济增长:是个国家在生产产品和服务能力的增长,以及本地居民收入的增长; 经济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发展。 研究发达国家生产能力提高的理论称为经济增长理论。 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理论,称为发展经济学。 经济增长:g=(Yt Yt-1)/ Yt-1X100% Yt表示第t年的实质本地居民生产总值, Yt-1则为去年的相对总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