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840612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6.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初中生物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初中生物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初中生物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初中生物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教材(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生物教材 知识树及教材分析,总的特点,知识体系的变化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 探究活动的安排类型丰富,梯度合理,重视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呈现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探究性学习,认识生物,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生物的结构,生物的营养,生物体内的 物质运输,生物的呼吸,生物的排泄,生物的 运动,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人的健康生活,遗传和变异,生物的多样性,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物技术,生物与环境,初 中 生 物 知 识树,初 中 生 物 知 识树,生物与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健康的生活,生物圈中生命的 延续和发展,生

2、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认识生物,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观察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生活,病毒,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被子植物的一生,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人的由来,人体的营养,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的呼吸,人体内废物的排除,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传染病,用药与急救,免疫与计划免疫,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生物的进化,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分布

3、广泛的细菌和真菌,宠物,认识生物,生 物 和 生 物 圈,生物的归类方法,生物的特征,生态系统,科学探究的方法,六大特征,观察 调查,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用途,陆生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圈,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从宏观引入,有利于激发兴趣 增加对生物界的感性知识 初步了解生物科学研究的方法观察、调查、实验 建构生物圈的概念,为后续各单元打基础,观察细胞的结构,生 物 和 细 胞,植物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玻片标本,构造、使用、放大倍数,分类、制作过程,、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

4、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细胞的生活,病毒,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系的细胞,动物的结构层次,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中的物质,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细胞膜的功能,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本单元既要认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又要认识细胞如何构成生物体 能力目标主要是观察能力,特别是使用显微镜的技能。 情感目标重在理解技术对科学的支持,以及研究细胞的社会价值,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 有机物的制造者,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环境条件,绿色植物的 生活需要水,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 平衡的,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5、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认识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基本类群,了解被子植物的一生,从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制造有机物,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等方面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设计并完成全过程的探究 爱护植被,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本单元知识内容的特点,介绍绿色植物的类群时,一是注意描述各自的环境特点,让学生分析不同类群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二是注意介绍各类群与人类的关系 介绍被子植物的一生时,注意与农业

6、生产相联系 不是单纯从植物生理角度来讲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而是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角度来讲述上述内容,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生物圈中的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解,人来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胃、小肠、 大肠,呼吸系统,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空气质量与健康,呼吸道,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五点取样法,呼气 吸气,人体内废物的排除,排泄与排遗,尿的形成和排出,人粪尿的处理,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为什么叫“生物圈中的人”?与以往教材叫“人体生理卫生”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叫“生物圈中的人”,不是单纯讲述人体生理卫生,而是在讲述人体结构和生理的同时,始终将人体的内容放在生物圈

7、或周围环境的背景中,引导学生分析人体生理或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输血与血型,人体内物 质的运输,包围 、吞噬细菌,传染病,免疫及计划免疫,用药 与急救,健 康 的 生 活,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类型,抗原和抗体,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与免疫有关的疾病,安全用药,急救,免疫的类型,植物的生活需要 水和无机盐,植物对水和 无机盐的吸收,有机物的 制造,植 物 的 营 养,水,矿物质,根,细胞的吸水,根吸收水分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器官叶,光合作用的实验,光合作用及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初中生物实验教材体系,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三单

8、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教材特点之一:,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体系,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新体系,1.为什么以生物圈为背景?,课标P.3: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提高公民素养的教育),2.关于植物部分的内容,现行大纲内容案例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根的结构和功能 叶的结构和功能 茎的结构和功能 花的结构和功能 果实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的类群: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9、被子植物的分类),新标准内容案例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绿色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的一生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关植物类群的知识则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和地方教材中加以阐述。,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新旧教材体系的变化,反映课程观念的转变:以知识为中心 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3.关于人体部分的内容,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教材知识体系,人体生理学、人类生物学、 环境生物学的交织融合,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三节

10、 空气质量与健康,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4.关于动物部分的内容,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第三节 社会行为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动物部分的知识结构,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知识内容特点,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简化了一些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 围绕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展开教学内容,便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突出人与生物

11、圈。 体现课标中相应的知识目标,突出环节、节肢、鱼、鸟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课标中关于动物类群的要求 (p.27),概述无脊椎动物类群(如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概述脊椎动物类群(如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什么将运动和行为一并安排为第二章,学生已了解运动方式,需要了解运动的结构基础。人体部分未讲运动。 运动是行为的基础。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与行为有密切联系,5.为什么将健康地生活单列为一个单元?,为什么单列为一个单元,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 健康的概念。 用药和急救、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等内容不宜穿插在人体各系统的生理中

12、。,6.学习并没有结束,两个主题总结和展望。 具有开放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体现终身学习的理念。,二、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理念,1. 面向全体学生。2.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3. 倡导探究性学习。,1.怎样理解: 面向全体学生?,面 向 全 体 学 生,1、给每个 学生同等的学习机会 2、课程内容多样,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因材施教 4、学习资源的分配均等 5、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及时、客观、适度的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但是发展的结果必然是不同的,不要追求整齐划一的结果。,2.什么是科学素养?,关于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

13、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摘自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学生物科学教育是生物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教育界普遍认同,科学素养不仅是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的掌握、科学行为与习惯的养成,更重要的是相关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把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一个合格的健全的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综合培养(知、能、情),最后落实在人的全面发展上。 把人的主体性、自主学习放在了首位。 把学校教育看成人的社会化过程,不断地把学习的过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联系起来。学习与人共处,和谐发展。,教学目

14、标设计应注意,知、能、情三方面 有侧重 明确具体 用行为动词表述 教学目标不能僵化,注意其生成性,案例: 六上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表述,少用课标中高水平要求的目标动词,如确立、形成、养成。 尽量不用课标中未列出的目标动词,如培养、提高、发展等。 注意目标的阶段性。每一节课都是有限目标。如“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应改为科学探究的某一环节的能力目标。,知识教学的重要性,知识与方法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知识教学仍需到位,明确各章节知识目标 知识学习应强调基

15、本概念和原理。 应强调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 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建构知识。 知识是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性基础。 学习能力和兴趣能促进知识的学习。,3.什么是科学探究?,关于科学探究,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摘自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是发现问题。 要创设问题情境。 要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 要鼓励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 问题应当是科学问题(通过科学探究来回答) 问题应具有探究的价值。 提出问题要用疑问句

16、表述。 提出问题要明确、具体。,关于作出假设,通过实验进行探究需要做出假设。 有些探究不需要做出假设。,做探究实验都要设置对照吗?,析因实验大多需要对照,但也有例外。如孟德尔杂交实验。 判决实验如检测等,可不用对照。如检测细胞中的有机物,证明食物中确定含有能量。,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什么是探究性学习?亲身经历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得出结论的学习方式。探究途径有多种。 探究性学习应当成为惟一的学习方式吗?接受式学习也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只是针对目前学生学习主要立足于被动接受、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状况,帮助学生逐步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构建一种相对比较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种相对个性化的、多渠道地获取知识的机会,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这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