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交股份节能减排培训讲义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6840608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中交股份节能减排培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2010年中交股份节能减排培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2010年中交股份节能减排培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2010年中交股份节能减排培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2010年中交股份节能减排培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中交股份节能减排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中交股份节能减排培训讲义(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节能减排-我们共同的责任 工作学习交流,交流的内容一、为什么要节能二、为什么要减排三、我国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情况四、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情况五、对中交建设集团开展节能减排的建议,一、为什么要节能 (一)全球的能源状况及分布世界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根据统计,1973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仅为57.3亿吨油当量,而2007年已达到111.0亿吨油当量。在30多年内能源消费总量翻了一番,年均增长率为1.8%左右。 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将于2010-2035年耗掉80%,还有40年可用;而天然气和煤,从现在算起:天然气只能再用50-60年,煤可再用119年左右。,全世界剩余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中,中东地区

2、占63.3%,北美洲占5.5%,中,南美洲占8.9%,欧洲占9.2%,非洲占8.9%,亚太地区占4.2%。 全世界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中,欧洲、北美和亚太三个地区是世界煤炭主要分布地区,三个地区合计占世界总量的92%左右。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中,中东和欧洲两个地区占世界总量的75.5%,而其他地区的份额仅分别为5%-7%。,(二)我国的能源状况1、能源产量不断增加煤炭产量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达到27.9亿吨,是1949年的87.2倍和1978年的4.6倍。 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稳步增长,2008年全国原油产量1.9亿吨,是1949年的1627倍和1978年的1.8倍,居世界第五位。 2008年

3、天然气产量达到760.8亿立方米,是1949年的6849.1倍和1978年的5.6倍,居世界第九位。,2、我国油气煤资源并不丰富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分别只占世界总量的1.3;煤炭探明可开采储量1145亿吨,占全球煤炭探明总储量的13.9%。人均化石能源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8年中国化石燃料的储采比:石油为11.1年、天然气为32.3年、煤为41年。我国并非是“地大物博”!,BP世界能源统计2010发布2009年全球煤炭数据如下:2009年,全球煤炭产量为69.41亿吨,同比增长2.4%。其中,中国煤炭产量占全球煤炭产量的比重为45.6%。2009年,全球有10个国家煤炭产量超过

4、亿吨,(10个国家产量合计为62.12亿吨,占全球煤炭产量的89.5%)。其中:中国31.65亿吨; 美国9.73亿吨; 印度 5.58亿吨; 澳大利亚4.09亿吨; 俄罗斯 2.98亿吨; 印尼2.53亿吨; 南非 2.50亿吨; 德国1.84亿吨; 波兰 1.35亿吨; 哈萨克斯坦1.02亿吨。,3、我国能源逐年消耗量 (标准煤 )78年 5.71亿吨 98年 13.22亿吨 80年 6.02亿吨 99年 13.38亿吨 85年 7.67亿吨 00年 13.86亿吨 90年 9.87亿吨 01年 14.32亿吨 91年 10.37亿吨 02年 15.18亿吨 92年 10.92亿吨 03年

5、 17.49亿吨 93年 11.59亿吨 04年 20.32亿吨 94年 12.27亿吨 05年 22.47亿吨 95年 13.11亿吨 06年 24.63亿吨 96年 13.89亿吨 07年 26.56亿吨 97年 13.78亿吨 08年 28.50亿吨09年 31.00亿吨,全国消耗总量从1978年5.7亿吨标准煤到2008年28.5亿吨标准煤,2008年是1987年的5倍,增涨400%。2009年BP ,全球煤炭消费量为66.74亿吨,同比减少0.2%。其中,中国煤炭消费量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比重为46.9%。(31.3亿吨)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能源消费

6、总量为31.0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3%。 2009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为30.2亿吨,比上年增长9.2%。 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超过欧盟27国。,4、我国能源消费结构2008年中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煤品燃料占70.2,油品燃料占18.8,天然气占3.6,水电6.6,核电0.8%。2008年世界能源平均消费结构中:煤品燃料占29.3,油品燃料占34.8,天然气占24.1,水电6.3,核电5.5%。化石能源的碳排放系数都很高,但煤炭的排放系数约为2.66吨二氧化碳/吨标准煤,而天然气为1.47吨二氧化碳。,世界能源的三次大转型及趋势:第一次:由薪柴为主向煤转化,1850年薪柴占80%、

7、煤占20%、油气为0。第二次:1920年,薪柴占20%、煤占65、油气为15%。第三次:1990年至今,油气占60%、煤占30%、非化石能源占10%。到2030年,油气和煤各占30%、非化石能源占40%;到2100年,油气和煤各占20%、非化石能源占60%。,5、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目前我国的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每单位能源消耗所创造的GDP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左右。获得同样单位的GDP,中国的能耗是欧盟的7.77倍。与先进国家水平相比,我国火电供电能耗约高22.1,吨钢能耗约高9.8,每吨电解铝电耗约高9.7,每吨水泥能耗约高43,每吨乙烯能耗约高

8、61.7,每吨纯碱能耗约高20,目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相当于发达国家20年前的水平。提练技术水平低。(交通),(三)能源的安全性许多人至今犹记,大庆人当年喊出的那句“把用洋油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的豪迈誓言。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从1 9 9 3 年起,我国由石油输出国变为进口国。2008年中国进口原油1.7888亿吨,进口成品油3885万吨。我国原油进口依赖度已超过了50%的石油安全的极限。,现在我国探明的石油储量,按照现在的统计数据只够用11.3年时间。现在我国汽车拥有量只有每千人50辆,欧洲、日本是每千人550辆,美国是每千人780辆,我们还不到他们的1/10。交通要发展!经济要

9、发展!全球的石油探明的储采比只有40年时间, 10年以后、40年以后,还有没有石油买?我国经济是否还要发展?交通运输体系还是否要运转?我们的生活品质是否还需提高?没有能源我们怎样保障?!,(四)能源的经济性 看三次石油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1974):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欧佩克为制裁西方,联手削减石油出口量。石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国家的经济衰退,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4.7%,欧洲下降2.5%,日本则下降了7%。国际油价从每桶3美元涨到12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1980):伊朗爆发革命,随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经济衰退,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下

10、降了3%。 石油日产量锐减油价骤升,从每桶14美元飞涨到近40美元。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次年1月,美国对伊拉克开战。油价一路飞涨。三个月的时间,从每桶14美元突破40美元。,2005年8月,曾一度突破每桶67美元; 2005年8月30日达到70.9美元一桶,已超过了人们“斗胆预测”的极限; 2007年最高油价99美元; 2008年1月2日,国际原油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突破了所有人的心理防线; 2008年7月11日,原油最高点达到147.25美元,为历史最高价格。 但是这是最高价吗?,2008年中国进口原油1.7888亿吨,比上年增长9.6%;价值1

11、2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同期,中国进口成品油3885万吨,比上年增长15%;价值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7%。 这就是为什么要节能!,二、为什么要减排(一)温室气体瑞典科学家1896年发现,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有一种特殊作用,能够使太阳能量通过短波辐射达到地球,而地球以长波辐射形式向外散发的能量却无法透过温室气体层,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 人为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77%,甲烷占14%,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等占9%。,19902004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24%;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74度,预测未来100年将继续上升1.16

12、.4 度。中国近50多年来(1951-2008年)地表平均气温升高约1.3度,2007年是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观测以来最暧的一年。有关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暧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度,2050年将升高2.33.3度。,排放的加剧,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面积比19世纪中叶缩小了1/3,可能将在2050年前消失殆尽。 非洲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消融速度更为惊人,1912年至今,其山顶的冰冠缩小了80。 北极冰层在过去的50年中已变薄40。“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冰川消减速度近年来呈加速趋势,预计到2050年冰川面积将比现有面积减少28,到2090年

13、将减少到现有面积的50。,青藏高原升温比其他地区更为显著,2008年之前的47年间,西藏年平均气温大约相当于全国增温率的4倍以上。喜马拉雅山脉已成为全球冰川退缩最快的地区之一。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姜古迪如冰川近40年最大退缩距离超过1200米;长江源的最大冰川,岗加曲巴冰川最大退缩距离超过4000米。,青藏高原-亚洲水塔、万河之源黄河、长江、恒河、湄公河、印度河等7条亚洲主要河流发源地,流域人口13亿人。我国境内冰川储存的静态水资源约相当于5条长江,每年提供的融水量相当于1条黄河。我国80%以上的冰川 面积在青藏。,1980年2007年北极冰层面积变化,根据航太总署卫星资料, 现在的冰层比

14、50年代低了五成。,2007年冰层面积创历史最低点,融化速度惊人!,一户人家经历的两个冬天。 上图2006年2月10日; 下图2007年1月12日。,这张拍摄于02年2月17日的卫星照片显示了一块估计重达50亿吨的冰雪区域从南极大陆解体,分散成数以千计的冰山的情景。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惊人结果。尽管南极考察的科学家早在4年前就预测到这块面积为3250平方公里、200米厚的冰雪区域将解体,但是没有料到它会解体得如此之快。,北极冰面消融,北极熊生存受威胁,全球温度变化,(二)将产生的的严重后果1、北极海底甲烷将会释放 气温上升导致北极冰盖融化,北极海底甲烷就会释放出来并进入大气,在这一海域,30

15、年前北极海底甲烷可以在海下360米处稳定存在,而现在要到400多米深处才能稳定存在。 北极海底至少蕴藏着四千亿吨的甲烷,如果甲烷完全释放并进入大气足以杀死每一个人!甲烷的释放是“正在滴答出声的定时炸弹”,2、臭氧层消失全球变暖导致臭氧层损耗比估计快3倍。臭氧层对人体有益,它们可以阻挡、吸收和反射大部分紫外线,让紫外线不再对人体有害。可以说,没有臭氧层就没有生机盎然的地球。如果臭氧层被破坏,紫外线就会长驱直入,造成皮肤癌、基因突变等一系列问题。,3、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暴发 热浪、雪灾、台风、水灾、旱灾、地震、海啸,美国东部海岸地区极端天气的数量在过去60年中就增加了42%。未来气候将会更加极端。

16、地质学家解释说,气候暖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这将释放出在地壳中被抑制的压力,一立方米冰的重量接近一吨,而一些冰层的厚度会超过1000米。当这些重量因融化而除去后,地壳就会弹回到原来的形状,引发极端气象和地质事故。我国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总数的70%左右,每年受灾及次生、衍生灾害人口达4亿人次,年均经济损失约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3%。,4、未来疫情频繁全球暖化导致未来疫情频繁。加拿大研究员说,全球气候暖化,不独影响天气和环境,季节气温变化和雨水分布,还会影响人类健康,因为流行病菌的数量和生存空间都会大增。全球暖化造成气温和湿度升高,温度湿度升高会助长蚊子、细菌、跳蚤、老鼠生长或使它们死亡。会大大增加瘟疫爆发的机率。 存活了近14万年的病毒毒株,都会在冰层中蛰伏,等待冰层消融的时机彻底释放,并向人类世界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