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件新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6840516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件新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件新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件新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件新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件新人教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件新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件新人教部编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纪念白求恩,毛泽东,议论文,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需要证明什么):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据:论据(用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1事实论据: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

2、据,可靠的史实等。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 2理论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论证:论证(怎样来证明)是用严密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常见的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引用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和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

3、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全面地突出论证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5、道理论证: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第1课时,【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学习对比手法,理解

4、其作用。 3、学习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德,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学习重点】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知识链接,1、 题目解说 题目“纪念白求恩”交代了文章记叙的主要对象白求恩,“纪念”二字,点明了写作目的。通过题目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白求恩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要纪念他?,2、 作者名片。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中华

5、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著作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全集,3、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而写的,初稿写于1939年12月21日,发表在延安刊物党的工作上。在此之前延安各界于12月1日为白求恩同志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同志送了花圈,并题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这或许就是纪念白求恩文章的最初构思,在半个多月后毛泽东同志进一步考虑成熟,终于写成这篇意义重大的纪念性文章。,4、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学法指导:参考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 。

6、),翼( ) 派遣( qin ) 殉职( x n ) 狭隘( i ) 热忱( chn ) 鄙薄( b ) 拈轻怕重( nin )纯粹( cu ) 极端( dun ),5、解释词语 (学法指导:参照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完成句子翻译。),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热忱:热情。忱,情意。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鄙薄:轻视。,【探究活动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学法

7、指导:默读课文,在课本上标注段落,勾画每段的中心句。),明确:第一段,赞美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赞美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2、说说课文段落之间的关系。 (学法指导:快速浏览课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整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叙述白求恩的事迹,再分别阐述对他精神品格的理解,最后做总结,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是白求恩最突出的特质,所以放在第一点重点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他国际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所以紧接着来说;对技术的精益求精

8、是具体业务的追求,放在后边说,也体现出先政治,后业务的认识原则。,3、主题归纳 (学法指导:概述了赞扬了),明确:这篇纪念性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中国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并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第2课时 【探究活动一】品读课文,把握内容。 1、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从介绍白求恩同志的生平事迹入手? (学法指导:反复默读文章开头段落,自己思考,小组讨论。),明确:首先,这篇议论文为纪念白求恩而写,当时白求恩同志在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很多人还不知道他,所以必须先作介绍;其次,用高

9、度概括的语言交代白求恩来华帮助中国人民抗日的经过,使下文的议论有充分的依据,增强了说理的效果;再次,由简介主要事迹引发下文的议论,符合先感性后理性的认识规律,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2、有些人认为,我们国家现在实行市场经济政策,只有金钱和物质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理想、信念、精神追求等都是空洞无力的,再来弘扬白求恩精神是不合时宜的。请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法指导: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学生纠错。),明确:一、白求恩精神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今天我们学习它,可以给正义的国家或人民以人道主义的帮助,反对那些怀有恶意的、制造事端的国家,对这些国家表示强烈的抗议,予以谴责。我们要为世界各国人民

10、的和谐出一份力,弘扬白求恩精神是极有必要的。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应作宽泛的理解。毫不利己并不是没有个人利益,而是不能把追求个人利益作为人生目标,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的利益。自私自利永远是为社会所唾弃的行为,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别人极端热忱,永远是社会的美德。因此,弘扬白求恩精神是不过时的。,【探究活动二】跳读课文,学习写法 学法指导: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1、 本文是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 (学法指导:默读文章,找出每段哪些句子是记叙,哪些句子是在发表议论。),明确:第一段,先叙后议。先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

11、神。 第二段,先叙后议。先高度概括白求恩精神的具体表现,后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先联系“不少人”的表现,后分析“不少人”的实质;先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对白求恩的评价,后号召学习他的精神。 第三段,先叙后议。先简叙白求恩对技术的钻研和医术的高明,由此及彼联系两种“一般人”批评教育。 第四段,先叙后议。先叙述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然后分析和强调学习白求恩的意义。,2、 文章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学法指导:找出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段落,反复默读。),“极端的负责任”,“极端的热忱、满腔热情”,“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

12、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3、 运用对比手法有哪些好处? (学法指导:回顾对比手法的作用,结合课文具体分析。),明确:2、3段中的对比能够更鲜明的表达作者的观点。本文不仅是为了颂扬白求恩,而且是为了教育全党向白求恩学习,所以既评述白求恩,又批评党内不良倾向。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4、文中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是侧面介绍白求恩?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 (学法指导:找出文中正面描

13、写和侧面描写的句子仔细体会。),明确:“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极端的热忱”是正面介绍。“从前线回来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是侧面介绍。侧面介绍是为了补充说明,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写,增强了事实的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5、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学法指导:从句式的角度来谈。),明确:设问句:“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用设问句来引起读者的注意。 双重否定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他,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感动。”用双重否定来加强肯定的语气。 排比句:“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

14、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颂扬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探究活动三】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本文叙议结合,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深刻。请自立观点,选取具体事例,运用叙议结合的方法写一个片段。150字左右。 (学法指导:独立思考,教师指导,在导学案上完成),示例:据说牛顿小的时候并不聪明,有一次,父亲叫他在门上打洞,让大猫和小猫出去时能够方便些,他却打了一大一小两个洞,说是因为有两只小动物。尽管如此,牛顿还是在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因刻苦钻研而取得了累累硕果。一个人立了志,就像机器上安了发动机,就有了使不完的劲儿。牛顿正是在这种“使不完的劲儿”的推动下,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