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840478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1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1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1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1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教学目的:明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通过对行为构成的掌握了解,正确认定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把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行为及其其他违法行为的本质与具体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违反治安管理的构成要件,客观外在表现形式,主体的分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第一节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涵义,第二节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构成要件,第三节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相关行为比较,第四节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一行为与数行为,第三节 共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第一节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涵义,一、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概念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行为人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规;扰

2、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尚不构成刑事犯罪;依法应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第二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特征 (一)具有社会危害性 (二)不具有刑事处罚性 (三)具有治安行政违法性 (四)应受治安管理处罚性,第二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第二节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构成要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构成,是我国治安处罚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包括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4个要件。,第二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一、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客体 是指由我国治安管理处

3、罚法所保护而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一)一般客体: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整体 (二)同类客体:公共秩序、公共安全、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管理秩序 (三)直接客体 :某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直接侵犯的社会关系。,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客观方面 (一)必要要件 必要要件是一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必须具有危害行为。(与意识,行为的界限;行为与不行为) 2、必须具有危害结果。 3、行为和结果必须具有因果关系。,第二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二)选择要件 选择要件是指某些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客观方面必须具备的特殊要件,主要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时间、

4、地点、方法和手段等。,第二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 是指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达到法定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 (一)违反治安管理的自然人 1、达到法定责任年龄。 (14,18),第二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2、具备责任能力。责任能力包括行为人自身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 (1)精神病人的责任能力。 (2)盲人或又聋又哑的人的责任能力。 (3)醉酒的人的责任能力。,第二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二)违反治安管理的单位 单位违反治安管理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5、。,第二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参照刑法的规定,单位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单位的特征:合法性、组织性、独立性。 ?:单位的分支机构,第二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学理上的分类 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四、违反治安管理的主观方面 违反治安管理的主观方面,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对自己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即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主观过错的表现形式有两种:故意和过失。,第二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或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

6、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第三节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相关行为比较,一、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行为的比较 (一)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行为的联系 1、二者的产生原因关联密切。 2、二者侵害的客体部分相同。 3、二者的表现方式、作案手法相同或相近。,第二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 1、行为性质不同。 2、社会危害程度不同。 3、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第二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否违法所使用的方法、主体是否特定、对象是否特定、是否以此为业、是否为首要分子等等,也是区别犯罪行为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重要标志。,第二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7、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民事违法行为的比较 (一)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民事违法行为的联系 (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民事违法行为的区别 1、二者违反的法律规范不同。 2、二者破坏的社会关系不同。 3、二者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第二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其他行政违法行为的比较 (一)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其他行政违法行为的联系 1、都是妨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行为。 2、都是行政违法行为。 3、都应依法给予行政管理处罚的行为。,第二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其他行政违法行为的区别 1、触犯的行政法律法规不同。 2、适用处罚的种类不同。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

8、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 3、处罚的机关不同。,第二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第四节:违反治安管理的一行为与数行为,一、概述 (一)一行为与数行为的区分标准 行为构成标准说,级行为构成的个数,而非行为的个数。,(二)一行为的类型 1.单纯的一行为 2.实质的一行为 3.处断的一行为 (三)数行为的类型 1.同种数行为 2.异种数行为,二、实质的一行为 (一)想象竞合行为 是指实施了一个行为而触犯数个行为名称的行为形态。 比如盗窃正在使用的电线电缆; 以破坏性的手段盗窃文物,(二)继续行为 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既遂后,行为和不法状态处于持续状态的行为状态。如非法占道、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

9、冒用他人户口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三、处断的一行为 (一)连续行为 是指行为人出于同一的或概括的行为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违法行为,触犯同一行为名称的违反治安管理的形态。 按一行为从重处罚,(二)牵连行为 是指以实施某一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为目的,而行为的方法或结果又触犯了其他行为名称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形态。 以伪造公文的方法(手段)骗取公私财物(目的); 盗窃财物(原因)后,为了销赃而伪造印章(结果); 一年前为狩猎而盗窃枪支,一年后抢劫银行使用该枪支,能成立牵连行为吗? 应采取吸收原则,按法定处罚最重的一行为论处。,第五节:共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一、概念与构成 共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两人

10、以上共同故意实施同一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1.主体,两个或两个以上达到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客观方面,实施了共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3.主观方面,共同的故意,二、几种不能构成共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情形 1.教唆精神病人或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2.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3.一人故意,其余过失; 4.二人以上故意实施,但彼此无联系; 5.有共同故意,但无共同行为。,三、共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种类和法律责任 (一)重行为人和轻行为人 (二)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 (三)教唆、胁迫、诱骗行为人与实施行为人,谢谢大家,思考题: 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具有哪些特征? 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客观方面的必要要件包括哪些内容? 3、精神病人、盲人或又聋又哑的人、醉酒的人的责任能力如何认定? 4、试区别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构成的主观故意与过失的区别。 5、如何区别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行为?,?,第二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