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6840395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广西师范大学 马佳宏,中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一、中学德育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二、中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加强中学德育管理的对策与建议,一、中学德育管理的任务与内容,1、学校德育管理的含义学校德育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对学校德育各要素实施组织、协调、指挥、控制,以保持德育各要素的适度状态和良好的运转机能,从而有效地完成学校德育任务的活动。,学校德育管理的七大因素人:包括教师、职工、学生及其他参与德育活 动、影响学生品德的人。财:德育活动需要的经费。物:开展德育活动所需的场地、设备和各种现代化手段。时间:开展德育活动所需要的时间。信息:关于德育及其管理的可以加工

2、、处理、传递与储存的文字、数据或音像信号。技术:德育的途径、方法、活动形式。环境:对学生品德变化和开展德育活动有影响的校内文化氛围和校外社会环境。,2、学校德育管理的任务,学校德育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圆满完成学校德育的育人任务,满足社会对年轻一代德性素质的要求,改进改革德育工作,创造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德育管理工作的任务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管理工作的直接任务。即要实施合理科学的管理活动,理顺各方面的关系,调动教职工的德育热情,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二层次是学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即要使国家的德育目标在学校得以实现,培养、

3、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满足社会对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 第三层次是时代发展的创新任务。即要探索现代学校德育工作的规律,更新理念,创新方法,完善机制,促进德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3、学校德育管理的内容,决策目标,掌握德育方向 设置机构,组建德育队伍 健全制度,优化德育环境 制定计划,组织德育活动 评价成效,提高德育质量 组织科研,办出德育特色,二、中学德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学校德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五多、五个不够”。1、从传统思维定势出发的经验型管理多,研究社会转型期学生成长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新办法不够。,2、德育管理对自身工作的评价多,对

4、过程的质量监控、学生接纳程度等方面的分析与评估不够。3、研究共性教育多,研究教育的层次性及学生的主体需要不够。,4、多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对如何提高教师育人的专业化能力研究不够。5、对学校德育自身管理问题研究得较多,而在主动争取家庭、社会优势教育资源的支持,积极地、创造性地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协调和整合社会、社区、家庭的影响作用方面研究得还不够。,学校德育工作的误区:六重六轻,一是重“成才”,轻“做人”,德育与智育相脱离二是重课堂教学,轻亲历体验,德育与学生生活脱节三是重空洞说教,轻实际效果,德育与学生兴趣背离四是重“认知”,轻“养成”,忽视养成教育五是重硬性灌输,轻无形渗透,教育方法不当

5、六是重“大”道理,轻“小”环节,德育着眼点不妥 (辜胜阻提升德育实效关键要走出误区, 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5日),三、加强中学德育管理的对策与建议,坚持并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确立科学的、 可操作的德育目标,引领学校全面建设育人环境 大力提高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水平和德育管理者的创新能力 3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德育网络,整合校内外教育力量 4 加强德育科学研究,从理性思考上把握学校德育管理现象和规律,坚持并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确立科学的、可操作的德育目标,引领学校全面建设育人环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应包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

6、96年向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强调,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学会共处(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做人( Learning to be),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要目中有人,心中也有人,是要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以人为本,必须做到人人平等,有教无类,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相关链接 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领导在管理中强化“人本” 意识,做到心中有教职工、心中有学生,促使老师形成“ 三力”、

7、“ 六感”。“ 三力” 就是:采取各种工作方式使学校对教师形成“向心力”、“ 感召力” 和“ 凝聚力”。 “ 六感”就是:穿校服、戴校徽、唱校歌、讲校史、谈成绩,人人产生自豪感;对教职工及家属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搬迁有难,领导必到,人人产生温暖感; 尽力改善教职工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人人产生舒适感;对调出的教职工一定以不同的形式欢送, 对调入的教职工一律热情欢迎,去者满意,留者高兴,产生亲切感;实行参与式管理,充分发扬民主, 切实使教职工成为管理主体,人人对工作目标产生承诺感;根据年龄特点、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开展各种各样文体活动, 人人产生活泼感。,整合学校德育管理各种要素的作用,有的学校开展

8、德育“三全” 管理模式,即全员管理、 全面管理和全程管理。 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学校无空地,处处都育人。 人人都是德育形象,时时都是德育时机,事事都是德育资源,处处都是德育阵地。,相关链接 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的全人教育,北京师大二附中注重教育的整体观,实施全人教育,提出“三兼优一发展”的培养目标,即:人格发展和身心发展兼优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兼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兼优个性得到发展他们把教人做人视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使教育成为生活的教育、人生的教育、活的教育,坚持依法管理与民主管理、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依法管理是法制化社会的要求,是以法治教、以法治校的要求 民主管理是民主

9、化时代的要求,是教育民主化、教育全民化的要求 学生自我管理是教育内在规律的要求,是主体性教育的要求,“未来的学校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德育管理应逐步实现由“ 教师为中心” 向以 “ 学生为中心” 的转变,实现由“教师管教”向以“ 学生自治” 的转变。,根据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层次性、序列化来推进德育工作,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序列化举例:“爱”的教育:爱父母、爱亲人 爱老师、爱同学爱集体、爱他人爱祖国、爱人民劳动教育:自己的事自己

10、干 家里的事帮着干集体的事抢着干社会的事主动干品德教育:自我修养我与家庭 我与学校 我与社会 我与大自然,相关链接 西安中学德育教育“近、小、实、亲”,西安中学将德育总结为十六个字“文化素养、开拓精神、国家意识、国际视野”。在具体操作中将这十六个字做到“近、小、实、亲”。近:就是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小:就是从小处着手,引导学生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实:就是切实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增强德育实效;亲:就是让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感到亲切。,大力提高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水平和德育管理者的创新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教师

11、职业道德建设”。要求教师“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的发展,即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所 必需的知识的不断积累、重组和更新二是专业才能的发展,即教师从事教学工件必备的教学技能的掌握、熟练和教学能力的形成、提高三是专业情意的发展,即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态度、信念、价值观、兴趣、自我意识、他人意识等的养成、调适和树立,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依法执教 二、爱岗敬业三、热爱学生 四、严谨治学五、团结协作 六、尊重家长七、廉洁从教 八、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着眼于

12、处理教师从业过程中的四种基本关系, 即: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受教育者(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教师德育专业化水平应体现在四个方面,“师业”,即爱岗敬业。它体现教师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师爱”,即热爱学生。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师能”,即严谨治学。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师风”,即为人师表。包括以身作责、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依法执教。, 相关链接 教师的三个层次,字之师:教学生如何学课本,学书本知识,

13、基 本是只求分数,不求其他。事之师:不仅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注意引 导培育学生形成谙熟世事、透悟人生的能力。人之师:不仅教学生“做事”,帮助学生“成 才”,更注重教学生“做人”,引导学生“成人”, 教育和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才能、有修 养、有情趣、有良好心态的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做好“六个结合”, “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扬善”与“惩恶”相结合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思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德育网络,整合校内外教育力量,构建德育网络的重要意义 适应现代的时空变化,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 改变“孤岛教

14、育”状况,加强学校德育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开发利用社会德育资源,优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 上海市真如中学德育一体化网络,德育网络,学校,家庭,社会,学校德育指导小组 班级德育小组 班级学科教师德育研讨小组,家长委员会 家长教育互助组 家长学校,居(村)委社会教育领导小组 校外辅导员队伍 社会实践基地领导小组, 深圳市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结构,参与,指导,协调,指导,协调,4 、 加强德育科学研究,从理性思考上把握学校德育管理现象和规律,德育科研是探求、认识德育规律的必由之路 德育科研是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的有效方法 德育科研是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特色的最佳途径,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德育的实效性研究 生活化德育的理论基础研究 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德育问题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研究 师德与德育的关系研究 德育模式研究 中外德育发展的比较研究,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