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训练培训(修订)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56840375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格教学训练培训(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微格教学训练培训(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微格教学训练培训(修订)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微格教学训练培训(修订)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微格教学训练培训(修订)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格教学训练培训(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格教学训练培训(修订)(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微格教学,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王丽,微格教学(micorteaching)是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又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微”,是微型、片断及小步的意思;“格”取自“格物致知”,推究、探讨及变革的意思,又可理解为定格或规格,它还限制着“微”的量级标准(即每“格”都要限制在可观察、可操作、可描述的最小范围内),一、微格教学定义,一、微格教学定义,微格教学通常让参加培训的学员(师范生或在职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在导师的理论指导下,对一小组学生进行10分钟左右的“微格教学”,并当场将实况用摄像机摄录下来。然后在指导教师引导下,由小组成

2、员反复观看录制成的教学录像片,进行讨论和评价,最后由导师进行小结。,二、微格教学产生和发展,Microteaching 微型教学,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爱伦博士1963年开发建立。60年代末传入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70年代传入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等地;80年代传入大陆、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 大陆首先是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进行。由在职教师的培训,发展到对师范生的培训。,三、微格教学的特点,1.强调理论联系实践、重在技能的训练 教育学、心理学与教学论为微格教学及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示范、备课、写教案、角色扮演、反馈和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使教育教学理论得到具体地贯彻和体现 2.训练目标明确、

3、集中,重在技能的分解 将复杂的教学过程涉及的教学技能进行合理分类,确立达到的教学目标 集中训练一两个教学技能,训练目标可以制订得更加明确具体 3.观察示范典型、具体,重在细节分析 示范的时间短,内容少,主题集中,便于分析研究,可以反复观看,深入理解 采用录像的方法,不仅可以对示范技能进行精心选择,还可以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4.信息反馈及时、有效,重在自我训练 及时通过重放录像可以立即进行自我观察分析,发现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用录像机暂停、慢放、重放等功能,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表露无遗 参训者以 “第三者”来观察自己的教学活动,容易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 缺点认识深刻、清楚,客观,改正错误的

4、决心大 5.减轻参训者心理压力,利于创新思维培养 师范生或在职教师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并且过好了第一次讲课的“关”,以后就会形成沉着稳定的教态 培训者可以根据大家的意见完善并改进自己的方案,或对同一技能的使用提出新的方案,四、微格教学步骤(一般模式),学习教学方法理论- 观看示范- 明确教学技能要点(备课)- 角色扮演- 反馈和评价(讨论、分析,听取师生意见,改进自身教学)- 修改教案后重新进行角色扮演-,五、微格教学设计,微格教学设计是对一个教学片段的设计,以一两个教学技能为主;微格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某一个教学技能训练而不是为常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是课堂设计的出发点。要求正确、合

5、乎实际,便于实现和检查。 2.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求随教学的进程,把讲授内容、提问的问题、演示的实验、例举的例子、师生的活动等教师行为周密地编写在内。,六、微格教学教案的编制,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和调控教学过程技能 。,(一)导入技能 (二)提问技能 (三)讲解技能 (四)变化技能 (五)强化技能 (六)演示技能 (七)板书板画 (八)结束技能 (九)语言技能 (十)课堂组织技能,七 教学技能的训练,(一)导入技能导入技能是教师在讲解新课题时运用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

6、,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阿道尔夫第斯多惠,1、导入技能的作用 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 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铺设桥梁,衔接新知与旧知。 使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活动的方向和方式,从而形成学习期待。 渲染气氛,创设情境 。,2、构成要素 引起注意、激发认知需要、形成学习期待、促进参与 3、导入的类型 直接导入 设疑导入析题导入法以旧引新法悬念导入法 直观导入实物启示法教具演示法实验导入法录音导入法图示描述法录像导入法 趣味导入谜语导入法歌谣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 (5)经验导入 (6)观念冲突导入,4、导入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 导入要有目的性、针对性,突出一个“准”字。 导入

7、要有迁移性,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 导入要有直观性,突出一个“形”字。 导入要有启发性,突出一个“奇”字。 导入要有趣味性、艺术性,突出一个“巧”字。导入技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不设导入,枯燥乏味。 过分渲染,不分主次。 偏离重点,过于牵强。,5.导入技能的评价 1.教学设计合理,目标明确。 2.能自然引入新课,衔接紧凑恰当; 3.能引起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4.设计、提出的问题明确、恰当; 5.对学生的回答有确认、评价; 6.语言清晰、有感染力(通顺、准确、规范、有条理) 7.教学媒体的使用恰到好处。,(二)提问技能 提问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及对学生回答做出反应的技巧

8、和能力,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双向交流的桥梁和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纽带。它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 1、功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检查教学和反馈信息 交流信息和沟通感情 解决问题、探究规律 促进思维能力,2、构成要素 结构设置问题要系统完整 措辞确切 问题集中 探查诱导 面向全体 停顿 反应,3、类型 按认知水平分类: 回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 按技巧分类: 诱导、疏导、阶梯式、对比式、迂回式,4、应用要点 教师精心设计关键问题,要突出要点,难度适当 提问时机适当,依照教学进展和学生的思维过程

9、提出问题 对教学各阶段提问的频率、数量的计划 教师不仅善于提问,更应鼓励和教会学生提问,(三)讲解技能,讲解是以语言讲述为主,传授知识和方法、启发思维、表达思想感情的教学行为。 1.功能 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 运用讲解技巧、感染学生。,2.构成要素,明确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语言清晰流畅 使用例证恰当 适当进行强调 获得反馈 3.类型 描述讲解、说明讲解、原理中心式、问题中心式,讲解技能评价单,讲解目标明确、设计合理; 讲解内容准确、观点科学; 语言简练、清晰,描述生动,富于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四)结束

10、技能 结课技能是教师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或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终了时,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归纳总结、重复强调、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新技能进行及时的巩固、概括、运用,把新知识新技能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形成新的完整的认知结构,并为以后的教学做好过渡的一类教学行为。 结课技能不仅应用于一节课的结束,一章知识的学习结束,也经常应用于相对独立的教学阶段的结尾。 。,1、功能 条理化、系统化功能 巩固强化功能 激趣开智功能 教学过渡功能,3、类型 (一)归纳法 “这节课简单地说可以小结为一、二、三、四、五。一个原因: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两个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三条战

11、线:西线、东线和南线;四大战役: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和日德兰海战;五个年头:从1914年到1918年。” (二)比较法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这是欧阳修的秋。 “绚丽缤纷”,“眼花缭乱”,“不是人生易老的象征,而是繁荣昌盛的标志。”这是峻青的秋。 “万山红遍”,“漫江碧透”,“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是毛泽东的秋。,(三)悬念启下法 (四)练习法 “猜电话号码游戏:王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一个七位数,从高位到低位依次是:最小的合数;最小的自然数;最小的既是奇数又是素数;既是偶数又是素数;只有三个约数的偶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5的约数;6和12的最大公约数。你能说出王老师家的电话

12、号码吗?” (五)游戏法 (六)提问法 (七)回应法,(八)点题法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与大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人类只有保护好自己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大自然,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有幸福美好的发展前景;反之,如果不珍惜地球上的山山水水、森林草原,比如污染水源、毁坏树木等,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地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为保护、改善、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九)激疑、答疑法 (十)发散法 (十一)假想法 (十二)汇报法,4、应用要点 (一)目的性原则 (二)启发性原则 (三)一致性原则 (四)多样性原则 (五)适时性原则,附:教师修身要素,心理气质五原则:一、轻松愉快的心境二、昂扬振奋的精神三、平静幽默的情绪四、豁达开朗的心胸五、坚韧不拨的毅力,附:教师修身要素,风度仪表六要:一、衣着朴素整洁而不呆板二、稳重端庄而不矫饰三、活泼开朗而不轻浮四、热情大方而不做作五、善良和蔼而不怯懦六、谦逊文雅而不庸俗,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 祝各位同学成功!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