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完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6839960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完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修改完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修改完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修改完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修改完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改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完(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地震地质作用1. 基本概念2. 地震分布3. 地震的表现和预报,地震是地球内部能源向外释放的一种自然现象。属于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一种类型。,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萃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记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发生在陕西歧山的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能源向外释放的一种自然现象。属于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一种类型。,地震 这一自然现象是极其频繁的,每年约500万次,但大多数是属无感地震(4级以上有感)。7级以上属灾难性,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1976.7.22 日 唐山地震20多万人死亡,城市毁灭。 海底地震称海啸。,唐山地震(1976年7月22日),197

2、6年7月中国唐山地震,1964.6.16日本地震,1994.1美国加洲地震,1 基本概念 地震 地壳的机械颤动(振动) 震源 振动的源点,能量的发源点 震中 震源在地表投射点 震源深度 震源至震中的距离,1.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在固态、液态、气态的介质中均能传播,波速快,破坏性较弱,又称P波。2.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只能在固态的介质中均能传播,波速慢,破坏性较强,又称S波。,地震波:从震中产生的弹性波称为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类。,3.表面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它仅沿地表传播,不能传入地下,波长大,振幅大,兼有纵波与横波的特点,是

3、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因素。又称L波。地震仪:是记录地震波的仪器。 由地震仪记录下来的震动是一条具有不同起伏幅度的曲线,称为地震谱。,公元132年,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候风地动仪。准确测出震中所在的方向。,震源距震源至地震接受(观测)站的距离 震中距震中至地震接收(观测)站的距离 地震序列在一个地区相继发生的并在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系列大小地震,前震 + 主震 + 余震,震 中 距,地表对地震波的反应,地表开裂(意大利),地 表 开 裂(东京),地震波的记录原理,穿透地球内部的地震波,地震级 衡量地震绝对强度的级别。按照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多少来描述地震的等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每次

4、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现在一般采用理氏地震级。,地震强度, 地震级 地震烈度,理氏地震级震中距100km处,由标准地震仪测量的地震波振幅的对数值。 地震级与能量的关系:logE=11.8+1.5ME能量(震源释入的总能量)(尔格)地震级级 地震的能量并不是级 地震的 2倍,而大约是级地震的10万倍。,地球上每年发生的地震约万次,但绝大多数是轻微,震级小的无感地震,而每年灾难性的地震只有1-2次。一般300km浅源地震70km,频繁、破坏动力强90%的地震震源520km构造地震 绝大多数地震 火山地震 火山活动,喷发气体冲击力引发仅影 响火山附近 陷落地震 岩溶塌陷,人为作用等,按震源深度分,地震类

5、型,按成因分,中源地震70300km,构造地震的成因 “弹性回跳”理论,弹 性 回 跳 示 意,断裂活动引发地震,影像片,全球地震分布有带状分布的规律,主要集中在下列三个地震带:地 震 带,2.地震分布,1.环太平洋地震带(此带活动最强)80%浅、90%中、100%深源地震 2.地中海印尼地震带 全球15% 地震 3.洋脊地震带 均为浅源地震(火山成因),全 球 地 震 分 布 带,我国地震分布:,东临环太平洋带,南有地中海印尼带通过,内部有深大断裂。属多地震国家,主要是浅源地震,构造成因的地震。,多震的国家,地震是一种地壳的机械运动,不管地震的能量源于什么,最终在地震发生的瞬间都必须转化为机

6、械能,表现为地壳颤动。从地震岩石的能量储集到释放,也就是从蕴育地震到起震的整个过程中,岩石发生一系列物理性质的变化及变形和变位,尤其在震前不长的时间内,变化明显,为地震预报提供了可能。,3. 地震的表现和预报, 地电、地磁变化地应力变化可使局部地磁发生变化,这在仪器中可观察到;地电变化可被人直接观察到,地震前或震时,地下可连续发生象闪电一样的光亮“地光”。地声可通过仪器放大接收到。 地下水的变化由于岩石受力或发生蠕变,可改变地下水赋存状态,甚至发生剧烈运动,导致水位、水温、化学成分等的变化。水质混浊,某些元素含量剧增,喷水冒沙。 地壳升降 褶皱断裂 山崩、地滑:山区引起滑波、山崩、泥石流等。,

7、地震的表现,地 震 预 报预测出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强度对于地震这种自然现象人类还无法阻止。但也不甘心坐等灾难的到来,而是利用各种手段尽力做一些预报工作,使人们有所准备。最大限度减少人身伤亡和财物损失。,何时、何地发生地震,可根据历史地震的资料和地质情况,做出地震区划图,划出地震危险区,并指出危险程度。 地震发生时间的预报比较困难,一般分为中长期预报、短期预报和震前预报。,地震预报要求回答三个问题:何时、何地、发生何种震级的地震?,中长期预报 是数年以上时间跨度的预报,主要通过地震和地质情况的调查研究来实施。 短期预报 是指1-2年时间跨度的预报,这既要地震和地质情况的调查研究,还要靠运

8、用各种监测手段。 震前预报 主要靠运用各种监测手段。,地震的监测主要是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去研究岩石中正在发生的各种物理变化,如测量与研究地电、地磁、地应力及地壳的变化。此外,地下水氡的含量变化及地下水位和水质的变化,天气和动物的异常反应,地光、地声的产生,也是地震即将到来的预兆。地震仪对微弱地震能进行连续记录,分析研究这些记录,可以判断地震的发生趋势。,地 震 预 报,抗震建筑的实质在于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结构的牢固程度及地基的稳固性。,地震预防:主要在于提高建筑物 的抗 震能力。,预防大震的思路在于用人为措施释放岩石应力,以求变大震为许多小震。可能的途径对有可能引起地震的活动性断裂注水,水库蓄水也可引发地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