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土肥水管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836544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树木土肥水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园林树木土肥水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园林树木土肥水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园林树木土肥水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园林树木土肥水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树木土肥水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树木土肥水管理';(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树木土肥水管理,第一节 土壤管理 一、园林树木生长地的土壤条件 特点:土壤层次紊乱;侵入体多而且分布较深;市政广场、管道设施多;土壤物理性质差;有机质缺乏;污水造成土壤PH高,(一)荒山荒地 (二)平原肥土 (三)水边低湿地 (四)煤灰土或建筑垃圾土 (五)市政工程施工后的场地 (六)人工土层 (七)沿海地区的土壤 (八)酸性红壤 (九)工矿企业污染地 (十)坚实的土壤,二、园林树木栽植前的整地 1、一般平缓地区的整地 地面坡度在80以下,全面整地,耕深30,施有机肥。 2、市政工程场地和建筑地区的整地 清除废弃物及建筑垃圾,换入肥沃土壤 3、低湿地区整地 挖沟培垅,降低水位,防止返碱。

2、4、新堆土山的整地 经一个雨季后行自然块状整地 5、荒山整地,平地整地要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排水,清 碎 平 填压 地形,三、园林树木生长地的土壤改良及管理 (一)、土壤耕作改良目标:提高土壤肥力 ;根系提供更广的伸展空间 方法: 1.深翻熟化:对园林树木根区范围内的土壤进行深度翻垦。 作用:物理性状改变-通气、水分-微生物-土壤熟化-可溶性养分增加-肥力提高促进树木生长发育? 深翻时期:栽植前的深翻与栽植后的深翻。,时间:秋末或早春 深度:60-100cm。根系主要分布层稍深 深翻次数 :粘土、涝洼地每12年深翻耕一次;而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疏松透气的沙壤土,则可每3-4年深翻耕一次。 深翻

3、方式:树盘深翻/行间深翻/全面深翻/隔行深翻。,施肥 灌溉 分层填土,2.中耕通气 : 清除杂草 、协调水气关系、提高土壤肥力 。 在生长季节进行 ,一般每年土壤的中耕次数要达到23次。 中耕深度一般为6-10厘米,大苗69厘米,小苗23厘米,3.客土、培土 客土:在栽植园林树木时,对栽植地实行局部换土。 培土:在园林树木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在树木生长地添加入部分土壤基质,以增加土层厚度,保护根系,补充营养,改良土壤结构。厚度:“沙压粘,粘压沙”5-10cm,判断?,(二)、土壤化学改良 1施肥改良: 以有机肥为主 一般在土壤深翻时,将有机肥和土壤以分层的方式填入深翻沟。 生产上常用的有机肥

4、料有厩肥、堆肥、禽肥、鱼肥、饼肥、人粪尿、土杂肥、绿肥以及城市中的垃圾等,均需经过腐熟发酵才可使用。,2土壤酸碱度调节: (1)土壤酸化:施用有机肥料、生理酸性肥料、硫磺等,对盆栽园林树木也可用1:50的硫酸铝钾,或1:180的硫酸亚铁水溶液浇灌植株来降低PH。 (2)土壤碱化: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 300-450目农业石灰石粉,(三)、疏松剂改良 土壤疏松剂可大致分为有机、无机和高分子三种类型,它们的功能分别表现在:膨松土壤,提高置换容量,促进微生物活动;增多孔穴,协调保水与通气、透水性;使土壤团粒化。 目前,我国大量使用的疏松剂以有机类型为主,如泥炭、锯末粉、谷糠、腐叶土、腐殖土、家畜厩

5、肥等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腐熟,并在土壤中混合均匀。,(四)、土壤生物改良 1植物改良: 地被植物: 以改良土壤为主要目的,结合增加园林景观效果。 对地被植物要求:适应性强,有一定的耐荫、耐践踏能力,根系有一定的固氮力,枯枝落叶易于腐熟分解,覆盖面大,繁殖容易,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常见种类有五加、地瓜藤、胡枝子、金银花、长春藤、金丝桃、金丝梅、地锦、络石、扶芳藤、荆条、三叶草、马蹄金、萱草、麦冬、沿阶草、玉簪、百合、鸢尾、酢酱草、二月兰、虞美人、羽扇豆、草木犀、香碗豆等。 地表覆盖:,2 动物改良:一方面是加强土壤中现有有益动物种类的保护,对土壤施肥、农药使用、土壤与水体污染等进行严格控制; 另一

6、方面,推广使用根瘤菌、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等生物肥料。,(五)、土壤污染防止 土壤污染:指土壤中积累的有毒或有害物质超过了土壤自净能力,从而对园林树木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的伤害。 土壤污染的途径 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1)管理措施:严格控制污染源,禁止工业、生活污染物向城市园林绿地排放,加大园林绿地中各类固体废弃物的清理力度。 (2)生产措施: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执行科学的施肥制度。 (3)工程措施:常见的有客土、换土、去表土、翻土等 。,第二节 水分管理,一、需水特性 1园林树木种类与需水乔木比灌木,常绿树种比落叶树种,阳性树种比荫性树种,浅根性树种比深根性树种,中生、湿生树种比旱生树种需要较

7、多的水分。2 生长发育阶段与需水 3园林树木栽植年限与需水4树木立地条件与需水:5.管理技术措施对园林树木的需水情况有较多影响。一般说来,经过了合理的深翻、中耕、客土,施用丰富有机肥料的土壤,其结构性能好,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消耗,土壤水分的有效性高。,二、园林树木的灌水 灌水时期 :适时灌溉 (1)干旱性灌溉:在我国,这种灌溉大多在久旱无雨,高温的夏季和早春等缺水时节土壤含水量、萎焉系数 、土壤水分张力计 (2)管理性灌溉:管理性灌溉是根据园林树木生长发育需要,而在某个特殊时段进行的灌水。在栽植树木时,要浇大量的定根水;在我国北方地区,树木休眠前要灌“冻水”或“封冻水”;许多树木在生长期间,要

8、浇展叶水、抽稍水、花前水、花后水等。,经验?,灌水量 1.灌溉面积土壤浸湿深度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灌溉前土壤湿度) 2.张力计,切忌半截子水,灌水方法 正确的灌水方法,要有利水分在土壤中均匀分布,充分发挥水效,节约用水量,降低灌水成本,减少土壤冲刷,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 (1)地上灌水 机械喷灌:园林苗圃、园林草坪、果园灌溉。汽车喷灌:城市街道行道树的灌水。人工浇灌 :树盘灌水,(2)地面灌水 漫灌、畦灌、盘灌、沟灌 滴灌:灌溉用水以水滴或细小水流形式,缓慢的施于植物根域的灌水方法 。 (3)地下灌水: 借助于地下的管道系统,使灌溉水在土壤毛细管作用下,向周围扩散浸润植物根区土壤的灌溉方法。多

9、孔瓦管、多孔水泥管、竹管以及波纹塑料管等,三、园林树木排水 排水的条件: (1)树木生长在低洼地,当降雨强度大时,汇集大量地表径流,且不能及时宣泄,而形成季节性涝湿地; (2)土壤结构不良,渗水性差,特别是土壤下面有坚实的不透水层,阻止水分下渗,形成过高的假地下水位; (3)园林绿地临近江河湖海,地下水位高或雨季易遭淹没,形成周期性的土壤过湿; (4)平原与山地城市,在洪水季节有可能因排水不畅,形成大量积水,或造成山洪爆发; (5)在一些盐碱地区,土壤下层含盐量高,不及时排水洗盐,盐分会随水的上升而到达表层,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对树木生长很不利。,排水方法 (1)明沟排水:地面上挖掘明沟,排除

10、径流。完整的排水系统,在地势最低处设置总排水沟。 (2)暗沟排水:在地下埋设管道,形成地下排水系统,将地下水降到要求的深度。 塑料管、混凝土管或瓦管 (3)地面排水:这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经济的一种排水方法。它是通过道路、广场等地面,汇聚雨水,然后集中到排水沟,从而避免绿地树木遭受水淹。,精心设计安排,第三节 营养管理,一、园林树木营养特点 多为根深、体大的木本植物,生长期和寿命长,生长发育需要的养分数量很大; 长期生长于一地,根系不断从土壤中选择性吸收某些元素,常使土壤环境恶化,造成某些营养元素贫乏; 城市园林绿地土壤人流践踏严重,土壤密实度大,密封度高,水气矛盾突出,使得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大大

11、降低; 枯枝落叶常被彻底清除,营养物质被带离绿地,极易造成养分的枯竭 。,二、园林树木施肥特点: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施用化肥,以基肥为主,基肥与追肥兼施。 园林树木种类多,作用不同,施肥种类、用量和方法也不同。 根据栽培环境不同,采用不同的施肥方式。 施肥时应注意园容的美观。,三、科学施肥依据 1.树木种类 :泡桐、杨树、重阳木、香樟、桂花、茉莉、月季、茶花(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柏木、马尾松、油松、小叶黄杨(慢生耐瘠) 2.生长发育阶段 :生长期/休眠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幼年期/成年期/古树 3.树木用途 :观叶观形/观花观果, 城市里的行道树大多缺少钾、镁、磷、硼、锰、硝态氮等元素,

12、而钙、钠等元素又常过量,4.土壤条件 :土壤厚度、土壤水分与有机质含量、酸碱度高低、土壤结构 5.气候条件:低温,P雨量,干旱常导致发生缺硼、钾及鳞,多雨则容易促发缺镁 6.营养诊断 : 7.养分性质:速效/缓效,移动性, 原则:宜淡不宜浓;复合配方施肥,四、园林树木用肥种类、时期 1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是较长时期供给树木多种养分的基础性肥料。 堆肥、厩肥、圈肥、粪肥、鱼肥、骨粉、血肥、复合肥、长效肥以及植物枯枝落叶等。栽植前基肥、春季基肥、秋季基肥。 2追肥:补肥。多为速效性无机肥 ,根据园林树木一年中各物候期特点来施用 。,五、园林树木施肥方法 土壤施肥: 要与树木的根系分布特点相适应。 把肥料施在距根系集中分布层稍深、稍远的地方,以利于根系向纵深扩展,形成强大的根系,扩大吸收面积,提高吸收能力。 范围具体施肥方法有:环状施肥、放射沟施肥、条沟状施肥、穴施、撒施、水施。,根外追肥: 叶面喷肥 简单易行,用肥量小,发挥作用快,可满足树木急需,提高利用率。 幼叶较老叶、叶背较叶面吸收快,吸收率也高。浓度,什么情况下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