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尖教案高中英语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832115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鼎尖教案高中英语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鼎尖教案高中英语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鼎尖教案高中英语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鼎尖教案高中英语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鼎尖教案高中英语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鼎尖教案高中英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鼎尖教案高中英语(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鼎尖教案高中英语鼎尖教案高中英语篇一:鼎尖教案鼎尖教案 一、 积累和运用。 1、 当我们回忆母爱,报答母恩时,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词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 小明已经四年级了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心思成天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 当我浪费粮食时,爷爷经常用唐代诗人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 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 朝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后两

2、句诗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 阅读快乐岛。 (一) 课内阅读。 3 月 29 日下午,广州殡仪馆青松厅,医院全体员工在这里与她做最后的告别。花圈如海,泪水如雨。 遗像中,叶欣留给人们的是永恒的微笑。1、 “花圈如海,泪水如雨”说明叶欣的离去使人们悲痛欲绝。 2、怎样理解“叶欣留给人们的是永恒的微笑”这句话? 尽管叶欣去世了,但是她真诚的笑容没有逝去,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3、课题为什么用永远的白衣战士而不用永远的白衣天使?说说你的想法。 因为叶欣在与非典型肺炎搏斗的过程中像一名战士,她面对危险和死亡身先士卒,临危不惧,舍死忘生。 (二)课外阅读。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

3、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 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在家 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 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 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 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 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

4、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处。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1、 安慰(安抚) 依然(仍然)经意(经心) 笃定(坚定) 给 3 自然段画横线的地方加上标点。 2、 短文画波浪线的句子“这一切”指的是什 3、 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

5、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处。 浓浓的父爱。 假如让你来打个比方,你觉得父爱像什么? 4、 父爱犹如 大海 ,辽阔深远。 三、 “番茄太阳” 一文中多次出现“番茄太阳” ,分别写出它在下列句子中的意思。 1、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 “番茄太阳”就是指太阳,只不过加上了明明的想象。2、看着他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番茄太阳”是指明明的笑脸在我眼中成了“太阳” ,她的乐观感染了“我” 。 3、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番茄太阳”是指明明真诚的爱心,美好的心灵让独在异乡的“我”感到分外温暖。 三、

6、 重点文段品读。 有一天我去买菜,明明的妈妈高兴的告诉我:他们要走了,有人为明明(捐献 )了眼角膜,医生说复明的机会很大。 要走的时候, 明明轻轻的拉住我的袖子说: “阿姨 ,你过来, 我和你说句话 。 ” 我弯下腰 ,她(附在 )我的耳边轻声说 :“阿姨 ,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 等我好了, 等我长大了, 我把我的腿给你 ,好不好?” 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的一下子流了下来。 那个正午我坐在窗口,看满街的车来车往,眼前总(浮现)出明明天使般的笑脸。红红的“番茄太阳”一只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篇二:【鼎尖教案】高一语文人教版: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别了,

7、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展示中英交接相关照片,回顾历史 2、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2、理解文中三次降旗的含义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方法 自主 合作 交流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一首歌这样唱:“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

8、依然?”大家知道这歌里唱的“东方之珠”是什么地方吗?(香港) (观看图片,由此导入新课:别了,不列颠尼亚。) 二、背景介绍 1、香港坎坷的历史 1841 年 1 月 26 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 年 8 月 29 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 年 10 月 24 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 ,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 年 6 月 9 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 262 个岛屿

9、,租期 99 年(至 1997 年 6 月 30 日结束) 。 1942 年 12 月 25 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 1945 年 9 月 15 日: 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2、邓小平与香港回归 1982 年 9 月,中英关于香港地位的谈判,在邓小平和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进行。 邓小平态度坚决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 1997 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岛、九龙,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

10、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 ”邓小平的话,令当时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这位中国的“钢汉子”面前,低下了头。1984 年12 月 19 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 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制度。三、知识回顾 1、新闻一般分为哪几个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2、哪几部分是缺一不可的 标题、导语、主体 3、新闻的六要素是什么? 是五个“ W ”和一个“H”: 即 1、when:何时 2、where:何地 3、who:何人4、what:何事 5、why:何因 6、how:何果 四、文本探究 本文是一篇特写,特写也称新闻速

11、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 1997 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一)本文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1、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 本篇新闻的标题“别了, 不列颠尼亚 ” ,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明确:毛泽东主席在 1949 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

12、目是别了,司徒雷登 。本文活用此题。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 “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地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实境是永别,虚境是回归和雪耻。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不留痕迹。 2、导语(第 1 段) 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3、主体 (210 段) 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 4、结语(最后 1 段) 用极其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

13、束。(二)四个场景,三次降旗 特写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本文主体部分就是选取 1997 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四个重要场景。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这四个场景。 第一场景:4 点 30 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 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第三自然段) 第一次降旗: 4 时 30 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 第二场景:6 时 15 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第五自然段)第二次降

14、旗: 7 时 45 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标志:被英国统治了 156 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 (第八自然段) 第三次降旗: 在 1997 年 6 月 30 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子旗在香港最后一次下降。 标志:1、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 2、从此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第四场景:7 月 1 日零点 40 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第十自然段) (三)这篇特写在报道新

15、闻事实时,还适当的运用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在哪些段落里) ,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如:第 4、7、11 自然段。 背景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四)文章在报道香港回归这样宏大的场景时,从细节入手,在细节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味,在平淡的笔调中洋溢着浓烈的感情,大家能否从文中找出意味深长的细节之处? 明确:本文的细节之处非常多,课下自己多找些,重点讲解以下三处。 1、 “4 点 30 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

16、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 分析:这是对末任港督彭定康面部表情的特写,生动的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前黯然神伤的神态。通过这一神态,我们能揣摩出彭定康当时复杂的心情,但是不论他如何“面色凝重” ,历史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停止,香港终将回归祖国。 2、 “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3、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 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这两处细节描写都与“日落”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分析: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 1997 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作为香港特区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 “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主义太阳在香港永远的落下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 还可能有以下回答: 1、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 明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