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八章_耳针_头皮针_腕踝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830038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第八章_耳针_头皮针_腕踝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8第八章_耳针_头皮针_腕踝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8第八章_耳针_头皮针_腕踝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8第八章_耳针_头皮针_腕踝针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8第八章_耳针_头皮针_腕踝针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第八章_耳针_头皮针_腕踝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第八章_耳针_头皮针_腕踝针(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刺法灸法学,第八章 耳针 头皮针 腕踝针,第八章 耳针 头皮针 腕踝针,第一节 耳针法 第二节 头皮针法 第三节 腕踝针法,目标与要求,1 掌握耳针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耳郭的表面解剖及耳穴的分布规律 3 掌握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4 熟悉耳针的操作方法。 5 熟悉耳针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第一节 耳针法,概念及特点,概念耳针是指用短毫针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郭穴位,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特点 适应范围广,疗效显著,奏效迅速。 易学易记,简便易行,经济适用。 副作用少,安全可靠。,耳针刺激部位(一) 耳郭表面解剖,二轮:耳轮、对耳轮 二 二屏:耳屏、对耳屏二根:上耳根、下耳根 三 三个切

2、迹:屏上、屏间、屏轮三个脚:耳轮脚、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下脚四个凹窝:三角窝、耳舟、 四 耳甲艇、耳甲腔一个耳轮结节四个一 一个外耳道口一个耳背沟一个耳垂二轮三脚四间窝,二屏三切四分一。,耳郭背面,耳郭正面,(二)耳穴的分布规律,与头面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垂 与上肢相对应的耳穴分布在耳舟 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分布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 与内脏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甲 与腹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 与胸腔相应的耳穴在耳甲腔 与消化道相应的穴位在耳轮脚周围等,倒置的胎儿,(三)耳郭的分区,1.耳轮分区:共分为12区 2.耳舟分区:共分为6区 3.对耳轮分区:共分为13区 4.三角窝分区:共分为5区

3、5.耳屏分区:共分为4区,6.对耳屏分区:共分为4区 7.耳甲分区:共分为18区 8.耳垂分区:共分为9区 9.耳背分区:共分为5区,耳郭的分区,(四)耳穴的部位和主治,1、耳轮部 2、耳舟部 3、对耳轮部 4、三角窝部 5、耳屏部 6、对耳屏部 7、耳甲部,耳针操作技术(一)操作程序1 选穴2 严格消毒(二)刺激方法1 毫针刺法,2 电针法 3 埋针法 4 压丸法,5 灸法6 刺血法7 水针法8 磁疗法9 按摩法,耳穴按摩,耳针的临床运用(一)在诊断方面的应用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某些部位发生病变时,往往会在耳郭相应区域出现各种反应,这种病理性反应可以表现为变形、变色、脱屑、丘疹、压痛敏感、皮肤低

4、电阻等。这些现象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但仅仅是其辅助作用,不能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1 望诊法2 压痛法3 皮肤电阻测定法,4 注意事项:(1)各区反应与全身的联系。如“心主神明”,神经和精神系统的病症在耳甲15区有反应;“肺主皮毛”,皮肤有病时可能在肺区出现糠皮样脱屑;脾胃为表里关系,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消化不良等病,在耳甲4、5、6区出现反应的同时,耳甲13区也可能有反应。(2)与正常反应点的区别。健康人的耳郭上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其鉴别方法是一看二压。即先观察有无反应点,再在反应点上压一压,如系假阳性则压之不痛。此外,如耳郭上的色素沉着、疣痣、白色结节、小脓疱、冻疮瘢痕等均宜注意鉴别。,

5、(二)在治疗方面的运用1选穴原则 (1)辨证取穴:根据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辨证选用相关耳穴。(2)对症取穴:根据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知识,对症选用有关耳穴。也可据中医理论对症取穴。(3)相应部位取穴:根据临床诊断属于某病,选用相应的耳穴。(4)经验取穴:临床实践发现有些耳穴具有治疗本部位以外疾病的作用,如外生殖器穴可以治疗腰腿痛。,2适应范围 目前我国用耳穴治疗病症已达200多种,病种涉及内、外、妇、儿、神经、眼、耳鼻咽喉、皮肤各科。其中以痛症的治疗效果为佳。同时对于变态反应疾病、各种炎症性疾病、功能性疾病等也有较好的疗效。(1)各种疼痛性病症:如对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

6、、坐骨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痛;眼、耳鼻咽喉、颅脑、胸腹、四肢各种外科手术后所产生的伤口痛;胆绞痛、肾绞痛、胃痛等内脏痛;麻醉后头痛、腰痛等手术后遗痛,均有较好的止痛作用。,(2)各种炎症性病症:如对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支气管炎、肠炎、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炎、末梢神经炎等有一定的消炎止痛作用。(3)功能紊乱性病症:如对心律不齐、高血压病、多汗症、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癔病等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促进病症的缓解和痊愈。(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能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5)内

7、分泌代谢性疾病:如单纯性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绝经期综合征等,耳针有减肥、改善症状,减少常规服药量等辅助治疗作用。,(6)传染病:如对菌痢、疟疾等,耳针能恢复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加速疾病的痊愈。(7)用于手术麻醉:耳针麻醉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麻醉方法,于1965年运用于临床。如用于颅脑外科手术时,具有安全、术后恢复较好等优点。用于甲状腺手术时,在靠近喉返神经处为避免误伤神经而致声音嘶哑,用耳针麻醉,术者必要时可与患者对话以资鉴别其喉返神经是否受损。(8) 耳针还可以用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治疗输液反应。还可用于戒烟、戒毒等。,3处方示例(1)胃痛:主穴:胃、脾、交感、神门。配穴:胰胆、肝。

8、(2)恶心呕吐:主穴:胃、神门、交感、皮质下、耳中。(3)心律失常:主穴:心、交感、神门。配穴:皮质下、内分泌。(4)哮喘:主穴:肺、肾上腺、交感。配穴:神门、内分泌、气管、肾、大肠。 (5)失眠:主穴:神门、内分泌、心、皮质下。配穴:胃、脾、肝、肾、胰胆。(6)头痛:主穴:神门、枕、颞、额、皮质下、颈椎。配穴:肝、肾、心、交感。 (7)坐骨神经痛:主穴:坐骨神经、神门。配穴:臀、胰胆、膀胱。,(8)荨麻疹:主穴:肺、肾上腺、风溪、耳中。配穴:神门、脾、肝。 (9)痤疮:主穴:耳尖、内分泌、肺、脾、肾上腺、面颊。配穴:心、大肠、神门 (10)痛经:主穴: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配穴:肝、肾、皮

9、质下、交感。 (11)近视眼:主穴:眼、肝、脾、肾。配穴:屏间前、屏间后。(12)内耳眩晕症:主穴:内耳、外耳、肾、肝、胰胆、脑干。配穴:枕、皮质下、门、三焦。(13)急性结膜炎:主穴:耳尖、眼、肝。配穴:屏间前、屏间后(14)晕车:主穴:胃、内耳、贲门、肾上腺。配穴:枕、脾、神门。(15)戒烟:取穴:神门、肺、胃、口。,4注意事项。(1)严格消毒,防止感染。一般采用两次消毒法。(2)对扭伤和有运动障碍的患者,进针后宜适当活动患部,有助于提高疗效。(3)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应禁针。(4)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和伴有高度贫血者不宜针刺,对年老体弱的高血压病患者不宜行强刺激法。(5)耳针治疗时亦可发生

10、晕针,应注意预防并及时处理。,与耳有联系的经络(据内经、奇经八脉考等)手 太阳:“入耳中”阳经 少阳:“系耳后,出耳上角”,支者“入耳中,出走耳前”。太阳:支者“至耳上角” 十二经脉 足 少阳:“下耳后”,支者“入耳中,出走耳前”。阳明:“上耳前”阴经:通过经别合于阳经上达于耳。 经别:手厥阴:“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 络脉 手阳明:“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五络,皆会于耳中。”(素问缪刺论)足太阳:“上结于完骨”足少阳:“出太阳之前,循耳后”。 经筋 足阳明:支者“结于耳前”手太阳:“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手少阳:“循耳前” 奇经八脉 (奇经八

11、脉考) 阴、阳跷脉:下耳后阳维脉:“上循耳后”,“循头入耳”,耳针作用原理,(二)耳郭与脏腑的关系素问金匮真言论: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难经四十难:“肺主声,故令耳闻声。”千金方:“神者,心之脏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证治准绳:“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厘正按摩要术:“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附:各种疾病的耳穴反应,胆结石,高血压,肺结核,颈椎病,皮肤病,乳腺癌,头昏头痛,心肌梗死,子宫内膜炎,(三)耳郭与神经的关系1 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2 耳颞神经;

12、3 面神经;4 舌咽神经;5 迷走神经的分支及交感神经。,概 念,头针,又称头皮针,是在头部特定的穴线进行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头针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二:一是根据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二是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选取相应的头穴线。,第二节 头皮针法,一 头皮针刺激部位,二 头皮针操作技术(一)进针法1 快速进针法2 快速推针法3 注意事项(二)针刺手法1 快速捻转法2 抽添手法(1)抽提法(2)进插法,头针刺法,头针的留针和出针,基本上与毫针刺法相同。 出针时,要及时按压针孔,防止出血。,三 头皮针临床运用(一)头皮针适应范围1 中枢神经系统疾患2 精神病症3 疼痛和感觉异常4 皮

13、层内脏功能失调所致疾患。(二)头皮针注意事项1 囟门和骨缝尚未骨化的婴儿和孕妇不宜用头针治疗;2 头颅手术部位,头皮严重感染、溃疡和创伤处不宜使用;3 进针宜迅速,避开发囊、瘢痕。4 有脑出血病史者,宜谨慎使用头皮针。,(三)头皮针处方示例1中风偏瘫 是目前临床报道最多的头皮针适应症,用头皮针治疗常可迅速提高瘫痪肢体肌力,改善肌张力,不同程度地恢复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可以用顶颞前斜线(瘫肢对侧)为主,配顶中线、顶旁1线、顶旁2线等,用抽提法和进插法来进行治疗。2癫痫 根据患者脑电图异常表现,确定其病变部位(如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取相应头皮针治疗线。如额叶癫痫取额中线和额旁1线、2线,顶叶

14、癫痫取顶中线和顶旁1、2线,枕叶癫痫取枕上正中线和枕上旁线等。沿头皮透刺至帽状腱膜下层,行大幅度快速捻转,频率200次分;各针持续行针12分钟,留针1小时,其间行针2次。,3高血压病 头皮针对I期高血压病以及肝阳上亢、阴阳两虚型的降压效果较好。一般以顶中线、额中线、额旁1线等顶区和额区的治疗线为主,沿皮进针后,用缓慢平和的手法,取得局部针感后,留针12小时,并配合意守丹田、形体放松等,即可获效。 四 头皮针作用原理 (一)头皮针的经络理论基础素问脉要精微论篇:“头者,精明之府。”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六阴经中手少阴心经与足厥阴肝经直接行于头面部,所有阴经的经别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

15、脉相合后上达于头面。督脉上至风府,入脑上巅。阳维脉至项后与督脉会合。阳跷脉至项后会合于足少阳胆经。,(二)头皮针治疗中风偏瘫的机理1头针能使脑电波指数和电压上升,并改善其不对称性,从而提示头皮针治疗有调节大脑皮层功能的作用和改善病理状态的作用。2脑缺血性中风所引起的脑血流图异常变化,经头皮针治疗后,可在肢体功能恢复的同时,脑血流图也得以改善,有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液动力学变化的作用。3采用头皮针治疗,可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指标,改善微循环。从而提示头皮针治疗能改善患者血循环状态,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体质。4应用头皮针刺激相应穴位,能使中风偏瘫病人的四肢肌力大幅度升高。头皮针还可迅速改

16、变瘫肢肌电和皮温,且有皮肤电位改变的现象。,第三节 腕踝针法,一 人体体表分区(一)纵行六区1 头、颈和躯干六区2 四肢的分区(二)上下两段,二 腕踝针进针点(一)腕部进针点进针点就是针尖刺入皮肤的位置。腕与踝部各有6对进针点,分别代表身体上下6个区,并且用数字标明,以和四肢各区的编号相一致。,(二)踝部进针点,(一)进针通常选已消毒的2830号15寸不锈钢毫针。选定进针点后,皮肤常规消毒,医者以押手固定在进针点的下部,并且拉紧皮肤,刺手拇指在下,食指、中指在上夹持针柄,针与皮肤呈 1530角,快速刺人皮下,然后将针平放,使针身呈水平位沿真皮下进入约1214寸,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宜,不捻针。 (二)调针如患者有酸、麻、胀、重等感觉时,说明针刺人到筋膜下层,进针过深,须将针退至皮下,重新沿真皮下刺入。,三 腕踝针操作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