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修辞手法总结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829680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修辞手法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修辞手法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修辞手法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修辞手法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修辞手法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修辞手法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修辞手法总结(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修辞手法总结高中语文修辞手法总结篇一: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总结修辞手法 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 (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蜡炬成灰泪始干。 (2)拟物: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一般有

2、相同的字眼为标志。 ) 4、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就这点儿东西,还不够我塞牙缝的呢?(3)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就已经像着了火。车还没有到,可我已经嗅到了故乡的泥土的芬芳。 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1)否

3、定反问 即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2)肯定反问。即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 6、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即自问自答。 7、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 (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8、顶针

4、:即某段文字的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词)与下一句开头的一个字(词)相同,这种修辞方法叫做顶针。例:苗儿五天长高一截,一截就是一个台阶。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1) 直接引用。即在引语的前面或后面说明出处或来源。(2)间接引用。即不说明出处,直接把引文应用到文章中去,使之成为文章的一部分。10、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2)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11、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

5、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几十把雪亮的刺刀闯进来。 (小英雄雨来) 12、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13、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

6、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4、联想:也就是想象. 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15、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例如 “晨钟云外湿” 故“湿” ,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16、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表面说一层意思,暗中还有另一层意思,即话里有话,弦外有音。 (1)谐音双关。谐音双关是利用同音词语构成的,可以是同音同字,也 可以是同音异字。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2)语义双关。

7、语义双关是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双关。 17、互文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即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主人下马客上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18、回环 简单地说回环就是顺读逆读一个样。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星岛港迎港岛星。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19、移情: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

8、并不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断肠声。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移情和拟人的区别是: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 ;后者是“将物当作人来写” 。 19、衬托:为了突出主要的事物,用其他的类似、相近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 (1)正衬是利用同主要是无类似的其他事物作陪衬,是主要事物的特征更突出。 (2)反衬是从反面衬托,利用同主要事物相反的事物作陪衬,更加突出主要事物的特征。 篇二:高一修辞高一语文修辞专项

9、练习 【基础知识】 1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 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

10、“是” 、 “成了” 、 “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 、 “星星” “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 2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

11、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 ,或人“物化” ,或甲物“乙物化” 。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2)借代的种类 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专名

12、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4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3、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5对偶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 ,也称“对仗” 。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 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为有牺牲多

14、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排比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其作用

15、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 a、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 ,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b、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7.反复 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

16、里灭亡。 七种常用修辞方法作用总结: 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变抽象为具体。 拟人赋予物以人的情感,增添情趣,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引发读者联想,增添作品色彩。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借代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增强语言表达的形象和鲜明性。 反复强调突出,增加语势。 【修辞辨析】 几种修辞手法的辨析 高考虽不强调从概念上分辨修辞格,但这并不等于连一般的理解也不需要了。不理解和掌握,怎么能正确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正误、优劣呢?又怎能谈得上按要求和语境正确运用呢?对各种修辞方法进行理解时,最好用分组比较的方法,比较出同中有何异,异中有何同。 1、比喻句与非比喻句 (1)比较句不是比喻句。女儿长得像妈妈。 (2)举例句不是比喻句。中国有许多的优秀共产党员,像孔繁深、焦裕禄等。 (3)表猜测的句子不是比喻句。天好像要下雨了。 (4)单纯想像的句子不是比喻句。读了雷锋的故事 ,心里有一种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