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829665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高中语文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篇一: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荷塘月色 设计者:任晓波 宽甸二高 一、概述 课名是荷塘月色 ,是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年级上册 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 2 课时,80 分钟,本节课时第一课时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 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

2、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方面:理解抒情散文的情景交融手法,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 2、过程与方法方面:理清全文结构,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3、情感与态度方面: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 、 “淡淡 的哀愁” ,理解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中阶段是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其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过渡性。这一阶段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竞争的日益激烈,自身思维意识的发展,比较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特别注重考虑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作用,引导高中生的心理

3、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未来先提高其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我主要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去观察验证作者的比喻是否贴切,并试着进行其他的比喻。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学资源与工具:诵读录音 ppt 素材 (来自: 小 龙 文档网:高中语文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六、教学过程 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和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使学生逐渐理解文章的中心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2 分钟) 同学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做什么呢?听音乐,音乐可以拨动心弦,而有的音乐可以使心

4、灵宁静,不错的选择;k 歌,拉两个好友到 ktv 狂吼一阵,一切烦恼都没了。 二、检查预习,了解时代背景(6 分钟) 请 2-3 名学生上台介绍作者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我再从作者的人格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高洁的品格方面出发进行补充。 三、朗读(10 分) 1、播放朗读录音,使学生能够入境,欣赏美感,体味感情(要求学生标出自己读得不准的 字音和自然段的序号)2、教师指导朗读 3、齐读重点段落,在朗读中体味情感,品味语言 这样学生有了可遵循的方法,诵读就有了美感,让学生身临其境,接受美的熏陶,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四、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配乐默读,通过情景式阅读,引导学

5、生进入审美意境 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设计遵循渐进原理,由浅入深,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 2、设置以下两个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逐渐理清文章结构 A、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确:第一句,是全文的题眼。 B、画出描写作者行踪和心情的句子。 明确: 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6、针对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本文的结构,并绘制双线索环形结构,最后我点出这一结构的特色是:内、外结构呈圆形,浑然天成。这样既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又使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此结构的认识。 3、分组讨论(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讨论下面三个问题,最后请每组代表分别回答) (10 分) A、为什么“心里不宁静”的作者要“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B、为什么认为月色“恰到好处”? C、为什么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明确 A:作者的行踪与他的情感紧密相连:正因为在家里“心里不宁静” ,所以要走出家门追求宁静,可谓缘情写景; 明确 B:而荷塘一派素淡朦胧,宁静幽寂的景象花是零星的,香是缕

7、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的确是“恰倒好处” ,与作者的心境吻合,这幽静宁谧的境界正是作者的追求,于是他要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摆脱不宁静,得到安宁,此乃寄情于景; 明确 C:宁静只是片刻,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让作者想起江南采莲的热闹与美丽,怀乡的惆怅让作者走出宁静,回到家中,是谓触景生情。形与意有机结合,是典型的情景交融,构成了朦胧优美的意境,让作者产生美的感受,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由此可见,美是心物婚媾后的产物。 对学生的回答点评并给出合理的解释,然后引导学生将三个问题联系起来,理解当时的景色如何吻合了作者的心境,作者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4、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思考下面两个问

8、题 A、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者? B、第三段中 “平常的自己”指什么?“另一个世界”又指什么 明确 A:1927 年 7 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五四”以后,革命斗争深入 ,原来曾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的知识阶层也发生分化,有的高升、有的引退、有的堕落、有的前进。朱自清不满黑暗的现实,又没有勇气投入斗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处于 极度的不安之中。关于朱自清当时的思想情况,他的夫人陈竹隐女士有过具体的描述, “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统治了全国。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 ”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

9、然。 ”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了逃避的办法。他先前曾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 ”他还没能摆脱这种思想,又顾虑着“ 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生活。 ”作者只是想用超然尘世的中和主义来排遣解脱自己的不安和彷徨。本文可以说是朱自清付诸行动的艺术表现。 明确 B:不自由。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都是不想做不想说而有不得不做的。 “超出平常的自己”就是说自己是自由的。这是作者的一种去荷塘过程中的一种排遣。排遣了自己的一种不宁静的情绪,心情得以释放。 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让学生自己逐渐走进作者的内心,学会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检查预习,了解

10、时代背景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总结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学生学习的评价融入到各个教学活动过程中。 (1)课堂参与情况较好,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参与面较广 (2)理解抒情散文的情景交融手法,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 (3)理清全文结构,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八、帮助和总结 结合以上分析,引导学生得出主题,带领学生回顾情景交融的过程。只是点到为止,不作过多的解释,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加以音乐的陪衬,学生凭借自身的审美力、想象力,去感悟文章意境的美。最后再对这两个画面阅读赏析,伴随着音乐使学生整体融入作者所给出的至高艺术境界。至此第一课时便结束。

11、 篇二: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旋转和平移教学设计 重庆市万州区太龙中心小学:冉光荣 一、概述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本科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所需课时 1 课时。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和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旋转与平移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对学生构建空间观念很有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 3、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渗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12、。4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看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学生一定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加入图画的形式更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在本课的设计中就加入了大量的图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采用从生活实例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又一个的情境,让学生在看、做、想中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及掌握,为了便于学生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规律并突破学习的难点,本节采用演示、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电教辅助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3、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玩具风车、飞镖各一个,方格纸题单。 六、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 由“游乐场游戏引入。 教师先说规则:一会儿大屏幕上会出现一些词(滑梯、推积木、小猴表演),同学们先理解词的意思,然后用动作表示出来。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面向大家),让他根据大家的动作猜出这个词并说出来。接下来一人猜词,其他学生用动作表示看到的词的意思。 回想我们刚才做的几个动作,你感觉它们的运动特点一样吗?其实它们属于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我们的读书资料上就为大家介绍了一些,在看书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读书要求。 设计意图:从猜词游戏引入,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14、因为对这些词的理解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用形体表示词义又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事情。让学生先看读书要求,这样使学生知道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的,带着问题和任务看书,使学生有思考的内容,同时对以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二)、观察比较,初步感知。 1分类、感知。 (1)依次出示 8 个物体运动的画面。 (风扇的叶片转动、升旗、 、推窗等) 。 (课件出示) 生随着活动的画面用自己的动作和语言把看到的现象表现出来。 (2)刚才大家看到的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一样吗?你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 (3)4 人小组里讨论: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4)平移和旋转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回答用符

15、号表示。 (5)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平移和旋转。 刚才大家看到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中,平移和旋转前后什么变了?(位置)什么没有变?(形状和大小) 2、亲身体验平移和旋转。 想亲身体验平移和旋转吗?欢欢想请大家试着做一做旋转和平移的动作。听口令用身体活动来表现这两种运动。3判断下面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课件出示)边演示学生边答,注意语言表达完整性。 (三)、深入感知,探究平移。 1、出示捉迷藏的游戏。 (课件出示) 生观察,思考,按要求寻找福娃兄弟。 2、引导生认识平移的方法:看整图(板书) 。 3、我们可不可以只观察图形的某一部分来研究平移呢?出示:三角形图。 (1)你

16、能看出三角形往哪个方向平移的?(向上)你是怎么看的?(箭头) (2)那么它向上平移了几格呢? (生发表不同的意见)(3)请生拿出和方格纸来移一移,说一说。 小组讨论三角形怎么数平移了几个格子?引导生认识对应点。板书:对应点 (4)你还可以从三角形的哪一部分看出三角形也向上平移了 3 格?引导生认识对应边。板书:对应边 小结:在物体平移前后的位置上,任意选一组对应点,再数这组对应点中间有几格?那么这个三角形就平移了几格。 4、巩固深化: (1)课本 P19 试一试中间的三角形图,请生任意找一组对应点,用铅笔点出来,再数数三角形向下平移了几格? (2)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请你在蜡烛图和小鱼图上点一点,数一数,再把空填写完整。 指名汇报。你是怎么数的?注意纠错。 5、画平移后的图形 刚才我们已经学会怎么看一个物体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了,你能画出一个图形平移之后的图形吗? (1)试画 向上平移 3 格后的图形。 (2)展示交流。 (四)、欣赏与拓展。 平移和旋转现象不仅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人们还运用平移和旋转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