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一共几本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828970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一共几本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物理一共几本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物理一共几本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物理一共几本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物理一共几本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一共几本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一共几本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一共几本书高中物理一共几本书篇一:高中物理常用基本常数表常用物理基本常数表 篇二:最全高中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秘诀:“想” 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 A(成功)X(艰苦的劳动)十 Y(正确的方法)十 Z(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 善于归纳整理,对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例题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老师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并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这样,同学们一定就能笑傲考场,考出理想的成绩! 对联: 概念、公式、定

2、理、定律。 (学习物理必备基础知识) 对象、条件、状态、过程。 (解答物理题必须明确的内容) 力学问题中的“过程” 、 “状态”的分析和建立及应用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的前提是先规定正方向。 答题技巧:“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 。 “会做?做对?不扣分”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不能只记结论,还须弄清其中的道理,知道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由来。 1 受力分析入手(即力的大小、方向、力的性质与特征,力的变化及做功情况等) 。 再分析运动过程(即运动状态及形式,动量变化及能量变化等)

3、。 最后分析做功过程及能量的转化过程; 然后选择适当的力学基本规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讨论。强调:用能量的观点、整体的方法(对象整体,过程整体)、等效的方法(如等效重力)等解决 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 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 追及(直线和圆)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 匀速直线运动 F 合=0a=0V00 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或初速不为零, 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 F 合与 V0 的方向关系) 但 F 合= 恒力 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 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

4、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楚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 简谐运动;单摆运动; 波动及共振; 分子热运动;(与宏观的机械运动区别) 类平抛运动; 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在 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 。物理解题的依据: (1)力或定义的公式 (2) 各物理量的定义、公式 (3)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 (4)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函数关系或几何关系 几类物理基础知识要点: 凡是性质力要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对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要知参照物;状态量要搞清那一个时刻(或那个位置)的物理量;过程量要搞清那段时间或那个位侈或那个过程发生的;(如冲量、功等) 加速度 a

5、的正负含义:不表示加减速; a 的正负只表示与人为规定正方向比较的结果。 如何判断物体作直、曲线运动; 如何判断加减速运动; 如何判断超重、失重现象。 如何判断分子力随分子距离的变化规律 根据电荷的正负、电场线的顺逆(可判断电势的高低)?电荷的受力方向;再跟据移动方 2 向?其做功情况?电势能的变化情况 V。知识分类举要 1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平衡 ?求 F1、F2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1?F222 ?2F1F2COS? 合力的方向与 F1 成?角: 1 tg?=F2sin? F1?F2cos?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

6、2 ? ? F? F1 +F2 ?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x=0?Fy=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按比例可平移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三力平衡:F3=F1 +F2 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N 说明 :a、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 G;也可以等于 G;也可以小于 G 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

7、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 N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f 静? fm (f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力的独立作用和运动的独立性 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就象其它力不存在一样,这个性

8、质叫做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一个物体同时参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时,其中任何一个运动不因其它运动的存在而受影响,这叫运动的独立性原理。物体所做的合运动等于这些相互独立的分运动的叠加。 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和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可以分解速度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建立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常常能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 VI.几种典型的运动模型:追及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及类似的运动 3 4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下图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 O,然后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A、B、C、D ?。 (或相邻两计数点间

9、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 ? 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 s?s3?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 v:如 vc?2(其中记数周期:T=5=)2T ?利用上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 a:如 a?s3?s2 T2 ?利用“逐差法”求 a:a?s4?s5?s6? 2?s1?s2?s3? 9T ?利用 v-t 图象求 a:求出 A、B、C、D、E、F 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如图的 v-t 图线,图 试通过计算推导出的刹车距离 s 的表达式:说明公路旁书写“严禁超载、超速及酒后驾车”以及“雨天路滑车辆减速行驶”的原理。 解:(1) 、设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匀速行驶的位移大小为 s1;刹

10、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s2,加速度大小为 a。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有: ?1?s1?v0t0?F?mg?2?a? m?v2?2as.?3?2?0?s?s?s.?4?12? 由以上四式可得出:s?vt?00 2(2v0?g)m?5? 超载(即 m 增大) ,车的惯性大,由?5?式,在其他物理量不变的情况下刹车距离就会增长,遇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刹车、停车,危险性就会增加; 同理超速(v0 增大)、酒后驾车(t0 变长)也会使刹车距离就越长,容易发生事故; 雨天道路较滑,动摩擦因数?将减小,由式,在其他物理量不变的情况下刹车距离就越长,汽车较难停下来。5 篇三:高中物理基本实验汇

11、总高中物理实验汇总 实验一:、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 装置图与原理:小车在勾码拉动下作运动,通过研究纸带可以探究小车运动规律 2,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电源的计时仪器,电源的频率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 V 电压,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V 电压。 3,在某次“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中,其中一段打点纸带如图所示,A、B、C、D 是连续打出的四个点由图中数据可知,纸带的运动是运动,其中连接勾码的应该是 端 3,纸带处理方法: 求 B 点瞬时速度的方法: 求加速度的方法: 本实验注意点:1,长度肯定不是国际单位! 2,留意相邻计数点间究竟有几个 2,本实验需要平衡摩擦力

12、吗? 实验二: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 装置图与原理:用两个力可以把结点拉到 O 位置,用一个力也能把结点 拉到 O 点,即它们的相同。本实验要验证力的合成是否满足平行四边形。图中用平行四边形法作出的合力实验值是 ,实际由等效替代得到的合力真实值是 ,和橡皮绳肯定一直线的是 。 2,主要实验步骤: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 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使结点达到某一位置 O 点,此时需要记下 。 (2)在纸上根据,应用求出合力 F。 F(3)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 2 此时需要记下 。 (4)如果比较

13、发现 ,则说明力的合成 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3,本实验注意点: 实验时橡皮绳、细绳、弹簧秤要和白纸,拉力大小、两个力夹角要,确定拉力方向 时描下的两个点距离要 实验三: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 原理: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1)保持 不变,探究 的关系 (2)保持 不变,探究 的关系 2,装置:重物作用是 纸带作用是 3,实验前首先 重物,适当倾斜木板直到 轻推小车运动后纸带上的点为 止,本步骤称为 ,目的是让小车受的外力等于 4,绳子拉力理论上大小为 F= 为方便改变拉力,还应该满足 ,则可认为 F= 3,本实验需要多次改变实验研究量得出多组数据,然后描绘出图像去得出结论。 在甲

14、图中画出加速度 a 与外力 F 的关系图线,在乙图中画出加速度 a 与小车质量 M 的关系图线 本实验的注意点是(1) (2) 实验四: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实验装置与原理: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重锤,阻力远小于重力,故减少的 能和增加的 能近似相等。本实验目的是验证在实验误差允许 的范围内,重锤的 2, 如果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研究,需要验证的机械能守恒表达式 是 ,如果研究纸带任意两点,则需要验证 的机械能守恒表达式是注意项事 1打点计时器安装时,必须使两纸带限位孔在 2选用纸带时应尽量挑第一、二点间距 3因不需要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所以不需要测量重物的 4. 本实验的长度单位肯定不是

15、国际单位! 重力加速度 g 要取 5. 自由下落较快,故本实验一般不用每 5 个点选一个计数点,直接连续选取即可,即 6. 本实验可发现重锤减少的势能肯定 3,典型例题: 例题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查得当地的重加速度g=/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 O,另连续的 4 个点A、B、C、D 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 A、B、C、D 各点到O 点的距离分别为、 、 、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 O 点到运动 C 点,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J。 (取 3 位有效数字)可得什

16、么结论? 例题 2:在本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f ,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如图。图中 O 是打点计时器打的第一个点,A、B、C、D、E 分别是以每打两个点的时间作为计时单位取的计数点) 。根据纸带求: (1)重锤下落的加速度。(2)若重锤质量为 m kg,则重锤从起始下落至 B 时,减少的重力势能为多少? (3)重锤下落到 B 时,动能为多大? 实验五 探究电阻的决定因素(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1,实验原理: 用 测一段金属丝的长度 L, 用测导线的直径 d, 用 测导线的电阻 R, 由 R = ,可得金属丝的电阻率 =2,实验电路: (1)电流表为什么采用外接法? (2)滑动变阻器为什么采用限流接法? 3,典型例题 在“探究电阻的决定因素”的实验中,所用金属电阻丝的电阻约为 3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