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xx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820530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xx_1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xx_1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xx_1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xx_1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xx_1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xx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xx_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XXXX篇一: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征求意见稿_secret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征求意见稿(草稿) 目录 1.总则 负荷计算(原) 2.术语、符号(原附录一)空调系统选择与设计(原系统设计) 术语 空调冷热水及冷凝水系统(原系统设计) 符号 冷却水系统 3、室内空气质量及室外气象参数(原 2、室内外坟算参数) 空气分布(原气流组织) 室内空气质量(原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空气处理(原) 室外气象参数(原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7 冷热源(原 6.制冷) 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原 ) 一般规定(原) 4、采暖(原 3) 压缩式冷冷水机组与

2、热泵(原压缩式制冷) 一般规定(原) 吸收式制冷(原热力制冷) 热负荷(原) 蓄冷与蓄热 散热器采暖(原)换热装置 ) 燃气采暖(原 电采暖 ) 采暖管道(原) 检测与信号显示(原检测、连锁与信号显示) 集中热水采暖分户计量系统 控制(原自动调节,制冷装置的自动保护与控制) 5 通风(原 4) 9 消声与隔振(原8) 一般规定(原) 一般规定(原) 自然通风(原) 消声与隔声(原) 隔热降温(原) 隔振(原) 机械通风(原) 附录 A 加热由门窗除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事故通风(原) 、(原) 附录 B 渗透冷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 n 值(沿用原规范附录八, 除尘与有害气体净化(原) 略

3、) 设备与布置(原) 附录 C 自然通风的计算(沿用原规范附录九,略) 风管及其他(原) 附录 D 系统式局部送风的计算(沿用原附录十,略) 6 空调(原 5.空气调节) 附录 E 除尘风管的最小风量(沿用原附录十一,略) 一般规定(原) 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 (原附录二附录六) (暂缺) 1 总则 为了在采暖、通风(和)与空气调节(以下简称空调)设计中, (体现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精神, )贯彻国家现行有有关方针政策,以便为安全生产、改善(生活和)劳动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制订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和工业建筑

4、(民用和工业企业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采暖、通风(和)与空调(及其制冷)设计。改建工程可参照本规范执行。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建筑、有特殊用途和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 采暖、通风(和)与空调(及其制冷的)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工艺和)使用要求、(室外气象条件)环境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会同有关专业(相配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原)采暖、通风(和)与空调(和制冷)的系统,应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位置设置必要的检测、调节和计量装置。 (原、)在采暖、通风(和)与空调系统设计中,应考虑必要的操作和维修的空间以及设备、管道及配件安装的条件,对于大型设备及管

5、道,应根据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预留安装和维修用的孔洞及运输通道,并应考虑有装设起吊设施的可能。 (原) 在采暖、通风(和)与空调设计中,应对有可能造成人体伤害的设备及管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原)在采暖、通风(和)与空调设计中,对位于地震区和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布置设备和管道时),应根据需要分别采取防震和有组织排水等措施。 在采暖、通风(和)与空调设计中,(应明确对施工及验收的特殊要求。无特殊要求时,应执行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应考虑施工及验收的要求,并执行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当设计对施工及验收有特殊要求时,应在设计文件中加以说明。 (原)(根据本规范)进行采暖、通风(和)与空调(及

6、其制冷)设计时,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在长期气象资料中,历年资料的累计。 术语 辐(射)照度 irradiance 采暖 heating 落到接受体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即单位时间内落到接受体也称供暖。用人工的方法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以创造适宜的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量(w/)。 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的技术。 辐射强度 radiant intensity 参数 conditions 点辐射源在单位时间内,由给定方向单位立体角内辐射出的能表明任何现象、状态、装置或变化过程中某种重要性质的量。 量w/s(s*r) 。WBGT 指数 wet-bul

7、b globe temperature index 地方太阳时 local solar time 也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表示人体接触生产环境热强度的按照观测地点的子午线所测得的时间。 一个经验指数。它采用了自然湿球温度(tnw)、黑球温度(tg)和 典型气象年 canonical meteorological year 干球温度(ta)三种参数,并由下列公式计算而获得: 以近 30 年的月平均值为依据,从近 10 年的资料中选取一年各 1. 室内作业: WBGT=+ () 月接近 30 年的平均值作为典型气象年。由于选取的月平均值在 2. 室外作业: WBGT=+ () 不同的年份,资料不

8、连续,还需要进行月间平滑处理。 历年 annual 采暖地区 heating region 气象资料中的每一年。 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 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 90 天的 累年 normal 地区。 过渡采暖地区 transition heating region 工的方法使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达到一定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 8的日数大于或等于 90 天的要求的技术。 地区。 空调房间或区域 air-conditioned room or space 非采暖地区 region without heating 指对某个房间或某个局部区域送、排风,以达到给定空气参数采暖地

9、区与过渡采暖地区以外的地区。的房间或空间。 寒冷地区 chill region 多分区空气处理机 multi-zone air handing unit 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即冬季室外通风温度低于或等于 0,但高具有若干送风支路,各以不同的送风温度送入不同的负荷特性于-10的地区。 的空调分区,满足不同区域空调要求的空气处理机组。 严寒地区 severe cold region 变频控制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 inverter driven 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即冬季室外通风温度低于-10的地区。 multi-indoor-unit spli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炎热地区

10、 torrid region 1 台室外空气源制冷机组或热泵机组联多台室内机,根据各房间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高于或等于 28的地区。 的室内温度,对室外压缩机进行变频调速控制,使制热或制冷 高级民用建筑 统 water-loop heat pump air 馆、办公楼建筑等。 通风 ventilation 别控制机组制冷或制热封闭式循环水系统将机组的水侧换热为改善生活和生产环境以创造安全、卫生的适宜条件而进行换器联接成并联环路,以辅助加热和排热设备供给系统热量的不气的技术。 足,以及排除多余热量的空调系统。 局部送风 local relief 低温送风(冷风分布)系统 cold air dist

11、ribution 也称空气淋浴。在工作地点造成局部气候的送风,分以下两种; system 单体式局部送风:用轴流风机等将空气直接送至工作地点; 也称冷风分布系统。将空气处理到低于常规的温度(约为 4系统式局部送风:用通风机将室外空气(经处理或未经处理的)10),送入空调房间的全空气空调系统。 通过风管送至工作地点。 分区两管制水系统 zone two-pipe water system 工作区 work zone, occupied zone 冷热源部分的冷水和热水系统管路分别设置,为四管制系统:工作地点所在地面以上 2m以内的空间。 按建筑物负荷特性将水路分为冷水和冷热水合用的两个两管制 避

12、风天窗 protected (roof) monitor, wind-proofed 循环系统:末端空气处理设备只有一组换热器,需全年供冷的 monitor 区域的末端设备只需供应冷水,其余区域设备根据季节转换,不受室外风向变化的影响,使室内空气能稳定排出的天窗。 供应冷水或热水。 置换通风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空调水输送系数 air conditioning water transport 一种借助浮力作用的机械通风。入室空气(经处理或未经处理的)factor 以单向流形式注入底部作业区,在热源形成的烟羽作用下,将空调冷水以及空调热水循环系统所输送的显热交换量(

13、kW)与所热浊气体提升至顶部并排出的一种换气方式。 选配循环水泵电机的额定功率(kW)之比值。 面风速 face velocity 空气冷却器 air cooler 空气进入或离开给定有效面积的轴向速度。 也称表面冷却器、冷盘管。在空调装置中,对空气进行冷却和 通风效率 ventilation efficiency 减湿的设备。 表示送风气流消除工作区负荷或污染物的能力。 冷热源 cold 二、对于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当采用暖通风达不到工艺对室内温湿度要求时. 注:本条的“高级民用建筑“,系指对室内温湿度、空气清洁程度和噪声标准等环境功能要求较严格,装备水平较高的建筑物,如国家级宾馆、会堂、

14、剧院、图书馆、体育馆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上述各类重点建筑物。 第条 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空气调节房间的面积和散热、散湿设备。当采用局部空气调节器或局部区域 空气调节能满足 要求时,不应采用全室性空气调节。 层高大于是 10M 的高大建筑物,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分层空气 调节。 第条 室内保持正压的空气 调节房间,其正压温度值不应大于 50Pa(5mmH2O) 。 第条 空气调节房间应尽量集中布置。室内温度和使用要求相近的空气调节房间,宜相邻布置。 第条 空气调节房间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空气调节器的类别,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但最大传热系数,不宜大于表所规定

15、的数值。 围护结构最大传热系数W/()Kcal/c 表 注:1:表中内寺和楼板的有关数值,仅适用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 3oC 时. 2:确定围护结构 的传热系数时,尚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规定.第条 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基等于时,其围护热情性指标,不宜小于表的规定. 围护结构最小热情性指标表 第条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的外墙、外墙朝向及其所在层次,应符合表的要求。 外墙、外墙朝向及所在层次表注:1: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或等于的空气调节房间,宜布置在室温允许波动范围较大的空气调节房间之中,当布置在单层建筑物内时,宜设通风屋顶. 2:本条和本规范第条规定的“北向“,适用于北纬以北的地区

16、;北纬以南的地区,可相应地采用南向. 第条 空气调节房间的外窗面积应尽量减少,并应采取密封和遮阳措施。舒适性空气调节房间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的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部分窗扇宜能开启. 注: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外窗宜采用双层玻璃窗;舒适性空所调节器房间,有条件时,外窗亦可采用双层玻璃窗. 第条 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时,外窗应尽量北向;时,不应有东、西向外窗;时,不宜有外窗,如有外窗时,应北向。 第条 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的门和门斗,应符合表的要求.舒适性空气调节房间开启频繁的外门,宜设六斗必要时,可设置空气幕。门和门斗表 注:外门门缝应严密,当门两侧的温度大于或等于 7o 时,应采用保温门.负 荷 计 算 条 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得热量,应根据下列各项确定 : 一、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 二、透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 三、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