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库心得体会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813226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料库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料库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料库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语料库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语料库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料库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料库心得体会(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料库心得体会语料库心得体会篇一:翻译培训心得体会篇一:参加翻译培训的一点体会 参加翻译培训的一点感想 山东外事办组织了一次历时五天的翻译培训讲座。我有幸于周末旁听了两天。周末培训主讲老师是外交部翻译室主任姜江及随同的一位高级翻译关义。讲座的内容多是关于外事翻译的,虽然距离我们尚遥远(特别是关义讲的翻译人员应该注意的一些外交礼节问题) ,但其中多多少少涉及了一些外事翻译的经验和技巧,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总结归纳了一下,算是一点心得体会,也不算枉费了两天的宝贵时间吧。 姜江在谈及如何做好外事翻译的问题时说,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其实说白了,就是要尽量避免字对字刻板地直译,在理解汉语意思的基

2、础上,按照英美人的习惯灵活表达。看来严谨如外事翻译也并不是死抠字眼的啊,这使我想起思果说过的一句话:“太顾原文文字译出来的绝不是原作者的作品,也常常译错。 ”所以他才主张“翻译是重写” 。当我们做汉译英时,应该把自己想象成母语是英语的人,设身处地的考虑考虑碰到汉语要表达的意思,英美人会怎么说,会用什么词甚至采用什么样的句式,这样的表达才会是地道的表达。 譬如,讲座的过程中,姜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同精神家园” ,其中的“精神家园”怎么翻译?是“spiritual home”吗?肯定不是,如果真要这么说,外国人还会误以为中国要大兴土木建寺院教堂呢,因为在英语中“spiritu

3、al”这个词往往和宗教有关,并含有一种超凡脱世的神秘色彩,所以用在这里就很不恰当了。其实如果我们深入考虑一下“精神家园”的内涵,就不难发现应该是“文化氛围”的意思,所以用“cultural environment”的译文能基本无误的传达它的意思,起码在外国人那里不会引起什么误解。姜江还举了一个例子,在政府文件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以思想或精神武装头脑”这样的字眼,怎么来译?如果按字面翻译成“arm our brain with”英美人肯定会大感诧异,甚至认为中国人有穷兵黩武的倾向,连开个会都要“arm”一下(西方人也仅仅武装到牙齿而已,中国人甚至连头脑都要武装?) 。但仔细一想, “以思想或精神武

4、装头脑”不就是“学习贯彻思想或精神”吗?所以翻译成“follow the guidance of .”就明白的很了。 因此,在做汉译英时,学习借鉴英美人的表达习惯是很有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平行语料库对于汉译英会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对汉语概念的理解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许多翻译的错误,不是英文表达上的失误,而是汉语理解上的偏颇。所以作为一个翻译者,中英文功底都应深厚,才能胜任这项工作。任何一边的偏废或欠缺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错误。姜江说在政府文件的翻译过程中,如果碰到一些难于把握的词汇,常常请教中文专家,反复讨论才确定一个恰当的译文,这是工作严谨负责的表现,也是极其聪明的一招儿。 汉译英

5、时,在把握中文涵义的基础上,按照英美人的表达习惯写译文,这个概念总有些朦胧飘渺之感,细想一下,并不是所有的英美人都能写一手漂亮的英文,而且既便如此,由于文风和习惯的不同,写出的英文也是千差万别,不一而足。所以在译文正确与否这个问题之外,还有评判优劣标准的问题:怎样的英译稿才算是好的英译稿? 姜江谈到这个问题时总结说,好的英译应该“简洁有力” 。何谓简洁?就是用最少最恰当的词把意思表达出来。真正的高手,不是把英文句子绕来绕去,喋喋不休,使听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真正的高手惜墨如金,遣词造句往往一针见血,寥寥数语就使人豁然开朗。姜江举了个例子,看这段英译:“the past decade cons

6、titutes a period in which the national economic strength has increased” 。这句子咋样?乍一看挺有水平的吧,“constitute”这种词也用上了,还用了一个定语从句。但英文水平较低的人可能有一点费解了。有人改成:“the national economy has grown stronger in the past decade” ,这下简单明了,一看就懂了。所以,译文的目的不是堆砌辞藻,炫耀文采,而是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译文越简练晓畅越好。 我认为,这种写作译文的标准恐怕不仅仅适用于应用性文体的翻译,对

7、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吧。这次翻译讲座给我的另一个感受就是自己的功底还很薄弱,还要(转 载 于: 小 龙文 档 网:语料库心得体会)努力进取,多学多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篇二:翻译心得体会 翻译心得体会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已经成为中外各界人士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不管是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医学领域、商业贸易或学术交流等方面,英语都担任了很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与外界沟通的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而翻译工作在其中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翻译工作是我国对外交流和国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发展翻译事业也是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必然

8、要求。翻译专业人才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吸收引进外国的先进科技知识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翻译是桥梁和纽带。翻译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对于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起着关键的作用。 站在国际高度上看待英语,更觉得作为当代大学生,非常有必要在英语上下功夫。这不管是对于整个国家的对外交流上,还是作为自己的一份交往沟通技能,学好英语都是必须的。就我们自身而言,大学三年,在经过了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的培训后,口译也成了我们必学的科目。在翻译的表现形式上,,有三种主要的形式:同声传译,交替传译,普通商务口译。同声传译主要用在顶级国际大

9、型会议、经济论坛、政府组织的正式会议等上。交替传译包括更正式的中型会议、技术交流、商务谈判或更高级别的学术会议等。普通商务口译包括小型商务会议或谈判、境外旅游陪同口译、工厂或现场访问、展会等。很多人都听说口译考试很难,通过率很低就望而却步了。其实我认为英语主要的目的是会用,是学习到一些英语方面的知识,因此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观点:素质教育第一,应试教育第二。 无论交替传译还是同声传译,其目的均在于让使用不同语言的人能够实现清晰、无障碍的即时沟通。会议口译层次上的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并没有高低难易之分,两种口译模式相辅相成, ,且其功能以及对质量的要求是完全相同的。称职的会议口译员应当掌握两种模式的口

10、译技能。 通过短暂的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也深切感受到“快乐口译”带来的无穷乐趣。口译不像四、六级,还有专业四级那样只是单纯的注重于笔头的练习而是一门综合性的集听、说、读、写于一体英语课程,它可以使你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尤其是它的译,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老师会教给你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教你如何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谈话方式及内容,很有益处。口译的口语交谈能让你展示足够的“演戏天分” ,在演老师安排的话题时能让你捧腹大笑。这种情境的口语课可以使你有足够的勇气开口讲英语。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会讲,而我们以前都太忽略这一点了,倒致了许多人如今的哑巴英语。不能用于交流的语言,不管书面内容学得多么的出色

11、,也是是失败的,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于交流。同时,上口译课程的另一大收获是如何自我培养听力能力:多听英文歌曲,多看英语电影、视频,这不仅不枯燥,而且会让你越来越喜欢英语,同时可以在听的过程里感受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发音的人的语音语调,这会让自己的听力越来越好,耳朵越来越灵敏。相信在潜移默化中会让你的英语大有长进。 除此之外,口译课程让我了解了更多的文化。在以前的翻译课上,各地方的方言,还有美国的很多的哩语翻译都会让你觉得很有乐趣。这些不同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带来一些有趣的事,多样的差异性。总之,在笑中学知识,何乐而不为呢?同时,只有在了解了更多的文化知识文化背景的情况下,翻译的内容才会生动,

12、才能有灵性,才比较的符合实际,而不是按照词意生硬的翻译,那样的文字没有生命力,也没有感染力,也就不可能很好的传递出原文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说话者的意图。 有很多时候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得到的收获往往并不让自己满意,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大可不必灰心,这是每个学习口译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只要我们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口译自然会变得简单轻松。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听起来觉得很难,但只要我们能够认清自身的不足,加以弥补和充实,这个难题就很容易解决。记得以前曾听一位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仅要求我的学生从一堂课中学到知识,我更注重他们能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确如此,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

13、比在课堂上获得知识更为重要。那个老师指出“适合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各不一样,这取决于每个人的性格、思维方式、记忆力和沟通习惯等。这需要在授课时更注重对学生引导的技巧和互动!”在口译课上我就感受到了这种教学方式的重要性,这是我在其他地方学不到的。 确实,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一样,一个人成功的学习方法并不代表放到自己身上也一样合适。翻译中更需要的,是要: 1 培养自己善于分析的头脑和概括能力。要培养这种能力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每天在状态最好的时候(通常是早上)针对一些案例进行实练。 2 培养自己合理思考的能力和估计形势的本能。 3 锻炼自己的反应迅速,能迅速将注意力转移给下一个发言人、新形势和新话题。

14、 4 善于集中注意力。5 有求知欲,兴趣广泛。 6 良好的短期和长期记忆力。 7 在公众场合流畅、清晰、良好地讲话。 8 超出一般的抗压能力。 从以上列出的几点中找到自身不足的地方,加以针对性的锻炼,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加以时日必定会发现自己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谈到翻译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免不了要提到翻译的技能,靠着这些技能,才能让翻译工作更加的出色。 说到技能,翻译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笔译是锻炼一个人语言功底很好的方法,同时也是做好口译的重要基础。从口译的角度说,如果语言文字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接下来表达和思维就至关重要。 练表达,一个好的方法就是视译。非常有针

15、对性的材料,可以使得练习变得很有效率。在拿到材料以后应该调整好状态,想象自己就在翻译的现场,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压力。看到材料中的中文后,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有哪些词或句说得不通顺或者结构不好,就可以记在笔记本上,之后可以向他人请教或者自己进行查找。通过反复的训练,在表达方面便有可能取得较为明显的进步。 练思维,在英译中时,听力是基础,首先作为译者,自己必须明白对方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了这个前提,接下来便是思考如何用精练的句子传达出来,这对思维有着很高的要求。单单只是听懂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口译译员是一座沟通的桥梁,所以译员的表达应该是工整的,让受众能够非常顺畅地理解对方的意

16、思甚至是精髓。所以中文的功底在这时就显得至关重要。语言是不同的,但又是相通的。因此,两种语言不应该有所偏颇。 但是不论是表达抑或是思维,翻译最需要的勤学苦练,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地提高。在我看来,这是成为一名好翻译,一名不会落伍的翻译的最重要的前提。要经常长期性的学习新的知识,新的说法,新的词汇只有拥有这种不断学习的精神,才能成为优秀的翻译。 还有,作为翻译,语言只是一个重要地前提,而博学则可以为翻译工作提供坚实的知识理论的保证。在进行翻译工作的过程中,一定会接触到各个领域,如果不去进行查找学习,那么在翻译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只翻出了表面,而没有把其中真正的内涵传达到。有时更有甚者,会闹出一些不应该有的笑话。所以在平时多涉猎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是对翻译工作的一种知识储备。因此可以说,一个好的译员应该是一个博学的人。只有博学,才能够好的诠释出文章的本意,才能更好的展示原文的风采及含义。翻译工作,不是机械性的转换文字,更重要 的是要把文章深层次的东西展示给受众,展示给读者。篇三:英汉翻译心得体会 英汉翻译心得体会英语 1101 袁立冬 111001116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即将结束英汉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