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教案全集(含课文目录及作文训练教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813200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教案全集(含课文目录及作文训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教案全集(含课文目录及作文训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教案全集(含课文目录及作文训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教案全集(含课文目录及作文训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教案全集(含课文目录及作文训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教案全集(含课文目录及作文训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教案全集(含课文目录及作文训练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教案全集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教案全集( (含课文含课文 目录及作文训练教案目录及作文训练教案) ) 篇一: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选材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 3.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 中。 4.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提高学生的选材能 力。 2. 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 之中。 教学难点 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选材,提高 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

2、段时间,我们训练了以“取暖”为题的作文,有一 个同学立意和内容表达都很好,但却让人一眼就看出是虚 构的材料:一个老大娘在雨中摸针,能让人相信这是真的 吗?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训练的专题选材。 二、学生结合自己选材的实际,分析选材失误的原因, 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请学生小结。 选材失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司空见惯的“大 路货” 。表现在材料陈旧,无法吸引读者。二是毫无新意的 “陈旧货” 。有的材料用的人多了,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三是简单模仿的“舶来货” 。一味的模仿,进入抄袭的误区。 三、引导学生掌握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选材”的具 体要求,让学生对选材引起高度重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 。一篇文章,如果没 有材料去体现,也是镜中月,水中花,是虚的。课标指出: 写作时要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 “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 。这是课 标对选材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 XX 年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在材料方面要求很高。 如重庆“选材新颖,最高可多加 5 分” ;材料之与作文评分, 显性比重通常占到 10%,但其隐性分值远远不止于此。希望 大家引起高度重视。 四、对照优秀例文,掌握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1、小组学习,对照例文,分析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考题回放 请以“走进-”为题,写一篇文章,先将题目补 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有

4、真情实感;文体不限;不得出现真实 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走进那张“牛皮癣” 大雪放肆地在天空中飘荡,整个世界突然变得一声不 吭。那雪白雪白的花朵,纷纷扬扬地落到马路上,落到屋 顶上,落到停靠在路旁的汽车上,所有的一切,在一瞬间 都沉浸在了一片雪白的世界里。 不知从哪儿吹来一股风,说是为了维护市容,保证城 市的卫生,要清理街头巷尾张贴的广告。 天还没亮,雪还飘。一位清洁工正在清理着一面墙。 他四五十岁的光景,穿一件军大衣。衣袖上带着袖套,却 遮盖不了衣袖的补丁,皮肤在雪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黝黑。 他用力地撕着墙上贴得很紧的纸张,手冻得通红通红的, 像火焰一样,似乎能将这雪融化似的。麻烦的是,这些纸

5、张仿佛在墙上生了根,他只好用冰冷的书一遍一遍地擦洗 着墙。天渐渐亮了,墙上的纸只剩下了最后一张。清洁工 抬起右手正准备撕去,可手突然僵在了半空中,像是被冻 住了。最后,他摇了摇头,收拾好工具,走开了。 参加晨练的老爷爷准时来到这里。一路上的景色令他 惊叹不已,不是因为那漫天的大雪在这北方城市雪算 不了什么,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城市的工作效率。一夜之间, 每一面墙都被清洗得干干净净。在清洁工刚清理过的那面 墙前,他停住了。他被那张纸吸引住了, “是哪个粗心的清 洁工把它忘了。 ”他一边念着一边伸出手,去撕那最后一张 纸,可刚撕下一角就停住了。他也摇了摇头,走了。 天已经亮了,一个小学生摸样的女孩,一

6、蹦一跳地去 上学,嘴里还哼着从老师那儿学到的儿歌,背上背着浅蓝 色的书包,她同样被那张纸吸引住了。他细细看了一会儿, 就打开书包,拿出胶带,把刚才被撕下的那个角粘了回去, 然后开开心心地哼着儿歌,朝学校跑去。 雪似乎没有想停的意思,那鲜亮的白色在晨光下显得 格外宁静而柔软。一束晨光照到了那张纸上,上面写着四 个醒目的大字:“寻母启示” 。 满分解密 满分点:本文选取的材料可谓出人意料,美不胜收: 一是材料的情节美。在爱护环境的整治活动中。三位不同 年龄的人物对一张“牛皮癣”表现出相同的态度,不由让 人惑由心生。作者层层设悬,至结尾才一笔带 出原因,情感似喷井突然爆发。像清洁工的“摇头” , 老

7、人的一“撕”一“停” ,小女孩的“粘” ,无不让人的精 神风貌跃然纸上。二是材料的情感美。三位人物因为关注 城市卫生才去关注这张小小的纸,这是一种公德美;三位 人物又因为被这张纸感动而停下自己的行动,这是一种关 爱他人的人性美。当然,纸背后的那位儿子寻母的举动, 更是值得弘扬的亲情美。 借鉴点:开篇结尾的景物描写,三个人物关注“牛皮 癣”的细节描写,均显示了作者不同凡响的写作功底。透 过这篇满分作文,我们感受到了描写在考场作文中的魅力。 2、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选鲜活新颖的材料。材料鲜活有下笔引人之效。 可以从熟悉的人物中找到新颖的切入点:写老师“笑里藏 刀” ,不过, “刀

8、子”里藏着无言的激励;写同学“冷若冰 霜” ,不过“冰霜”后难掩的是深切的关爱;写朋友“疯疯 颠颠” ,不过“疯颠”里蕴藏的是健康的心理。如快乐存 折 、 一滴泪水的体验 、 走进桃花园等中考满分作文, 透过这些题目便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所选材料的非凡活力。 选感情充沛的材料。 “文章不是无情物” ,只有“情 动” ,才能“辞发” 。选材以情动人须做到:或对生活、 篇二:八年级下册(语文版)作文训练教学设计教案 篇三: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全集 七年级作文教案七年级作文训练之一 人物描写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外貌、神态描写的作用。 2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 3掌握运用人物外貌描写和神

9、态描写的方法来体现 人物的个性。 教学重点 1了解人物外貌、神态描写的作用。 2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 教学难点 运用人物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来体现人物的个 性。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 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面 前闪现。那么如何去将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 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 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 俗语说:“画人画虎,难画皮。 ”意思是说,无论画 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 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那么,如何

10、才能将人物 刻画得栩栩如生呢?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人物描写的 三个方面”会告诉你一些可行的办法。 板书课题: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 二、介绍人物外貌、神态描写的相关概念。 1、什么是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 2、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三、人物外貌、神态描写三个方面。 导入:观察、思考: 1.你觉得照片中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为什么你这样认 为? 2 摄影师有意把人物的身躯、衣饰等技术处理掉了,这 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 学生的想象。 第一方面:抓住特征 1、相貌是千差万别的,并且是时刻在变化着的。所 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就要选取最能反映人

11、物身份与性格的 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 而不要面面俱到。 2、教师可以结合外祖母、鲁迅外貌特征进行讲解。 (两篇课文各抓住了外祖母和鲁迅的什么特征来写的?) 3、教师举例说明。 客人男性,年过半百,瘦削,白净,脸上皱纹不很多, 却深,尤其额上和眼角的几道,足似刀刻。一头黑白相间 的花发,鬓角却全白了,白得扎眼。 点评:年事稍长皱纹却似刀刻,可见其蹉跎半生历尽 风雨,脸上印满了岁月的沧桑。 第二方面:善用比喻 1、在众多的修辞手法中,比喻是修辞大花园中一朵 靓丽的奇葩。巧妙精确的比喻会让你的文字插上彩色的翅 膀,流转出绚丽的旋律。在人物描写中,许多大作家的大 手笔都

12、是善用比喻的典范,很值得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学习 借鉴。 2、借鉴实例 神学院里有一个可恶的神父尽找我麻烦。他有一头平 滑而油亮的黑发,面包颜色的面孔,水牛般的声音,猫头 鹰似的眼睛,胡须好像野猪鬃,微笑中带有恶意的讽刺, 四肢一动好像木偶人。他那讨厌的名字我忘记了;但是他 那可怕又令人肉麻的面貌却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我一想 到就不寒而栗。 教师点评: 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写出他的可恶 第三方面:侧面衬托 1、引:以上我们所用的都是直接描写的手法,抓住 了特点让人感到贴切逼真,比喻的点缀则让人遐思无限, 各有独到之处。但我们能否把镜头移开对准他人或他物, 让外界事物充当最佳配角,以期达到“不著一字,

13、尽得风 流”的至高境界呢? 2、借鉴实例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陌 上桑 ) 教师提问选段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罗敷的美丽的? 四、结束语: 1 总结写好一个人的肖像当然不止以上几种方法。具 体操作时有时是多种方法并举,选取哪一种方法描写还需 视个人喜好和具体需要而定。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发 现、总结并创新,才会达到写好写活写绝的最终目的。只 要勤练不辍,写至佳境自然就会妙笔生花,意趣横生。 2 课堂练习 展示赵本山的漫画图,让学生尝试用刚 才掌握的方法来对人物进行外貌描述,比一比谁的描述最 准确。 五、作业。 以我班的

14、一位任课老师为题,写出某一位任课老 师的外貌、神态特征。 七年级作文训练之二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 个性 教学目标 : 学会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学生自学“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 二、教师引导:结合第一单元的一面 、 童年的朋 友 我的老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 写”的方法。 三、选取第一次作文中的肖像描写的优秀片断,让学 生自己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点评。 1、五位同学的学生作文中的外貌片断描写(即第一 次作文课布置的作业) 2、教师引导学生一一进行点评,指出每一篇作文的 优点与缺点。

15、四、请一位普通话较好的学生朗读作文老师的目光 。 老师的目光 老师的目光,有时让人害怕,有时让人高兴,有时令人 伤心,有时让人充满力量.老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教室里静悄悄,只听见老师在黑板上沙沙的写字声。我 们正在教室做数学题目,题目很简单,我很快就做完了.这时 有的同学发出信号,我便把书本移了过去,好像很害怕被老 师发现,当我回头的时候,有一双利箭似的眼睛正看着我,我 好害怕,我把本子收回来了。这时老师的目光多吓人啊! 发语文卷子了,我提心吊胆地做在座位上,恭候老师读 分数。当我听到“邓琴琴分”时,老师那和善的眼睛立刻 向她投去了和善的目光,她高兴极了,飞快的从老师手中接 过卷子,老师笑

16、了,她也笑了。这时老师的目光多好看呀! 大扫除开始了,老师交给我一个任务,把教室的靠边 的一扇窗户擦干净,我接过抹布“呼”的跳上窗台,完成 老师交给我的光荣任务。透过玻璃,看见外面同学们正在 忙忙碌碌地干活,老师还和他们在一起干活。 ,我把窗户擦 得干干净净,放出了耀眼的光,这时,老师还夸奖我呢! 老师的眼灯睛是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星星。 它,就是我们心中的航标。 教师进行重点讲评。 1、这位同学主要写了老师的眼睛,围绕眼睛写了三 件事,有详有略,前两件事略写,第三写擦玻璃是详写。 2、文章地采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紧紧抓住老师的 目光,写出了师生之间真挚的爱,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请同学们想一想她的这种写法模仿的是第一单元的哪篇课 文? 3、她的这篇作文,在结尾时,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 修辞方法,对老师的眼睛进行了总结:“老师的眼睛是闪 烁着智慧光芒的星星。它,就是我们心中的航标灯。 ”这与 大家小学时常用的结尾方式不同,她未没有用“老师的眼 光是多么的可爱呀,多么的和蔼呀,我是多么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