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经验总结10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813191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经验总结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语文教学经验总结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语文教学经验总结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语文教学经验总结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语文教学经验总结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经验总结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经验总结10篇(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经验总结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1010 篇篇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语文教学经验总结(一):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我们三班全体师生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在各科任老师和家长的用心配合和耐心帮忙下;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取得了必须的成绩:期末考试,语文科平均分分,及格率 98%,优秀率 85%。黄韬、左意然、赵晓晓三位同学分别荣获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期考总分第一、第四、第五名,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

2、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注意新课导入新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简单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能够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培养用心探究习惯

3、,发展求异思维潜力。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好处、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潜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透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

4、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带给了广阔的舞台。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资料。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能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好处内涵,情感

5、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李时珍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取其中的一点说一说。 ”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有的说:“文中第一、和末尾自然段中的著名 、 药 、 立志学医 一边行医、一边采药编写本草纲目这几个词就把李时珍的状况特点及优秀品质都介绍给我们听了,她不愧是我国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我为他深感骄傲。 ”这样引导学生选取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三、注重课内外结合。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

6、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构成有序、搞笑、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水浒传等课外书;透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资料奠定了基矗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学习春天后,组织学生去郊外走一走,寻找大自然的足迹,领略大自然的风采,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潜力。本学期我虽然尽了自己的职责和潜力去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也取得了必

7、须的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尚差甚远,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语文教学经验总结(二):不知不觉,耕耘于三尺讲台之上,一晃已过 15 个年头,回首这些年的工作感觉努力的同时也享受着成功的喜悦,虽平凡但却充实。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宽松的教学氛围,我们共同感受着语文的美,生活的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快乐中理解教育,健康成长。我想,这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毕生的追求吧!我把平日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方面的做法直白于大家。一、创造和谐师生关系课堂上我们要认清自己的主角,尊重每一个学生,更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对一篇有

8、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能够一齐谈看法。在平和的气氛中,师生一齐学习,一齐去发现、探求和创造。重建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改革把“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就是要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均衡、和谐的发展。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忙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赏识学生不能只凭自己的预先设计进行,要关注一些小事。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潜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用心表现。课堂活动的主体

9、对象是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讨论,力争让更多学生有发言机会。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让学生觉得自己在和老师平等的讨论问题,师生之间是和谐相处的关系。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是自己透过思考把问题搞懂了,而不是教师强加给自己的知识。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学资料的难易之间的和谐,使课堂成为教学思想萌发的源泉。二、焕发课堂生命活力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潜力,并把这种潜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用心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

10、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地确定学习资料、选取学习方法、寻找学习伙伴和评价学习效果等。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三、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外来子弟较多,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

11、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如,在书写方面,我大力强调规范性,要求行款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如:“拜”字右边该四横而非三横等,类似的问题我进行了大力纠正。又如,对修辞手法的决定运用,对各种句式的变换,对病句的修改,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反义词的积累等,我都逐一进行讲解或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语文潜力。四、精心设计语文实践活动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群众授课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个人自学,都进入了课堂,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交流信息、互相启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学潜力和合作精神。这就务必要有超多的实践活动,有充足的训练时间。因此,每节课都要精心设计安排、研究讨论,扎扎实实地投

12、入到学习中去。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潜力,使学生获得必须的终身学习的本领。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字词、背诵紧抓不放;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 ;训练潜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资料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潜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资料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实践

13、潜力。五、充分了解学生特点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要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教师就务必不断地优化组织学生学习的形式,使之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就务必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对本学科的了解、对教师的评价等。能够从以下几方面试试:测试、观察、谈心、走访等等。我经常喜欢在课下和学生谈心,不仅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了解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潜力和知识水平,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弹奏出和谐之音。六、关注学生课堂生命状态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必须程度上反映出教室课堂行为与学生学习状态的相互适应的状况,作为教师只要正视课堂现实,持续课堂警觉,就能透过

14、学生学习的反馈,洞察自己课堂行为,进而到达有效调控,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学生课堂上出现情绪低落、启而不发、缄口无言、反应麻木等状况,教师可透过反思,看问题设计是否妥当,自己点拨是否到位,是否因为超出学生的思考范围,而导致学生无所适从,不感兴趣。据此,教师可从问题设计的角度、形式、资料等方面思考,多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调动学生的内部驱力,因势利导,创设出充满生机的学习氛围。当学生情绪浮躁、学习浮光掠影、思考深入不下去时,可透过反思:自己呈示的资料是否因为过于浅表或指导的策略过于笼统不得法,导致学生找不准深入思考的抓手,思维只能浮于问题的表面,回答问题则是不假思考,脱口而出,而又文不对题

15、。据此,教师可调整资料,或示范引导,教给学生抓住关键因素,多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指导学生学会思考。还有,当学生学习被动时,可透过反思,看自已是否摆正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否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牵着学习的鼻子走,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探索、个性化体验的空间,据此教师可多给学生带给互动、合作的机会,或加强平等对话,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七、散发有魅力的人格力量语文是有魅力的。语文教学的魅力除了来自语文以外,还来自于教师。教师的个人情绪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和谐程度。有些教师没有耐心,脾气暴躁,情绪悲观,把糟糕的情绪带到课堂上来,能够因个别学生违犯课堂纪律就怒不可

16、遏;在工作中既缺乏热情又没有激情,使教学课堂气氛沉闷试想这样的教师,学生怎能喜欢?这些都能够造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不和谐,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一名教师,其自身所具有的人格力量才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根本条件。经常听到一些激情四射的公开课,不禁扪心自问:自己做到了吗?能不能保证在每堂课上都能给孩子们看到一张微笑的脸?上公开课的老师们呢?是不是也能做到呢?不断地去告诉自己吧。当你充满自信面带微笑走上讲台时, “同学们好。 ” “老师好。 ”这样的互致问候就显得是那样真诚,才能构成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用心参与学习活动,认真听讲,教师一个示意性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幽默的话语都在和谐的气氛下悄然进行。春华秋实,天道酬勤。辛勤的付出,迎来的是收获。那收获,是学生们一张张童真的笑脸,一天天健康的成长;那收获,是那场毕业典礼上,师生离别时留下的真诚留恋的泪水展望明天,任重道远。语文教学经验总结(三):经过课改实践,我感觉自己的主角和教学策略与以前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透过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用心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