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与管理,制度,计划,记录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801275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与管理,制度,计划,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与管理,制度,计划,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与管理,制度,计划,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与管理,制度,计划,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与管理,制度,计划,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与管理,制度,计划,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与管理,制度,计划,记录(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与管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与管理, ,制度制度, ,计计 划划, ,记录记录篇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制度 作为新课程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综合实践活动,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为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制订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制度: 1、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内容包括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我校实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实施时同时注意融合其

2、他学习领域。 2、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以小组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 3、学校和综合实践教师要针对本校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其兴趣和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一般每小组一个学期确定和研究一个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课题研究的周期以一个学期为宜。 4、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组织领导机构, “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安排、协调和管理评价指导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和实施、评价工作小组”组织具体实施。 5、每学期实施前要制订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方案的内容要具体、可操作。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 3 课时,信息技术教育包含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中。 7、学校和教

3、师要加强领导和指导,实施活动时,学校要有专门人员领导负责组织和协调,学生在任何场所的活动必须有专人(教师或家长)组织和指导。 8、综合实践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配备制度 1、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遵循“个体自主开发与团体共同研究相结合”的指导方针。 2、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相对固定。原则上以班级为单位,由学校指派一名教师为该班指导者,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3、学生全班外出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另行再安排一位教师协同组织管理。 4、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试行稿)36 年级每班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弹性课时制(每班每周 3 课

4、时) 。负责活动的每一位指导教师按现行规定上课,每周两课时。5、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具体管理由教导处负责。 三、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管理制度 1、开学初,各组拟订学期研究计划。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二周,教导处要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意向活动,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各组研究计划要及时上交,经审核后开展活动。每个学期每位学生只开展 1-2 个主题研究活动。 2、定期检查组内教师研究情况。各教研组长要定期检查教师的研究、设计和反思,学生资料存档情况等等。 3、建立推门听课制。分管领导要组织相关人员随时听推门课,了解各组的研究动态,相关情况要予以公布。 4、教师要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

5、研究活动,完成一定研究任务。每学期每位教师或教研组至少要有一份完整的案例研究,一篇有质量的论文或研究反思。 5、研究过程中组织教师参加优秀指导教师、优秀案例等评选。在适当的时机,将推选优秀的指导教师参加市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选。 四、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学习培训制度 1、学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和校内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 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由各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可以对已经形成的方案作进一步的探究,也可以另行开发一个新的课题。 3、实行每周教研制度。每周周召开一次综合实践教研活动。由组长召集,主要任务是组织相关理论学习,讨论课程进展中出现的

6、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进行集体备课等,保证活动的有效实施。 4、定期举行沙龙研讨活动。这一活动由教导处负责,要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现象精心设计,形式丰富,对研究起到推进作用。 5、鼓励教师自主创新。有一定能力与经验的教师可以自主开发新的课题研究,研究中不仅要提供详实可行的案例,还要有具体的研究过程资料以及后续研究方向。 五、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工作量制度 1、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 中36 年级每班每周平均 3 课时规定,负责活动的指导教师按学校现行排课,每周算 2 课时。2、因活动需要、确定指导学生开展活动,不在课表排课时数之内的(星期一至星期五) ,算作相应节数的代课。3、协同

7、指导活动的其他教师,参与一次活动算作相应节数的代课。 4、因活动需要,星期六、星期日带学生外出活动,教师算作加班。 六、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激励制度 1、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工作量较大,对于积极参与研究活动的教师,每学期由学校负责发放一定的活动经费。 2、以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能力和效果为标准,对指导教师进行奖励。 3、凡在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案例、论文撰写、展示课、资料包等评比中获奖或发表的教师,学校给予相应的奖励。 七、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制度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撰写要求做到纲目清楚,内容详实,便于实施。各个年级组呈现的方案要体现课后的

8、调整,要突出后续的研究方向。 2、研究过程扎实,能体现出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学生的研究成果有特色。 八、综合实践活动安全制度 1、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指导者要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实行外出申报制度。指导教师至少要提前三五天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由校行政审批同意后方可外出。3、外出活动精心规划 (1)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合理的规划。 (2)提高校外活动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校外活动时间。 (3)学生的校外活动应该在指导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展开,学生的校外活动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4、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一个主题的研究结束后要形成完整的案例。案例

9、中有详细的活动方案或计划,研究的步骤,包括学生的资料卡、调查表、问卷、采访记录、照片、日记、研究小报告等。 九、综合实践活动档案管理制度 1、档案的主要内容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课程开发和实施、评价工作小组名单、相关制度、课程发展长远规划、学校实施方案、总结、培训资料、综合评价方案和评价措施、课程资源开发的资料等。教师:实施计划、指导方案、教案、教学论文、案例、教学反思、阶段性总结等。 学生:反思体会、日记、图片、照片、数据、搜集的文献资料、调查报告等。 2、档案的保管整理 所有的档案资料要分类整理,并附目录,装订成册,待活动资料积累较多后,档案资料可以分专题保管。学校要有专人负责,一

10、般安排在档案室,由档案管理员负责管理。 3、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指导教师是档案资料建立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尽职尽责,严格把关,资料积累情况作为评价学生、指导教师的重要依据之一。 (2) 、档案资料要全面、丰富、内容详细,不突击、不应付,突出特色。 (3) 、学生的活动反思、信息反馈等要作为重要的活动资料保管,体现差异性。 (4) 、综合实践活动档案管理和其它档案同等重要,不能另类相待,每次活动之后要有评比展评。 附: 童心艺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师评选条件 1、认真执行教学常规,能正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年段研究目标,组织学生围绕主题有计划展开研究,每学期至少要有一份详实的研究案例。能完成

11、教研组下达的各项工作,有一定质量。 2、认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教学理论,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在组织学生研究的过程中,能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3、班级中各组学生资料包能呈现班级特色,体现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在学习资料袋评选活动中获得优秀。 4、每学期上一节校级公开课或承担一次校级观摩活动或在教研组作一次专题发言,效果良好。 5、一学期内有一篇相关论文或案例获区级以上奖或发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或在校级评比中获一、二等奖,要求真实有效。 6、优秀指导教师由组内推荐与个人申报相结合,参与评选的教师要提供相关的事迹材料。7、对优秀指导教师学校将给予一定奖励。 童心艺术小学综合实践活

12、动优秀资料袋评比要求 总体要求:主题鲜明、目标明确、过程扎实,能体现出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 具体要求: 1、研究过程解决的是我们想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的问题。有详细的活动方案或计划,研究的步骤,包括学生的调查表、问卷、采访记录、日记、研究小报告等, 2、下载的资料要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把研究中比较重要的资料留下来而不是资料的堆积。 3、照片作为重要的研究过程资料的记录,要有文字说明,并加以挑选。 4、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教师、家长、社会的评价能适时进行。 5(转载于: 小 龙文档 网: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与管理,制度,计划,记录)、资料记录比较清晰,以学生记录为主,色彩美观大

13、方。用笔大致相同,以钢笔为主;用纸比较规范,以 A4 或 16K 纸为主。 6、尽量以班级中的各研究小组为对象设置资料袋,并作为参评对象。 7、资料袋中有特色材料,具有创新性。 8、对优秀资料袋学校将给予一定奖励,并留存学校档案室。 童心艺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撰写要求 一、总体要求:纲目清楚,内容详实,便于实施。 二、具体格式及要求: 1、研究活动目标 根据所要研究的主题设计切实可行的目标,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2、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可以是框架式分课时的设计。主要围绕“我们想研究什么,怎样研究,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来制定研究内容。 每一课时要有具体研究的内容,并

14、简要写出这一研究中采取的研究策略,学生的研究任务和准备。 每份研究方案,体现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步骤清楚,方式方法明确。 篇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羊路高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 一、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制度 36 年级基本课时每周 2 课时,学期基本课时总课时不得少于 45 课时; 二、 课程实施过程管理制度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实施过程管理 1. 每三年一次修订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方案;(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2. 每学年一次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校本培训方案;(第一学期第一周) 3. 每学期一次制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计划;(第一周) 4. 每学期一次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15、学校方案、各年级段方案;(第一周) 5. 每学期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学期末) 6. 每学期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优秀班级、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学生评比;(学期末) (二)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管理 1. 活动准备阶段 活动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提出问题,明确学习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准备必要的活动条件。 2. 活动实施阶段 活动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搜集与处理资料;分析与解决问题;开展实践活动。 3. 总结交流阶段 总结交流阶段的主要任务:全面总结和交流活动全过程(包括活动过程、活动结果、活动体会、活动方法等)中的得与失。 4. 展示评价阶段 展示评价阶段的主要任务:选

16、择展示内容和方式,制作展示作品,展示与答辩,活动评价。 (三)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过程管理 1. 主题活动指导过程管理 (1) 每个主题活动实施前,年级指导教师要撰写主题活动方案,上交学校教 科室审核,审核通过后方能实施; (2) 主题活动每一阶段实施前,班级指导教师要撰写具体指导方案,实施后要记载活动过程和具体情况; (3) 指导全体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全过程,包括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 阶段、活动总结交流阶段、活动评价阶段; (4) 指导学生及时保存、整理活动过程性资料和活动成果,并建立学生活动 过程档案; (5) 及时收集典型的活动过程资料和活动成果(包括文字材料和音像材料) , 并上传年级段综合实践活动电子档案; (6) 每个主题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 (7) 每个主题活动结束后,上交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手册; 2. 课题研究指导过程管理 (1) 班级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转化为课题; (2) 班级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聘请课题研 究指导教师,撰写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