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6801113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体活动参与型班级 管理模式研究,一 、问题的提出,(一)一组现象与案例+启示?1.细胞现象分析(班级+教研组)2.现实案例自己的案例(3班、5班、大专班、教育系 )校长介绍的案例(咸阳高新、宝鸡中学、西安中学、瑞泉中学、宁陕县)教育公平案例医生看病案例“灵魂工程师;行为训导师”现象的分析CIS设计案例冠军感谢现象和非诚勿扰现象,3.历史上的案例 陶行知的案例 严卓云案例 黑格尔案例 钱伟长的案例 美国游泳教练的案例 4.新课改背景下的案例 整体班级管理案例 班级专项工作管理案例,(二)新课改的新要求,1.课程的三维目标,既是教学的三维目标,也是教育与管理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 2.教师和学生角色定位的新要求和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要求。 教师促进者、研究者、设计者、学习者、参与者; 学生建构者、探索者、合作者。 学习方式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二)新课改的新要求,3.教师与学生成长的基本途径教与学的自我反思(个体的和群体的)和发展性评估促进。 4.真正的教育=教育+自我教育;真正的管理=管理+自我管理。 5.自主活动(实践)具有一举多得的全息育人功能。即活动出真知、真情、意志、个性和行为习惯。,(三)新课改的新管理,1.管理的三维性组织管理+民主管理+自我管理 2.管理的多角度综合性 管理就是服务(社会学) 管理就是协调(起源学

3、) 管理就是用人以治事(人事学) 管理就是建章立制,以法治理(法学) 管理就是沟通与激励(心理学),(三)新课改的新管理,管理就是教育与引导(教育学) 管理就是文化创建(文化学) 管理就是PDCA有机结合、周期循环(过程论) 管理就是决策(运筹学) 管理就是主持正义、维护公平(伦理学) 管理就是促进(发展学),(四)新模式的新要求,1.认知模式 2.情感模式 3.意志模式 4.个性模式 5.行为习惯模式,(五)基本结论,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我教育的主体、自我发展与创造的主体、自我管理的主体、自我认识和评价的主体、自我服务的主体。 2.要充分尊重和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

4、、生活、交往和管理与服务活动中的主体性。弘扬主体活动创造发展的精神。 3.构建主体活动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二 主体活动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一)理念要求 1.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把班级营造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场所。 把班级营造成学生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乐园与基地,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 把班级营造成学生张扬个性和展示才能的舞台。 把班级营造成教师与学生共同管理与教育,充满爱心的人间天堂,提高学生的幸福感。,(一)理念要求,2.努力发挥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功能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经验的增长,拓宽学生的视野。 3.承认

5、并落实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管理素质是国民的基本素质。,(一)理念要求,4.强调主体活动参与是发挥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完善学生个性,提高学习质量的基本途径。 主体参与 民主参与 全员参与 全面参与 创新竞争发展性参与,(二)师生人际关系的要求,1.尊重与信任 A.尊重儿童权利公约四原则 儿童最佳利益原则 尊重儿童的尊严原则 尊重儿童的观点和意见的原则 无歧视性原则(教育公平原则),(二)师生人际关系的要求,A.尊重六要求 要尊重学生发表意见、建议和表达自己情感的权利和行为。 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利和行为。 尊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交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权利和行为。 尊重学生的创

6、新权利和行为。 尊重学生犯错误的权利和行为。 尊重所有学生及其个体差异。,(二)师生人际关系的要求,B.信任 学生是独立人格的主体。 学生是具有独立思考和丰富情感的主体。 学生是具有巨大创造潜能并愿意开发自己创造潜能的主体。 学生是具有自我学习、教育、管理和服务潜能并愿意开发自己的这些潜能的主体。 学生是具有与教师、同伴相互帮助、学习、友爱愿望的主体。 学生是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竞争好胜、团结合作的主体。 学生是具有自尊心、自信心、好奇心、自强心、求知欲、表现欲和集体荣誉感的主体。,(二)师生人际关系的要求,2.民主与平等 A.民主要求 遇事多与学生双向沟通与交流,多采取讨论式、协商式

7、、多样化的方式解决问题。 对那些不循规蹈矩甚至行为怪异的学生或常犯错误的学生持宽容理解的态度,不歧视、不厌弃,耐心引导和等待,努力发现和保护其闪光点。,(二)师生人际关系的要求,B.平等要求 地位平等、人格平等、尊严平等、权利平等。(实施教育公平) 面向全体,一视同仁,承认差异,实施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不能歧视和忽略后进生和贫困生。(实施个性化教育),(二)师生人际关系的要求,3.敬爱与关爱 A.敬爱 尊敬教师(人品人格、学识才能、个性修养、阅历业绩、口碑声誉) 热爱教师(亲师性) B.关爱 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关注学生成长中的进步与困惑,予以及时地肯定和帮助。 无私奉献主动全面为学生服务,为学

8、生终生负责,为学生持续发展大好基础。,(二)师生人际关系的要求,4.全面优化 师生认知关系 师生情感关系 师生意志关系 师生个性关系 师生行为关系,(二)师生人际关系的要求,5.互相主动(教师主动) 思想教育中的 “热心人” 教学过程中的“知心人” 日常生活中的“知己人”,(三)建构策略,1.开展学生自主、自治、自为活动,重在过程 班级日常管理自治 班级讨论、主题班团会、民主生活会、竞赛活动自己 课外活动、文体活动、旅游活动自治 学习探究自治,(三)建构策略,2.实行班干部轮流担任制和班级岗位责任制 3.优化班级文化,进行班级CIS设计 思想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 理念形象(M

9、I)、视角形象(VI)、行为形象(BI),(三)建构策略,4.强化课堂教学激励(课堂教学管理) 表情激励 口语激励 激情激励 形象激励 逻辑激励 推销参与激励 教育激励 “自己走路”激励法 目标时效、竞争评估激励法 价值激励 审美激励 心理参谋咨询激励,(三)建构策略,5.建立反思机制,使反思改进常规化和制度化 全面反思、天天反思、事事反思、及时反思。 建立成长记录袋, 进行过程反思和阶段性反思。,(三)建构策略,6.运用“学生典型形象”教育法,激活学生主体性。 7.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机制 科学诊断 民主协商 改进帮助,(三)建构策略,8.构建关注学生全面健康的机制,促进学生生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 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诊断与咨询帮助机制 人际交流与社会适应教育机制 职业、学业生涯设计教育,结束语,1.生命在运动,班级在活动,朋友在走动。 2.学习和成长是高度的人生责任制,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既有学习与发展的权利,更有学习与发展的义务。 3.教师是服务于学生发展的人,要尊重和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主体性。要谨防教师教育思想和行为的异化。 4.学生是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与自我发展的主体。,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