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PCI中如何减少及防范无复流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6797708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PCI中如何减少及防范无复流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急诊PCI中如何减少及防范无复流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急诊PCI中如何减少及防范无复流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急诊PCI中如何减少及防范无复流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急诊PCI中如何减少及防范无复流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诊PCI中如何减少及防范无复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PCI中如何减少及防范无复流(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诊PCI中如何防范及减少无复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闫玉虎 梁廷臣,概念,无复流现象(no-reflow)或慢血流(Slow Re-flow):是指PCI时心外膜大冠状动脉血管已解除狭窄,但远端前向血流丧失(TIMI 0-1级,无复流)或明显减慢(TIMI 2级,慢血流)导致心肌细胞灌注不能维持的一种现象。,可能的发生机制,微循环栓塞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自发性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破碎形成微栓子或血栓性物质,栓塞梗死相关动脉远端血管,增强血管收缩作用,引起无复流现象。 炎症反应 再灌注后大量白细胞浸润到梗死相关微血管区域,在粘附分子的作用下与血管内皮细胞稳定粘附,进而堵塞毛细血管,使冠

2、状动脉血流量下降,导致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可能的发生机制,氧化应激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ROS大量堆积。ROS可导致内皮细胞生物膜脂质过氧化,降低膜的流动性,增加内皮细胞膜的通透性,引起内皮细胞肿胀,从而导致无复流现象发生。 其他 1.缺血再灌注可严重破坏内皮细胞糖蛋白包被,暴露粘附分子,促使炎症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2.缺血再灌注后多种因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内皮下胶原纤维暴露,与血小板相互作用,促进血小板活化和血小板血栓的形成,导致无复流发生。,病例1,患者刘某,男、85岁,长期吸烟史。 主因胸憋痛6小时、晕厥1次入院。 入院时心电图显示下壁导联ST段抬高0.3mv,度房室传导阻滞,查体有全身

3、皮肤湿冷,血压80/50mmhg。 诊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治疗,入院心电图检查后即可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 300mg、硫酸氢氯吡格雷600mg、阿托伐他汀80mg口服 扩容补液、升压、对症 急诊PCI、心脏临时起搏,急诊冠脉造影,冠脉内给予硝酸甘油200ug后复查造影显示冠脉远端血流恢复,病例2,患者魏某,男,52岁 主因突发胸憋痛3小时入院。 心电图显示下壁导联ST段抬高0.3-0.5mv。 诊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治疗,120急救于家中行心电图后即刻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 300mg、硫酸氢氯吡格雷600mg、阿托伐他汀80m

4、g口服 急诊介入治疗,急诊冠脉造影,我们的经验,1.抗栓阵地前移-及早给予负荷量的抗栓药物 抗栓药物越早服用越能充分的发挥作用,无复流的发生率越低。通过平时的健康宣教、对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培训,争取做到医护人员首次接触即给予抗栓治疗。,2.血小板GPb/a 抑制剂 已被证明能有效降低直接PCI时无复流现象,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并且不增加严重出血并发症。 一旦发现血栓负荷较重,及早应用血小板GPb/a 抑制剂 :经导管给予负荷量,台下静脉维持量。不必等到球囊扩张后。,3.早期开通 急诊PCI再灌注后是否会发生无复流与缺血时间长短密切相关,尽早开通罪犯血管,可降低急诊PCI无复流的发生率。,4.血栓

5、抽吸装置 目前已经在国内外急诊PCI术中广泛应用。采用血栓抽吸装置能明显降低无复流及远端微栓塞的发生率,改善靶血管的血流状况,增加微循环灌注,改善长期临床预后。,抽吸导管在应用中注意事项:1. 远段血管也要进行血栓抽吸;2. 反复抽吸,间断造影判断罪犯血管血栓抽吸效果;3. 回撤抽吸导管时要保持负压状态,避免抽吸导管内血栓脱落至闭塞血管近端,甚至引起其他血管栓塞;4. 血栓抽吸过程中如停止回血或回血缓慢,提示可能有较大血栓阻塞抽吸导管,应在负压状态下撤出导管,用肝素盐水冲洗后再行血栓抽吸;5. 撤出抽吸导管后,要回抽指引导管内血液至少5ml,避免可能出现的气体或血栓栓塞;,5.术中操作要少少进多出、减少不必要的操作、不要追求完美 球囊扩张会把罪犯血管中的血栓挤碎成纤维碎片或微栓子,栓塞远端血管,引起无复流,直接支架置入比球囊预扩张后支架置入减少无复流发生。随着球囊扩张次数增多,无复流的发生率会增高。,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