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员赴西柏坡学心得体会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56788670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致公党员赴西柏坡学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致公党员赴西柏坡学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致公党员赴西柏坡学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致公党员赴西柏坡学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致公党员赴西柏坡学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致公党员赴西柏坡学心得体致公党员赴西柏坡学心得体会会“统一战线骨干训练班”一行 x 人,赴河北省正定县、西柏坡、原中央统战部旧址、平山县沕沕水等地学习培训。培训班认真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县主政的事迹和思想;了解了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在西柏坡领导全国土地改革,指挥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学习了中共“五一口号”,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特别是报告第十部分;了解了沕沕水红色水电站,华北革命根据地对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贡献;学习和了解了统一战线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意义、重大贡献和历史任务。作为一名致公党员,对中央统战部及中国致公党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更为

2、关注。1947 年 5 月中国致公党在香港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致公党的转折点,由“兴汉”的传统观念转向鲜明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等,致公党在香港的重建,标志着致公党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和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有生力量。1948 年 5 月 2 日,致公党负责人陈其尤与其他民主人士共 12 名,热烈讨论中共五一口号,并联名响应五一口号,拉开了香港新政协运动的序幕。1948 年 6 月 9 日,中国致公党在香港华商报发表响应中共五一口号宣言,肯定了中共为全国人民起了先导和模范作用,并承认新政协的召开,中共是领导者和召集人。1948 年 8 月,随着新政协筹备工作的展开

3、,中共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及时进行了组织机构调整,将中央城工部改名为中央统战部,驻地仍在李家庄。一个新政协从这里开始。借用培训老师的借用培训老师的“一二三四五六七一二三四五六七”,是对西柏坡的简明概括。,是对西柏坡的简明概括。一、西柏坡是中共中央设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指挥所。二、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三、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人民解放军取得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四、坚决反对、消除党内的“四个不良情绪”: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告诫全党同志、

4、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不当“李自成第二”;把中共中央从西柏坡移师北平比做“进京赶考”、务必向人民和历史交上合格的答卷。五、“五大书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的革命领袖。六、六项规定:“一不祝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和平列”。七、七届二中全会。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至十三日,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通过到西柏坡实地学习,从土地改革到三大战役,从新政协到五一口号,以及七届二中全会,无论是多党合作制、还是民主集中制都是我国的治国特色,是的,当年跟随领袖毛主席进京赶考的学子们,仍然在努力,考试仍然在继续。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围绕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宏大的战略眼光勾勒出 21 世纪中国和 21 世纪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以科学的理论逻辑回答了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时代课题和现实挑战,形成了一整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砥砺前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航程。我坚信,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必将满怀豪情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