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思想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6787213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思想(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三 古代中国的思想演变,【高考考点】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一、春秋时期的思想家 孔子与老子,地位:,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体系的核心: 政治思想:教育思想:,主要 思想,评价:,“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 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体系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 影响深远,孔 子,“仁”和“礼”,“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为政以德”,兴办私学和 “ 有教无类 ”; 主张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要老实; 温故而知新; 学与思

2、相结合,地位:,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 思想,哲学思想:,道是抽象的,是万物的本原; “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哲学中包含主张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政治思想:,“无为而治”,评价:,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及中国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深远影响。,一、春秋时期的思想家 孔子与老子,老 子,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家名称、代表人物、主张、影响),核心思想是仁政学说,主张人性本善; 倡导“养浩然之气”; 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提出“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 主张“性恶论” 主张治国以礼教为主

3、。,荀子,儒家,墨家墨子是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提倡尚力和节俭; 承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道家庄子,主张“齐物”即万物的本质相同; 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要顺从自然; 寓言、散文蕴涵哲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以法治国 认为社会不断发展,主张变发革新,兵家一孙膑:,强调要懂得战争规律; 重视人的作用。,影响:,百 家 争 鸣,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 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4、。,三、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背景: 内容: 形成: 主张: 实施: 作用:,黄老之学,汉初经济破坏严重,适应休养政策的需要,治身;治国,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又兼采阴阳、儒、墨、法等学说,无为而无不为,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使汉初的社会经济迅速恢复,思想的大一统,条件: 表现:影响:,经济发展,国家统一,中央集权需要巩固; 董仲舒新儒学的建立,倡导“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割据势力; 汉代儒学确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四、宋明理学,宋 明 理 学,兴起背景 :,程朱理学:,代表人物:主张:,程颢、程颐、朱熹,“理”是世界的本原; 人性上主张三

5、纲五常; 把“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陆王心学一南宋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求理方法是内心反省, 反对“格物致知”,明朝王守仁:,提倡“致良知”,良知是本心,就是理。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奋发立志,影响:,消极:它是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五、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背景:,商品经济发展,为新思想的孕育提供物质条件; 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走向僵化和因循守旧; 文化上,八股取士使文化专制加强,代表:,李贽,鞭挞程朱理学,

6、否定“天理”的存在,否认孔孟是万世至论; 批判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 提倡个性自由发展,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反对程朱理学和八股取士,否定君主专制; 提倡经世致用,主张社会变革;主张严以治吏,宽以养民,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以限制君权。,影响:,有利于解放思想,冲击了君主专制和封建伦理道德, 给后世以启迪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学术研究提供重要思想源泉,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自我测评】,中国思想的源头基本起自先秦时期,刷后世各种思想潮流都可以从哪里找到最初的萌芽? 原始社会 B. 夏商时

7、期 C.诸子百家 D. 百家争鸣2. 最早明确提出“和而不同”、“和为贵”伟大思想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应该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子3. 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 )A.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C.民为贵,君为轻 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A,c,4. 孔子对神鬼的态度是 ( ) A. 相信 B. 怀疑 C. 认为不存在 D. 不关心它是否存在 5.“自行束修(很薄的礼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反映了孔子 ( ) 体贴民情,爱惜民力 B. 主张以德治民 C. 扩大受教育对象范围 D. 主张因材施教 6. 论语载,孔子曾说

8、:“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 ( ) A. 启发诱导 B. 学思结合 C. 因材施教 D. 温故知新,B,A,C,7. 观察右图,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图中子路等人所侍奉的“圣” 是指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董仲舒8. 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万物的本原 B. 抽象的概念 C. 具体的物质 D. 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9. 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老子观点的是 ( ) A. 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B. 强调人们必须遵守社会秩序 c. 主张“无为而治”D. 提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

9、的两个方面,A,C,B,10. 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 ).A 无为的政治主张 B. 小国寡民的理想c. 唯物主义思想 D. 朴素辩证法思想 11. 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 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 ) A. 同情人民疾苦 , 主张实行仁政 B.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 主张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D,C,12. 古籍记载: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其反映的现象是 ( )A. 儒家、墨家垄断教育

10、 B.教育开始普及民间 C. 各国推行儒、墨思想 D.私人办学现象出现 13. 春秋战国时期,下列学派或代表人物在思想上存在对立的是老子一韩非子; 墨子一一孙膑;荀子一一庄子; 孔子一一墨子 ( )A. B.C. D.14. 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措施是任用品行高尚、能力突出的人才,要求统治者不分等级,举用贤才,同时,又推崇权威的思想家是,A. 荀子 B. 墨子 C. 庄子 D. 韩非子,D,C,B,15.“为人臣者畏株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 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这段言论应当出自战国时期的 ( ),荀子 B. 墨子 C. 庄子 D.韩非子,16.黄老思想作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

11、居于支配地位 的历史时期是 ( ) A.从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期 B. 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时期 C. 从汉高祖到汉文帝时期 D. 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时期,D,A,l7. 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对此,他向汉武帝提出 ( ) A. 天人感应学说 B. 君权神授学说 C. 独尊儒术建议 D. 崇尚法制主张18. 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 ( ) A. 统治者反对儒学 B. 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C 佛教占统治地位 D 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9.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灭人欲,存天理”观念的是 ( ) 陆九渊 B. 朱熹 C. 程颢

12、 D. 王守仁,c,B,B,20. 陆九渊主张格物至知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也致良知 ( ) A. B. C. D. 21.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在于 ( ) A.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 B.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C.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 D.强调三纲五常22. 如果甸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 ( ) A. 学问要求是尚实,有助于国计民生 B. 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 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 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23. 提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是( )A. 陆九渊 B. 朱熹 C. 程颖 D. 王阳明,A,A,C,A,2

13、4.他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此话中提到的“他”应该是 ( )A.顾炎武 B.王夫之 C.李贽 D.黄宗羲25.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26.“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 终不得为人乎?”其核心思想是 ( )A. 维护封建礼教 B. 主张学以致用 C

14、. 反对迷信崇拜 D. 抨击腐朽统治,C,B,C,27. 王夫之认为“天下惟器物而已矣”,“据器而道出”, “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 (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人们的感知器官 C.科学试验的仪器 D.万物发展的规律28.明末清初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的思想家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29.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 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由此形成什麽思想 ( )A. 经世致用思想 B. 君主批判思想 C. 自由平等思想 D. 重农抑商思想30.明末清初学者唐班在潜书中说:“二千年来皇帝皆盗贼。”唐甄这种政治思想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相似 ( )A. 顾炎武 B. 黄宗羲 C. 王夫之 D. 魏源,A,C,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