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书信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85191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书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书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书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书信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书信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书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书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书信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书信篇一: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教案第 2 课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曲靖市师宗县长田小学牛国宏 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冷静地分析自己和父母之间形成隔阂的原因,认识到应该和父母成为最好的朋友,让父母成为自己最好的倾诉对象,并产生与之沟通交流、解决矛盾的良好愿望,学会解决处理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感受家庭生活的和谐与美好。 第 1 课时 我们之间有一条沟吗 一、课前准备 1、学情调查,了解困扰学生的心事主要有哪些方面。2、社会调查,了解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的成功案例。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铺垫:同龄人的故事 1、同学们,昨天在和朋友散步时

2、听到了这样一个不幸的消息:她们学校有两位花季的女孩离家出走了,据说一位是因为忍受不了父母离异后对她的冷漠,还有一位是忍受不了父母对她施加的压力,所以双双选择了离家出走,至今一个星期过去了,但还是音信全无,留下的只是父母的焦急、难过和拼命地寻找。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在去年,一位很优秀的女孩,在他父亲工作的大酒店对面,从 11 楼纵身跳下,死在了父亲的眼皮底下,而原因就是因为觉得父母不理解她,不关心她,只是不停地埋怨、指责,让她感到了生活的绝望,所以她为了报复父母,故意死在了他们的面前,留给了父母一生的愧疚和悔恨。 2、这样的新闻报道也经常可以在不同的媒体看到,有些孩子选择了出走,有些选择了自杀,有

3、些甚至杀死了自己的父母。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 (二)心事归类:自己的不满 1、刚才我们谈到的这些故事可能距离我们很遥远,因为我们在座的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父母根本没有这样深的怨恨。但是我想,只要是人,只要是有人的关系存在,就不可能没有矛盾,没有埋怨,包括父母和孩子之间,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今天就借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都来说说,把你对父母的埋怨或是不满都说出来吧! 2、将学生的心事在黑板上进行归类。 (三)分析原因:责任的明晰 1 1、根据大家的发言内容,老师做了一个简单的归类。现在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从黑板上看见引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总把自己当小孩 总拿自己与别人比 总对

4、自己的努力不满意 忽视自己的个人爱好 ? 2、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所有的这些原因中,是不是全部责任都在父母呢,有没有因为你自身的原因而造成的呢? (四)设置悬念:问题的延伸 1、你的心事父母知道吗? 2、看来,你们和爸爸妈妈之间还真的存在着一条或浅或深的沟。俗话说“没有过不去的坎” ,况且还是在至亲的亲人之间呢!可是怎样跨过这条沟呢,老师更希望是由你自己先跨出这一步。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我们将具体讨论这个问题。 第 2 课时 我的心事要告诉爸爸妈妈吗 一、教学过程 (一)说说:你为什么沉默 1、在上一节课中,我们通过课堂调查,在关于父母是否知道自己的心事这一问题上,有超过半数的同学选择了沉默,我

5、相信你们这样做一定是有理由的,能不能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听听:你可以不沉默 1、其实更多的时候,是要由我们自己勇敢地跨出这一步。在这一点上,我们班应该不乏成功的经验。谁来说说当时的情况,结果又如何? 2、那么,我们到底要不要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父母呢?让我们沉思 5 分钟。 3、现在你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 (三)看看:父母可以帮助你 1、其实,父母和我们比起来,毕竟积累了丰富的处事经验,也许他们看问题的角度更多的偏向实际、偏向现实,说得俗气一点就是更多的考虑生活的利益,但是这又何尝不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吃了苦、栽了跟头而得出的结论呢!有一个故事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一个孩子对爸爸的看法: 1 岁:

6、爸爸好厉害,什么都会 2 10 岁:好像有时也不对20 岁:老头子不行了,根本跟不上社会 30 岁:老头子说的话好像有点道理 40 岁:爸爸的话会怎么做呢? 50 岁:天啊,我现在才知道爸爸的伟大,可惜他已经去世了? 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吗? 3、是的,只要是人与人之间就必然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因为我们顶着不同的脑袋,父母子女也不例外。其实这也正是人之有思想之所在,说明了人的长大、人的成熟。有这样一个调查,在两千多名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表现,仅有 10%的少年在遇到烦恼和苦闷时愿意向家长或老师倾诉。心理学认为,一个人 10 岁之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10 至20 岁是对父母的轻视期,20 至 30

7、 岁之间又变为对父母的理解, 30 至 40 岁之间是对父母的深爱期。当然,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儿女对父母的认识到理解甚至到崇拜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有时这个过程还很漫长,更多的时候是伴随着人的吃亏、碰壁、摔跤而逐渐形成的,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人在经历了一些事之后,再回过头来好好想想时,才发觉父母当初的建议是正确的,但往往已经是时过境迁,无法挽回了。所以,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尽量缩短这样一个认识的过程,尽量减少后悔、悔恨的次数,让你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轻松。 (四)想想:学会承受很必要 1、你觉得还有什么事情即使和父母谈了也一定无法解决的吗?这时你会怎么办呢?为什么这样处理? 2、随着年

8、龄的增长,随着逐渐踏入社会,家长、老师,乃至其他的所有的人,都不可能永远把你当成一个孩子来看待,其实你自己也并不希望这样。所以,伴随着许多的要求、许多的准则、许多看似的不可能都接踵而来,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你是否同意,能否接受,其中包括你的父母。所以挫折是必然的,承受是必须的。只要我们学会承受,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我们都可以微笑面对。而那时,你才是真正长大了。 (五)比比:再次直面现实 1、这时,我们再回到上节课中大家所谈到的那些悲剧,此时,你又想说些什么呢?(出示一组数据) XX 年 11 月 20 日,新疆石河子 122 团中学初三( 3 )班 4 名花季少女,在开完家长会的当天下午相约

9、喝老鼠药自杀。其中两名因抢救无效死亡,一名女孩至今仍躺在医院急救室里,另一名幸存的女孩事发后休学在家。 3 XX 年 11 月 10 日,石河子 122 团中学公布了期中考试成绩,并排了名次。这 4 位女生名次排在年级的后面,由于害怕家长责骂,她们便商议一起服老鼠药自杀寻求解脱;XX 年 11 月初,呼和浩特市 14 岁初中生凯钦因为钢笔水甩在老师身上 1 次而不是老师说的 4 次,选择以自杀方式来挽回自己的尊严;XX 年 10 月 25 日,由于不忍父母负担过重,广州市一名 14 岁女孩留下遗书吞药自杀; XX 年 6 月、 7 月,长春、深圳 16 岁女中学生不堪中考压力服毒服药自杀,后深

10、圳女孩被救; XX 年 8 月,因家境贫寒产生自卑心理的吉林省一女生卧轨自杀; XX 年 7 月,因家长不让玩游戏机,广东省顺德市一初三男生上吊自杀。? 据 XX 年 4 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上的一份资料显示,在中国,抑郁症及自杀造成的负担之和已排在各种疾病的首位。 15 岁至 35 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自杀。尤其令专家震惊和关注的是,近两年,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2、是的,其实很多悲剧是应该可以避免的,关键是看我们如何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这节课的课件制作比较简单,主要是呈现一些数据,教师也可以将这些内容打印在纸上发给学生,或是课前

11、抄写在黑板上,效果都一样。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教师既要做到与学生息息相通,又要能够跳出来,看到他们负有对学习、对生活、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保护学生的权利,同时又要强化学生承担责任的意识,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 第 3 课时 怎样和爸爸妈妈沟通呢 一、课前准备 1、邀请父母共同参加教学活动 2、学情调查,汇总父母与孩子双方最希望,同时又最能接受的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 3、发放给父母的相关材料 二、教学过程 (一)营造温馨氛围:享受亲情,感恩父母 4 1、同学们,回想十几年前呱呱坠地的时候,你们的第一声啼哭,催开了爸爸妈妈的笑脸。从此,寒来暑往,爸爸妈妈用他们无微不

12、至的爱,浇灌着你们生命的花朵。这份爱像火种,点燃心灵的希望;这份爱像绿荫,遮挡着炎炎的烈日;这份爱像雨露,滋润着小小的禾苗;这份爱像路灯,照亮你们前行的路。现在,就让时光放慢它匆匆的脚步,让我们静静地品味这些温情时刻。(出示一组亲情图片,包括动物亲情图片、家庭生活亲情图片、班级学生自愿提供的家庭生活亲情图片,配上柔美舒缓的背景音乐让爱住我家 ) 2、谁来说说这些图片让你想起了什么,好吗? 3、妈妈爸爸也来说说。 (二)选择合适方法:面对现实,真诚沟通 1、这样温馨的家,这样深爱的人,是无法让人联想到矛盾、隔阂的,所以即使有埋怨,即使有不满,也一定是可以化解的。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

13、我将撬起地球。 ”这决不是他的幻想。解决家庭矛盾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很多人没有找到一个支点。俗话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同样道理,在解决家庭矛盾的问题上,针对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家庭氛围?都会有一种最好的方式方法。现在,就让我们每一个人都静静地思考两分钟,想想适合自己、适合对方、适合自己家庭情况的方法,然后写在小纸条上。 2、先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选择了哪些方法? 3、再让我们来看看爸爸妈妈们又是怎样选择的? 4、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哪些爸爸妈妈与孩子“心有灵犀一点通”? (出示统计结果) 有( )%的同学与家长更希望面对面交流 有( )%的同学与家长更倾向于用书信的方式沟

14、通 而( )%的同学与家长希望对方能够换位思考 其余( )%的同学和家长选择了其他方法 另有( )%的同学和家长选择了同样一种方法 5、从这一结果中,你们能知道些什么吗? (三)听听他人经验:沟通交流,其实不难 1、以上列举的这些方式方法,效果如何呢?通过课前了解,分别请上有关同学和他的爸爸或是妈妈,谈谈沟通交流的成功经验。 2、听了这些成功的故事,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5 篇二: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二) 、故事引题(5 分钟) 1、课件出示一张教师的全家福照片,讲述教师父母生活中的故事。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老师家里也有一本难念的经。国庆回家老师也遇到了一个烦心的事。老

15、师家里准备要盖房子,爸爸说要另外起一栋大一些的房子,而妈妈说,现在的房子已经够大了,只要装修一下就可以了。爸爸妈妈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吵得不可开交,互不理睬。作为他们的儿子我是又着急又担心。你们觉得老师应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我们留到最后再解决。我们先看看别的同学是怎样化解家中的矛盾的。 2、以学生汇报形式检查课前布置的教材第 8 页表格的填写情况。 (三) 、活动化题(20 分钟) 本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内容:巧解“沟通” 、感悟“尊重” 、研习“表达” 。在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过程中,我设计了几个模拟活动。同时,提出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1、巧解“沟通”:请学生简述我是家庭的“凝聚剂” 的故事梗概,

16、引导学生对小作者使用的方法展开评价。并开展小组讨论:有哪些更好的方法可以解决家庭矛盾?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沟通”对于解决家庭矛盾的重要性。(板书:沟通) (5 分钟) 2、感悟“尊重”:让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表演小剧场:带锁的秘密(互换角色) 。并写一写假如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和谐的生活。从而加深学生对“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的理解。 (板书:尊重) (6 分钟)这个设计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跟社会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因此孩子们都乐于参与。 3、研习“表达”:小组内合作表演教材第 11 页的四个情景小品,并交流自己的解决之法。再逐个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表演,并随即采访学生的感受和做法,引导在座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合理地表达”对融洽家庭关系的作用。 (板书:表达) (6 分钟)通过这个活动,既能让小孩子自主融入情感和切身感受,又能有效地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胆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了淡化说教,追求无痕的作用。 4、巩固小结:学生齐读教材第 11 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