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的各种执行方式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56785051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命令的各种执行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命令的各种执行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命令的各种执行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命令的各种执行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命令的各种执行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命令的各种执行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命令的各种执行方式(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AD建筑制图实用教程,天津电力建设公司玉环项目部,一、使用AutoCAD命令的各种执行方式,通过菜单命令绘图 通过工具按钮绘图 通过命令形式绘图 退出正在执行的命令 重复执行上一次操作命令 取消已执行的命令 恢复已撤消的命令 使用透明命令,AutoCAD为交互式工作方式,用户通过用鼠标点击下拉菜单或工具栏按钮进行操作,也可直接在命令行中输入命令和参数。这几种方式可同时并行使用。,通过菜单命令绘图,以菜单命令的方式执行命令,即是通过选择下拉菜单或鼠标右键快捷菜单中相应的命令项来执行命令,其命令的执行过程与键盘输入命令方式相同。以这类方式执行命令的优点在于,如果用户不知道某个命令的命令形式,又不

2、知道该命令的工具按钮属于哪个工具栏,或者工具栏中没有该命令的工具按钮形式,就可通过菜单的方式来执行所需的命令。,以菜单命令的方式执行命令应视其命令的形式来快速选择相应的菜单。例如,要对标注样式进行设置(其命令形式为DIMSTYLE),则可在“格式”菜单下进行选择,其原因在于样式的设置与格式有关,故选择“格式”菜单。再比如,要使用某个编辑命令,则可在“修改”菜单中选择相应的绘图命令。,通过工具按钮绘图,以工具按钮的方式执行命令,即在工具栏中单击与所要执行的命令相应的工具按钮,然后按照命令行提示完成绘图操作。例如,要使用“修剪”(其工具按钮形式为 )命令进行绘图,则可在“修改”工具栏中单击(修剪)

3、 按钮,然后根据命令行提示完成修剪操作,如图2-1所示。,图2-1,通过命令形式绘图,通过命令形式执行命令是最常用的一种绘图方法。当用户要使用某个工具进行绘图时,只需在命令行中输入该工具的命令形式,然后根据系统提示完成绘图即可。例如,要使用“多段线”(其命令形式为PLINE)命令进行绘图,则可在命令行提示为“命令:”状态下输入PLINE命令后,按【Enter】键即可,如图2-2所示。,图2-2,在执行命令过程中,大家应注意以下几点: 方括号 中以“/”隔开的内容表示各种选项,若要选择某个选项,则需输入圆括号中的字母,该字母可以是大写或小写形式。例如,在执行“直线”命令过程中,要放弃绘制的上一条

4、线,可选择“放弃”选项,即在命令提示后输入“U”即可。 在执行某些命令过程中,会遇到命令提示的后面有一个尖括号“”,其中的值是当前系统的默认值,若在这类提示下,直接按【Enter】键则采用系统默认的缺省值。,某些命令还有缩写名称。例如,除了输入CIRCLE 外,还可以输入C来执行CIRCLE 命令。这种简短的命令名被称为命令别名,也叫快捷命令. 附表: (快捷命令汇总),退出正在执行的命令,在AutoCAD中可按下【Esc】键或【Enter】键来退出正在执行的命令。接下来我们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该按什么键来退出正在执行的命令。 按【Esc】键退出正在执行的命令 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点) 按

5、钮,在绘图区中插入点,命令行操作如下:,通常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当命令行多次重复出现相同的命令提示时,可以按【Esc】键来退出正在执行的命令。,按【Enter】键退出正在执行的命令 按【Enter】键退出正在执行的命令是我们绘图过程中最常进行的操作。按【Enter】键结束命令表示。正常退出该命令,而按【Esc】键结束命令,还可以表示取消当前进行的操作。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 (构造线)按钮,在 绘图区中绘制构造线,命令行操作如下:,在执行命令过程中,有时需要按多次【Enter】键才能退出命令。比如在执行“单行文字”命令时,就需要按两次【Enter】键来退出该命令。,重复执行上一次操作命令,若要

6、重复执行前一次操作的命令,不必再单击该 命令的工具形式,或者在命令行中输入该命令的命令 形式,只需在命令行为“命令:”提示状态时直接按【Enter】键或空格键即可,系统将自动执行前一次 操作的命令。如果要翻阅以前执行过的命令,可按下键盘上【】方向键,依次向上翻阅前面在命令行中所输入的数值或命令,当命令行出现需要执行的命令后,按【Enter】键或空格键即可。,用户也可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第一项菜单命令,即重复执行前一次操作的命令。若用户设置了禁用右键快捷菜单,则当用户单击鼠标右键时,系统自动执行前一次操作的命令。,取消已执行的命令,若用户要取消前一次或前几次命令所执行的结果,可通

7、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完成。 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放弃) 按钮,可依次取消前面所执行的操作至最后一次保存图形时。 紧接着前一次操作,在命令行中执行U(或UNDO)命令可取消前一次或前几次命令的执行结果。 在命令行中执行OOPS命令,可取消前一次操作时删除的对象。该命令只能恢复以前操作时最后一次被删除的对象而不影响前面所进行的其他操作。,在命令提示过程中也可取 消前一步执行操作。在部分 命令的命令行提示信息中提供了“放弃”选项,用户可在该提示下选择“放弃”选项取消上一步执行的操作,连续选择“放弃”选项可连续取消前面执行的操作。,恢复已撤消的命令,若用户需要取消前一次或前几次已撤消执行的操作,可通过

8、如下方法来完成。 在使用了U(或UNDO)命令后,紧接着使用REDO命令(或选择编辑重做菜单命令)恢复已撤消的前一步操作。 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 (重做)按钮。,使用透明命令,还在某些状态下,AutoCAD可以在不中断某一命令的执行情况下执行另一条命令,这种可在其他命令执行过程中执行的命令称为透明命令。在执行透明命令时,必须在原命令形式前加一个撇号“”。例如,在执行RECTANG命令过程中执行“栅格”(GRID)命令,其具体操作如下:,在前面的例子中,“指定另一个角点或 尺寸(D):”是RECTAN命令的提示信息,本应拾取一点作为响应,而此处却使用了透明命令GRID,当GRID命令执行完后,

9、继续执行RECTANG命令。,使用透明命令,AutoCAD的很多命令都可以透明执行,对于具有透明执行功能的命令,当用户用鼠标单击相应的工具按钮时,系统可自动切换到透明命令的状态而无需用户手动输入该命令形式。使用透明命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命令行提示“命令:”状态下直接使用透明命令,效果与非透明命令相同。 在输入文字时,不能使用透明命令。另外,AutoCAD不允许同时执行两条及两条以上的透明命令,通过状态栏辅助绘图,设置捕捉、栅格 设置正交、极轴 设置对象捕捉、对象追踪 控制对象线宽显示状态,在绘图过程中,通过状态栏来辅助绘图也是提高绘图效率的一个途径。主要包括捕捉、栅格、正交、极轴、对象捕捉

10、、对象追踪和线宽等。,设置捕捉、栅格,捕捉功能常与栅格功能联合使用。我们先来介绍栅格功能。当用户单击状态栏中的 按钮,该按钮呈凹下状态时,在绘图区的某块区域中会显示一些小点,这些小点就被称为栅格,如图2-3所示。,标题栏,工具栏,十字光标,工具选项板,坐标系图标,命令提示区,状态栏,滚动条,图2-3,栅格在绘图区中只启到辅助绘图的作用,不会被打印输出。若要灵活使用栅格来辅助绘图就还需启用捕捉功能。单击状态栏中的 按钮,该按钮呈凹下状态时,即启用了捕捉功能。此时若将十字光标在绘图区中移动,会发现光标是按一定的间距在移动。通常我们可以使用该功能捕捉点、绘制直线、斜线等。,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我们可以

11、将捕捉功能的光标移动间距与栅格的间距设置为相同,那样光标就会自动捕捉到相应的栅格点上。其具体操作如下:(1)选择工具草图设置菜单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单击“捕捉和栅格”选项卡,打开如图2-4所示对话框。,图2-4,(2)选中 复选框,启用捕捉功能。(3)接下来先设置捕捉功能的有关参数。在“捕捉X轴间距”文本框中指定启用捕捉功能后,光标水平移动的间距值,如设置为50。然后在“捕捉Y轴间距”文本框中指定光标垂直移动的间距值,如设置为100。(4)在“角度”文本框中可以设定捕捉栅格的旋转角度。在“X基点”和“Y基点”文本框中分别指定栅格的X和Y基准坐标点,通常默认其值为0。,(5)选中 复选框,启用

12、栅格功能。(6)接着设置栅格功能的相关参数。在“栅格X轴间距”文本框中指定栅格点水平之间的距离,如设置为50(与捕捉功能的水平间距相同)。在“栅格Y轴间距”文本框中指定栅格点垂直之间的距离,如设置为100。(7)完成设置后,单击 按钮。此时,在绘图区中光标会自动捕捉到相应的栅格点上。,在图2-4所示对话框的“捕捉类型和样式”栏中可对捕捉的类型和样式进行设置,其中各项含义如下:将捕捉类型设置为“栅格”捕捉。指定点时,光标将沿垂直或水平栅格点进行捕捉。选中 单选项,将捕捉样式设置为“标准矩形捕捉”,光标将捕捉到一个矩形捕捉栅格;选中 单选项,将捕捉样式设置为“等轴测捕捉”,光标将捕捉到一个等轴测捕

13、捉栅格。 :将捕捉类型设置为“极轴捕捉”。如果打开了“捕捉”模式并在极轴追踪打开的情况下指定点,光标将沿在“极轴追踪”选项卡上相对于极轴追踪起点设置的极轴对齐角度进行捕捉。,也可直接通过命令行来设置捕捉和栅格。其中,捕捉设置的命令形式是SNAP,栅格设置的命令形式是GRID。读者可自行练习通过这两个命令设置捕捉和栅格的方法,在此不再详细介绍。若要取消捕捉或栅格功能,单击状态栏中的 或按钮,使其呈凸出状态即可。,设置正交、极轴,单击状态栏中的 按钮,该按钮呈凹下状态时,即启用了正交功能。当用户启用正交功能后,可以很方便地捕捉到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的点。常用该功能绘制水平或垂直的直线。正交模式并不能控

14、制通过坐标点输入方式所绘制的直线形状。,另外,在命令行中执行ORTHO命令也可设置正交模式 。,创建或修改对象时,可以使用“极轴追踪”以显 示由指定的极轴角度所定义的临时对齐路径。单击状态栏中的 按钮,该按钮呈凹下状态时,即启用了极轴功能。我们可通过“草图设置”对话框来设置极轴追踪的 角度等其他参数。其具体操作如下:(1)选择工具草图设置菜单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单击“极轴追踪”选项卡,打开如图2-5所示对话框。,图2-5,(2)选中 复选框,启用极轴追踪功能。(3)在“增量角”下拉列表框中指定极轴追踪的角度。比如设置增量角为45,则光标移动到相对于前一点的0、45、90、135等角度上时,会

15、自动显示一条虚线,该虚线即为极轴追踪线,如图2-6所示。,图2-6,(4)选中 复选框,然后单击 按钮,可新增一个附加角。附加角是指,当光标移动到所设定的附加角度位置时,会自动捕捉到该条极轴线,以辅助用户绘图。附加角是绝对的,不是增量。(5)完成设置后,单击 按钮。,另外,若在“极轴角测量”栏中选中 单选项,将根据当前用户坐标系(UCS)确定极轴追踪角度;若选中 单选项,则根据上一个绘制线段确定极轴追踪角度。若要取消正交或极轴功能,单击状态栏中的 或按钮,使其呈凸出状态即可。,设置对象捕捉、对象追踪,通过对象捕捉功能可以捕捉某些特殊的点对象,如端点、中点、圆心等。单击状态栏中的 按钮,该按钮呈凹下状态时,即启用了对象捕捉功能。启用了对象捕捉功能后,当用户将光标移动到某些特殊的点上,系统就会自动捕捉该点,从而能够精确绘图。用户也可设置系统可以自动捕捉的点对象,其具体操作如下: 其具体操作如下: (1)选择工具草图设置菜单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单击“对象捕捉”选项卡,打开如图2-7所示对话框。,图2-7,(2)选中 复选框,启用对象捕捉功能。(3)在“对象捕捉模式”栏中选择系统能自动捕捉到的特殊点类型,如端点、中点、圆心等。(4)完成设置后,单击 按钮。另外,在“对象捕捉”工具栏中还有以下两个捕捉方式,它并没有在“草图设置”对话框中反应出来,如图2-8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