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资料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83595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资料(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资料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资料篇一:XX 湘教版初中地理中考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极半径:6357 千米;赤道周长:4 万千米。地球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半径 6378 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4、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4)任何一个 经线有三个特点:、指示南北方向;、长度都相等;、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经度: 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

2、E 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 W 表示;5、纬线: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特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自成一个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 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 S 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为界; 20W 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

3、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 小时) ;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现象:昼夜更替、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10、地球的公转: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的现象: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1、五带的划分:1 1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13、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14、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15、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16、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

4、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7、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18、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19、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20、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21、由等高线的特点

5、判断地形: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山谷发育成河流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 71%,陆地 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2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陆地上山脉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带:一是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6、太平洋东岸自北向南纵贯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太平洋西部的日本群岛、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等一系列呈弧形分布的岛屿山体,构成了沿太平洋西岸山脉带。二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 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 7、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

7、地震带。10、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 ,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词语判断: 夜里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天气) 暴风骤雨,飞砂走石,风和日丽、阴雨绵绵(天气) 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天气)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气候)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来挂丝(气候)岳阳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长冬无夏(气候) 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

8、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4、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 7 月份,最低气温是 1 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 7、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课本 P61 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9、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 3 10

9、、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称为降水。测定方法用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 。 13、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低纬降水多、高纬降水少 海陆:距海近多雨、距海远少雨;距海近温差小、距海远,温差大 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就下降摄氏度)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修水库则风调雨顺旱涝灾害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形成温室效应,冰雪融化、水温上升,引发洪涝灾害 气候也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 14、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 4

10、15、世界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 17、能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傣族人地处热带,气温高,穿着单薄;爱斯基摩人身处极地,气候寒冷,穿着毛皮服装以抵制寒冷;藏族居住在青藏高原,海 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藏民穿着藏袍非常方便。因此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不一样,穿着也就不同 (2)从伦敦到莫斯科 1 月平均气温越来越低,因此,由沿海向内陆,墙壁厚度逐渐增加。其表现具体说来,即欧洲民居的墙壁,自西向东、向南向北逐渐增厚。 (3)我们广东茂名属于亚热带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对农业生产来说,这种气候雨热同期,有

11、利于农业的发展,适合种植水稻农作物。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及北美洲和南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稀疏区:干旱的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4、人口问题: 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紧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上学、就业、看病难、资源紧张等问题。 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5、人口问题对策控制人口数量(人口过多的国家进行计划生育,人口过少的国家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与社

12、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6、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农村人多地少生活困难;城市里有较好的医疗、教育条件,较多的发展机会等。过多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城市病:住房拥挤、交通堵塞、垃圾噪音污染等 7、世界三大人种: 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洲,及大洋洲。 黑种人:非洲南部和中部。美洲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 8、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 9、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兰教:流行于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

13、北部和东部。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 佛教:由古印度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基督教:流行于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 10、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城市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城市高楼林立房屋密集,道路多,空间拥挤,人口多,教育卫生条件好,环境不好,污染多; 农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房屋低矮,相对分散,道路少,交通不便利 11、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源、土壤、自然资源、交通及经济状况等等) 12、世界遗产可分为文化遗产、

14、自然遗产和自然与文化遗产三大类。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有 300 多处。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 、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等已被列入该名录之中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 2、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1707 平方千米、最小的是梵蒂冈(,居前六位的依次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世界上人口超 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美国(北美洲)、巴西(南美洲)、巴基

15、斯坦、俄罗斯(欧洲)、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非洲)(其余六国均在亚洲) 5 篇二:XX 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

16、,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三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 1、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地球平均半径为 6371 千米; 赤道半径为 6378千米; 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为亿平方千米。 4、赤道就是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 90,分别用 N 和 S 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 180,分别用 E 和 W 表示。赤道 0,北极 90N,南极 90S。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 20W 和160E 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第二节 1、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 29%是陆地, 71%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