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演讲稿3篇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56782480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演讲稿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选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演讲稿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选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演讲稿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选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演讲稿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选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演讲稿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演讲稿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演讲稿3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改革开放精选改革开放 40 周年主题演讲稿周年主题演讲稿 3 篇篇改革开放改革开放 40 周年主题演讲稿:湖上的引航神灯周年主题演讲稿:湖上的引航神灯大家好!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xx 湖上的引航神灯 。我们 xx 籍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在他的散文我的家乡中深情款款的写道: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家乡 xx 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运河是一条“悬河“,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的街道房屋。西堤外就是xx 湖,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湖,通常是平静的,透明的。这样一片水域,浩浩渺渺,让人觉得有些荒凉,有些寂寞,有些神秘。汪老先生优美的文笔,写出

2、了他童年记忆里那平静而淡雅的,深刻在他心底里烟波浩渺的湖景。其实xx 湖作为 xx 省第三大淡水湖,因水位高于京杭大运河而称为悬湖。为淮河入江水道。水面宽广,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既不荒凉,也不寂寞,但确实有些神秘。 “xx 八景”中,其中四景跟 xx 湖相关:邗沟烟柳、西湖雪浪,耿庙神灯,甓社珠光。且不论“邗沟烟柳”对 xx 湖岸边长堤美景一望收的描摹,也不说“西湖雪浪”风大浪急时雪浪奔涌、雪花飞溅景象的写真。更不谈“甓社珠光”那湖边读书人看见湖面贝壳张开,焕发神奇珠光,得到好兆而一举中榜的传说。只简说“耿庙神灯”是对那为官清廉、关心民众的耿七公的颂扬。这个传说在汪曾祺的我的家乡中也有描述,文

3、章中描述的是耿七公风雨之夜在门口挂红灯,渔船晚归迷途,方向不辨,情势危急之时,望见高悬于石柱之上昭示方向的红灯,犹如看见了救星。渔船朝红灯划去,就可安全归航。耿七公死后,红灯仍然出现,谓之“耿庙神灯“。神灯是渔民的保护神,耿庙石柱是耿七公的一座无字丰碑。回想起四十年前,xx 湖上行船,受水位、风浪、雨雾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湖上没有航标指示,仅凭船民丰富经验在湖上行舟,迷航和湖损,便会时常发生,湖上能出现一盏引航灯火,便成为行船人的美妙梦想。令人欣喜的是 xx 航道站成立后,航道建设日新月异,上世纪八十年代,xx 省航道局联手安徽省共同投资,在 xx 湖上疏竣出一条六级航道,把居于 xx湖东西两岸

4、的 xx 和天长两个县级市相连接,新建 xx运西船闸,将 xx 湖船道与京杭大运河紧密相连,融入到水上黄金航道网。xx 湖航道也从自然状态,逐步演变为符合航道标准,大小船舶运输安全的水上通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航标的设置确实充满了艰辛和曲折。起初每当夜色来临,在木制三角架的航标上,挂上防风马灯的发光标,终因视距短、灯光暗、目标小、不抗风,湖上行船,仍时时处于危险之中,而船夫依靠湖边的几只风汛信号球来掌握天气,不测湖上风浪骤起,难免遭遇船舶损坏和湖上灾难。提起菱塘半岛伸入湖水中的岗板头,更是鬼见鬼也怕,人见人也愁,被船民们称为拆船场,此处水浅风旋,是湖损多发地带,经常发生船体沉没乃至破碎解体。x

5、x 湖水掺和了多少行船人的泪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湖区航道 xx 段设置七座侧面标,标形为 4 米双船体浮标。冬季冰冻封湖,开冻时形成冰凌,凌汛对浮标冲击,航标走标几乎连年发生,等到开湖后,航道职工出动多艘船艇,在方圆几十公里的湖面上寻找走失的航标,翻覆的航标反成了航障,那被冰凌裹胁飘移至浅滩上的航标,只有靠航标工冒严寒,跋冰涉水,将航标肩拉手牵地拖回,等全部找回航标,只是恢复航标工作的一半,而航标的恢复定位同样困难重重,囿于当时的测量手段,要想找到航标原来的位置,只能靠测标加目视,凭经验和估计难以保证准确性,往往不能一次性成功,而锚石的投放依当年简陋的工具,大大增加了劳动强度,航标工的手脚满

6、是冻疮,航标工长年累月的抗风斗水,不少人患上职业性的风湿病。尽管付出努力,因航标恢复慢、精准度差,不能让船工们十分满意。航道人从没有放弃对抗冰凌航标的探索,从加大锚石,加粗锚链,发展到三角形钢管桩基航标。通过外出学习取经,结合本地经验,最终形成了符合 xx 湖特点的航标设置最佳方案。九十年代在省航道局的支持下,设置的钢管桩基航标定位上岗,历经二十年的各种天气考验,航标稳固,航道稳定。2003 年,xx 湖运西船闸闸口处设置了高高的示位灯塔,使用了太阳能供电,自动遥测遥控的高端科技系统,使 xx 湖区船舶航行有了明确的目标,成为新时期 xx 湖上的一盏光照人心的神灯。谱写了新时期“耿庙神灯”的新

7、神话。近几年,xx 湖区的航道货运量达到千万吨。货畅其流,有力地促进了环湖地区经济的腾飞。xx 湖,一座天然的美丽的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帆影往来,湖鸟翱翔。有首七律古诗,写出了xx 湖运的当年景致:淮南十里春风颠,西湖之水波连天。银山高涌雪花碎,商帆尽落眼望穿。要我说,如今历经多个朝代,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xx 湖运繁忙景,新旧时代不同天。谢谢大家!改革改革 40 周年主题征文:乘改革东风周年主题征文:乘改革东风 踏新时代征踏新时代征程程40 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雷震响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从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到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从沿海城市开放到中西部地区协同发展。40 年来我

8、们不断奋进,40 年来我们矢志不渝,中国由一个有 7.7 亿贫困人口、经济面临崩溃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有人说,多数人因为看见而相信,少数人因为相信而看见。因为相信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和民族负有特殊使命,相信改革开放能为我们带来巨大的改变,才让一代代人矢志奋斗,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改革开放以来,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80 万亿,稳居世界第二,七千多万贫困人

9、口稳定脱贫,天宫、蛟龙、天眼、墨子、C919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这一切让中华儿女挺起了不屈的脊梁,充满了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记得在一次联合国新闻发布会上,一名加拿大记者借人权问题向中国发难,外交部长王毅用他坚定的眼神霸气十足的回应他说“你的提问充满了对中国的偏见和不知道哪里来的傲慢,中方欢迎善意的建议,但是拒绝毫无根据和没有理由的指责。 ”王毅部长精彩的回应向世界发声,我们已经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小羔羊,现在的中国,是一个正在苏醒的雄狮。40 年来,中国改革开放一路向前,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就拿我所在的农村而言,以前出门就是晴天一身

10、土,雨天一身泥,而现在柏油公路通到了每家每户,出行更加方便了,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农村变得更美了。以前,只要能填饱肚子的东西都往嘴里塞,更不要谈什么营养价值,而现在鲜肉、蔬菜、牛奶、面包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农民变得更富了。以前,农民思想落后,每天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农村的孩子没有学上,而现在,农村人敢于追求自己的想要的生活,敢于维护自己的权利,重视教育,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乡,农民的思想进步了,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 40 年来带给我们的巨大改变。就在今年六月,我有幸成为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开幕式上,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在

11、听取团十八大报告时,有句话让我感触颇深,那就是“让理想主义成为血脉基因,用一身正气、一心纯净许党许国” 。虽然现在处于和平年代,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但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与我们当代青年息息相关,我们到 2020 年风华正茂,到 2035 年正值壮年,到本世纪中叶仍年富力强,我们将与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同生共长、命脉相连。我们是这次改革发展的亲历者、推动者,也是受益者、检验者,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荣光,更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肩上的责任要求我们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引领改革开放的时代新人,担当起强国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立鸿鹄志,作奋斗者,坚信自己要为、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做出

12、贡献。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哪里最艰苦,我们就到哪里去,抓牢实践这个成功之本,善读无字之书,苦练有用之功,融入社会生活,接受岗位磨砺,在实践中求真知、长本领、成栋梁。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乘改革东风,踏新时代征程。改革开放改革开放 40 周年文艺晚会串词周年文艺晚会串词第一篇章 一夜春风(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女)改革开放大幕启,举国同庆迎春归。(男)喜看锦绣河山,旧貌又换了新颜。(女)回眸 xx 事业,百年桃李续新篇。(男)时光倒流至 40 年前恢复高考,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前奏。春雷滚滚,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乾坤。(女)参加高考,勇敢地接受祖国的挑选!从此,我们的人生

13、与时代紧密相连。(男)用“夺回失去的青春”的誓言,在知识海洋奋力翱翔。以“知识改变命运”的信仰,积蓄着展翅高飞的力量。(女)人静夜长,乡间的煤油灯,闪烁着我们的希望。厂矿宿舍,一盏盏白炽灯,见证的是工读时光。(男)心中的理想一旦点燃,梦想将不再遥远。千军万马过后,最美丽的风景已在前头。(女)1978 年,春风又绿赣江岸。(男)有人在车间厂矿,有人骑在牛背上,有人站在三尺讲台满怀憧憬满怀希望,静待喜从天边降。第二篇章 筚路蓝缕40 年前,有一所大学重建于英雄城赣江之滨,与下罗村为邻。近百年间,她筚路蓝缕、风雨兼程,培育了 20 万 xx 人。40 年前,这里唱响了一首激情澎湃的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

14、光 。那是“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 ,为着“美好的革命理想” 。1978 年,秋高气爽,稻浪飘香。三百学子,济济一堂。艰难困苦却又无比喜悦,xx 人开始了第一次创业。乱冢野岗,冷月凄凉。春风已然吹醒穷乡,xx迎来新曙光。没有教室,两栋仓库当课堂。挖沙坑建运动场,课后劳动忙。寒来暑往春秋改,花落花开 xx 园。师生携手同创业,又教日月换新天。短短数年,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花儿香鸟儿鸣,欢声笑语绕着彩云飞。群英荟萃楼栋新,红土地长出了名闻遐迩的经济殿堂。得天下英才而育之,xx 跨入了万象更新的 80 年代。第三篇章 时代呼唤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用奋斗书写人生芳华。时代在呼唤,xx 的回

15、应坚毅而果敢。95 年前,她诞生于苦难深重的旧中国、风云激荡的大革命时代。生灵涂炭,民族危亡。 “实业救国”“救亡图存”的呼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那时的 xx 人,怀抱“实业救国”理想,言有物行有恒,率先办起了学校银行,用“信敏廉毅”铸就学子们的时代担当。那时的 xx 人,坚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仰,唱响校歌“负起时代的艰巨,莫辞建国的辛劳”“永葆我校荣光” ,勇敢挺起了时代脊梁。60 年前,正值新中国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局之年,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成为当务之急。这一年,她正式升格为江西财经学院,开启了百年树人的本科办学新纪元。40 年来,从红土地上的地方大学,到教育部直属院校,再下

16、放成为省属院校,直至进入省部共建院校行列,她始终紧跟时代面向未来,历经曲折和“二次创业” ,奋力走在时代前列“江西财经大学真是一块人才沃土可谓赣地英才,尽出 xx!”江西委教育工委主要领导叹为观止。“江西财经大学是江西高校的一张名片,社会广泛欢迎,是最好的重点大学!”江西省委主要领导情不自禁点赞。教育部部长称她是地方高校“非常强大的实力派”,学科实力“有和 211 甚至 985 高校叫板的底气”。2008 年除夕,共和国总理温家宝与 xx 师生一起过年,盛赞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很好的学校” 。盖大楼、育大师、养大气,百年 xx 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已然发出新世纪强音。做大、做强、做优, “二次创业”三步走,百年xx 方兴未艾,勇立新时代潮头。东临浩浩赣江之碧波,西接雄伟梅岭之烟霞,北纳奇秀庐山之灵气,南得红色井冈之精华xx,正迈上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新征程,朝着“百年名校”xx 梦再进发。第四篇章 桃李芬芳xx 桃李遍天下,芬芳百年香正浓。有一句话广为人知:江西财大,财大气粗。有一群人与众不同:心怀感恩,让人感动。他们走南闯北,个个学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