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模式选科演讲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79386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高考模式选科演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高考模式选科演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高考模式选科演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高考模式选科演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高考模式选科演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高考模式选科演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高考模式选科演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高考模式选科演讲江苏高考模式选科演讲篇一:江苏高考 XX 年考试说明解读(新)(讲话提纲)江苏高考 XX 年考试说明解读(讲话提纲) 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李长青 XX/12/14 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英语科考试说明在去年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修订,总体要求和结构基本不变,但是有两点信息值得关注。 一增补了 12 个单词的词性,分别是 blondeadj ,conduct n, fail n, favor v, film v,glue v,handle n,rush n, shoot n, struggle n, suspect v, vain adj。教师应创设语境让

2、学生推断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引导学生根据已知“熟词”推断未知的“新义” ,不可死记硬背。 1. I got a fail in the exam and I decided to get my homework finished without fail. 2. 3. 4. around them. 5. It6. 7. 8. 9. 10. XX 年考试说明是 XX 年新方案实施以来唯一未增加新词的一年,保持了 XX 年的 3534个单词不变,只增加了 12 个单词的词性。事实上,增补的这些词性,未必考到,更值得重视的是词汇的灵活运用,凸显语境在考生作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进一步探讨词汇复

3、习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单词记忆的技巧,帮助学生“记会” 、 “会记” 、 “会用”单词。上个月学校举行运动会,我班的一个学生在跳高,我指着垫子问 The mattress is intended to cushion your fall 是什么意思? 当然,cushion 是动词,意为“缓冲” ,fall 是名词意为“跌落” 。前段时间下雪,天气寒冷天冷,进班时学生在跺脚,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一个单词 stamp。大多数学生知道这个词有“邮票”的意思,我说邮票上要盖邮戳,信才能寄出,所以这个词有“印章”的意思。我又问这个词的动词是什么意思?如果你从雪上走过,会留下什么?显然是“脚印” ,所以这个词有

4、“跺脚”的意思。我让他们再跺一 跺脚,体会这个单词意思。理化学科有实验,英语也可做实验,让学生体验记忆的过程,促进单词的记忆和理解。二书面表达新添加了示例 4:“文字+图表”相结合的读写形式 变化表明高考测试题目将更加重视考查考生分析、推断、评价等高层级思维能力,同时更加关注考生的语言素养和思维品质。 去年南京的第二次模拟考试和第三次模拟考试都是“文字+图表”的读写型书面表达,第二次模拟的话题是“大学热门专业的变迁”的思维导图,要求用 30 词描述专业变迁,分析原因并介绍你的专业原则及原因。与 11 模块的第二和第四单元联系紧密。第三次模拟的话题是“成功的代价” ,与 11 模块的第三单元话题

5、相同。XX 年高考是“文字+图表”的读写型书面表达,话题是“交通问题” ,与模块七第四单元话题相同。XX 届苏北四市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也是“文字+图表”的读写型书面表达,话题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与模块五第二、三单元和模块十第一单元话题联系紧密。 以上分析至少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年的书面表达“文字+图表”依旧是热点。 2.重视南京的大市模拟试题。 3.以单元话题为主线,充分利用课本,强化读写训练。实际上,江苏自从 XX 年到 XX 年的高考书面表达都与教材的话题有交集。这并不是巧合,也不能说明命题者是参照牛津教材命题的,只能说明教材话题的涉及面是很广泛的,教师在高考复习时不能抛开课本,要

6、充分利用课本扩大相关话题的词汇量。 XX 年全国高考英语英语研讨会今年 10 月在北京举行,国家教育司王文湛司长明确表示高考英语计入总分,一年两考。国家考试中心要逐步收回命题权,江苏 XX 年高考可能参加全国统一命题。该信息将暗示 XX 年的江苏卷英语的难度可能趋于平稳,不会超过 XX 和 XX 难度。可能会和 XX或 XX 年高考难度不相上下。这对 XX 年复习迎考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以上解读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篇二:XX 年江苏高考模式(建议)江苏高考模式,我所知道的曾有:3+2;3+小综合(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 ;3+大综合;3+1+1;当前的模式是:语数外三门主课

7、 语:满分 160 数:满分 160 外:满分 120 选文科语文考附加题 附加分总分 40 分 选理科数学考附加题 附加分总分 40 分 选修课 就是两门你选着学的,如:政史,物化 按等级划分 A B C D 四个等级 全省选修课分数排名前 95是C,前 50是 B,以此类推.一本大多要 1A1B,二本 2B,专够 C 就行了。 以上是高考 还有小高考即会考。是你除语数外及选修课外其他 4 门的要进行测试 及格不了可参加高考 但不能填报志愿 还有信息水平测试 这个好过 无望考本科的 抓紧语数外三门,有望考本科的,选修课要抓紧啊! 综观江苏高考模式,几年变了好多次,中央台有过节目报道,有人说是

8、瞎折腾。我是一线中学老师,我认为,比较几种高考模式,还是 3+2 或 3+小综合最好。理由如下:最短命的是 3+大综合。它的短命也证明了它是变态的,学生苦不堪言是其次,将理科性质的理化生与文科性质的政史地放在一张试卷上考,计入总分,也不利于高校甄别和选拔人才。 目前的高考模式,也是很不尽如人意的,但在“不要瞎折腾”的批评下,居然还挺了这么些年。 一是高校不满意。据说北大、清华在江苏的招生数变少了,就因为招不到好学生。你想语数外三门都是基础学科、工具学科,一些理化很优秀的学生却因为理化不计入总分而与名校擦肩而过。 二是对整个国家与民族非常不利。引用一网友的话说:“我有深深的感受,中国教育部的人是

9、有病,学到最后不知英语有什么用,反正我到现在基本没有用到过!难以想象,一个语文、外语很牛而物理、化学不懂的人,能造飞机、导弹。 而且不单是能否造飞机、导弹的问题,理工科的哪样不需要用到物理、化学啊!这样的考试与古代的八股文考试有什么区别啊!这就是中国为什么没有创新力与一流工人及科学家的原因了!” 据说当年江苏的这种高考模式出台,是受到一些院士的批评的:中国自然科学将如何发展?一个不重视理化的国家、民族还有什么前途?最后还是学者的胳膊没扭得过官员的大腿。 三是不利于高中的教学。我是一线高中老师,对此是亲眼目睹。在当前这种功利的教育下,高二小高考很多好学校停了其他课,全力冲刺,要争 4A 以加分;

10、很多差学校也是停了其他课,全力冲刺,要保过关。教学秩序被打破。进入高三,更多学校提出“血拼语数外” ,语数外课时多得学生想吐,所谓六门小科 目被严重弱化。强烈建议: XX 年高考回到 3+小综合(文科或理科三门)语数外三门各 150 分,小综合 300 分,总分 750 分计入总分,文科、理科分开划线。 (当然,也可以理科方向数学 200 分,文科方向语文 200 分,英语 120 分,小综合 300 分等等) 理由是: 一、学生负担不算太大。事实上高考就算只考一门,学生就学得不苦了吗?那些搞教育政绩的领导就不揪了吗?所以不要认为减少高考考试科目学生就能减轻负担。况且现在这种模式,学生不苦吗?

11、高二就要小高考,不也是高考的一个组成总分吗? 二、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高校是要分专业的,只看语数外,其他只是等级,怎么能看出学生的专业发展前景如何? 三、有利于高中组织教学。现在的模式,学生语数外三门学厌恶了,想吐了。一些差点的学校,因为学生语数外很难达本科线,一些领导就减少选修科目的课时,甚至是停了选修科目。这些省厅的领导不到基层,不微服私访是不能知道实情的。 四、文综、理综合卷比单独考要好。因为它可以加强理科或文科三门之间的综合,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文综、理综比让学生在六门中任选两门要好,任选两门,有 15 种组合,一是各学科难易程度不同,没有可比性,不利于高校选拔新生;二是各中学

12、,怎么可能开齐15 种组合。三是一些高中,常会动员一些差生选一些其他人都不选的组合,比如生物和政治,据说其他学校都不这么选,它就可以独一无二,人家无法与它进行比较,它就是第一。变态的功利的教育已经到了何种程度。 实施难度: 一、现在的高一没有分科,不影响学生学习,不影响高中教学; 二、离 XX 届高考还有两年,不影响高考准备,况且也没有什么影响到高考的组织。目前江苏的高考模式再也不能拖了。 三、减化了高校的招生。现在又是什么 3 门总分,又是什么小高考一、又是什么选修要匹配等等。 四、可以说,教还是这么教,教材、教辅用书等也还是照用,不存在要准备个几年的说法。 五、最大的难度是教育厅的面子。教

13、育厅怕社会上人说,瞎折腾的结果又回到了原点。其实我要说,这也不怪教育厅,不试不比较怎么知道哪种方案好呢,所以我要呼吁社会各界,要对教育厅宽容,他们能有勇气回到 3+小综合,那是多么的坚持真理,多么的知错就改,多么地善于和虚心听取来自基层的声音。 最后的希望: 1、希望网友跟贴不要骂教育厅官员。不要骂“变态” 、“神经” 。 2、希望教育厅官员从善如流,多多积德。 篇三:名师解析江苏高考选修科目名师解析江苏高考选修科目:历史 日本地震、反恐等热点入题,区分度好 考生反映:“题目不是很难,题量也不是很大,考的挺好的。 ”昨天上午在人民中学考点,考完历史走出考场的学生一个个都成了“淡定哥” “淡定姐

14、” 。家长在考场外还在纷纷议论,之前网络流传的“吭爹历史考生”的各种重大纪念日到底会考到多少。而实际上根据考生反映,各种“纪念日”并没有考到太多。 点评老师:赵加军(苏州市第五中学教师,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XX 年江苏历史试题整体平稳不失灵动,求活不舍稳重,难度降低,难易度适中,区分度好,突出重点热点,时代感强。分值比重基本和考试说明一致,必修 100 分,约占 85%,选修 20 分,约占 15%,总体中国史约占 56%,世界史约占 44%。必修选择题不变,非选择题比 XX 年少了一题,选修题量不变。1、选择题仍是 20 道,具体分布是政治史 9 题、经济史 5 题、思想史

15、6 题,试题覆盖面广。选择题有以下特点:第一多用新材料、新情景,注重能力,有 11 个选择题首先要理解材料;第二图文并茂,显得生动活泼,有 4 个选择题使用了 6 幅图片;第三突出重点和热点。如辛亥革命、罗斯福新政、经济全球化问题、全球反恐等。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江苏历史试卷的风采。2、第 21 题以顾炎武的言论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顾炎武的思想脉络,及产生的政治背景与影响等。重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起到了一种引领的作用。设问稍微有点难度,主要考查学生读题理解的能力。第(3)问需要一定的历史思维与辨别能力。3、第 22题是一道关于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问题。前两问不难,概述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经济因素,根据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第(3)问论证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这道题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和史学特色,难度较大,区分度明显,估计学生失分较多,学生反映也是看起来难做起来更难。4、第 23 题考查的是英国的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世界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英国算上今年高考已经至少连续 5 年涉及,这在预料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