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 中科大 洪进教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6778790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4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 中科大 洪进教授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组织行为学 中科大 洪进教授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组织行为学 中科大 洪进教授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组织行为学 中科大 洪进教授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组织行为学 中科大 洪进教授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 中科大 洪进教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 中科大 洪进教授(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单元 个体行为的基础,传记特点 人类心理现象的基本分析 心理过程的基本内容 个性心理的基本内容,2,案例:谁当总经理更合适?,某电子电器工业公司是一个由十几家小厂组成的专业公司,公司行政领导班子由一正三副四个成员组成。总经理由于年事已高即将退休,需要物色一个合适的新总经理。该公司的上级主管部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考察,认为现任三位副经理不宜提升,新的总经理需从下面挑选。各方面的意见最后集中到李厂长和王厂长两个中选一个。 李厂长,男,39岁,文化程度大学本科(电子专业),党员,原是该厂技术员,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出身。李厂长性格开朗,精力充沛。善言谈,好交际,活动能力很强,积极开展横向联系。他

2、认为,要发展就要靠技术,因此千方百计,不惜重金引进人才。他还很重视产品的广告,每年要花几十万广告费,电台、电视台、路边广告牌、电车、汽车以及铁路沿线都有该厂的广告,可谓“无孔不入”。 但李广长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这就是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常常盛气凌人,不大把公司的领导放在眼里,经常顶撞他们,公司的“指令”常常被他顶回去,因此公司领导对他这一点颇为不满。各科室也不大愿意和他打交道,他同公司下属的其他几个兄弟厂关系也不融洽。,3,案例:谁当总经理更合适?,王厂长,男,37岁,文化程度大专(企业管理专业),党员,有技术员职称,家庭出身小业主。他最大的特点是精于企业管理,率先把计算机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去

3、。他对整个厂的机构设置、岗位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每年考核两次,奖惩分明。因此,平时大家各司其职,他却显得很悠闲自在。他似乎比别的厂长“超脱”得多。王厂长性格内向,沉稳,对什么事情总要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人们说他“内秀”。他对自己厂今后五年的发展,有一个远景规划,听起来切实可行,也颇鼓舞人心。对一些出风头的社会活动,他不太喜欢参加,但对各科开阔思路的业务技术讲座却很感兴趣。他很善于做职工的思想工作,他认为企业职工的思想问题都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都和生产有关。 和李厂长不同,他不喜欢花高价引进工程技术人员,他认为这些人中不乏见利忘义之徒,只能同甘,不能共苦。关键时刻还是要靠自己,宁愿多花些钱来

4、培养自己厂里的技术人员。他也不喜欢高价做广告,他把作广告的钱用来购买先进的技术设备,为提高质量服务。,4,案例:谁当总经理更合适?,但也有不少人认为,王厂长缺乏开拓精神,求稳怕变,按部就班,工作没有多大起色。按照厂里的基础和实力,应该发展得更快些。可他们的效益都比不上李厂长他们厂。和李厂长比,他就显得保守、过于谨慎、处事比较圆通、不得罪人。王厂长听了这些议论,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 李厂长和王厂长谁当总经理更合适,上级领导部门至今议而未定。思考题 1、依据有关个性理论,对两位厂长的能力、气质、性格进行分析、比较。 2、通过对他们个性的比较分析,你认为谁当总经理更为合适,怎样才能做到“扬长避短

5、”、“人尽其才”?,5,个体行为研究的主要影响变量,每个人都是由生理系统和心理系统组成。 生理系统包括:神经、运动、循环、新陈代谢等。 心理系统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态度等。,6,一、传记特点,年龄 年龄与离职率的关系 年龄与缺勤率的关系 年龄与生产率的关系 年龄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性别 女性与男性在生产率、离职率、缺勤率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7,一、传记特点,种族 在工作场所,不同种族的员工之间的关系,包括绩效评估、薪酬、晋升等方面。 不同种族间在心理能力和特征方面的差异性。 任职时间和工作经历 任职时间与生产率、离职率、缺勤率、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教育背景,8,二、人类心理现象的基

6、本分析,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对现实态度体验。情绪、情感、情操,意志过程-在改造现实时不怕困难,去完成任务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态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9,人的认识过程始于感知,感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 知觉-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于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知觉的特点: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三、

7、心理过程的基本分析,10, 两可图形:,人脸或花瓶,少女或老妇人,11, 暗藏玄机的黑森林,提示:在这幽黑的森林里,你是否还看到了几张严肃的面孔 隐藏在石块里呢?,12,13,影响知觉的因素,客观因素 知觉对象的大小;知觉对象的刺激强度;知觉对象的活动程度;知觉对象的重复频率;知觉对象的新颖性或熟悉程度;知觉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程度。 主观因素 对知觉对象的兴趣;需要和动机;个性特征;学习经验。 情境因素 适应;对比;敏感化;感受性降低。,14,社会知觉偏差(1),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当社会知觉发生偏差时,有多种反应效应: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

8、“先入为主”,第一印象。一般感知陌生人时,首因效应更大一些。由于它是最初的不全面的认识,因而往往是有偏差的。阿希实验(中心词);卢钦斯实验(顺序)。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 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面对熟人的感知(指对新异行为的感知),近因效应更大一些。,15,阿希实验(中心词),S.E.阿希是最早研究首因效应对认知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1946年,他以7种描述个人人格特征的词为刺激物,以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有关人格印象的形成过程。这7种人格修饰语为“精干、坚信、健谈、冷酷、热情、机智、进取、有说服力”。 实验分A、B两组进行,除第四个人格修饰语不同外(A组为冷酷、B组为热情),

9、给予两组被试的刺激语没有区别,提示的方式、时间间隔、重复次数也一概相同。实验结果发现,两组被试都很快根据7种人格修饰语描述了该人的人格形象,但两组的印象大相径庭。不仅A组被试说该人是个“冷型”的人,B组被试说该人是个“热型”的人,而且两组被试都咬定,在这7个修饰语中,最关键的是冷酷或热情。而阿希将这个词抽出后,用另6个词进行的实验表明,两组被试此时形成的印象转变为中性的了,已不再具有前述褒贬性质。据此,阿希得出这样两条结论:其一,印象形成是所有人格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在这些人格要素中有一种是左右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最早出现的中心词(如冷酷/热情)决定第一印象。,16,卢钦斯实验(顺序),

10、两年以后,另一位社会心理学家AS卢钦斯对阿希的观点提出了批评。他认为,决定人们对他人认知的关键因素与其说是“中心词”,不如说是人们的知觉顺序。换言之,第一印象是由人们所先接触的人格修饰语所决定的。在?的实验中,卢钦斯用了两段杜撰的描写一个叫詹姆的学生的生活片断的文字做实验材料。这两段文字描写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人格特征。卢钦斯以不同顺序对这两段材料加以组合:一种是将描写詹姆性格内向的材料放在前面、描写他性格外向的材料放在后面;另一种顺序则正好相反。接着,卢钦斯将材料让两组水平相当的中学生被试阅读,并让他们对詹姆的性格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先阅读的那段材料对被试进行的詹姆性格的评价起着决定作用。,

11、17,社会知觉偏差(2),晕轮效应(halo effect) 以个体的某一特征而形成总体印象。 “以点概面” 投射(projection) 假定别人与自己相似,以自己的特点来知觉他人。 刻板印象(stereotyping) 人们往往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社会角色有其固定印象,并对以后有关类别的个体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的影响。,18,19,归因(attribution),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 Heider)1958年最早提出的概念。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关于社会知觉的中心理论,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 归因: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判

12、断其性质、推断其原因的过程。(对行为的知觉) 从根本上来说,人们对行为进行归因,在于试图理解他人的行为,更好地弄懂周围环境的意义。此外,归因涉及的是对行为起因的认识,人们推断他人的行为起因,这种推断又会影响到他们自己随后的行为反应和情感。,20,行为的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行为原因一般区分为: 内因行为指个体在自己控制范围之内(如个性、情感、动机或能力)的行为; 外因行为是由外部原因(其他人、环境或机遇)引起的。 认知者如何确定他人的行为是出于内因,或是外因。哈罗德凯利提出一个归因模式。他认为,人们在进行归因时,主要依据3个因素进行判断: 区别性:个体在不同情景下是否表现出不同行为; 一致性:美

13、国个体在相似的情景下都有相同的行为; 一贯性:个体无论何时都有相同的行为 关于内因和外因的归因,人们常犯自我服务偏见(self-serving bias)或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21,哈罗德凯利归因模式,22,成功与失败的归因,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 Weiner)研究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 一般人对成功和失败做出4种归因: 个人努力程度(内因;不稳定) 个人能力(内因;稳定) 任务难度(外因;稳定) 机遇状况(外因;不稳定) 不同的归因对人的持续行为有不同的影响: 将失败归因为稳定的内因(能力低),不会增强今后的努力和持续性行为

14、; 将失败归因为不稳定的内因(不努力),可能增强今后的努力和持续性行为; 将失败归因为不稳定的外因(机遇差),一般不会影响人的积极性,可能增强今后的努力和持续性行为; 将失败归因为稳定的外因(任务重、难度大),可能降低行为者的自信心、成就动机和持续性行为。 案例:我到底错在哪里?,23,认知与个体决策行为,决策(decision):在两个或多个方案中进行选择。决策是对于问题的反应,在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存在差距时,要求个体考虑不同的解决方案。 决策过程与认知有密切关系。决策即是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 决策的模式主要有: 最优决策 满意决策 隐含偏好决策 直觉决策 个体在行动之前先进行思考和推理

15、,所以了解个体怎样作出决策有助于解释和预测他们的行为。,24,最优决策模型,目标是获得最佳行动结果 最优决策模型基于理性假设: 目标取向,假定不存在目标冲突,决策目标单一、意义明确。 所有选项已知,可以确定所有的有关标准,并列出所有的备选方案;决策者有能力对标准和方案进行评估。 偏好明确,假定决策标准和备选方案的价值可以量化,以便进行排序,分出高低。 偏好稳定,标准和备选方案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效果最佳,最有利的方案会带来最大收益。,25,满意决策模型,满意决策现实的、足够好的、可行的方案 满意决策模型的实质是:当面对复杂问题时将问题降到易于理解的水平。个体在有限理性的范围内活动,备选方案被

16、考虑的顺序十分重要,最终选择常常是决策者遇到的第一个可接受的方案,26,隐含偏好决策模型,决策者非理性的选择。在决策过程的早期,隐含地选择一个偏爱方案,而后的过程主要是证明偏爱方案,即通过而后的过程使决策者确信他的隐含偏爱方案确实是恰当的选择。,为确保偏爱选择的成功,在标准和权重的选择中可能会出现知觉失真,27,直觉决策模型,直觉决策(intuitive decision making):从经验中提取精华的无意识过程。可见,直觉决策并没有脱离理性分析。 一般什么时候使用直觉决策 不确定性水平很高 几乎无先例 难以科学预测变量 分析性资料用途不大 信息有限 事实不足以明确指明方向 备选方案差异很小 时间有限,决策压力大 2种直觉决策模型 在决策过程之初使用直觉:回避对问题的系统分析,让直觉自由发挥作用,力图产生不同寻常的方案 在决策过程结尾使用直觉:初期确立标准、开发和评估方案使用理性分析,此后,让直觉发挥作用,“睡眠决策”,28,决策者的心理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