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故事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78040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故事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民族故事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民族故事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民族故事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民族故事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族故事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故事的调查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族故事的调查报告民族故事的调查报告篇一:民族风俗习惯-课题研究调查报告民族风俗习惯研究课题摘要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性格与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一直熠熠生辉,流芳百世。然而,当今社会,浅文化、俗文化、网络文化充斥人们的生活,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他们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基于此,我们提出培养传统文化的 策略。 【关键词】 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民族风俗习惯研究课题 一、课题提出背景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2、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确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历史上,中国人根据各种知识现象而自发形成过许多很有意义的节日,这些节日,不仅仅蕴涵深刻的科学内涵,还为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繁荣,作出过重大贡献。中国人应该逐步恢复自己的传统节日习惯,这其中的文化,经济等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遗憾的是,近年来大部分的高学生对于中国一些特有的民间节日都不甚了解,都对一些洋节抱有极大热情,从而忽视了民族的节日。我们这一小组意识到这一现象,所以经过小组的讨论,觉得有必要

3、对此做一研究,目的是为了引起同学们对民间风俗的兴趣,从而对此有碍更大关注。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止我们自己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多彩,而且我们也使周围的同学燃起了对民族节日风俗的热情。唤醒我们这一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意识,这也是我们最初的目 的。从一个个小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先辈们对后代的美好祝愿,所以我们也应该把这些祝愿流传下做一个去,不能让自己完全西化。让我们名副其实的中国人,能多了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家 乡。我们希望让我们这一代人能对我们祖国对我们家乡的风俗能够多了解一点,多关注一点,重新重视这些具有特色的老传统,去发掘他们的魅力。传统风俗是我们民族的血肉,而我们是

4、民族的脊梁,我们永远也离不开传统文化。所以,让我们用我们的行动让旧的民族风俗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 。 三、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门具体实施计划如下: 第一阶段(XX 年 8XX 年 11 月)小课题研究阶段 我们采用文献研究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去论证我们选择这项课题的可行性,经过学校高中课题研究论证小组的论证,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制作课题研究计划和方案。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民族风俗习惯,饮食、信仰、穿着、在这个过程中,增进同学们之间团队合作精神,为整个研究工作在理论上和实际合作中都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XX 年 10 月XX 年 5 月)调查研究阶段 这个阶段是我们研究的主要阶段,在该阶段我们

5、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进行了分工处理:第三阶段: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新疆少数民族服装、舞蹈、小吃、信仰、节日. 途径:上网调查、问卷调查、摄影、专家访问。 分配小组,以小组的形式来研究。进行专家访问、问卷调查、上网调查、照相、进行少数民族家做客。 第四阶段(XX 年 08 月)成果汇总 该阶段对前两个阶段的研究情况和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完成研究成果的总结,撰写其工作。XX 年 08 月,通过一年的时间,研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我们对民族风俗习惯这一支柱产业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并进行了实地调查,深深的感受到民族的风俗存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五、提出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外国文化在中国的传

6、播,大多数的同学对民族节日不大了解,他们普遍认为传统节日“老土” ,不符合所谓人类的风格。因此我们查阅了许多资料,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民族节日也不是很了解,在我们脑海里也就这么几个节日。在查找过程中,如:古尔邦节、肉孜节、赛马节。我们 看到了各时节不同的节日,从一个个节日和传说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历史的悠久。 六、报告 当我们结束这次探究活动之后,我们真正地意识到民族风俗给我们带来了的特色的创新 。它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佳节。人民为了庆祝这一节日而逐渐出现很多的风俗,这些都表达了民族文化各行不同的色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应该尊敬少数民族的风

7、俗习惯和文化,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树立” ”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的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 七:心得体会 通过研究活动让我们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有许多事情如果没有其他组员的帮助,是完成不了的,组员之间有良好的沟通时完成任务的重要一部分,研究性学习令人受益匪浅, 。民族习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强调的就是亲身经历。任务很轻松,组员个个都很不错,这类的活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丰富课外知识,积累经验。在这次实践中,更加主动去参与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社会参与能力及自身素质。 、 篇二:暑期民族传统文化调研报告暑期民族传统文化调研报告 暑

8、期民族传统文化调研报告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同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也刻不容缓,利用暑期,我走访了本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富集、特色鲜明的村寨-高荡村,就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简单的调查研究,调研情况如下: 高荡村系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关镇的千年布依古寨。古寨具有典型的第三土语区布依族村寨的特点,传统民居与古寨风貌特别是石头古建筑保存完整,周围青山绿水,环境优美,民风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积淀厚重,古文化遗址遗迹多,遭到破坏不大,具有较大的民族民间文化发掘潜力。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使高荡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婚丧、节庆民族习俗,敬天地、尊师祖的民

9、族信仰传承比较完整和丰富。蜡染、织锦、刺绣等传统工艺在高荡村布依族人中不断的沿袭和发展。高荡村不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双枝并秀,而且蕴藏着极大的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价值。 一、高荡具有丰富的布依文化资源 高荡村居民 300 多户,近 XX 人口,全系布依族,且只有伍杨两姓,已有 600 多年历史。主要具有以下方面的民间文化风情: 1、有独特的山寨建筑。村落内的建筑布局井然,房屋建筑均为石木结构,不用一颗铁钉,均是木料结构屋架,有的石料间隔,有的木料间隔,石板盖顶,墙多数用石料垒砌或浆砌,用石灰或混泥土勾缝、材料就地取,造价低廉,经久牢固,冬暖夏凉,在建筑形式上,有的组成一正两厢院落,纵横交错,古朴悠

10、远。 2、有传统精湛蜡染、织锦、挑花等民族工艺,山寨80%的成年妇女都会制作传统的民族民间工艺,很多农户家里设有染缸,从事织锦、蜡染及传统民族服饰的纯手工制作。 3、有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民间文学。在文化起源上,有铜鼓的来历 ,在传说类有滴水滩瀑布的传说 ,在民风民俗上,有六月六的传说 、 姊妹箫的传说等,在民间故事类,有对爱情忠贞不谕的睡在草凳上的小狗儿 、 三妹与蛇郎 。有富于幽默对事物认识讲究哲理的征舵的故事 ,有讽刺贪财愚蠢,描绘善与恶斗争的妹妹智杀老变婆 、 人与虎斗智等童话故事。 这里的布依民歌不仅数量繁多,内容丰富,而且流传广泛,布依民歌有古歌、酒歌、时政歌、劳动歌、生活歌、儿歌

11、,从少年儿童到老人,几乎个个会唱布依族歌,唱歌成了布依人或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这里有布依族民间音乐、舞蹈。其中布依族民间音乐有两大类:一是民间器乐曲调,如铜鼓调、竹箫调、唢呐调、木叶调。二是民间曲调,如念经调(属宗教类) 、立房上梁调、情歌调、酒歌调等。 布依族民间舞蹈有铜鼓舞、撒麻舞、花包舞、唢呐舞等。 4、有丰富多采彩的布依族节日,有三月三(油团粑节) 、六月六(男女青年赶表定情节) 、尝新节,俗称稻米节(即七月半)等。一年中,最隆重、活动内容多要数“六月六”了,六月六这天这一带的布依男女老少聚集在山寨的民间文化场所,进行对歌跳舞,男女青年赶表(谈恋爱) ,同时还进行唢呐、击铜鼓、

12、木叶、飞石打靶,抓羊子,母鸡护蛋、水上漂石等技艺比赛。 二、该村在民族传统文化工作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1、 高荡村被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授予“贵州省 30 个最具魅力民族村寨”之一,表明她所具有的深刻民族民间文化和特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和认可,这必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当地文化的保护、发掘、开发、提高和开放,必将进一步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2、 高荡村被省政协书画院定为创作采风点,为推广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巨大作用。 3、 高荡村作为布依千年古寨,不仅历史悠久,解放前还是镇宁自治县少数民族村寨的“儒林村” 。明清以来,高荡村就有私塾,直至新中国成立前不间断。因此,但

13、凡家境尚可的人家,都会送子弟入塾,曾经产生过秀才 9 人,举人 1 人,有 7 名黄埔军校毕业生,1 名国立师范毕业生。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旧时的“儒林村”变成了文化村,在过去的 60 年,全村通过读书正式被大学、中专录取读书参加工作的人就有 121 人,其中伍德馨一家的子女,就有 6 名大学生。高荡被 1985 年贵州年鉴记载,称之为“文化村” ,这在镇宁自治县绝无仅有。 三、该村民族文化濒危情况: 该村的布依文化有部分内容已逐步消失,总的来说,衰退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世代相传,为人皆知的民族风情、民间音乐、古歌、民间神话、传说等部分无人传承了。 2、一些丰富多彩的

14、民族节日活动,传统的项目少了,变得空乏无味。 3、一些独特的布依民间工艺品无人传承制作 4、一些 80 年代之后出生的孩子不会讲本民族语言,母语传承存在危机。 5、民居古建筑和特色民居濒临灭绝。由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 一些曲雅古朴、工艺精湛的建筑逐步被现代建筑所取代,需尽快加强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修缮。 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高荡村如今被定位成布依千年古寨进行旅游开发,经济的发展与振兴,民族文化建设与开发,离不开对民族文化风情的抢救、保护很有必要,现充分利用全乡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的特点,提出以下保护建议和措施: 经调研后,高荡村如今正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与帮扶下,开始逐步完善旅游设施,在

15、此略提几点建议: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提供保障。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文化专业人才,让更多的人走进民间艺术,发扬民族之魂。大力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纳入教学计划安排,编写乡土教材,培训师资,通过学校教育保障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意识。另外要加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定工作,要建立文化传承人名录体系,对传承人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如授予荣誉称号、给予民间艺人的生活补贴等,进一步掀起尊重和爱护文化人才,使民

16、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魂宝流传千秋。 2、统一规划村民建筑,保护地方独特的村寨建筑风格。 3、修复村寨的水碾和农户门前的石磨、舂对,在围绕村寨流淌的梭罗河沿河两岸制作竹筒水车,自流灌溉农田。同时衬托村寨淳朴民风,重现民族远古文化的见证。 4、积极抓好布依文化风情的开发,保护利用。把布依族习俗和文化活动场面与旅游观光很好地协调起来,增加旅游者与当地群众的情趣交往和生活方式,采取解说布依习俗的成因、神话、传说故事、表现形式等方式,让游人对布依习俗有正确了解,增加参与程度甚至产生共鸣。 5、发展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布依族蜡染、织锦、挑花等旅游纪念品等。 综上所述,相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变抽象为具体,变空洞为生动。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一定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银城镇宁的旅游兴县战略也将由此打响一场由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带动经济效益的漂亮的胜仗! 暑期民族传统文化调研报告 篇三:关于土家族民族调查报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一、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