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工作总结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77871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国,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民国,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民国,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民国,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民国,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国,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国,工作总结(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国民国,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篇一: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精心总结第三章:辛亥革命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一)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0 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的激化,一方面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铁路、矿山的利权成为列强掠夺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发生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以及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等。全国性的民变和爱国运动,反映广大人民再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了。 (二) 、清未“新政”及其破产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

2、后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为“洋人的朝廷” 1901 年 4 月设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 1、 “新政”的内容:一、改革官制,整顿吏治,1901年 7 月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二、改革兵制,训练新军,各省筹建武备学堂,裁汰绿营和防勇;三、改革学制,提倡新学,从 1906 年起废除科举考试;四、奖励工商,兴办实业,颁布商律 ,对兴办实业有贡献者进行奖励。 2、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及其破产 1906 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1908 年颁钦定宪法大纲 。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清王朝封建统治,借立宪之名加强皇权,并非真正向资本主义迈进的立宪,不仅引

3、起立宪派不满,而且加剧了统治集团内 的矛盾。清政府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 (三)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的形成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其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一)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1894 年下半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 (标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1895 年春,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并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1895 年 10 月孙中山决定发起广州

4、起义,由于消息事先走漏,起义失败。 1900 年 10 月孙中山又在惠州起义,最终失败。 (二)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使民主革命思想迅速地传播开来。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驳斥康有为的保皇观点,强调中国人有能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邹容革命军 ,阐述了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陈天华警世钟 , 猛回头 ,抨击了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罪恶图谋,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号召人民推翻这个“洋人的朝廷” 继兴中会之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陆续成立,其中重要的有黄兴华兴会,蔡元培光复会及科学补习所岳王会等。 1905 年

5、 8 月 20 日,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报为民报 。 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一)三民主义学说 1905 年 11 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 (民族革命) 民

6、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 ,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但是民权主义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也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 (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 。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但是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难以成为发动群众的理论武器。三民主义学说的意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时间:1905

7、1907 年 辩论双方: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 康有为为代的改良派 阵地:民报 新民丛报 论战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这场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第二、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第三、这个胜利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局限性:由于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革命派未能对中国民主革命一系列根本问题作出完全正确的回答。 第一、

8、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仅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第二、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其方案也不十分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第三、革命派未能把土地制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从而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 、各地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1911 年 4 月 27 日,黄兴带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遇难者 72 人被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起义 1911 年 5 月,清政府皇族为筹集借款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

9、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州四省民众的强烈反对,四川省尤为强烈,造成成都血案,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索。 (二)武昌起义和各地响应 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起义。 1911 年 10 月 10 日,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当夜占领武昌。武昌起义引来了全国响应,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从武昌起义到 11 月 9 日,短短一个月,13 年省和上海宣布起义。 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三)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

10、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以 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它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第一、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 第二、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1912 年 3 月,临时参议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其主要内容:参议院否这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的权利。 临时约法以根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南京临时政府也有局限性:一、企图用承认

11、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二、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二、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一)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 历史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第二、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第三、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

12、放运动。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第五、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二)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第二、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第三、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13、,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三、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一) 、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1927,袁世凯-皖系-直系-奉系) 性质和统治时期: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军事、政治集团,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北洋阀统治时期是从 1912 年袁世凯到 1927 年张作霖逃出北京,控制中央集团达十五六年之久。 袁世凯从临时大总统到复辟帝制 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帝退位。2 月 13 日,袁世明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也提出辞呈。2 月 15 日临时参义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为防止袁世凯专制,提出奠都南京,和遵守临时约法但都没有

14、实现。3 月 10 袁世凯在北京就职。4 月 1 日,孙中山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1913 年 10 月袁世凯强迫国会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1914 年 5 月当让终身大总统,民国已成空壳。1916 年元旦当让洪宪皇帝。1916 年为洪宪元年。 北洋军阀 16 年的黑暗统治 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一方面封建军阀大力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制定一系 反动法令,人民群众毫无政治权利可言。另一方面袁世凯毁弃辛亥革命过程中孙中山苦心缔造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913 年袁世凯杀害了宋教仁。对外北洋军阀为了巩固专制统治,不惜投靠帝国主义,袁世凯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1

15、915 年 5 月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二十一条” 。 在经济上北洋军阀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军阀、官僚本身就是大地主,他们以各种手段兼并土地。北洋政府征收各种苛捐杂税等手段压榨农民。军阀和官僚还借助于政治势力,组成官僚买办资本集团,操纵、垄断财政金融和工业、运输业。广大农民生活于极端困苦之中。 在文化思想方面,北洋政府尊孔复古。袁世凯向全国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 ,命令全国恢复祀孔、祭孔典礼,恢复跪拜礼节。企图用封建思想遏制人民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护其反动统治。 北洋军阀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中国重新落 入了黑暗的深渊。资产阶级革命

16、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和国的梦想破灭了。 (二) 、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仍坚持革命的立场,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1、发动“二次革命” 。直接原因: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 ,1913 年 7 月,李烈钧在江西湖口通电讨袁,战争主要在九江、南京一带进行,史称“赣宁之役” ,又称“二次革命” 。1914 年 7 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产中华革命党。 2、发动护国战争。目标: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者:梁启超的学生蔡锷。1915 年 12 月 25 日,蔡锷宣布去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1916 年 3 月 22 日,袁世凯取消帝制。6 月 6 日袁世凯在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 3、发动第一次护法动动。起因:皖系段祺瑞公然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时间:1917 年孙中山率领部分国会议员南下广州,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结果:西南军阀排挤走孙中山,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 4、发动第二次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