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施工技术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6774888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工程施工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网络工程施工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网络工程施工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网络工程施工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网络工程施工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工程施工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工程施工技术(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工程施工实用技术,网络工程布线施工技术要点: 1、布线工程开工点的准备工作 2、布线过程中注意的事项 3、测试 4、布线结束时注意的事项 5、施工安装工艺要求,布线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一、布线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网络工程经过调研,确定方案后,下一步就是工程施工,施工前的第一步就是开工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综合布线实际施工图 布线的走向,共施工人员使用 2、备料光缆、双绞线、插座、信息模块、服务器、稳压电源、等落实购货厂商,并确定提货日期; 不同规则的塑料槽板,pvc防火管,螺丝等用料到位; 制定施工 进度表(留有余地,防止突发情况) 想工程单位提交开工报告。,施工过程

2、中要注意的事项,二、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1、施工现场督导人员要认证负责,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协调各方意见。 2、现场施工碰到的不可预见的问题,要及时和工程单位协商解决, 3、对工程单位新增加的点及时在施工图中反映出来 4、对部分现场要进行阶段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5、制定工作进度表,测试,测试所做的事情有: 1、工作间道设备间的链接情况 2、主干线的链接情况 3、信息传输速率,衰减率、距离接线图、近端串扰等。,工程结束时注意的事项,1、清理现场,保持现场整洁,美观; 2、对墙洞、竖井等交接处要进行修补 3、各种剩余材料汇总,放置在一处,做好登记 4、做好总结材料(开工报告,布线

3、工程图,施工过程报告,测试报告、使用报告、公正验收报告等),施工安装工艺要求,1、设备间应处于干线综合体的最佳位置,尽量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口和网络接口。 满足温度、湿度、 静电、防火要求 2、电缆布线应根据设备间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布线方式,布线技术,一、路由选择技术 两点间最短的距离是直线,但对布线来说,它不一定就是最好,最佳路由。我们要考虑施工操作是否方便,对于一个有经验的安装着来说,另可多使用些线缆,而不使用额外的劳动力,通常线缆比劳动力便宜。,布线技术施工要要点,选择好路径,布线设计人员要考虑以下几点 1、了解建筑物的结构 了解地板和天花板情况,并为强电和弱点分别设计通道,并用粉笔做好标

4、记。 2、检查拉线(牵引线) 绝大多数管道安装者会为后来的安装者流一条拉线,如果没有 则要考虑穿线问题。,布线技术施工要要点,3、确定现有线缆的位置 对于布线环境是一个旧楼,则必须了解旧楼的线缆是如何布放的,用的是什么管道,管道如何走的。了解这些有助于新的线缆建立路由,有时候可以使用原有路由。 4、提供线缆支撑 根据线缆情况和长度,考虑是用托架还是线缆槽 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布线技术,5、拉线速度考虑 有经验的安装者会采用慢速平稳的拉线,以免会造成缠绕或绊住。 6、最大拉力 防止拉力过大 线缆变形,造成传输性能下降,线槽铺设技术,线槽铺设技术 在布线路由确定后,首先考虑线槽铺设,线槽从材料上看,

5、分为 金属槽、管、塑料(PVC)管 从布线范围看,分为工作间线槽,水平干线线槽,垂直干线线槽,用什么材料,根据用户需求 ,投资决定。,金属管的铺设,金属管的暗设 预埋在墙体中间的金属管呢经不超过50mm,楼板的管径宜为1525mm, 铺设在混凝土、水泥的金属管,其地基要坚实,平整,以保证铺设后线缆安全运行。 金属管内应安置牵引线 金属管两端应该有标记。,金属管明设,金属管明设 金属管用卡子固定,金属管的支持点间距不超过3m, 光缆与电缆同管铺设时,应在暗管内设置塑料子管,将光缆铺设在塑料子管内,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金属槽的铺设,金属槽的铺设 金属桥架由厚度为0.41.5mm的钢板制成,具有

6、结构轻,强度高,安装方便等优点,金属桥架分为槽式和梯式2种。 安装金属槽应该在土建基本完成后,开始进行。,PVC塑料管的铺设,PVC管操作时注意2点 管转弯是,弯曲半径要大,以便穿线 管内穿线不宜过多,要预留50%以上空间PVC所料槽的铺设方式跟金属槽类似。,建筑物主干电缆连接技术,主干缆提供设备间到每层楼上管理间之间信号传输通道,主干电缆通常安装在竖井通道,在竖井中铺设主干缆一般有2中方法: 向下垂直放线(常用)(p214) 向上牵引放线,建筑群间电缆布线技术,一般有3中布线技术 直埋 管道内 架空(一般步骤为 1、电杆以3050M的间隔为宜。2、根据钢丝的质量选择钢丝绳,3、线接好钢丝绳,

7、4、架设光缆,5、每隔0.5M架一个勾。,表 2 建筑群线缆敷设方法的比较,建筑物内水平布线,一般有3中形式: 暗道布线:土建施工的时候已经预留地板管道。 天花板布线:确定路由,打开天花板,根据路由布线, 从离管理间最远的一端开始,拉到管理间。 墙壁线槽布线: 确定布线路由,沿路由方向放线,线槽每隔1m要安装固定螺丝, 布线要留有冗余量,改好塑料盖。,建筑物中光缆布线技术,竖井中铺设光缆有2中方法 向下垂放光缆(光缆转轴机搬到屋顶比较困难) 向上牵引光缆 布线应该注意的事项: 1、铺设光缆前,应该检查光缆有没有断点,压痕等 2、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因该小于外径的20倍。 3、光缆接头的预留不应该小

8、于8m 4、光纤接头应该又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操作,并检测损耗,作好光纤接头保护,长距离光纤布线架空铺设技术,光缆架空的要求: 1、架空线路的杆间距离,市区为30-40米,郊区为40-50米,其他地段最大不超过60-70米 2、架空光缆的吊线应采用钢绞线。保证能承受各种环境的拉力影响。 3、架空光缆可适当在杆上做伸缩余留 5、光缆挂钩的卡间距离为50cm,卡挂要均匀。 6、光缆转弯时,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15倍,施工布放时,弯曲半径应大于20倍。 7、吊线与光缆要接地良好,要有防雷,防电,防风等措施。 8、架空吊线与电力线的水平与垂直距离要在2米以上,离地面最小距离为5米,离屋顶最小距离为1.

9、5米。 9、架空杆路选定,一般沿公路一侧铺设,如果要穿行公路,就需要加高公路2边的杆高,具体高度视情况而定。 10、水泥秆的高度视具体情况定。 11、竖直杆本身要垂直,并作好杆的保护措施。 12、光缆通过池塘,农田,公路等时, 需要设置提醒标志。,长距离光纤布线施工技术,长距离光纤布线直埋铺设的要求: 1、人员培训,讲解布线方法和安全内容。 2、核定光缆路由的具体走向,铺设方式,环境条件是否符合施工图设计。 3、核定铺设距离。 4、核定光缆穿越障碍物采取的防护措施。 5、确定光缆经过沟渠,山坡,树木等如何放线。 6、开挖缆沟前,施工单位应该根据施工图的设计,沿路撒放石灰线,直线段灰线应该顺直,

10、不要弯曲。 7、直埋光缆沟深度要达到相关要求,不能挖沟的地方可以采用架空或预埋管道铺设。 8、铺设完毕应该尽快回填覆盖,,布线直埋铺设的方法:,布线直埋铺设的方法: 采用人工抬放铺设光缆要重点注意: 1、铺设时不允许光缆在地上拖,也不能出现急弯,扭转现象。 2、光缆不应出现小于规定曲经半径的转弯。 3、在布线过程中,光缆不能交叉,随时检查光缆是否破损等 4、直埋光缆布放时,沟内有水要排净,光缆必须放于沟底,不能拱起。 5、直埋光缆布放时,坡度大于30度,应采用”S”形铺设。 6、待光缆放完毕后,管道应采用沥青封堵, 7、接头处,拐弯处等因该设置标记,以便日后维护。,长距离光缆管道布线施工要求,

11、施工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施工前,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对选用光缆穿放的管孔大小,占用情况和位置进行核对。并保持管孔的干净。 2、管道所用器材规格,质量在施工前应该进行检验,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3、PVC管保证管壁光华,不变形。 4、计算好布线长度,一定要有足够预留长度。,光纤管道布线方法,1、布线是应从中间开始向2边牵引,一次布放光缆不要过长。 2、布线牵引力不大于120kg。 3、做好光纤头部的防水加强处理。 4、选择合适的管材。 5、光纤端头应该留有适当的长度。 6、放管时,严禁泥沙混入管内。 7如果放2根以上的塑料子管,应该作好标记。,双绞线布线方法,从管理间向工作区布线。(一层

12、中,信息点较少的情况下) 从中间向2端布线(中间有隔断的情况下) 从工作区向管理间布线(信息点多的情况下) 布线后,一定要作好线缆标记。以便区分各条线路,维护方便。,光纤连接技术,目前,大多数的光纤连接器是由三个部分组 成的,即两个配合插头和一个耦合管。两个插头 装进两根光纤尾端;耦合管起对准套管的作用光纤的端接主要的主要设备是光纤熔接机。,光纤连接器的分类,按照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单模光纤连接器和多模 光纤连接器;按照结构的不同:可分为FC、SC、ST、等各种形式;按照光纤芯数的差别,还有单芯、多芯之分。,2) SC型光纤连接器 SC型光纤连接器外壳呈矩形,如图所示。 采用的插针与耦合套筒的结构尺寸与FC型完全相同。,3) ST型光纤连接器ST型光纤连接器在网络工程中最为常用,其中心是 一个陶瓷套管,外壳呈圆形,所采用的插针与耦合套筒 的结构尺寸与FC型完全相同。其中,插针的端面采用PC 型或APC型研磨方式,紧固方式为螺丝扣,如图所示。,光缆连接器,光缆连接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