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肝内胆汁淤积与黄疸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773994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肝内胆汁淤积与黄疸2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4-肝内胆汁淤积与黄疸2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4-肝内胆汁淤积与黄疸2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4-肝内胆汁淤积与黄疸2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4-肝内胆汁淤积与黄疸2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肝内胆汁淤积与黄疸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肝内胆汁淤积与黄疸2(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肝内胆汁淤积与黄疸,胆红素的代谢与黄疸,胆红素的代谢,血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单核巨嗜系统,运输到肝脏,在肝细胞内处理,随胆汁进入肠道,粪胆元随粪便排泄,GST,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处理和分泌,B,B,白蛋白,G,B,G,G,B,受体,UDPG转移酶,毛细胆管,E.R.,高胆红素血症与黄疸,凡能引起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过程发生障碍等因素均可使血中胆红素增高,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 胆红素是金黄色色素,当血清中浓度高时,则可扩散入组织,组织被染黄,称为黄疸(jaundice) 。 正常胆红素最高为17.1mol/l(1

2、.0mgd1),其中结合胆红素3.42mol/l,非结合胆红素13.68mol/l。 胆红素在171342mol/l,临床不易察觉,称为隐性黄疸,超过342mol/l (20mgd1)时出现黄疸。,黄疸的分类,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 间接胆红素为主,DB/TB 20 常有溶血的表现(贫血,网织红细胞比例) 除黄疸外,其他肝功能指标通常正常。,肝细胞性黄疸,肝脏摄取和处理胆红素障碍 原发肝病的表现:乏力、恶心、右上腹部不适等 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升高,DB/TB 3050% 有ALT,AST的明显异常,AKP,GGT也可以

3、升高。 尿胆红素可以阳性,阻塞性黄疸,又称胆汁淤积性黄疸或是梗阻性黄疸 胆汁淤积导致的黄疸 胆汁淤积的表现 DB/TB50,胆汁酸与胆汁淤积,胆汁的分泌,胆汁的成分,胆汁酸,蛋白质,磷脂和胆固醇,胆红素,水和无机盐,药物和毒素,胆汁的形成,胆汁酸的代谢,胆汁酸的作用,胆汁淤积的定义与分类,Sherlock的定义:因胆汁流动或是生成障碍导致的正常胆汁不能到达十二指肠,可以是自肝细胞到胆道壶腹口的任何一处病变引起的。 胆汁淤积的分类 :肝内胆汁淤积肝外胆汁淤积,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生机制,肝细胞损伤导致肝细胞摄取、转运和分泌胆汁异常转运蛋白的异常细胞骨架的异常膜流动性的异常 胆管细胞损伤,常见肝内胆汁

4、淤积的病因,胆汁淤积的临床表现,瘙痒 黄疸 黄色瘤 脂肪泻,胆汁淤积时的肝脏生化改变,胆汁淤积的并发症,脂肪吸收障碍 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夜盲,角膜溃疡,皮肤角化(Vit A)骨质疏松、软骨病(Vit D)出血(Vit K)Vit E缺乏 肝纤维化、肝硬化 肾功能损伤、肾衰竭,肝内胆汁淤积诊断中面临的问题,用什么指标来确诊胆汁淤积尤其是肝内胆汁淤积? (胆红素?胆汁酸?),肝内胆汁淤积与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就是胆汁淤积导致的黄疸。 有阻塞性黄疸一定有胆汁淤积,但可能是肝外胆汁淤积,也可能是肝内胆汁淤积。 胆汁淤积绝大多数有阻塞性黄疸,但不一定都有阻塞性黄疸。,肝内胆汁淤积与肝细胞性黄疸的异同,相同点: 肝细胞性黄疸是肝脏损伤的表现,肝内胆汁淤积绝大多数也是因为肝脏损伤。 都常伴有ALT/AST等的升高。 疾病谱有很大的重叠(很多肝病即可能发生肝细胞性黄疸,也可能发生肝内胆淤。 不同点 发病机制不同? 黄疸容易诊断(化验发现胆红素升高) 肝细胞性黄疸相对容易治疗,肝细胞性黄疸和胆汁淤积 不同肝细胞损伤程度的表现?,对于许多肝病来说,肝细胞性黄疸或胆汁淤积都可能出现(两者最多只能出现一个):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药物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