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课时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习题 新人教版1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769571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课时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习题 新人教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课时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习题 新人教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课时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习题 新人教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课时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习题 新人教版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课时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习题 新人教版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课时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习题 新人教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课时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习题 新人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3 3 课时课时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一、选择题 读美国部分山脉、水系图(字母代表山脉、数字代表河流),回答 12 题。1上图中四个数字所代表的河流中,表示田纳西河的是( ) A B C D 2关于田纳西河及其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直接注入密西西比河,是密西西比河最大的支流 B上游地区为山地丘陵,中、下游地区为平原 C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和大西洋,因此降水丰富 D田纳西河流量季节变化大,主汛期是 12 月至次年 4 月中旬 解析 第 1 题,图中的 A 山脉为阿巴拉契亚山脉,发源于该山脉西坡的河流为田纳西河。 第 2 题,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支流;田

2、纳西河流域的上游地区为山 地丘陵、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地区为平原;该地区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的墨西哥湾和加 勒比海;该地区降水集中在冬季和早春,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答案 1.C 2.D 图 1 为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图 2 为诺克斯维尔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34 题。23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河流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末春初降水较多 4为了雨季蓄洪,甲地区防洪水库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A910 月 B1112 月 C12 月 D45 月 解析 第 3 题,田纳西河

3、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河流上游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属于 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春降水较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第 4 题,根据图中的降水资料可知 该地区 11 月份降水开始增多,进入多雨期,在此之前应留出一定的库容用以蓄洪。 答案 3.D 4.A 5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 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 ) 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 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 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少 D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解析 大坝对下游河段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对上游影响不大,拆坝后上游枯水期平均水 位没有变化,A 项错。坝址上游的汛

4、期拆坝前后应该没有变化,B 项错。大坝对下游河段具 有调节径流的作用,拆坝后调节作用丧失,径流量变化增大,C 项错。大坝具有调节径流 作用,拆坝后,调节功能丧失,汛期洪峰流量增大,D 项正确。 答案 D 下图为某河流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67 题。36以下关于图示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c 属于一级支流,eb 属于二级支流 Bbc 段河流比 eb 段海拔高、落差大 C西电东送有利于流域东部发展炼铝工业 Dbc 段的梯级开发是 fc 段灌溉农业发展的基础 7该流域内植树造林,其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解析 第

5、 6 题,由图可知,fc、eb 都是直接注入干流的,因此都属于一级支流;bc 河段多 水利枢纽,说明该段落差大,但海拔不一定高;bc 段的梯级开发与 fc 段灌溉农业的发展 没有多大关系。该流域东部铝矿资源丰富,而炼铝工业属于动力导向型,如果进行西电东 送,将有利于流域东部发展炼铝工业。第 7 题,该河下游地区的流域范围狭小,这最可能 是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的泥沙被带到下游沉积导致的,故在该流域内植树造林, 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答案 6.C 7.C 读图,完成 89 题。8图示两条河流都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但乙图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 年限,其原因最可能

6、是( ) A地质不稳,工程建设质量低 B科技水平低,设计不准确4C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严重 D地震多发,大坝毁损 9目前,甲图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A科技水平提高,核电成为该国主要能源 B地势低平,水能资源不足,水电成本太高 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 D该国对生态环境问题非常重视,恢复原始生态环境 解析 第 8 题,图示区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泥沙淤积,水库库容减少, 从而影响使用寿命。第 9 题,水坝建设破坏了自然的生态环境,导致一些环境问题的出现, 拆除水坝主要是恢复自然的生态环境。 答案 8.C 9.D 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

7、完成 1011 题。10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D地质条件稳定,适于建坝 11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库区及周边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引发旱涝灾害 A B C D 解析 第 10 题,A 项为社会经济因素;径流季节变化大不是水库建设的有利条件,C 项错 误;金沙江主要流经横断山区,地质条件不稳定,D 项错误。第 11 题,为有利因素;水 库建设能有效地缓解旱涝灾害,错。 答案 10

8、.B 11.B 读某水库运行后入库泥沙量、出库泥沙量及拦截率变化统计图,完成 1213 题。512.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该水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上游来水减少 B水库库容逐渐变小 C库区水污染加剧 D入库泥沙量不断增多 132009 年出库泥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B水库库容变小 C水库清淤 D水库拦截率高 解析 第 12 题,图中显示入库泥沙量大于出库泥沙量,则该水库泥沙不断淤积,水库会不 断变浅,库容必然不断变小。第 13 题,图中显示出库泥沙量多少主要受拦截率影响,故 2009 年拦截率最低,导致出库泥沙量最大,而该年拦截率突然降低,很可能是人为的水库 清淤

9、所致。 答案 12.B 13.C 二、非选择题 14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 处是田纳西河的_,此处地形为_,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 _和_。 (2)B 处地形是_,这里是人类活动的_地区。6(3)C 代表田纳西河,这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 _和_。 (4)在 A、B、C 三处中,应特别注意保护好植被生态的是_,应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 重点的是_。 (5)从图中多大坝和船闸,可推知流域内多_地形,水力资源_。 解析 田纳西河上游流经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是冲积平原。流域的地形、气 候、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

10、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A 处 是田纳西河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植被生 态;C 代表田纳西河,这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 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B 处地形是河谷平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答案 (1)发源地 山地 水量 水质 (2)河谷平原 比较集中 (3)合理分配 水质的保 护 (4)A B (5)山地 丰富 15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阅读下列 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材料二 图中 A 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

11、线;图中 B 地 区农业发达。 (1)说出甲区域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向并分析其原因。 (2)甲、乙两地有色金属工业发达。分析该区域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的优势。 (3)针对图中 B 区域水稻种植业生产,有关专家认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地理环境 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解析 第(1)题,甲区域水能丰富,水电站林立,水能开发是发展方向。水能资源是否丰富 取决于落差和水量两个因素。第(2)题,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属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丰富的 原料和燃料。第(3)题,本题是开放性问题,无论持何种观点,都要理由充分。答题角度考 虑环境、资源、气候等条件。 答案 (1)建设水电站,开发水能。甲区域有多条支流,水量大;位于我国第一、二阶梯的 交界,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2)该地区铜、镍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廉价的水电可以提供电力保障。 (3)同意专家的观点。该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而水稻种植业生产需要大量 的水资源,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也易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加剧,造成黄河下游 地区水资源短缺甚至河流断流,危及河流下游生态安全。 不同意专家的观点。当地农民充分利用黄河水及地形地势的特点,发展自流灌溉,充分利 用当地的光热条件发展水稻生产,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