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3课多采的消费

上传人:qiuji****ngye 文档编号:56769211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第3课多采的消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必修1第3课多采的消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必修1第3课多采的消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必修1第3课多采的消费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必修1第3课多采的消费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1第3课多采的消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第3课多采的消费(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默写: 1.论述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生产成本增加,价格上涨。商品的生产成本减少,价格下跌。,必修一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第3课 多采的消费,考纲展示,1.影响消费的因素 2.消费类型 3.消费结构 4.消费心理 5.消费行为,体系构建,基础梳理核心考点1 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及结构1.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1)当前可支配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2)未来预期收入: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2、(3)收入差距: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特别提示】 收入水平高,消费水平不一定就高,因为消费水平的高低还要受到物价水平、消费观念、生产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消费类型(1)按消费方式不同,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2)按消费目的不同,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题眼突破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生产决定消费,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居民收入 (直接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

3、可支 配收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不断提高人们收入水平,完善分配制度,未来收入 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促进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收入 差距,维护社会公平,落实分配政策,物价变动(重要因素),物价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消费观念(主观因素),影响消费水平和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恩格尔系数与消费结构(1)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2)意义: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真题演练 命题角度1 影响消费的因素 1.(2014江苏)有

4、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5.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出现该变化是因为社会保障 ( ) A.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B.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 D.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使人们的收入预期更加乐观,这促进了消费,C项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和收入差距问题,排除B、D两项。【答案】 C,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所反映的经济信息。,【解析】 本题属于图表题,解答时要明确图表中四项内容的变化趋势,并且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由

5、图表可知,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可见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加,国内旅游收入逐年增加,旅游收入占GDP比重逐年增加,可见旅游消费拉动了旅游产业发展,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答案】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逐步改善、消费水平逐年提高。2008年-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呈总体下降趋势,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增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能拉动经济增长。2008年-2012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加,国内旅游收入及其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方法技巧关于消费问题的主观题常见设问角度高考常考查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等知识,常与扩大内需

6、这一热点结合起来考查。复习时注意以下设问角度:(1)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分析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2)结合(或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某消费品的消费增长?(3)针对材料中的现象,为居民消费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4)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基础梳理核心考点2 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1.消费心理(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2)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3)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4)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2.消费行为应坚持的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

7、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主旨为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题眼突破1.正确理解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的关系(1)区别:消费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满足消费需求的活动。消费心理是指贯穿消费活动全过程的思维活动的总和,包括求名心理、求新心理、爱美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安全心理等。(2)联系:消费心理影响制约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 消费心理贯穿于消费者的消费活动的全过程,并规

8、定着消费行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特别提示】针对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企业采取的策略(1)产品制造环节:提升产品质量,注重产品形象设计、个性化产品的研发与设计等。(2)产品销售环节:注意产品创新,促销符合消费心理,实施品牌战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等。,2.正确理解信贷消费(1)贷款消费是通过预支未来收入来满足当前的消费需求。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社会信用制度的完善制约着贷款消费的发展。(2)贷款消费无所谓好坏,应当因时、因人而异。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贷款消费,并不是超前消费,而是一种适度消费。从社会经济角度讲,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贷款消费可以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真题

9、演练 命题角度1 树立正确消费观念 3.(2013重庆)有消费者说,我只喜欢购买明星代言的产品;有企业认为,通过广告遍撒鱼饵,有“鱼”上钩,企业就赚钱了。这说明 ( ) A.消费者不能盲从广告 B.广告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C.明星代言可提升企业诚信度 D.代言明星的声誉决定产品的声誉【解析】 消费者相信广告,企业利用广告赚钱,告诉我们不能盲目相信广告,故选A项。其余三项与题意不符。【答案】 A,命题角度2 消费行为原则 4.(2014新课标全国)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消费行为越来越 不理性收入差距 不断扩大日用品 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生活水平逐步提

10、 高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及其类型。分析图表中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某国20多年来,人均用于日用品的消费支出增长率稳中有降,但用于消费的支出不断增长,符合题意;人均用于奢侈品的消费支出增长率呈逐步上升趋势,意味着该国居民享受资料的消费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符合题意。与材料不符。【答案】 D,巧学增分能力提升 易错提醒易错点1 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居民收入【提醒】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但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的发展,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措施是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训练1】 近年来,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昔日的某些“贵族运动”,如出国旅游

11、、健身运动等,如今已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B.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C.社会商品、服务价格水平下降 D.居民家庭人口数量减少,【解析】 该题易错选B项。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是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答案】 A,易错点2 误认为贷款消费即超前消费【提醒】 贷款消费是否是超前消费,应该辩证分析。如果贷款消费与自己的收入状况相适应,就不属于超前消费。【训练2】 五年前,我国开始实施较为宽松的汽车信贷政策,助推了汽车消费的增长。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销量迅速增长,均突破2 00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由材料可知 A.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汽车的生产与消

12、费 B.汽车消费增长是汽车生产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C.汽车信贷政策的变化影响汽车的销售和生产 D.贷款买车属于超前消费,背离了正确的消费观【解析】 汽车信贷政策属于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A项排除;生产决定消费,B项观点错误;贷款买车如果在个人的预期收入承受能力之内,就不是超前消费,D项片面。国家的汽车信贷政策引导了汽车的生产、销售和消费,是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现,C项正确。【答案】 C,易错点3 四种消费心理区分不清【提醒】 对于不同的消费心理,要作出正确的区分,一是看其表现,二是看其造成的结果或影响。除了攀比心理不健康外,对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要做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训练3】 在成了卡奴、房奴之后,80后、90后最近又光荣成为“抠抠族”和“海囤族”。随着日用品价格一天一变,大家纷纷在网上晒出省钱秘籍,大到省了上万元的房子、车子,小到省了几毛钱的一把青菜、一块肥皂。这是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解析】 针对物价上涨的现实,消费者能够立足自身收入实际进行消费,可见属于求实消费心理主导的消费行为。【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