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初高中物理衔接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767884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9.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4.初高中物理衔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04.初高中物理衔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04.初高中物理衔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04.初高中物理衔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04.初高中物理衔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4.初高中物理衔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初高中物理衔接报告(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高中物理衔接,1、初中课标与高中课标内容标准要求不同初中、高中教材版本不同教材内容不衔接 2、学科基本知识受力分析,力的平衡,简单电路计算,电路图,光路图等 3、学科基本思想与方法等效,联想类比,模型,对称,图象,比值法,过程与状态分析等 4、学科之间的衔接 数学知识,第一部分 基础教育的科学课程标准,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内容标准” 二、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简介 三、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简介,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二、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初中物理内容,物质:材料,形态,尺度,结构,属性, 呈现方式 运动: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压强,浮力,简单机械

2、 声学:声音,声波(波速=波长*频率) 光学:光的反射与折射,平面镜,透镜,色光与颜色 电学:电路,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安全用电 磁学:磁场,磁场力,电动机 电与磁:电磁感应,发电机,电磁波 功与能:功,功率,动能,势能,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守恒,三、高中物理内容标准,文科,技术,理科,电与磁,振动与波,光学(一),力学,热学,动量,原子,光学(二),第二部分:物理基础知识的衔接,一、光的反射与折射,平面镜成像 1、光的反射;平面镜 3、光的折射;透镜,走近物理高考,像1,像3,像2,4m,8m,4m,20m,24m,28m,右镜,左镜,8m,2009年全国高考湖北卷第15题 (6

3、分),2010年高考湖北卷第20题,2010年高考湖北卷第20题解答,凹面镜 奥运火种,如果是透镜,就演变成今年物理中考题。,二、力,力的作用效果:形状改变,体积改变,运动状态改变。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3、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4、重力 万有引力,5、摩擦力的本质,1凹凸啮合说是从15世纪至18世纪,科学家们提出的一种关于摩擦本质的理论,啮合说认为摩擦是由于互相接触的物体表面粗糙不平产生的两个物体接触挤压时,接触面上很多凹凸部分就相互啮合如果一个物体沿接触面滑动,两个接触面的凸起部分相碰撞,产生断裂、摩损,就形成了对运动的阻碍 2粘附说这

4、是继凹凸啮合说之后的一种关于摩擦本质的理论最早由英国学者德萨左利厄斯于1734年提出,他认为两个表面抛得很光的金属,摩擦会增大,可以用两个物体的表面充分接触时它们的分子引力将增大来解释,上世纪中期,诞生了新的摩擦粘附论,新的摩擦粘附论认为,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无论做得多么光滑,从原子尺度看还是粗糙的,有许多微小的凸起,把这样的两个表面放在一起,微凸起的顶部发生接触,微凸起之外的部分接触面间大约有10-8 m的间隙 这样,接触的微凸起的顶部承受了接触面上的法向压力如果这个压力很小,微凸起的顶部发生弹性形变; 如果法向压力较大,超过某一数值(每个凸起上约千分之几牛顿),超过材料的弹性限度,微凸起的

5、顶部便发生塑性形变,被压成平顶. 这时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距离变小到分子引力发生作用的范围,于是,两个紧压着的接触面上产生了原子性粘合这时要使两个彼比接触的表面发生相对滑动,必须对其中的一个表面施加一个切向力,来克服分子引力,剪断实际接触区生成的接点,这就产生了摩擦 在现代摩擦理论中,还加进了静电作用。光滑表面摩擦过程中可能带上异号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作用,也是摩擦力的一个原因。,摩擦现象的机理是很复杂的,必须在分子尺度内才能加以说明。由于分子力的电磁本性,摩擦力说到底也是由于电磁相互作用引起的。 上述理论,已经否定了“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的说法。在非常平滑的物体表面之间,摩擦力是存

6、在的。 老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表面光滑”,其含义是指无摩擦或摩擦因数等于零的表面,即没有摩擦力。这是教学中的一种约定,而并非真的是说两个表面光滑。 在平玻璃板上推木块很容易,而在平玻璃板上推与木块相同质量的玻璃时就不容易了,这说明摩擦力增大了。,6、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输液装置,空气,7、库仑力:,8、磁场力:,9、分子力 核力,三、简单机械:,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有/W总=Gh/FS在、G、h、F、S五个量中,已知其中四个量,求第五个物理量。 (2)由S=nh可得 =Gh/Fnh=G/nF 在、F、G、n四个量中,已知其中三个量,求第四个物理量。 (3)若不计摩

7、擦,则 =W有/(W有+W额)=G物h/( G物h +G轮h)=G物/(G物+G轮)在、G物、G轮三个量中,已知其中两个量,求第三个物理量。发散思维能力,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地震机械效率,21(9分)中国移动重庆公司的抢险队作为第一支到达灾区的移动通信抢险队,队员们用鲜血和生命架起了一条条抗震救灾无形的生命线,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保障。如图15所示,在通讯线路的抢修现场,起重机正将一箱箱设备吊装到3m高的施工台上。其中起重臂下的钢绳是绕在一个动滑轮上的。若每箱设备均重4000N,施工台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m。如果起重机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一箱设备时,动滑轮上每段钢绳的拉力为2500N,在忽

8、略钢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1)起重机提升一箱设备时,对箱子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动滑轮在提升这箱设备时的机械效率是多大?(3)在安全操作的前提下,为了节省时间,加快施工进度,起重机同时将两箱设备以0.1m/s的速度匀速提升到施工台。求这种情况下,动滑轮上钢绳自由端拉力的功率为多大?,联想与类比 拓展与迁移,四、运动和力,1、运动模型:,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 简谐运动,2、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

9、方向相同。,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 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神奇的行星运动(行星的逆行),第谷的观测数据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只适用于太阳系的行星,所以我们还远不能称它为“万有”的引力,牛顿的创造性工作是设想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跟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同一种力,并且证明了这一点。不但如此,他还把这种力推广到一切物体之间。,观测数据支持“地球与月球的引力”、“地球与地面物体的引力”的猜想 推广到一切物体(万有引力定律) 测定引

10、力常量(卡文迪许) 称量天体的质量、发现未知天体、航天事业,科学方法,不完整的事实(或不严谨的推理) 猜想与假设 可检验的结论 新事实的检验,伽利略纪念碑,空间技术:,遥感卫星 通讯卫星 气象卫星,三个宇宙速度,载人航天,黑洞,五、功和能,1、功,2、功率,3、动能、势能、机械能,4、温度、内能、热量、各种温度计,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2、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热能是内能的通俗但不确切的说法) 3、热量:内能的变化量;(末状态的内能减初状态的内能)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注意:分清楚状态量、过程量,淡水、

11、盐水(海水)、糖水结冰速度的快慢,实验:拿三个玻璃杯,放入相同多的水,再在其中两个杯子中放入同样多的盐和糖,搅拌至完全溶解,并在纸杯外标上盐水、淡水和糖水。,淡水、盐水(海水)、糖水结冰速度的快慢,饱和食盐水的凝固点可下降到约-22。 因为盐水、糖水是溶液,是混合物,在相同压强下,其凝固点不再是0 。而且结冰的快慢和含盐量有关,含盐量越高,结冰越慢。海水就是溶有盐的水,在冬天海水结冰的温度比河水低,就是这个原因。 水结冰时,内部的氢、氧原子都必须规则地排列以结晶,而盐、糖对水而言就是杂质,排列速度慢,故结冰慢。水中加食盐后,它结冰的温度大大降低,最低要到-22才结冰!因此,冰和盐的混合物,通常

12、称为发冷混合物。 北方的城市在冬天下大雪时,常常往公路的积雪上撒盐,只要这时的温度高于-22,适量的盐总可以使冰雪熔化。,5、能的转化与守恒,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六、电与磁,空白点:简单的混联 难点:等效电路 弱化点:部分电路计算,母题非线性电阻,30(8分)图甲和图乙是利用热敏电阻来测量温度的原理图电源电压均为20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则: (1)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消耗的功率分别是多少? (2)图乙中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试求此电路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母题非线性电阻,14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

13、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元件甲的电阻是 ,将元件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则流过元件甲的电流是 A,流过元件乙的电流是 A。,20.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 4A,则电源电压和元件B的电功率分别是 A. 2.0V 0.8 W B. 2.5V 1.0W C. 4.5V 1.0 W D. 4.5V 1.8W,2008年襄樊,44(6分)在学习“串联电阻的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之间关系”的时候,小强和小刚利用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50 1A)、两个定值电阻(5和

14、10)、电压表、电源等器材对此进行了探究。他们设计了如图11甲所示的电路图。,(1)根据电路图,请你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连接好(导线不允许交叉且电流表的量程选取要适当),(2)请你根据电路图分析: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3)右表是小强和小刚在这次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请你根据他们三次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008年襄樊,(4)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示下面哪一种情况? (只填字母序号即可)。 A滑动变阻器某处断路 B只有R1被短路 C只有R2被短路 D电压表的某一个接线柱接触不良,(5

15、)在这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电热毯,40某电热毯只有一个挡位,使用不方便。小明想用一电阻丝作发热体与其串联,将它改造成有两个挡位的电热毯。已知原电热毯的额定电压为220V,为了测定它的额定功率,小明把它与一个标有“220V 25W”灯泡串联在家庭电路中(如左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176V。(电源电压恒为220V,不考虑温度对电阻阻值的影响)。求: (1)原电热毯的额定功率多大?(100W) (2)为了使改造后的电热毯(如右图所示)在低温挡位时的总发热功率为原电热毯额定功率的五分之三,小明需一个阻值多大的电阻丝?(322.7) (3)改造后的电热毯在低温挡位时工作10min,R0消耗多少电能?(21600J),2008年荆州 23、(6分)冬天,李霞同学使用电热毯时,发现电热毯有高温档和低温档,她找来说明书,发现电热毯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电热毯工作时电路要么处于A状态:S1闭合,S2断开,S3接1;要么处于B状态:S1闭合,S2闭合,S3接2。 判断A、B状态分别对应电热毯哪个档,并说明理由; 已知电热毯在220V电压下工作时,低温档工作时消耗的功率是48.4W,高温档工作时电路的总电阻是160,试求R1、R2分别为多少?(已知R1R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