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家心得体会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67857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明之家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文明之家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文明之家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文明之家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文明之家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明之家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明之家心得体会(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明之家心得体会文明之家心得体会篇一:文明礼仪之家文明礼仪之家庭礼仪 科技不断变化,而礼仪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发生了变化-礼仪的范畴逐渐缩小。中国的礼仪文化以其平和、中正的特征,对人们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礼仪范围 之广让我无 法在一篇文章中详尽的叙述。而家庭礼仪是整个社会礼仪的基础元素。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维持家庭生存和实现幸福的基础,能使家庭成员之间达成和谐的关系。 在家庭中提倡讲究文明礼貌对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能为家庭生 活带来更多的幸福和欢乐。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家庭礼仪吧。家中如果有客人来拜访,你会怎样招待对方呢?如果能够有礼节

2、的招待客人,不仅会增 加你的个人魅力,更能给客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接待前室内的空气要清新,要在客人到来之前将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客厅的桌子上要 准备好相应的水果、食品、餐具等,主人也要着装得体,准备工作越是充分、详细、具体, 主人对客人的尊重程度就显得越高。迎客时,如果来的是一对夫妇,则首先两位女士互相问候,其次两位男士向女士表示问候,后是两位男士相互问候。但是在接待客人时,还要看几位客人与主人 的关系及客人所站的先后位置。客人到来后,做好介绍:不管客人是男是女,主人都应先将 客人介绍给自己的妻子,除非对方是一位长者或地位很高的人。但妻子无论对什么人都应先 向来人介绍自己的丈夫。介绍后丈夫及时

3、伸手表示:“您好!快请坐。早就听她提起过您,很 高兴认识您。 ”如果来的客人比较多,应按照介绍的礼节进行介绍。若家里还有其他人,则要 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热情地招呼客人入座。如果客人带来了礼物,主人接受客人带来的 礼物时,眼睛注视着对方并双手接过礼物,还要表示感谢:“何必这么客气,让您破费了。 ” 中国传统习惯是接过礼物不打开包装,等客人走后再打开。 待客时,一般应将最佳的位置让给客人坐,我们通常称为“上座” 。居室中的上座一般是, 比较舒适的座位,较高一些的座位,靠右边的座位,面对正门的座位。客人一旦落座,就不 再劝其换座。来客若是亲朋好友,可以不拘礼节,随便一些反而显得比较亲密;来客若是

4、师 长、领导,则应注意礼节,不可轻率、随便。带客人坐定应马上敬茶,敬茶时左手捧茶盘底 部,右手扶茶盘的外缘,还要按辈分或地位奉茶。一般先敬年龄长者,地位高者。如是点心 则放到客人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倒茶水时要注意茶倒七分满,上茶时应向在座人 说声“对不起” ,再以右手端茶,从客人右方奉上,面带微笑,双手奉上,眼睛注视对方,并 说“请喝茶” 。敬烟要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拿烟嘴,若客人不吸烟不要勉强。为客人点烟时,一 次火不要点三只烟。送客时,应婉言相留,这是出于感情值言,并非虚假之意。当客人起身 告辞时,主人和在场的人应起身道别。主人送客应送到门外或楼下,待客人伸出手来握别时, 方可以手相握

5、,切不可在送客时先“起身”或先“伸手” ,免得有厌客之嫌。若送客人到门外, 应站在门口目视客人下楼,并在客人下楼梯拐弯时,挥手致意。回到居室后要轻声关门,并 且不要马上关门灯,感觉到客人走远时再把门灯关上。当然,我们也会常常到他人家做客,那么我就讲一讲做客的礼仪 到他人家中做客前最好能预约一下,这样不仅会为你免去落空的尴尬,也会给被拜访者 以准备的时间,其次要注意选好拜访时间,尽量回避被访者的用餐时 间或者休息时间,进门前有门铃的要按门铃,没门铃的要轻轻叩门,即使门已经为你开 了。这样做的目的是告诉对方你来了,以让对方有个心理准备,而不要冒冒失失闯进去,让 人家吓一跳。如果是带小孩做客,一定要

6、教育好小孩不要在别人家里调皮、乱动别人东西。如果对方是长辈或是第一次进人家做客,主人没坐你就不能先坐。如果家里有长辈,要 主动和长辈打招呼。主人端茶、拿糖果招待的时候,一定要表示感谢。如果有长辈在说话, 不但要用心听,还不可以插话。如果是主人看表、打呵欠等谢客表示,或者快到了吃饭时间, 作为客人就要起身告辞了。 对方送出门口时,客人迈出一步要转回身致谢。如果主人站在门口,客人要走出几步后或在转弯处,回过身来告别,并向主人说“请回” 、“不必送了”等话。 接待客人与做客 的礼仪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涵养,但是必要的称呼也会体现出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中国文化与西方不同,西方英语中的 uncle

7、可以表达汉语中的伯父、叔父、舅父、姑父、 姨父;同样 aunt 一词也包括了我们的四母-伯母、婶母、姨母和舅母。而 niece 是侄女又 是外甥女;nephew 是外甥也是侄子。 简单的很,但是再想一想,平常大家忙,少交流,过 年过节的,探讨一下亲戚关系,就会有一种温馨的感觉,不是吗? 但是,称呼内容信息量之大有事我难以用三言两语能够说的明白的,但是本人一直珍藏 了一张亲戚称呼图,能够解决最常见的称呼问题,现在就分享给大家。说完了称呼,就让我们再谈一谈对父母的礼仪。 首先我们要要尊敬孝顺我们的父母。每一个人都是父母从小拉扯大的,都倾注了父母的 大量心血。父母养育我们,并不是为了将来我们如何报答

8、他们。但是,和其他人一样,父母 也需要关心,尤其需要我们的关心父母到了晚年,做儿女不仅要有物质上的赡养,还要有精 神上的安慰。如逢年过节,在向同学、亲友祝福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的父母;在父母的生 日,以及父亲节、母亲节之际,应送上一件有意义的小礼物,献上深切的祝福,让父母享受 到生活的美好,品味到人生的天伦之乐。 我们要关心体贴父母,尤其要留心老人的健康状况,这是对父母最大的关心。疾病是老 年人最大的麻烦,越是身体不好的人,越需要我们的关心。对有病的父母,一定要悉心照料 他们的衣食起居,随时嘘寒问暖,给予老人更多的关心。现在的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已能够为父母分忧,减轻父母的

9、负 担,让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父母享受一下清闲。另外,我们不要干涉父母的私事。父母有自己 的社会、人情、利益开支,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我们应为父母的幸福着想,支持理解他们。对父母,我们不要让他们因为我们顽劣而不开心;对父母,我们不要让他们因为我们的 不关心而感到孤独;对父母,我们不要让他们因为我们的不成材而忧心。 你可以在一个清晨为他们亲手做上一顿可能并不算可口的饭菜;你可以在午后献给他们 一朵并不算娇艳的花朵;你也可以在傍晚陪他们看上一会可能你并不爱看的电视节目。而简 单的这一切,足以会让他们满足,让他们感动亲子之间的礼仪会令人为之动容,兄弟姊妹之间的礼仪也别有一番滋味。 一个家庭,能 否愉快和

10、幸福,兄弟姐妹的和睦相处,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兄弟姐妹之间能互相体 贴关心,互相帮助,产生矛盾时不争不吵,互谅互让,这样的家庭环境,必然十分幸福。但 是,在生活中,兄弟姐妹都是差不多同龄的人,朝夕相处,要做到处处符合礼仪,也并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希望与兄弟姐妹之间能和睦相处,那么,就要努力做到: 在家里,假如你是哥哥姐姐,那就应时时以身作则,努力成为父母的得力助手;多干家 务活;遇事要宽宏大量,不与弟妹斤斤计较,更不要以为他们比自己小就随意指挥他们干活; 当弟妹求教或请求帮忙时,应耐心帮助和解答,切忌不耐烦或不屑帮忙。 弟妹有错时,不要在父母或他人面前斥责他们,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

11、心,更不能经常在 父母面前“告状” ,而引起他们的反感。万一与弟妹发生争吵,应当着弟妹的面,在父母面前 作自我批评。 假如你是弟弟妹妹呢?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哥哥姐姐。不能存有“我比你小,你应该让 我”的优越感,更不能娇蛮无理,干什么事都不把哥哥姐姐放在眼里,为所欲为,不为他人 着想。与兄姐发生争执时,不要利用自己的得宠地位到父母亲面前去“告状” ,以免加深兄弟 姐妹间的隔阂。 家和万事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家庭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尤其重要。家庭不仅 仅是人们吃、喝、住的场所,同时是有着丰富伦理内容的情感港湾。 “在家庭中讲礼仪,才能 造就良好的家庭气氛,使人感受到家庭的幸福和温馨。反之,

12、不讲礼仪,很容易引起矛盾和摩擦,久而久之,影响相互之间的感情,造成家庭矛盾。 ”那么希望我对家庭礼仪的简短介绍, 可以让大家的家庭越来越有亲情味,越来越和谐,幸福。篇二:文明礼仪进家庭之二(餐桌礼 仪) 与礼仪相伴,与文明同行 宁阳现代学校文明礼仪进家庭之二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同学聚会、家 庭聚餐也随之增多。当您带着孩子一同赴宴,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现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流露, 还是您家庭教育的体现。当别人夸我们的孩子表现得体时,您一定为自己平时的付出而欣慰。 小时候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习惯,对于孩子走向社会,与人交往将起到重要的作

13、用。为此, 我们的文明礼仪进家庭系列活动之二主题定为就餐礼仪。 一、餐前礼仪:进餐前要先请长辈或客人就坐。饭前主动帮助家长拿餐具。 二、进餐礼仪: 1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夹菜。不挑食,不剩饭。2嘴里含着食物时不要说话。嚼食物、喝汤时不要发出声响,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 不要一边吹一边喝。 3不要把嘴里塞得满满的,狼吞虎咽,饭菜多少要适量。 4进餐时尽可能不打喷嚏、哈欠,不咳嗽,如不能抑制,要用纸巾或手帕遮挡口鼻,转 身,脸侧向一方,低头,尽量压低声音。 5鱼刺、骨头等物,不要往地上扔,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盘子里或纸上。 6夹菜时不要用筷子在盘中挑拣,尽量不起身。不要把自己喜欢的菜移到自己面前。不

14、 要用自己独用的筷子给别人夹菜。 三、餐后礼仪 1自己用完餐后,尽量不提前离席,如果确实需要提前离开,应该轻声向家人以及在座 客人礼貌打招呼。2全家人用完餐后,应该主动帮家人收拾餐桌,洗刷碗筷。3最好不要 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挡住自己的嘴巴。 附:使用筷子的礼仪 1不能举着筷子和别人说话。不能用筷子推饭碗和菜碟,不要用筷子插馒头或别的食品。 2忌舔筷,即不要用舌头去舔筷子上的东西。 3忌迷筷,举着筷子不知道夹什么,在菜碟间来回游移,更不能用筷子拨盘子里的菜。 4忌泪筷,夹菜时滴答流着菜汁。5忌敲筷,不要用筷子敲打餐具。 6忌上香筷,即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

15、会被人视为大不敬。 2评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分别对应a、b、c、d 四个等级。 3日(周一)让孩子带回学校交班主任。 宁阳现代学校 XX 年 10 月 18 日篇三:家里的文明礼貌教案家里的文明礼貌教案教材背景: 家里的文明礼貌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题。本次课题 围绕“家里的文明礼貌” ,呈现了许多在家庭里面需要注意的礼貌细节,通过学生客观记录讨 论交流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在家遵守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学习的目的定位不同,以前学生或 许会认为,讲礼貌是在学校或是在家以外的事情,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端正认识 态度,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 学情分析: 据分析

16、,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多是跟爷爷奶奶同住的“小皇帝” ,在家都是受到家长们溺爱的情况,而学生都普遍表现得比较娇气。据了解,他们大部分在家表现特别是 文明礼貌方面表现都不如在学校做得好。而不少学生认为家中是一个比较“自由”的地方, 没必要像在学校那么多的束缚。而有部分家长的观点认为,孩子在学校学会懂礼貌、守纪律 就行了,回到家里,放肆一点也无所谓。正因为此,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在学校在家表现表现 各不同的“双面性” 。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指导他们的 行为,使他们养成从家里做起的正确礼貌行为。 学习目标: 1.确立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树立对父母长辈要有礼貌的情感。 2.乐于养成文明、礼 貌的行为习惯。 3.知道要对父母长辈有利,知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文明举止。 教学重点、难点: 1、 如何让学生改变以前在家随便、无所谓的坏习惯。2、 让学生树立对父母长辈要有 礼貌的情感。 设计理念:被设计从学情出发,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怀和爱护,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 要从生活小细节去关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